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乌鲁木齐县政府工作报告 在乌鲁木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冶海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定和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决扛牢维护社会稳定政治责任,系统防范化解各项风险隐患,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专家座谈会,命名市级实践基地1个、县级实践基地2个。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单位(景区)2个、市级示范单位8个。青少年“筑基”工程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成果持续巩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不断深化,互嵌式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稳步推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优化完善基层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培训和关爱,建强“三支”队伍,打造“四进”宗教场所示范点6个。严格落实伊斯兰教全疆共念“一本经”要求,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讲经解经工作。加大佛教商业化治理工作。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动,持续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文化润疆工程深入开展。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开展宣讲716场次7.7万余人次。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村镇)2个、市级14个,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3个,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举办“文化润南山”、“讲好南山故事 创造非遗未来”等系列活动,开展“流动博物馆”村(社区)巡展活动,构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坚持开源节流,盘活资产,守住“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政府法定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实现政府隐性债务清零。深入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整合县域优势资源,成立南山牧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稳步提高国资经营效益。加强房地产领域社会矛盾化解,着力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年内办理首次登记746笔,转移登记755笔,变更登记629笔。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狠抓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落细,深入开展景区景点、城镇燃气、建筑工地、自建房、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不定期组织地震、林草防火等重点领域实战演练、桌面推演。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落地见效,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经济发展平稳有序 2023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下降20.3%;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23亿元,增长1.7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亿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58元,增长9%。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用好各类展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介生态、旅游、风电等优势资源,全年累计招引区外到位资金14.12亿元,同比增长24.96%。持续推进丝绸之路东区游客服务中心、中亚民俗体验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服务保障G0711乌尉高速公路项目、S103线芨南立交至艾维尔沟至阿乐惠镇等重大项目,全年新建500万以上各类项目30个。在集镇、景区、景点等人流量密集区域优化县域商业体系,不断丰富消费场景。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超额完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任务。新建新型温室56座,引进试种蔬菜新品种128个,推广无花果、蓝莓等小宗类种植和休闲采摘。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托里洋葱、水西沟草莓、板房沟食用菌等已形成规模。嫁接改良2万株山杏和8000株苹果,壮大特色林果业。新(扩)建牛羊育肥养殖区5个,推动种养殖设施迭代升级,发展鸵鸟、澳牛等特色养殖,改良黄牛4008头。投入衔接资金1.35亿元,实施了一批设施农业、仓储等建设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整村推进甘沟乡高潮村、前进村等11个村户厕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84%。“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有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确权登记,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强化返贫动态监测和就业帮扶,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1002元。新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0个,乌鲁木齐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天山大峡谷、丝绸之路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天山大峡谷景区入选“新疆百家经典景区”,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累计发展旅游民宿293家、露营地37家,举办“明月出天山”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8条,其中“南山乡村健身康养之旅”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方家庄村荣获第四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承办第二十一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夏冬两季马拉松赛事等文体活动。开展百家旅行社、外国使团游南山等系列旅游推介活动。乌鲁木齐县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和“2023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百强县市”。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审慎包容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成立了县工商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各省(市)驻乌商会交流会,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回头看”,推动政务服务再提升、制度成本再降低、惠企政策再精准。拓展“一网通办”、“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范围,53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缩短30%至70%。通过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年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78家。 三、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大力加强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城乡面貌实现新提升。 规划引领成效显著。坚持开门搞规划,《乌鲁木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顺利通过自治区第一轮技术审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37个村村庄规划形成初稿。高水平规划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城镇发展定位更加精准,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加优化,土地利用更加节约集约,超额完成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获得2024年度新增建设用地20%指标奖励。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投入1122万元,对40.42公里农村公路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和公路养护工程,在永丰镇、甘沟乡等乡镇硬化农村公路3条8.2公里,修补、养护道路2.2万平方米。投入7000万元,完成5个供排水项目,新建供排水管线30公里。改造电网124公里,建设5G通信基站125个。延伸9路公交线路至天山大道三角地,开通机场、高铁至县域雪场、景区旅游客运专线和定制公交,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绿化美化6个村庄,新建小游园1座,摆放花卉85万余株,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常态化开展道路保洁修复和市政设施巡检维护。集中治理违法广告、私搭乱建、“蜘蛛网”和城市“牛皮癣”,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冬季清雪更加高效,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宣传示范,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双向互动,城乡“颜值”和“气质”全面提高。 四、生态保护富有成效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环境保护修复,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完成7050户居民、133家社会分散单位和1617座农业设施清洁能源供暖改造。落实施工场地、企业“七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44%。落实林长制,栽植乔灌木60.1万株,新增绿地面积600亩,修复退化林4000亩。落实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常态化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利用型转变。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持续推动农药减量,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26.75公顷。成立水与生态资源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县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组织领导,以制度改革创新铸牢生态文明根基。