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10|回复: 0

[四川] 2024年都匀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签到天数: 8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033
    发表于 2024-7-20 10: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都匀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9日在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都匀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宗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逆势拼搏、克难奋进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市委“四个年”建设主抓手真抓实干、奋力攻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这一年,我们坚持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守牢债务防线。坚持专班集中攻坚,抓实“砸锅卖铁”、压缩开支、营收化债等举措,防范化解债务风险61.77亿元,守住了“不爆雷”底线。抢抓“一揽子”政策机遇,市区争取置换债券资金总量全州第一并顺利完成,多年债务桎梏逐步突破。

    这一年,我们坚持动真碰硬,敢做善为攻克遗留难题。全市44家单位日夜奋战抢时间、摸实情、核账目、挤水分,1935个项目账款全面清欠、1100余个遗留项目彻底清账。运用法律手段取得富海手机项目厂房、东方机床厂厂房物权,并挽回资金损失1.65亿元,追回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滨江安置点超付工程款0.43亿元,通过“一债解多套”追回历史借款0.37亿元。全面清理政府性投资工程1754个,推动22亿元资产“容缺”办证。分类处置“问题房开”遗留问题,完成“保交楼”8757套,解决2.19万套不动产权登记。

    这一年,我们坚持尽锐出战,齐心协力答好耕保“首考”。面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首考任务,市镇村各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核图斑、抓整治、推复耕、抢种植,持续攻坚整改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659个,永久基本农田就地恢复2454亩、异地补划3767亩,坚决打赢了耕地保护首考“保卫战”和耕地流出整改“攻坚战”,多年来违法占耕趋势得以坚决遏制。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尽心尽力提升幸福指数。小围寨大桥、团寨至辣子关等“卡脖子”道路变通途,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都匀二中、四幼通过省级示范复核,湘才学校通过省级特色示范校复评,都匀二小、民中等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中高考核心指标居全州前列。市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州中医院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全州第一,连续4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这一年,我们坚持城乡并进,锲而不舍提升服务质效。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20+N”做法全州推广,乡村“六有六美六提升”入选贵州乡村振兴优秀创新案例,基层治理经验迎来全省现场观摩,市涉诉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公安局等36家单位分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等全国性、全省性称号。安全感测评全省第一,网上政府服务和数字化办公效能均排全省第二。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住大盘,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5.9亿元,增长3%、排全州第五,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5.97亿元、31.37亿元、188.5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26.68亿元,增长31.7%、排全州第一;人民币贷款余额606.68亿元,增长9.8%、排全州第一方阵。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谋划储备项目866个,总投资1009亿元;向上争资争项561个,争取到位资金19.5亿元、增长23.7%;建立“3+3”招商工作机制,签约招商项目105个,招引到位资金23.53亿元、增长12.1%。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切实维护公平税收秩序,清缴欠税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9亿元,增长6.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420元、18492元,增长3.8%、8.4%。

    (二)主攻“四化”建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工业经济提速进位。出台支持工业发展18条措施,推进西南水泥、重晶石加工等25个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投资10亿元。蒂菲尔智能制造、华裕服饰等项目投产,轻纺企业数量、产值排全州前列。中广核青溪、归兰风电等4个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设,新增并网容量1.5万千瓦、增长13%。神玥数字等8家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1%、稳居全州前三。城镇承载稳步提升。“七个一体化”推动经开区城市功能完善,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获得群众普遍认可。城市“四改”三年行动按时收官,全年完成棚改任务4554户、管网改造45.16公里、老旧小区改造29个、背街小巷改造14条,居住品质明显改善。“15分钟生活圈”建设创建星级社区18个,设置“潮汐摊位”451个、“潮汐车位”367个。提质改造县乡公路29公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调度中心投用。建成“人居环境”“庭院经济”等示范点24个、带动343个组寨开展“六有六美六提升”创建,归兰水族乡奉合等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3.73亿元、增长4.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2.5%、农产品加工转换率60.9%,居全省一类县(市、区)前列。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至48.93亿元,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第4位,创建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2个,完成茶叶产量1.18万吨、综合产值31.14亿元,分别增长5.3%、8.6%。完成粮食种植38.47万亩、产量14.49万吨,粮油储备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示范推广酒用高粱订单化种植1.77万亩,带动6300户农民增收。依托蔬菜“321”高效栽培、生猪“大场带小场”模式,完成蔬菜产量61万吨、生猪出栏30万头,分别增长9%、16%。同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产量达6.93万吨、1.22万吨。旅游消费迅速复苏。出台19条促进消费措施,积极组织新春年货节、汽车展等大型展销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成立都匀影视服务机构,《奔跑吧兄弟》等164部影视剧、综艺节目入匀拍摄,举办“中冠”联赛、全国极限运动会等各级各类体旅赛事1800余场次。推出“旅游+”新业态31个,打造串联荔波小七孔、平塘天眼等重点景区精品旅游路线10条,石板街旅拍、影视城夜游、杉木湖露营、螺蛳壳观景、西山大桥头音乐会等旅游新场景出圈出彩。东方记忆景区获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绿博园、茶文化影视小镇、石板街分别获评全省体育旅游基地、省级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省级商业步行街。旅游“百千万”工程成效明显,全年接待游客1083万人次,游客人均花费全州第一。

