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栾城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立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极富挑战。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拼搏竞进,开创了经济强区、美丽栾城建设新局面。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特别是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1.6%,位列全市第一,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产业支撑更加坚实。投资25亿元的神威智能工厂、投资11亿元的新锦动力开工建设,投资1.5亿欧元的中集合斯康高端氢能装备项目竣工,奇瑞石家庄公司成功取得新能源汽车准入生产资质并实现万辆产能。装备制造业营收增速达20.9%,为省会装备制造产业跃升贡献了栾城力量。被省政府评为装备制造产业名区。 ——融合效应加速释放。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大幅改善,城市发展更加自信开放。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风樱花节、诗酒音乐节和国际啤酒节等系列活动。承办了省级首届乡村篮球赛、拔河比赛等赛事。全年吸引游客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超6亿元,文旅融合带动消费功能初步显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做深做实“疑难事项·区长代办”等营商品牌,召开不同层次“企业家·区长恳谈会”16次,畅通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渠道,打通了一批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进一步彰显了“栾城速度”“栾城温度”“栾城力度”。 ——大战大考经受考验。特别是面对耕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艰巨任务,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经受住了考验,守住了底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政治站位,用工作实效体现了责任担当。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牢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更加强劲。实施了总投资219亿元的规模以上项目111个。其中21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白鲸航线、施密特电梯、仕咖咖啡等55个重点项目实现签约并实质推进。新锦动力、氢能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63个项目实现开工。神威药业、圣泰材料、杰克化工技改扩能等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27.4亿元的13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实施,规模2亿元的无人机产业基金取得实质性进展,批而未供土地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园区营收超800亿元,增速21%。 (二)坚定不移培强现代产业,创新活力更加充沛。制发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文件,发放奖补资金近3000万元。全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达126家,享受金额1.69亿元。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全国“智领群蜂2023”无人蜂群创新技术大赛。区工业无人机产业园正加快建设,沉睡的通航板块资源正在被日益激活。世界一流技术的中集合斯康氢能装备厂区完成调试,全市首条氢能公交专线开通,国内技术领先的圣泰材料新能源总部和研发大楼主体封顶。神威药业经典名方制剂等多项新药获批。和同仁堂已达成落地协议。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1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前进至全省A类区第6位。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坚定不移推动文旅融合,文旅产业更加蓬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兼具北方特色和南方灵秀的“三苏祖籍”风情片区一期建设圆满完成,成为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古栾水镇特色商业街区热度持续上涨,樱花公园等城市景观实现升级蝶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栾城集”特色伴手礼馆运行优良,冠名“栾城集”的品牌达到210多个品类,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的文化赋能、品牌赋能。“栾城集”品牌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南留和美乡村高品质片区建设完成,并成为商农文旅融合的典范。 (四)坚定不移强化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了总投资71亿元的24项重点城建工程。高标准规划设计的古运粮河一期建设完成,成为兼具城市景观和行洪排涝功能的精品样板。主城区全域雨污分流工程一期完工,城市积水内涝得到极大缓解。科学布局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游园和公共停车场,重点打造了兴安大街等5条精品街道,复兴大街、航空大街等一批道路顺利通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以众志成城的信心决心,克服重重阻力,打通了建华大街南延和仓宁路,并全线通车,东南三环片区框架初显,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片区正在加速构建。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更加宜居。严守耕地红线,抓好粮食安全,创建高标准农田万余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实现“二十连丰”。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农村路”、农村厕所改造、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栾城·中国富硒农业指数”发布平台建设完成,东牛村等3个村庄被中国地质学会认定为省第三批高品质天然富硒土地地块。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1+2+3+N”的乡村振兴模式正逐步释放兴农富民效应。 (六)坚定不移抓实改革开放,发展环境更加优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评审改革,强力推进行政审批“一窗通办”“一件事集成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启用了新址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项目专办员”,产业投资项目实现“四证齐发”,优化企业诉求在线直达、政府政策在线兑付、政府服务在线落地,政务服务环境实现新跃升。全年退减缓降税费3.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4万户(次)。城投公司获得2A信用评级。 (七)坚定不移加强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开展企业排放、扬尘治理、货运车辆管理、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40家涉VOCs企业治理,中节能创A已基本达标。认真落实“河长制”,完成潴龙河综合整治,开展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提前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地下水位同比回升0.9米。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6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高标准落实“林长制”,完成造林绿化5100亩。 (八)坚定不移践行为民宗旨,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完成2023年省市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5074人。区职教中心迁建和实训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区人民医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市级试点,新址迁建主体完工。有序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补贴落实工作,医保实现京津冀异地就医免备案。持续推进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顺利通过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验收。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开展涉众非法集资处置,妥善应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九)坚定不移提升工作效能,自身建设更加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82件、区政协委员提案58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工作受到市政府通报表扬,并位列第一。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坚决反对新形象工程,有力维护了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加有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事业都有了新提升。