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物价水平温和上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一、综合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16.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84万元,增长6.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8.9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43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080.01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8:48.0:50.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61.2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3%。 就业市场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万人。新建“零工市场”4家,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2家。支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1.4万人,创业带动就业7.0万人。创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3家,认定市级创业基地9家。推荐备案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33个,认定市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00个。全市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7.3万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认定取证人数达7.7万人。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4%,八大类商品“六升二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3%、衣着类上涨1.8%、医疗保健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食品烟酒类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分别累计下降4.3%和4.9%。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0万户、个体工商户6.9万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累计84.3万户,增长4.6%;其中内资企业27.6万户,增长6.9%;个体工商户55.9万户,增长3.5%。年末累计注册资本2.8万亿元,增长5.5%;其中内资企业2.4万亿元,增长6.1%;个体工商户621.4亿元,增长8.3%。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粮食播种面积96.6千公顷,增长0.8%。粮食亩产486.5公斤,增长0.4%。粮食总产量创五年来新高,达70.5万吨,增长1.1%;其中夏粮产量16.6万吨,增长2.2%;秋粮产量53.9万吨,增长0.8%。油料产量3.2万吨,增长14.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9.0万吨,增长1.6%。瓜果类产量10.8万吨,增长1.1%。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48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4万亩、改造提升2.08万亩。创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10.8万亩,建有各类研发机构21个,累计获发明专利60件,拥有绿色产品认证94个、有机产品认证129个、注册商标723个。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5家,拥有县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49家、市级83家。溧阳市和金坛区分别获准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目湖、薛埠、指前和雪堰4个镇获农业农村部首批认定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16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按可比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制造业增加值4269.13亿元,增长7.5%(按不变价格计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2%。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规模逐步扩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5个产业集群接续步入千亿级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值达5438.8亿元。 新能源产业增势强劲。全年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其中新能源整车、新型电力装备、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26.6%、11.0%和6.1%。新能源汽车产量67.8万辆,充电桩产量增长59.2%,电力电缆产量增长40.7%,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21.9%,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增长19.6%,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14.1%。 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6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280.0亿元,增长4.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74.7亿元,增长2.9%。房屋施工面积11366万平方米,下降5.8%;房屋竣工面积3890.4万平方米,增长5.4%。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8万元/人,增长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其中亿元项目投资增长7.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2.5%,其中工业技改投入增长7.1%,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6.1%,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2.6%。分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9.7%,民间投资下降0.9%。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1%。 房地产投资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降幅比上年收窄8.7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面积866.8万平方米,增长3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48.3万平方米,增长44.4%;办公楼竣工面积15.6万平方米,增长19.2%;其它用房竣工面积183.1万平方米,增长45.4%。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419.3万平方米,下降17.9%。二手房备案销售面积458.5万平方米,增长22.4%;其中住宅销售备案面积404.5万平方米,增长22.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复苏向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0.1亿元,增长6.8%。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恢复,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中西医药类分别增长6.0%和18.1%;升级类消费加速回暖,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绿色高能效电器、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216.6%、54.7%、24.2%和13.7%。网络零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5.6%,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14.7%,占比较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结构趋于优化。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83.6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出口总额2498.4亿元,下降0.3%;进口总额685.3亿元,下降4.8%。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全市比重83.0%、57.1%,比上年提高0.9和2.3个百分点。“新三样”产品出口299.7亿元、增长12.3%;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36.5%,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65.4倍。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长10.6%,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6.4%。跨境电商进出口140亿元,同比增长108%。 