高质量完成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案件整改工作。 绿色低碳加速发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支持推进建设风电项目5项,新增并网发电66万千瓦,总投资约39亿元。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规划调整,通过“上大压小”、“加密排布”方式实现集约化用地,鼓励实施达坂城三场技改增容扩建项目、达金工100万千瓦风电(配套储能)项目,进一步积蓄绿色发展潜力。在景区景点、民宿等地新增公共充电桩,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办好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首府十二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县级十二件民生实事,提高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 就业质量稳中向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44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332人、城镇新增就业372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攻坚行动,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100%。举办“创业之星评选”、“农产品直播带货”等促就业活动24场,新创建亚心便民经济社区等4个创业社区、闲来小镇等3个创业市场。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全部就业。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实现市70中、12中与庙尔沟中学、永丰中学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市1小、2小、3小等名校与县域中小学“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县验收。创建自治区冰雪特色学校11所,我县中、小学代表队获2023年自治区首届冬运会冰球项目冠军。投入2290万元,完成庙尔沟中学、小东沟小学运动场及8所学校消防水池建设。成立“教育启航”专项基金,表彰奖励14名“阳光少年”尊师重教家庭和40名优秀教师,弘扬传承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社会保障有力有效。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审核,推动药品主动降价。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养老服务中心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站4个。扎实做好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救助工作,发放社会救助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860万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健康防线更加牢固。稳步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完成县人民医院手术室、产房、体检中心建设。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1家达推荐标准,1家成功挂牌“社区医院”,中医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持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动态签约。医防融合机制落实落地,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技术评估指导。 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挖掘“农民舞蹈队”、“乡村歌唱家”。持续推动“石榴籽”小分队进基层,经常性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周末百姓大舞台”、“村晚”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贺中秋”、“庆国庆”等节事活动。打造市级文化大院4个、自治区级文化大院1个,《昆仑之约》入选国家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免费开放全民健身中心,完善12个村(社区)体育设施,举办“村BA”篮球赛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健康南山 益路有你”健康跑等体育赛事品牌,让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2023年,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学笃信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依法决策,深化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开展学法述法考法,下放部分行政处罚权,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办复自治区、市、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38件,办复率100%。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落到实处。 我们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扎实做好拥军优抚、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服务保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供销社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档案、史志等工作。第五次经济普查和第三轮土壤普查有序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驻县部队、公安干警,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乌鲁木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经济发展看,县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动能不强。从群众期盼看,城乡基础设施仍需加紧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从政府自身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加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还需增强,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到“三个统筹”,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作出乌鲁木齐县贡献。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实现今年目标,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高水平安全 坚定不移防范风险。进一步涵养税源、扩大税收,加快闲置资产处置,提升财政保障支撑能力。强化收支绩效管理,严格落实风险预警机制,兜实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坚持化存量遏增量,管好用好法定债资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大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和源头治理,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做到案结事了、信访群众“事心双解”。 坚定不移保障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领域监管,全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落地。突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扎实开展示范创建。持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强化县域民族团结历史文化挖掘弘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扎实推动青少年“筑基”工程,拓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成果。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全面促进宗教和顺。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经解经工作成果。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动。防范遏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蔓延,有效治理各种非法宗教活动。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大烽火台、公盛庙、娘娘庙等文物保护利用,鼓励民俗文化专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发民族刺绣、服饰、木质餐具等非遗传统工艺。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作推出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思想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三、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精准谋划储备政府性投资项目,做熟项目前期,争取各类政策支持,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落地见效。围绕旅游、乡村振兴、新能源等领域,优化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让民间资本“进得来、有的投、投的好”。围绕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高质量现代化绿电零碳工业园区,实现制造业零的突破。学习借鉴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模式,深化县域经贸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扩大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探索“政企银研”合作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争取新增1家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积极申报自治区科技项目,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依法精简办事流程,推动网上服务和包容审慎监管扩面增效,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实行各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为市场主体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周期的优质服务,将乌鲁木齐县打造成投资兴业的沃土。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91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建设和灌溉渠系维修工程,确保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6.55万亩。加快八家户休闲农业园、永盛果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以树上干杏为主的林果产业。