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努力奋斗的一年,成绩格外不易,“果实”饱含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历届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栾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实力还不强,重点项目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城市形象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营商环境还不够优,部分领域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受制于地形和气候气象因素叠加影响,任务仍然异常艰巨。特别需要向各位代表报告的是: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2项指标增速没有完成年度任务,分别低于目标3、2.5个百分点。民生实事中农产品市场建设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地指标制约,进度滞后。虽然有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虽然各位代表和委员都给予了我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也表现出我们对疫后经济发展规律把握不准,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还不够,预期效果与实际目标完成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二、2024年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全局中站位,在大局下行动,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在省会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栾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栾城力量。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这一安排,既考虑了我区发展实际和支撑条件,又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留出了空间。 三、2024年重点工作 做好2024年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在八个方面攻坚突破: (一)聚焦项目建设,在积蓄发展后劲上攻坚突破。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推动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建设质量再上台阶,为高质量发展集能蓄势。 集中精力建项目。全力抓好总投资408亿的10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建设热潮。确保施密特电梯、新锦动力二期等36个项目开工建设,省警察学院、氢能产业园、凯隆达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持续加大东风柳汽等项目协调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专项债等重大机遇,梳理一批符合民生所盼、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为投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创新思维抓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更多的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和延链补链项目。加快推进锋源氢能“氢燃料电池”等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力争签约重点项目40个以上。坚持本地企业扩大投资项目与招引项目一视同仁,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全力支持有情怀、有理想的本土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发展壮大。 持之以恒优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项目审批提速提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5条措施,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更多领域。进一步完善“企业家·区长恳谈会”制度,确保站在“企业视角”思考问题,实打实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聚焦园区发展,在壮大增长引擎上攻坚突破。坚定“千亿元基地、国家级园区”目标不动摇,积极对标国内一流开发区,持续为园区赋能增效。 做强园区发展主引擎。持续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强用好投融资、担保、科创、市政“四个平台”,落实好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能成本等政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着力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绿色园区。 做优园区发展主战场。高标准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规划编制,围绕加强园区道路、燃气、给排水、供电、5G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布局金融、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设施。对园区风貌、功能完整性和产城融合规划进行合理优化,将裕翔街、南车路打造成代表园区品质的简洁大气的标志性道路。 做实园区发展主阵地。谋划推进园区运动装备产业园、航空科创转化基地、城栾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推动神威药业、奇瑞北方生产基地、圣泰锂化新材料等2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奇瑞新能源汽车等新投产企业尽快释放产能。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按照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支持引导企业提升亩均效益,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 (三)聚焦创新引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攻坚突破。坚持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做强主导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壮大主导产业。依托现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壮大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氢能装备等板块,巩固省装备制造产业名区品牌,确保装备制造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强力推进低空经济,深化与省航投公司、北京元航资本战略合作,建设好工业无人机产业园,高质量推动石家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力争3年时间在我区形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无人机产业高地。抢抓省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有利契机,持续推进同仁堂等著名中医药企业落地,加快现代中药聚集区建设进程。 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有序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项以上。全面落实各项奖补政策,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杀手锏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领跑者”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力保圣泰材料实现深圳主板上市。发挥好信通院河北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作用,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用好省会“15条人才新政”,引进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抢抓氢能产业发展风口,紧紧围绕中集合斯康氢能业务等优势产业资源,加快推动多元化氢能应用场景建设。以锋源氢能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招引氢能源发动机、氢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等配套产业链上的项目,鼓励引导中车、石煤机、新锦动力等企业加大氢能动力产品研发,协同打造氢能装备产业集群。 (四)聚焦品质提升,在文旅融合发展上攻坚突破。持续深挖文旅资源禀赋,全力推进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打造文旅亮点。认真研究制定我区文旅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三苏祖籍”风情片区二期提升;积极推进文庙片区、清明桥遗址公园、苏味道墓等建设;稳步推进图博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培塑文旅品牌。充分发挥全域高品质富硒优势,持续抓好商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栾城集”品牌建设,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栾城集”特色馆,全面完成应邀入驻机场和北国超市工作,唱响栾城富硒品牌,实现文化赋能、设计赋能、功能赋能和品牌赋能,全力推动区域特色产品走出栾城、走出河北、对接全国大市场。 营造消费热点。总结国风樱花节、诗酒音乐节等系列活动经验,谋划打造花朝节樱花季、海棠季和乡村咖啡文化节,提升草莓采摘节品质,做好“旅游+”系列活动,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产品。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精品村及观光路线,推动文旅消费发展。加快“古栾水镇”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扩容升级。 (五)聚焦功能完善,在美丽栾城建设上攻坚突破。持续优化功能布局,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高起点规划。