    (三)突出改革赋能,发展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有力改善。“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州市一体化政务大厅建成运行,实现州市业务一站式办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强招商引资合同兑现全链条监管,共清理招商合同444个,通过“一项一策”措施兑现资金1433万元。数字经济亮点突出。都匀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新入驻企业9家、综合产值增长112.3%,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1.4%、居全州前列。千兆光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建成5G基站327个。以“万企融合”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州级标杆示范项目7个,打造5G应用场景7个、全州第一。推动住宿餐饮、商超零售等6个行业5988家市场主体接入“黔南数字底座”,接入量全州第一。国企转型持续深化。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合作企业37家,实施“四化”项目29个。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在重点领域组建专业化公司,市农旅集团、匀影集团实现营收、利润双双大幅增长,毛尖茶集团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战略性重组、扁平化运行,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入选省级“乡村外贸”试点县,打造茶叶出口备案基地2.73万亩,新增7家企业入驻都匀外贸企业孵化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额6400万元、增长3%。恒联胜公司开设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电商公共平台,黔越优品在越南建设海外仓及直播基地,都匀产品加快走出国门。

    (四)践行“两山”理念,绿色本底持续擦亮。生态质量稳定向好。螺蛳壳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全省首个水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基地落户三江堰。国、省、州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连续四年位居全省中心城区第一。污染防治有力有效。历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按时序整改,“绿盾”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剑江河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小黄河”煤矿废水污染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坝固合力矿业等12座尾矿库治理闭库,完成苗岭山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53.45公顷修复整治。绿色转型重点突出。创新“益林贷”破解村级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获国家林草局典型案例推广,林下经济产业链产值达11.5亿元。推动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贵天下公司成功创建绿色工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新增车辆100%清洁能源化,新建充电桩374个,实现中心城区及重要交通节点有效覆盖。完成全市2018年至2022年生态产品总值(GEP)初步核算,为推动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打牢基础。

    (五)聚力福祉增进,生活品质有效改善。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牢“3+1”保障政策落实,有效防范1431户4661人重点监测对象易返贫致贫风险,“零就业”劳动力家庭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增长16%,守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开展技能培训561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8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都匀毛尖技工”获全省首批优秀劳务品牌称号。依托黔南职院打造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团队35家。完成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改扩建,新增学位3645个。22家基层卫生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社会保障织密兜牢。资助6.92万名特殊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参保稳步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升8.1%、15.1%,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869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46万人。“一老一小”保障有力。4个托育机构投用,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个,提质改造养老机构3个,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173张。推广“331”医养结合社区居家集成服务改革经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植入医养服务。龙山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抗旱保供成效显著。面对旱情“大年”,克服财力不足等多重困难,科学调度运行东湖水库、三江堰水库应急调水工程,确保城区30万人保供用水需求。实施乡镇临时水源补充工程及规模化供水工程55个,有效保障农村人畜饮水稳定。同时,水库除险、就业创业等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六)紧盯发展安全,风险防线全面筑牢。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提级。持续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完善“1+1+8”消防救援区域联动机制,新增应急消防救援队员80名,修订应急预案35个、“一页纸预案”121个。深入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动真碰硬狠抓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立案调查8620起、处罚1426万元、吊销证照372个、行政刑事拘留105人,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降低50%、60%。狠抓信访维稳处置提效。全面开展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扎实推进信访“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中央第三批交办重复访治理案件33件、省第三批交办重复访治理案件6件均全部化解,人民调解调处矛盾纠纷143件、化解率100%,有权处理信访事项单位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狠抓基层治理服务提质。加强“府院”“府检”联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合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覆盖率100%。龙潭社区基层治理、马尾村集体经济、文明村乡风建设等分别入选中央部委典型经验案例。

