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9日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龙德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机遇求突破,砥砺奋进谋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奋进江城,坚持抓项目、强保障,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应对电力工业和跨县投资严重下滑等困难挑战,把“比、学、赶、帮、超”贯穿工作始终,以经济工作调度、考核和重点项目观摩为抓手,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争取上级资金5.38亿元,动态储备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库,4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建设,6个省级重大项目、76个市县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93亿元,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9亿元;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9亿元,同比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4.0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5.6%,支出18.79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5.08亿元和45.28亿元,同比增长6.4%和17.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764元和15554元,同比增长4%和9%。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富裕江城,坚持挖潜力、添动能,产业发展更加兴旺。坚持大抓产业不动摇,扎实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业优势持续巩固。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5.4万亩、产量5.87万吨。完成澳洲坚果提质增效3万亩、低产咖啡园改造4000亩、认证有机茶园1500亩,江城黄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加速推进,肉牛存栏61689头,出栏36247头,传统产业持续巩固。种植鲜食玉米1万亩、牛油果8300亩,种植雪茄烟1600亩、收购烟叶1656吨,烟农收入、烟叶税收实现“双提升”,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带动全县湖羊养殖,建成6个村集体经济养殖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培育家庭农场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认证绿色有机产品8个,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获省级通报表扬。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发展积势蓄能。完成《江城县现代林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编制,云南江城产业集聚区申报通过市级评审。云胶江城公司年产1万吨浓缩胶乳厂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祭龙光伏发电、江城云鼎木业林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云南臻泰生物水酶法和冷榨法制油生产线、江城县医用低氨无氨天然乳胶加工厂、云南寻尚农业粮食精深加工厂、江城农场有机茶示范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户。预计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6.93亿元。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完成《江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江城县整董镇旅游发展详细规划》编制,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十层大山三国公园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南麓山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亚洲象博物馆建成开馆。整董勐桑洛小镇创成全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曼景寨入选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中老跨境游业务恢复运营。积极发展节庆经济,成功举办泼水节、火把节等活动,中老越边境特色市场重新开市,时隔6年再次承办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三国目光聚焦江城、三国友人齐聚江城,我们以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为八方宾朋呈现了一场具有三国特色和江城风采的精彩盛会,实现全网点击量7.9亿次,持续擦亮“一城连三国”的城市IP。预计接待游客174万人次,同比增长3.53%,实现旅游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长9.93%。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市级验收,网络零售额6230万元。商品房销售1.66万平方米。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速预计排名全市第一。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0.98亿元,同比增长6.4%。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和美江城,坚持补短板、优品质,城乡建设更加宜居。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城乡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持续增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勐绿高速(江城段)项目建设完工在即,思江高速、国道G219线改扩建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国道G676线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龙富至大绿满公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15.82公里,实施安防工程61公里。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建成通水。可杂河水库项目基本完工,热水河水库、龙洞河水库项目有力推进。500千伏江城输变电工程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查并纳入规划,110千伏国庆输变电工程获可研批复,35千伏中会输变电工程获核准批复,新建和改造电力线路70千米。新建4G基站65座、5G基站81座,城乡“底子”更厚了。城市建管精耕细作。新建市政道路2.5公里,三号市政路、勐烈镇中心完小连接线项目即将完工。入城大道和三江大道4车道成功贯通,全面打通城市交通“主动脉”。铺设供排水管网5290米,东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快速推进。完成“两违”整改622宗,改造老旧小区21个,全力推进36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通过市级评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城市“里子”更实了。绿美行动深入开展。绿美城市专项规划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投资3962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4.79万平方米,植树17.85万株,打造绿美点位178个,建成绿美公路218.4公里、口袋公园4个。获评省级绿美河湖标杆1个、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绿美城市列入省级现场考评名单,城乡“面子”更靓了。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落实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678户2642人消除致贫返贫风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5.65%,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投入6133万元实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项目21个,消费帮扶2660万元,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工作扎实有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明显,上榜2023年省级示范名单,获奖补资金1000万元。普洱市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部署会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江城示范召开,有效推广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户,改建户厕600座,农村户厕普及率达87.76%,生活垃圾处理率达70%。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11个,完成51个村(社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被全省通报表扬,获奖补资金100万元,乡村振兴“步子”更稳了。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江城,坚持重治理、严保护,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坚定不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抓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累计清理河道365公里,整治“四乱”问题35个。获评市级美丽河湖3个,申报省级美丽河湖2个。积极推动亚洲象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安装防象围栏4.3千米,促进人象和谐共生。深入推行林长制,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132.2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72.6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83%,获批省级森林乡村9个,绿水青山得到全面守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动全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EOD项目前期工作。投资1956万元,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垃圾处理设施5座。统筹抓好工地扬尘、秸秆焚烧、餐饮油烟治理,强化涉气行业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调查取样工作,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回收处理农业塑料废弃物3000余吨。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建生活污水主管网6480米,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0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省级评价结果连续8年为优,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屏障不断筑牢。