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合理配置公共设施,严格风貌管控,高水平推进城市设计规划,注重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有栾城区域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区。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做大城市总资产和净资产的方法路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水平建设。谋划实施好文庙、柴武台、动漫小镇重点片区更新项目和年度投资16亿元的35个城建重点项目,引领带动城区高品质建设。狠抓保障房政策落实,推进向阳小区、刘固庄片区、西街片区3个棚改项目和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积极配合市东南退水明渠建设和复兴大街沿线拆迁腾退土地综合利用,稳步推进东南三环片区综合开发,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和服务中心城区步伐。 坚持高标准治理。深入实施主街主路整治提升和精品街道创建,持续整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精心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做好占道经营治理,落实好“门前三包”,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预防为先,深入开展“城市体检”,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筑牢城市安全根基。 (六)聚焦乡村振兴,在和美乡村建设上攻坚突破。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1+2+3+N”发展模式,找准切入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000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1.7万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富硒农业品牌创建,持续提高“栾”字号品牌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南留、东牛、范台等多个高品质和美乡村片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作,全力推动全区各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与深化农村改革有机结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实现新提升。 (七)聚焦绿色发展,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攻坚突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坚持开局即是决战,紧盯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完善污染源清单和重点管控台账,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切实把功夫下在平常、日常、经常。持续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一企一策落实好“差异化”管控措施,全面降低污染物排放,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向好。 推进水土污染防治。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抓好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洨河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总退水渠幸福河湖建设,完成148万立方米地下水压采任务,确保自备井应关尽关。加大排查治理力度,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强化重点领域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加快公务车、工程车、运输车等新能源替换,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八)聚焦民富民享,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认真解决一批涉及教育、医疗、出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公共服务更贴心。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00人以上。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双减”落实落细,创建市级普惠园2所,完成军家营幼儿园、辛李庄幼儿园、三苏小学改扩建,推进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项目尽快开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资源供给,谋划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智慧体检,有序推进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力争全区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达到80%。 让公共保障更暖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大力度推进医保报销网上办、掌上办尽快落地。统筹“一老一小”,不断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红橙蓝”未成年人色卡档案,积极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把温暖传递到每个需要关怀的人。 让群众生活更安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细落实措施,压实压紧责任,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统筹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切实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地震、史志档案等工作再展新风采。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我们将始终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勇担当、重实干、争一流,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 二是依法行政履职责。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实现行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三是务实创新抓落实。大力发扬“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工作方法,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落实到位”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在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上谋实招、用实劲。 四是清正廉洁守底线。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抓实抓细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等“中梗阻”问题,促进政令畅通、工作高效。加强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扎紧制度笼子。从严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重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勇担使命、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栾城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三新一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实际发生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进行加计扣除。 3.“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4.“栾城集”:是我区打造的集全区特色农产品、非遗文化产品等为主的展销平台,名称取自唐宋八大家苏辙的作品《栾城集》《栾城初集》《栾城二集》《栾城三集》《栾城应诏集》,有集合、聚集、集市的含义。 5.“1+2+3+N”发展模式:“1”是党建引领,“2”是全域富硒、供销社服务两项资源,“3”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和美乡村带动消费热点、休闲农业赋能产品价值三项举措,“N”是打造一村一品,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6.“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7.“四证齐发”: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 8.“八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9.“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0.“两个毫不动摇”: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小巨人”企业:指由工信部认定的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12.“领跑者”企业:集群内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质量效益优、有上市意愿,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优质企业。 13.“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4.“四减四增”: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三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四是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