    (七)持续改进作风,政府效能更加务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作风效能巩固,落实落细市委“五比五拼”要求,市政府常务会逐一听取各镇(乡、街道)政府“一把手”抓经济情况汇报,锤炼政府系统抓经济、破难题、提效能的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持续下降。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下降9.53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27个,报备规范性文件6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合格率均为100%,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2件、政协委员提案137件,建议、提案及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知识产权、民族宗教、文化事业、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工商联、共青团、残疾人、红十字、民兵、气象、供销、老龄、工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帮助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及中央、省州驻匀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都匀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主要问题有:债务约束仍将长期影响,未来三年到期债务总量大、偿付集中;主导产业不突出、占比不高,产业链条短,缺乏链主企业支撑、未形成产业集群;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还有短板,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系统一些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仍需转变,能力本领仍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州委、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和产业招商大提升,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9%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经开区主战场,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壮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强轻纺、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2+1”工业体系,实现“2+1”工业总产值占比65%以上(不含供电)。一是狠抓轻纺产业“破题”。出台轻纺产业规划及用工保障等配套政策,推动链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建设“云仓”降低物流成本,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着力引进新雅新材料(雅戈尔)、猫人等龙头企业,盘活经开区、园区闲置低效标准化厂房,投产轻纺项目5个以上,努力实现产值翻一番、达5亿元以上,轻纺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二是狠抓新型建材“提质”。立足本地及周边市场需求深挖行业潜力,在巩固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快推动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重点推进立广新材料、西南水泥二期、亿达石材等项目建设,招引市场需求大、辐射半径广的新型材料等项目5个以上,全年新型建材产值达10亿元以上。三是狠抓生态特色食品“成势”。紧盯“一茶一酒”重点,毛尖茶加工能力突破1.26万吨,大宗茶出口2200吨、产值3500万元以上,力争亿元以上茶企实现零突破。积极发展白酒、啤酒等酒产业,推进匀酒厂二期建设、产能提升至3500吨。加快中央、省级粮油仓储项目落地建设,依托中央、省、州、市四级粮库50万吨轮换资源,引进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打造“仓储+加工+销售”粮油全产业链。引导青色食品公司等加强预制菜单品研发,培育营收千万元级预制菜品牌5个以上。全年生态特色食品产值达5亿元以上。四是狠抓潜力产业“赋能”。坚持“风光储”并进,加快中广核青溪风电、青阳一期风光互补等5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并网装机4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产值7亿元以上。加快大数据产业聚集区“两区一示范”建设,新入驻企业10家,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实施“万企融合”项目7个,“黔南数字底座”回流本地资金突破2.8亿元。深化“富矿精开”,青山煤矿、大亮锌矿、德轩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五是狠抓产业园区“进位”。推动经开区更加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着力在产业扩容、配套、转移上取得更多更大成效。深化经开区体制改革,推动要素、主体、产业集中。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标准化厂房动态入驻率98%以上。力争经开区综合产值达200亿元、省级经开区考核评价进入前20名。

    (二)聚焦安居都匀,推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突出聚人生财,围绕市、区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强化基层治理提升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安居都匀”。一是推进城市东拓。以推动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向经开区加快聚集为重点,扩建都匀二小,推动匀东联芒中心校教学楼投用,服务好州急救中心、州疾控中心等4家单位搬迁经开区办公,谋划推动市中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建设,做强影视城、足球小镇等服务要素配套,加快提升经开区人气。二是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振华南路建设,打通南部片区出行“堵点”。持续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围绕“20+N”指标体系因地制宜补齐短板,打造文峰、石板街等星级社区24个以上。改造都匀六小路段,优化西山大道雷钵寨至新马路口交通组织,畅通红叶路等3条城市“断头路”,深入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建成小微公园2个,城区绿化覆盖率提至42%。三是保障住有宜居。推进青云学府等6个房地产项目建设,加快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二手房交易管理平台,出台“商改住”等政策措施,激活潜在购房需求,推动商品房销售回暖。支持企业发展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为在匀新青年、新市民提供多元住房保障。持续推进“问题房开”分类处置,完善27个“保交楼”项目配套设施。出台物业服务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智慧物业试点,分类逐步推动所有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四是深化城乡融合。全力保障厦蓉高速改扩建(都匀至贵阳段)、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阳影公路等项目建设,巩固都匀区位通达优势。抓好G356银石至王司、G653王司至小围寨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小围寨至江洲等农村公路修复养护11条,实施危桥改造11座,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完善垃圾收运等设施,30户以上自然村寨清运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以上。