深入开展“网盾行动”、打击破坏林草生态资源“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严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205起。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虫害24.72万亩次,薇甘菊、松毛虫等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不断加强。与老挝丰沙里省、越南勐念县建立边境环境保护协作机制,累计防治境内外黄脊竹蝗1.98万亩次,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开放江城,坚持推改革、促发展,创新活力更加强劲。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整合各类发展要素,充分释放发展潜能,“一城连三国”的区位优势逐步凸显。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有序推进教育卫生、农村土地制度、农业水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改革。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调整事业单位19家。实施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出台国企改革系列文件,深入推进江城农场企业化改革工作,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五化”水平;1098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压缩办理时限75.68%,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8.92%;着力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工作,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兑付稳增长奖励资金943万元,减税降费7348万元,减免项目投标保证金1523.8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0户,净增经营主体2751户,企业发展信心不断提振。开放合作深度赋能。全面恢复与老挝、越南相邻地区线下交往合作,举行互访会谈、会见8场次,进一步深化边境管理、医疗、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为助推中老、中越命运共同体付诸江城实践。勐康口岸客运和龙富通道、牛洛河通道人员通关有序恢复,龙富口岸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勐康口岸产业园(一期)、公用型保税仓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进境粮食、水果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项目立项申报和出境免税店申报、增设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等工作有序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通过海关总署考核验收,8家单位入驻口岸开设窗口服务,边民互市规范运行,实现进口商品落地加工“零”突破,“互联网+边民互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落地,出入境货物28万吨、货值6亿元,同比增长35.7%和3.4%,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党政主要领导开展境内外招商9次,考察企业41家,签约产业项目31个,19个项目实现当年投产,促成跨境企业合作项目5个。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7.6亿元,同比增长210%,净增外资市场主体1户。成功举办2023年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集中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额达145.75亿元,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幸福江城,坚持解民忧、办实事,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6%,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江城一中高中部、勐烈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勐烈镇中心完小、康平镇界碑村幼儿园竣工验收,新增学位5320个。江城一中成功晋升一级三等高完中,撤并优化3所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普洱学院、普洱市一中、普洱市民中4所学校倾力帮扶江城,58名优秀教师驻县帮教,高考一本上线率6.78%,创历史新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卫生事业提质扩面。认真落实“乙类乙管”防控措施,有效应对秋冬季流行疾病。国门医院建成运营,成功创建省级甲等乡镇卫生院2个。县人民医院即将实现整体搬迁、创伤中心建设通过评审验收、二级甲等创建工作接受省级现场评审、入选省级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16名省内外专家驻县对口支援,海派中医杨氏针灸传承工作站落户县中医院。全面推进基层一体化智能信息系统建设,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医保“刷脸”支付全覆盖,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社会保障全面夯实。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360人,安置退役军人5名。扶持创业496户,发放创业贷款7778万元。建成“幸福食堂”2个,首个“零工市场”投入使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普洱市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工作在江城试点开展,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3.97亿元,特殊群体保障得到新加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12场次,持续打响“月月演”“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品牌,三国文艺展演在全国冬季“村晚”上示范展示。创作推出《丢包情歌》《三丫树下》等46件文艺精品,《云南普洱:边境线上的别样年味》《绿美江城:只此青绿 向美而行》等11件新媒体作品亮相央视,4名非遗传承人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家非遗工坊入选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文化事业焕发新生机。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获评2023年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江城体育健儿在中老越三国地方体育赛事中斩获9金4银4铜。丢包、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普洱市在首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大放异彩,体育事业迸发新活力。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平安江城,坚持防风险、守底线,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耕地保护力度空前。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以“零容忍”的态度扎实推进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恢复工作,恢复耕地1.01万亩。完成耕地占补平衡报备入库4123亩,“增减挂钩”上报省级验收2748亩,预计各项指标交易收入达12亿元,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安全底线守牢筑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持续推进非煤矿山、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百日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改问题隐患714条,挂牌督办重大隐患48条,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1262”和“123”机制,开展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火灾救援等应急演练28次,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连续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连续3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社会治理多元高效。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八五”普法完成中期评估,县司法局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江城一中和曲水镇中心完小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2个,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完成申报。坚决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案件418起。破获电诈案件24起,挽回经济损失153万元。认真落实领导下访接访、首访负责制,办理信访件281件,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风险防范严密有序。多措并举化解债务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债务5.26亿元,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积极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江城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成功列为首批省级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得到全面巩固。 这一年,我们致力于打造法治江城,坚持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更加完善。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力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政治三力”显著提升。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政府班子牵头完成课题调研9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147次,解决问题28个,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依法行政有力有效。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件、政协提案63件,满意率均为100%。全速推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00余条,办理“12345热线”564件。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更加规范。正风肃纪从严从实。