2023年大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 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368794万元,增长5.5%。人均GDP51733元,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01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11899万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604494万元,增长-0.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4:44.1:44.5调整为11.1:44.7:44.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非公经济增加值984744万元,增长5.5%,占GDP的比重达71.94%,比上年下降2.66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总收入177266.8万元,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524.3万元,增长4.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6018.4万元。其中教育支出70100.3万元,增长0.1%;卫生健康支出27962.9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887.3万元,下降2.1%;公共安全支出13509.8万元,下降6.1%;科学技术支出12964.7万元,增长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35.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652万元,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915.8万元,增长16.4%;住房保障支出6420.1万元,增长1.3%。 二、农 业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616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3417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2746亩,增长1.1%。花生面积23797亩,增长13.7%;蔬菜面积92533亩,增长0.73%;瓜果面积5240亩,增长554.2%。年末实有茶园面积863亩;果园面积63692亩,下降1.2%,其中脐橙面积52097亩,增长79.2%。花卉播种面积8173亩,油料播种面积32732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92501.9吨,较上年增长2.4%,其中稻谷总产量82597.2吨,增长17.4%,早稻、中稻、晚稻总产量分别增长1.9%、64.7%、-4.7%;薯类总产量3187.7吨,下降77.2%;豆类总产量1944.7吨,下降3.1%。全年经济作物及其他农作物总产量中,花生4863吨,增长13.7%;甘蔗1419吨,下降0.5%;蔬菜164846吨,增长3%。 表1:2023年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单位:吨 全年生猪出栏21.24万头,增长4.8%;家禽出笼602.01万只。年末生猪存栏13.01万头,增长12%;家禽存笼192.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69万吨;水产品产量1.24万吨,增长0.8%。 表2:2023年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其中拖拉机765台,耕整机10台,微耕机1311台,旋耕机649台,节水灌溉机械11198台,农用水泵1594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11983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56台。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654吨,减少0.6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99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436吨,农药使用量393吨。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7亿元,增长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11亿元,增长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51.72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规上工业企业中,钨产业集群总产值增长12.8%,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下降25.1%,新能源及汽车配件产业集群总产值增长7.8%,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下降0.1%,食品药品产业集群总产值下降10.9%。 年末工业园区入园投产企业120户;全年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3.9亿元,增长30.61%;全年园区项目签约资金100.82亿元。 2023年全社会用电总计85655.2万千瓦时,增长11.29%。全行业用电合计63619.42万千瓦时,增长16.1%,其中三次产业用电量分别为2635.41万千瓦时、47995.88万千瓦时、12988.13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2035.77万千瓦时,其中城镇居民用电8441.39万千瓦时,农村居民用电13594.38万千瓦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4个,比上年多28个,增长17.95%。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9个,增长18.48%;亿元以上项目82个,增长13.89%。施工项目数162个,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35个。完成投资额下降15.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12.8%;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5.7%;民间投资下降29.5%;工业投资下降3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8.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8%。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投资下降1%、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下降21.5%、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下降53.2%、私营企业投资下降34.6%。分行业看,农、林、牧、渔投资下降87.6%,采矿业投资下降18.5%,制造业投资下降32.5%,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投资增长150.6%,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45.9%,房地产业投资下降4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2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820%,教育投资增长21.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9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下降92.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下降81.3%。 表3: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91万平方米,下降60.84%。 五、城乡建设 全年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413万元。年末县城新增绿地面积(建成区)11.09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5平方米,绿地率40.41%;城区拥有公厕49座、垃圾中转站4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8.2%。 全县公路总投资完成17555.057万元,其中国道建设投资414.46万元,省道建设投资5537.97万元,县道建设投资3200万元,乡村道建设投资8402.63万元。 六、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73亿元,下降1.6%。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完成21.71、45.73、2.39、9.52亿元,分别增长12.6%、-6.1%、8.3%、15.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全年完成11.56亿元,同比下降38.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570.3公里,较上年增长1.7%,其中国道62.234公里,省道37.379公里,县道188.346公里,乡村公路1378.954公里;年末拥有载客汽车62辆,载货汽车883辆;全年货物周转量67917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4727万人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下降3.1%。电信业务(电信、移动、联通)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6.3%。移动电话用户(电信、移动、联通)27.5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10.88万户。 全年接待旅游观光人数620.4万人次,增长9.7%。全县旅游总收入66.91亿元,增长10.4%。 八、外向型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24.85万美元,增长4.5%。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53.43亿元,增长5.5%。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8007万元,其中出口总额35362万元。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2.98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72亿元,同比增长7.4%。 全年有7家保险机构销售财产险,财产险收入1.23亿元,增长8.85%,全年财产险赔付支出32.67亿元。全年有8家保险机构销售人身险,人身险保费收入1.46亿元,下降35.4%,人身险赔付支出2.53亿元,增长336.2%。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中学16所,其中初中12所264个班级,高中4所167个班级。初中招生4001人,在校学生12185人,毕业学生4951人,专任教师849人;高中招生2626人,在校学生8080人,毕业学生2118人,专任教师636人;共有小学45所(其中完小34所)628个班级,招生3165人,在校学生20939人,毕业4089人,小学教职工1364人,其中专任教师1335人。共有幼儿园55所共280个班级,在园学生7047人,教职工1005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人。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34个班级,招生67人,在校322人,教职工(专任教师)10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个,招生数1121人,在校学生3013人,毕业生905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全年演出77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32.8千册,增长5.21%;博物馆3个,文物藏品2584件。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2个(含诊所、卫生室),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2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病床位数1257个。执业(助理)医师407人,卫生技术人员1187人(不含诊所、卫生室)。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97972人,下降1.02%。其中乡村人口149916人,下降0.76%;城镇人口148056人,下降1.29%。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6.71(女性人口为100),男性占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5.86‰,人口死亡率8.52‰;人口自然增长率-2.66‰。分年龄段看,0-17岁人数63350人,下降5.83%;18-34岁人数60949人,下降1%;35-59岁115423人,下降1.44%;60岁及以上58250人,增长5.67%。
表4:2023年户籍人口
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264085人,其中城镇148837人,乡村115248人,城镇化率56.36%。男女性别比103.27(女性人口为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25.02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2.55元,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16:1(农村居民收入为1)缩小为2.08: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城乡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51.4平方米、75.2平方米。 十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63108人,增长4.1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043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926人,增长1.62%;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24372人,下降7.62%。 城镇低保879户,合计人数1430人,下降2.05%;农村低保4963户,合计人数10357人,增长0.37%。 十三、资源和环境 县国土面积1343.63平方公里,全县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01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28.42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5651.2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7.42%。 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空气良好天数360天,空气优良率98.6%;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城镇噪声达标率100%。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其中“增长”“提高”或“减少”“缩小”等表述均指比上年同期(全年、年末)增长、提高或减少、缩小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农业生产数据来源于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工业数据来源于县工信局;建筑业,房地产数据来源于县住建局;投资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县发改委;城乡建设相关数据来源于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发展中心大余分中心;交通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发展中心大余分中心;邮政数据来源于市反馈数据;电信业务数据来源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大余县分公司;旅游数据来源于县文广新旅局;对外经济数据来源于县商务局;金融和保险数据来源于县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教育、文化、卫生数据分别来源于县教科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数据来源于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市医保局大余分局;人口和人民生活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赣州市调查队;资源和环境数据分布来源于县自然资源局、大余县生态环境局。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完全相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