    (三)聚焦“三农”优先,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重点,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一是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加强重点人群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大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以11个扶贫项目闲置资产盘活为着力点,持续增强扶贫资产“造血”功能。开发易地扶贫安置岗位665个,组织“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二是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红线”责任。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以最强硬的手段坚决杜绝新增乱占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53.19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39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量分别达14.6万吨、1.43万吨以上。实施土地整治项目5000亩以上,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三是提升产业发展“主线”成效。围绕“2+N”梯次农业产业体系,建成茶产业路15公里,持续推进茶园高效管护2.2万亩,实现“非遗茶”“名优茶”“夏秋茶”“衍生茶”生产销售突破,茶叶综合产值33亿元以上。坚持“以销定产、自主自愿、提升品质、量入为出”,发展高粱订单种植1万亩以上。建设规模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围绕“抢早抓延”提升亩均产值,蔬菜产量61.5万吨以上。推动25个规模生猪养殖企业补栏出栏,稳定生猪出栏30万头以上。紧盯观光采摘新趋势,稳定葡萄、黄桃、蓝莓、蜂糖李等精品水果7.35万亩。扶持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集体11个,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产品加工转换率分别达55%、65%以上。四是强化和美乡村引领打造。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六有六美六提升”,创建示范点8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新(改)建卫生厕所2000户,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个,创建整村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示范点1个,有序完善传统村落、木质连片村寨、木质房屋“电改、水改”消防基础设施。

    (四)聚焦三大要素,推动文体旅融合破圈出彩。坚持“资源串联、客源报团、服务补短”,全力抓好100件以上事关推动都匀旅游发展的事,切实增强“山水桥城•光影茶都”吸引力、美誉度。一是重点景区要锻造“长板”。狠抓景区业态提升,依托绿博园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康养度假区,新增高端民宿等核心业态10个,入园游客增长10%以上。以影视剧拍摄为牵引完善影视行业生态,全年落地拍摄S、S+级影视剧3部,培育影视产业“补链”企业3家,秦汉影视城、毛尖小镇游客增长10%以上。将足球小镇打造为全省重要足球训练比赛基地,举办各级体旅品牌赛事2500场次以上。二是配套服务要加固“底板”。补齐住宿短板,新增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四星级2家。充分调动市场力量打造饮食地标,汇聚全省其他8个市(州)品牌餐饮、全州各县(市)风味小吃,建成旅游餐饮聚集区1个。打造旅游综合购物店10个,积极推出都匀毛尖伴手礼等精品文创产品,申建黔南文创产品创作研发基地。持续推进“不合理低价游”、“满意旅游痛客行”等专项整治,优化旅游环境。三是客源导入要布局“新板”。谋划都匀首届影视文化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品牌,深入广州、南宁、成渝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推介10次以上。推出精品研学旅行线路10条,新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非遗、实践教育等各类基地(营地)3个,接待研学游18万人次以上。引导市内景区加强与荔波小七孔、平塘天眼等优强景点联动,融入全省、全州黄金旅游环线,全年过夜游客260万人次以上。持续完善入匀游客动态监测机制,发掘游客消费偏好,积极补齐短板、打造新热点,游客人均花费1300元以上。