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7+3”专项和“躺平式”干部整治,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全力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财会、统计监督作用,有力保障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五经普”工作全面铺开,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人防、消防等取得新进步;老干、档案、党史、党校、广电、公积金、气象等实现新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侨联、红十字会等作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的一年,我们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在绚丽多姿的江城画卷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执笔者,经受的每一次考验,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12万江城人民的心血。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科学谋划、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向驻江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江城发展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部分经济指标没有达到预期;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干部工作作风、斗争精神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加倍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三年上台阶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城实践新篇章。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县内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6%和10%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和1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级下达目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投资拉动,提速项目建设,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紧跟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力争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0个,动态储备项目330个以上,总投资290亿元以上。 着力加强交通项目建设。完成交通投资2.2亿元以上。确保勐绿高速(江城段)建成通车,迈入“高速时代”。争取思江高速开工建设、江墨高速纳入省高速公路“十五五”规划。积极推进国道G676线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推动国道G219线改扩建工程启动建设,确保龙富至大绿满公路、勐烈镇中心完小连接线、三号市政路建成使用。围绕产业布局和村庄规划,新建园区道路和产业配套道路40公里以上,提升修复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 着力加强水利项目建设。完成水利投资2.3亿元以上。抓实么波箐、新山、联合等水库前期工作,加快龙洞河水库、热水河水库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争取可杂河水库年内完工验收,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市场化试运行,统筹推进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 着力加强能源项目建设。完成能源投资4.5亿元以上。扎实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电网建设,加快推进江城(戈兰滩)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江城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国庆输变电工程、35千伏中会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整董、勐康、龙富、看羊寨等光伏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建设清单,力争开工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大白树河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投产祭龙光伏项目,实现装机13万千瓦,年发电量1200万度以上。建设4G基站50座、5G基站150座。 着力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优化项目审批流程,至少筹措1000万元资金统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国债、专债等政策工具支持,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县属国有企业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二)更加注重产业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紧扣“稳一产、促二产、强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一产提档升级。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000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5万亩以上、产量5.5万吨以上,完成1.5万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推广任务。做优传统种植业,新植甘蔗4000亩,划定天然橡胶特种胶园9万亩,提质增效澳洲坚果3万亩,认证有机茶园1400亩、有机咖啡园500亩。做大高原特色养殖业,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把江城黄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打造成普洱市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面发挥10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和6个湖羊养殖场示范效应,加快湖羊种源基地建成使用。做强特色新兴产业,探索推进“雪茄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模式,稳定种植雪茄烟1600亩,种植鲜食玉米1万亩以上,种植牛油果1.2万亩,完成千亩花糯玉米、七彩花生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主体培育,新增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户、家庭农场3家、合作社2个,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5个。全力推进茶叶、沃柑、澳洲坚果“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 推动二产聚势赋能。持续开展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做活园区经济,加快云南江城产业集聚区申报,启动江城现代林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勐康产业园、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做优资源经济,积极推动云胶江城公司年产1万吨浓缩胶乳厂、金澳公司坚果精深加工、大唐李仙江公司技改等项目,加快开发利用钾盐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全力培育云南云壹森乳胶、大唐江城新能源、江城云鼎木业等企业,力争工业企业达规入库1户以上,工业投资4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推动三产聚力升温。主动融入普洱市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建设,全力打造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区。加快十层大山三国公园项目建设,完善土卡河小渔村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参与思宁江墨等旅游线路打造,推动跨境旅游线路加速发展。加强文旅品牌创建,深挖水上茶马古道、丢包节等历史文化价值,争取申报整董镇曼滩小组为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办好火把节、哈尼节、边交会等活动,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森林康养等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空间,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三)更加注重城乡建设,坚持建管并举,为发展提升承载能力。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建强建优基础设施,让城乡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精细化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高质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审批率达100%。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东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城镇化补短板一期项目,推动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城市排洪防涝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推进勐烈老街立面改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东城首座、金水湾项目年内完工,完成36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积极推动老县小片区城市更新、水吧街等项目落地,不断提高城市商业化水平。一体推进“五城共建”,加快实施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坚决打击未批先建、随意扩建等城建乱象,有力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管养,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绿美城市、文明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形象。 常态化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围绕“百千万”工程、“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区域示范建设主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力争农村卫生户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0%和100%,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6.25%。坚持和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确保50%的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美丽村庄7个、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1个。 (四)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强化系统治理,为发展筑牢生态屏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强化全方位保护。持续推进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蓝天工程”,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质量,确保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全力争创“中国天然氧吧”县。