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7.1%。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2个,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7个,其中超10亿美元的屹创新能源项目签约注册,新增6支QFLP基金成功落地。新增省级外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家,累计29家;新增省级外资研发中心2家,累计4家。8个项目被列入2023年省级重点外资项目,其中6个项目被列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 外经外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对外投资项目116个,增长114.8%;中方协议投资15.0亿美元,增长34.5%。投资超5000万美元的大项目9个,增长125%;中方协议投资额11.5亿美元,增长36.5%。全市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项目49个,在境外投资项目中占比达42%,中方协议投资额14.1亿美元。全年接待外宾159批,增长3.1倍,与常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外国城市累计达53个。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西太湖国际社区挂牌设立“外事彩虹桥·先锋站”,助力国际合作园区、国际社区建设。 开发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市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8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390.5亿元,增长8.6%。新增重大产业类项目69个,其中内资项目41个,总投资874.2亿元;外资项目28个,协议注册外资19.8亿美元。3家经开区进入省级前十,常州经开区、溧阳高新区分别入围“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第1位和第3位。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加速恢复。全年完成客运量3811.2万人,增长57.2%;客运周转量12.6亿人公里,增长33.4%。货运量16857.7万吨,增长7.9%;货物周转量364.6亿吨公里,增长9.1%。开通常州—北京、常州—鄂州全货机,试飞常州—达卡国际货运航线,通航境内外51个城市,民航实现旅客吞吐量402.9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2万吨。全年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7.8万标箱,增长195.9%。首开常州—宁波舟山港出口新能源汽车海铁联运集装箱专列,实现常州—上海港海铁联运循环双班列,全年海铁联运重箱发送量达7.7万标箱,增长28.5%。 邮政电信稳定向好。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72.3亿元,增长7.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6.2亿元,增长9.8%;通信业务收入86.1亿元,增长5.3%。快递业务收入65.2亿元,增长8.0%。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6.7亿件,增长11.5%;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4.3亿件,增长11.2%;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2.4亿件,增长12.0%。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8.9万户,下降6.4%;移动电话用户735.4万户,增长2.5%;互联网用户325.6万户,增长3.2%。 旅游市场表现火热。全年旅游总收入1227.1亿元,接待游客10284.3万人次,其中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780.5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超1.6万场次,成功打造太湖湾、新龙等品牌音乐节,“半园·珍珠塔”“青年潮流文化艺术周”“文化广场野生演唱会”等演艺活动吸引各地乐迷超百万人次,常州入选中国最美夜间文旅消费目的地、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金坛区、钟楼区入选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4家单位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 八、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税收收入完成585.3亿元,增长16.5%,其中增值税270.5亿元、企业所得税104.8亿元、个人所得税3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4.8亿元,增长3.5%;民生领域支出65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1%,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6.0%、10.2%和8.7%。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7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062.7亿元,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8236.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6735.6亿元,分别增长18.3%和8.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332.3亿元,增长18.0%。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573.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34.9亿元,分别增长18.3%和26.7%。 保险业稳步增长。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83家,其中产险公司31家、寿险公司52家。全年保费总收入415.2亿元,增长14.7%;其中人寿险329.5亿元,增长15.6%;财产险85.7亿元,增长11.2%。累计赔付支出120.0亿元,增长36.2%,提供各类风险保障39.3万亿元,增长38.2%。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67.5亿元,增长30.5%;其中人寿险7.7亿元,增长32.8%;财产险59.8亿元,增长30.2%。 资本市场扩容提质。全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累计达96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年末达92家。年末上市企业累计募集资金1773亿元,增长13.4%。新增申报企业15家、辅导备案22家,形成5家过会待发、16家申报在审、43家辅导备案的重点后备梯队。全市42家小额贷款公司为2252家企业发放贷款104.8亿元,15家融资担保法人机构为7684家企业(含个人)提供融资担保328.9亿元。 九、科技创新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专利授权428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12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1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40家,有效高新企业数达4720家,增长28.3%。累计拥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61家、瞪羚企业935家。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330.3亿元,增长10.7%,研发投入强度为3.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6.2%。 创新载体能级持续跃升。年末拥有市级以上“三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2638家,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981家。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341家,其中众创空间130家、孵化器162家、加速器49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评B类以上的孵化器共35家,其中获评A类4家。中以常州创新园获批省级功能园区,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建成启用,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挂牌。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82所,其中幼儿园436所、小学229所、普通中学179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普通高校11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8所,竣工40所,增加学位4.1万个。新增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20所、省“双减”示范创建学校3所,首批立项建设省高品质示范高中2所。持续推进2个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获评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3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6个。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投用,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落户“两湖”创新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博物馆30个。