申报托里洋葱、板房沟食用菌等7个特色农副产品地理保护标识,注册2个农牧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作用,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办村集体公司等新型经营模式;推进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导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与社会资本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3个村粪污一体化处理项目,分类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立足强产业、稳就业拓宽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渠道,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八家户村等5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持续巩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成果。 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景区串珠成链,提升景区品质。启动天山国际滑雪场项目规划研究,大力支持各滑雪场提质扩容,丰富业态,增强冰雪产业竞争力。积极探索“景村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新增民宿不少于50家,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依托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逐步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体系,做响“南山康养”区域品牌。精心培育县域老品牌、老字号和夜间文旅新业态,创建特色美食街区,引进国际品牌酒店,打造消费新场景。邀请各类媒体和旅游达人、网红大V来乌鲁木齐县旅游打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文旅宣传推介活动,打造“骄阳看雪·心宿南山”品牌,扩大县域旅游知名度。持续深化“微笑新疆”行动,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四、持续加快城乡发展步伐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底图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增强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实施,无规划不建设,以刚性约束助推国土空间保护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稳步实施城乡更新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常态化开展道路养护,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效率。优化调整公共交通线路,探索多种运营模式,逐步完善市区至县域公共交通网络,为农牧民群众和游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持续完善南旅基地周边供排水、燃气、绿化、供热、道路、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充电设施布建,推进5G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积极打造智慧县城。 加强精细治理。定期开展市政设施体检,规范户外广告、门头牌匾,集中整治“蜘蛛网”、私搭乱建、店外店和乱停乱放现象。科学优化冰雪、垃圾清扫保洁频次和作业模式,常态化开展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养殖小区清扫保洁。健全业主委员会运行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细化城乡风貌管控措施,提升城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打造高颜值城乡环境。 五、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不断筑牢生态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巩固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严格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争取项目打造天山大道公园,推进退化林、退化草原修复和草原封育。加强道路扬尘、移动源污染防治,适时组织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回头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加强一号冰川、县域内河流、水源地等环境保护,强化涉河项目和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监管。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管控和绿色矿山建设,落实草原禁牧和草蓄平衡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森林抚育。巩固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成果,发挥好水与生态资源管理委员会作用,更好统筹协调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乌鲁木齐县“中国天然氧吧”气候标志品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南山。 高效统筹水资源。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控地下水开采,优化配置水库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强板房沟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强化农业用水科学调配,优先保障生态用水,有序推进轮耕复耕和生态恢复。充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等措施增强降雨,缓解季节性用水压力。争取项目加强供水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和2个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加快推进马圈沟水库前期工作。争创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围绕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开展民宿、文创、餐饮等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营销策划、运营管理等创业培训,累计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培育一批网络直播、网络营销、民宿管家等乡村旅游紧缺人才,提升本地农牧民“能就业”的素质,激发“敢创业”的热情。“一对一”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鼓励白云滑雪场申报创业孵化基地。经常性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依托学前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引进市一中等市属名校与县域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红山教育领航人”人才梯队培养计划。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申报1128万元中央资金实施5所学校、8所幼儿园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依托全县独特的冰雪资源,全面升级9所自治区冰雪特色学校运动品牌,努力把庙尔沟中学打造成全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持续推进医保领域改革,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挥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临时救助政策,抓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深化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合作共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加快推进县医院手术室、产房、体检中心投入使用,推动水西沟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实施基层医疗网底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名医工作室。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创自治区级旗舰中医馆2家。促进医防协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充分挖掘和培养基层书画、剪纸、刺绣等文化能人,充实草根文化队伍,让农牧民成为舞台主角。将身边人、身边事创编成百姓喜闻乐见、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秀文艺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新形象。打造“百姓大舞台”、“村晚”、乡村影院、乡村音乐角、文化大院、马背宣传队等文化品牌,传播正能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承办夏冬季马拉松等国内外体育赛事,举办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造本土“村BA”、“村超”赛事品牌,以精神的富足提升农牧民的精气神。 七、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与政府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重点加强乡镇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执法监督检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让政府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打造创新政府。牢固树立“出路在创新”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创新思路,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财税金融、政府职能等方面大胆探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更好发挥南山牧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着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国有资产、土地流转、工程建设等风险领域的监管力度,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得群众的“好日子”。 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的“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切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把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时效上,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着眼更好满足市场主体所需,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以“有为政府”激活“有效市场”,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干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县委工作安排,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心无旁骛、苦干实干,奋力开创乌鲁木齐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