实施“碧水工程”,压实河(湖)长责任,统筹做好水环境“治、建、管”各项措施,确保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100%,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个。实施“净土工程”,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林长制,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加大亚洲象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强化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涉林、捕捞、盗采砂石等违法行为,持续抓好黄脊竹蝗、松毛虫等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确保林地生态屏障安全,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省级森林乡村7个。 高效率促进低碳型发展。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引导落后低效产能有序退出,确保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稳步下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全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EOD项目,积极争取碳汇开发试点项目落地。实施人工造林3万亩,发展林下经济4000亩。 (五)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突破机制障碍,为发展增添创新动能。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以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开放提升推动发展大跨越。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实施机构改革,调整优化重点领域机构和职能设置,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卫生、林业等综合改革和统计制度改革。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镇)机构设置和体制管理。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村供水水价改革。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快经营性公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国投集团、边建集团、江城农场公司等国企向市场化转型取得新突破,有序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稳步提高投资回报。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发展壮大口岸经济三年行动,加快龙富口岸一期项目建设,完成龙富口岸年度审理计划、口岸开放申请,推进联检楼、前置拦截查验区、查验货场场地平整等项目建设。提升勐康口岸功能,力争进境粮食、水果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项目立项获批,增设药材进口边境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大力推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不断提高边民互市电子化结算水平,实现进口甘蔗落地加工9万吨以上。与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越南奠边省勐念县缔结友好城市,不断深化与老挝、越南相邻地区在医疗卫生、边境治安、环境保护、跨境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完成所有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行为,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行动,净增经营主体1500户以上,培育“四上”企业10户以上。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尽快促成南通鑫仪华电动工具厂等4个签约项目落地,力争山西交控等更多企业入驻,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 (六)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持续改善民生,为发展绘就幸福底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贤引才,多办为民之事、多谋惠民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逐步形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元的发展格局。加快曲水镇中心幼儿园、康平镇中学学生宿舍楼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勐烈镇中心完小、康平镇界碑村幼儿园,不断扩容学位供给。完成县幼儿园一级二等创建,持续办优县一中。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规范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统筹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大思政课和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健康江城建设。深入开展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力争国家卫生县创建成功。实现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完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创建。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省管县用”对口支援帮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动态推进流行性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全面加强民生保障。落实就业政策,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新增城镇就业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以上,扶持创业130人以上。严惩欠薪违法行为,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全县常住人口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强化社会救助,抓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困难帮扶等保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更加关注青年发展,促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落实见效。关爱“一老一小”,持续推进村级养老互助站建设,建成整董镇、康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高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繁荣民族文体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枝繁干壮”工程和“三项计划”。巩固提升11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办好70周年县庆系列活动,充分展现江城70年发展成就。积极组织参加第八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推出更多文化精品,组织文化惠民演出90场以上。加强国庆乡博别寨传统村落提升改造。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争取帕卡茶制作等更多传统技艺列为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优化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恢复举办文明运动会,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七)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优化治理效能,为发展营造安全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守牢公共安全红线。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动质量强县建设,抓好食品药品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做好煤、电、油、气保供,保障能源安全;完善学校“三防”设施,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强化应急准备,建成投用地震观测站,启动建设江城县X波段天气雷达;深化运用“1262”和“123”机制,加强应急值班、救援队伍建设和救灾物资储备,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守牢金融风险防线。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优化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防财政运行风险,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相互支撑、良性循环。有效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强化投资约束。健全税源培植机制,不断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加强监测督导和资金调度,兜牢“三保”底线。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守牢社会治理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强化信访工作法治化和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边境管控,打造强边固防升级版,深入开展边境地区重点整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好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诈、“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八)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发扬务实作风,为发展夯实执政根基。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工作落实,雷厉风行、敢作善为,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政治为先忠诚为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不移抓执行,全力以赴促落实,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坚持法治为纲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统计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坚持清廉为本廉洁从政。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乡村振兴、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清正施惠于民,以廉洁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智慧,汇集社会各界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城实践而团结奋斗!