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数字电视63.1万户。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7家,达到省级标准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97个。建成8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8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实施重点文保修缮工程17项,完成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验收59项,焦溪古镇被列为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医疗卫生服务量质齐升。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妇幼保健院)152家。卫生技术人员4.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万人、注册护士2.0万人。总床位3.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含妇幼保健院)床位3.1万张。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均衡,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市七院二期全面投用。智慧医疗更加惠民,医学影像云平台全省推广,成为国内首个“无胶片”城市。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体育场地2.7万个,其中体育场35个、体育馆41个、室内外游泳馆(池)279个、篮球场(含三人制篮球场)4747个、乒乓球房(馆、场)3276个、健身房(馆)2088个、城市健身步道3006个、全民健身路径7495个、其他体育场地5974个。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64.7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4.6平方米。承办国际级比赛8项,国家级比赛29项,省级比赛24项。发展等级运动员209人、等级裁判员965人,24名运动员获全国比赛及全国以上大赛冠军,其中7名运动员获得亚洲冠军。 十一、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年末常住人口537.50万人,增长0.16%。全年出生人口2.78万人,死亡人口3.2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5‰,比上年下降0.48个千分点。年末城镇常住人口421.99万人,比上年增加3.35万人。城镇化率为78.51%,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户籍总人口389.34万人,增长0.03%。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92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44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01元,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8:1,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957元,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695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895元,增长11.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2%。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5995套,基本建成4948套。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24231套(间)、基本建成13815套(间),累计建成投用11.8万套(间),满足35万人才拎包入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8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64部,新增既有住宅小区公共充电桩1412个。持续扩大公租房覆盖面,将人均月可支配收入4575元(含)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公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范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558户,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2.5万人,增长1.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0万人、153.6万人和208.0万人,增长37.0%、1.4%和0.2%;参加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449.6万人和167.5万人,增长2.9%和1.9%。全市8423户、1.15万人纳入低保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1.12亿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20元。年末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19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4147张,收养人数10613人。 十二、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90亿元,增长15.5%。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建成交工,常泰长江大桥南接线全线贯通,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宁常高速金坛至武进段、丹金高速、常溧高速共线段扩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和重要进展。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6公里,危旧桥改造4座,安防工程740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存量危桥和安防工程“双清零”目标。完成建设、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28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456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 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年地铁累计客运量7311.5万人次,日均载客20.0万人次。营运公交线路547条,公交营运车辆3113辆,公交客运量12437.9万人次,增长17.0%。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5条,新建公交候车亭94个,开通7条校园公交线路、3条敬老爱老示范线、2条公交助残示范线和9条惠企专线。提前实现镇镇都有“美丽农村路”,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武进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瓦屋山线入选全省最美跑步路线。 社会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25.1亿千瓦时,增长2.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6.6亿千瓦时,下降6.9%。城区自来水供水量4.2亿立方米,增长1.6%;城区管道燃气供气量18.7亿立方米,下降1.0%;城区污水处理3.6亿立方米,增长3.7%。生活垃圾清运、处置215.0万吨,增长2.9%;其中焚烧发电208.0万吨,卫生填埋7.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年末建成区绿地总面积预计为11468.3公顷,绿地率预计为40.9%,城区公园绿地面积预计为3380.7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预计为15.7平方米。 十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市PM2.5年均浓度34.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8.8%,比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长江常州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94.1%,达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全年完成2383项治气、1690项治水、1787项治土工程项目;完成155条支流支浜消劣整治,累计完成910个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800个“小微水体”整治。新增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23万吨/年、有机废弃物处理能力5万吨/年。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年森林质量提升1.5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9%。成片造林0.19万余亩,其中混交林0.13万余亩,占比为67.6%;珍贵彩色树种0.18万余亩,占比为95.8%。实施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程项目112个,建成口袋公园29个、绿化景观路21条、立体绿化8处。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建设,累计增核5415亩、扩绿1135亩、连网18公里,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实施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1.5万户,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