注解:报告中引用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部分为预测数。 1.主题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省委“3815”战略:云南省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结合省“十四五”规划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即: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 3.城市IP:指城市定位、城市名片,是城市文化的浓缩和精神象征,包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多种标识,集中反映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底蕴。 4.“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指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5.国道G219线:新疆喀纳斯至广西东兴公路,报告中特指整董镇红桥至江城至嘉禾下江桥段公路。 6.国道G676线:文山州麻栗坡(董干)至河口至金平至江城至勐康口岸国道。 7.三号市政路:江城县金鸡门(曼和酒店对面)至龙马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总长1.28公里。 8.勐烈镇中心完小连接线:朵把桥思江路至入城大道市政道路,总长0.4公里。 9.“两违”: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10.口袋公园: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也称袖珍公园。 11.浙江“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2.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拓展和延伸,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任务指标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产业提质、边民增收、精神富足等方面,深入推进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守边稳村。 13.“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参加主体是出生或成长在云南农村地区的在职在编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服务基层发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 14.“四乱”:指在河湖管理范围内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15.“网盾行动”:指2023年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8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打击整治网络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联合行动。 16.“五化”水平: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交易项目电子化、隐性壁垒整治工作清零化、信息发布标准化、巡检工作常态化。 17.“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18.“乙类乙管”:对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19.二级甲等医院:按照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进行等级评定而确定的医院等级,二级甲等医院是二级医院中实力最强的医院。江城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创建为二级乙等医院。 20.海派中医杨氏针灸:杨氏针灸是上海海派中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杨永璇为开派宗师,至今已传承五代。第三代传承人代表沈卫东教授于2023年12月带队到江城县中医医院挂牌成立传承工作站。 21.医保“刷脸”支付:指无需携带医保卡、身份证等,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医保支付。 22.“幸福食堂”:幸福食堂是“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公益性的社区餐厅,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建立老年幸福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服务点等助餐、配送餐服务体系,解决孤寡、空巢、高龄等生活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根据老年人年龄设定不同层次的优惠幅度,给予60岁至84岁老人每餐优惠4元,85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每天优惠2次。分别在康民医院和大新寨桥附近开设了“幸福食堂”。 23.“零工市场”:指集就业信息推介、现场招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在勐烈镇南麓社区。 24.社会救助“物质+服务”: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服务”的模式,在政府相关部门履行职能职责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5.“增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26.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27.“1262”和“123”机制: “1262机制”:云南省为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建立的“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即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市、区),提前6小时和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应急防汛部门根据气象强降水落区预报,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 “123”机制:即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明确了不同震级的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抗震救灾机构需在1小时内、2小时内、3小时内完成的应急处置重点工作。 28.“八五”普法: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6年)。 29.“政治三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30.“12345热线”: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负责统一受理企业群众诉求并协调、督促诉求办理,解答咨询。 31.“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32.“7+3”专项整治:7个专项行动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营商环境不优问题、“躺平式”干部问题、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基层减负效果不佳问题、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基层治理不良现象问题专项整治;3个专项行动即违规借贷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发现问题持续整治、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赌问题和涉酒问题专项整治。 33.“躺平式”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安于现状、缺乏干劲斗志,对工作被动应付的干部。 34.“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35.“五经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36.“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企业。 37.“五城共建”: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建设。 38.“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39.“百千万”工程:指在云南省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村、10000个美丽村庄。 40.“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一圈”指城市近郊经济圈;“一带”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带;“三廊道”指昆曼国际大通道和泛亚铁路中线对外开放经济走廊、澜孟西区域经济走廊、哀牢山无量山片区景景镇“两山”绿色经济走廊;“多庄园”指建设以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庄园。 41.“万企兴万村”:组织引导民营企业与村庄自愿结对,通过产业、就业、消费、规划、文化、公益等帮扶,增强乡村自我造血能力,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42.“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3.“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指在实行边民互市贸易的地方建立加工厂,引导当地边民以边民互助、合作的方式与加工企业建立购销关系,将通过边民互助组、合作社进口的商品作为原材料销售给加工厂。 44.“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5.“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46.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绿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锻炼、管慢病、家健康。 47.“省管县用”:省级统筹500名医疗专家,专门用于支持三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补充开展正常医疗、管理工作所需人员,帮助受援医院拓展业务范围,增加诊疗科目,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提升外转率高、就医需求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48.“一老一小”:即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49.“枝繁干壮”工程:围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民族地区文化惠民、民族文化精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研究、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边疆文化安全等工作。 50.“三项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51.学校“三防”:人防、物防、技防,是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52.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源于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其基本内涵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53.“食药环”犯罪: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犯罪。 54.“盗抢骗”犯罪:盗窃、抢劫抢夺、诈骗(除电信诈骗)。 55.“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56.“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