    (五)聚焦动力释放,推动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围绕向上争资争项和对外招商引资两大途径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激活有效需求,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按照完善手续竣工结算一批、正常推进服务保障一批、停缓建复工建设一批、闲置资产盘活一批、欠缴税费置换一批、容缺办证一批“六个一批”路径,分级负责、分类推进122个存量项目建设。高质量谋划和动态储备达到可研深度项目100个以上,推动化学储能等20个重点项目落地,新增招商引资产业到位资金26亿元以上。瞄准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投向,向上争取资金20亿元以上。加快北片区城市更新、隆成锦江府等项目建设,房地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加大交通、水利、应急基础设施补短力度,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二是激发消费潜能。抢抓全省推进“电动贵州”建设政策机遇,紧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换电配套设施完善、公共停车场收费优惠、合理放宽路权管理等环节强化落地见效,全力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推动二手车归行划市,鼓励“以旧换新”,激活存量市场。加强商业布局和业态提升,创建省级夜间经济聚集区、省级商业步行街1个。实施促销活动,提振“批零住餐”,积极发展电商、医养、家政等新型消费,策划组织酒车、酒菜、酒商联动等大型促销10场、参与商家100家次以上。三是强化主体培育。纵深推进“双培育双服务”,精准有效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助力大中小企业发展,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及发展规模,分类制定针对性服务措施,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0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以上。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提升都匀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聚焦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环境优化升级。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切实在更深层次激发活力,在更广领域拓展空间。一是全力推进产业招商。完善重点产业“一图三清单”,持续深化“3+3”招商机制,细化年度招商目标,确保每周有外出、每月有签约,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项目12个,完成签约投资150亿元,引进优强企业18家以上。建立招商项目定期复盘机制,打通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中梗阻”,提升签约项目落地率、固投转化率。深入开展“十不折腾”专项行动,加强招商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着力推进76个应兑现未兑现的招商合同“一项一策”解决。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加强营商环境正负面典型通报,倒逼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抓好中央、省、州支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聚焦省级“四化”基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投放规模不低于40%、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和污水管网建设等举措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市场准入、权益保护、要素保障等突出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三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贵阳海关黔南办事机构入驻都匀,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家以上,进出口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依托高校及电商公服中心引导人才聚拢,用好“三线”国有资产促进直播聚合,打造都匀快递共配中心实现快递聚集,全力争创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园区,培育本地电商企业10家,电商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10%以上。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以营收和利润“双突破”为目标,深挖优势存量资源,优化资产结构,拓展产业广度、深度,在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农业产业、文旅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经营性业务板块和优质实体化项目,推动6家国企进一步提升“造血”功能。加快非主营业务、非优势业务“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两资”处置,想方设法求生存、强管理、防风险。五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县级财政收支管理改革,提升政府理财能力和水平。围绕“三减一降”持续优化流程,推进乡镇“一窗通办”改革,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高效。

    (七)聚焦生态保护,推动生态优势转化赋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一是狠抓整改提效能。紧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污水管网治理问题加快整改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加大整改问题“回头看”力度,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及时迅速回应并处置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守牢守好生态保护底线。二是修复生态强根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推动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规划遗留问题解决。严格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快推进黔南植物园项目(二期)、沅江源区(东部)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等6个项目建设,实施退化林修复2.37万亩,低产林改造3万亩,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三是绿色转型扬优势。抢抓国家发展林业碳汇政策机遇,着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取得新突破。落实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政策,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林业+”特色产业2个以上。提升刺梨产量和加工能力,抓好林下种养殖,发展林下经济43万亩。倡导绿色理念,持续提升公共交通营运车辆新能源占比。

    (八)聚焦幸福安康,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暖心事。一是提升就业服务效能。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稳住就业基本盘。围绕全市轻纺产业发展需求,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开展“都匀毛尖技工”“桥城家政”等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就业。二是提升教育供给质效。继续实施“公办强校”计划,培育义务教育省级公办强校4所,支持都匀二中创建省级一类示范高中、都匀民中创建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育名师名校长30个以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总平均分、高分率等中高考核心指标排全州首位,建设黔南教育“首善之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强化校家社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市医院2023年3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成果,增强特色专科竞争力。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打造匀东中心卫生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县(市)创建。四是提升社会保障质量。推动州老年养护院投入使用,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巩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推进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县域建设,实现友好都匀和有为青年双向奔赴。同时,认真办好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

    (九)聚焦安全底线,推动风险防范更加有效。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抓实债务风险处置。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全面落实“一揽子”化债政策,严格对标省州各项部署要求,令行禁止推进依法依规化债。加大资产资源资金统筹,强化财源税源增收挖潜,切实守好债务风险“防爆雷”底线。严格落实责任,强化提前研判处置,守牢各类舆情风险底线。二是持续抓牢安全风险防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及新兴业态监管,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行刑衔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提升镇(乡、街道)基层应急救援处置能力。高标准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是持续抓好社会治理服务。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和市综治中心综合平台作用,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完善以专业警种为关键、以运行机制为牵引、以大数据赋能为支撑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完善“三战队+两中心”建设运行。深化双拥共建,不断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决执行诠释责任担当,以奋发有为回应群众期盼,坚定不移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要铸牢绝对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做到市委有部署、政府见行动,上下同频、步调一致,行动有力、落实见效。

    二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按程序进行重大决策、出台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虚心接受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三要锤炼过硬作风。坚决贯彻“四个决不允许”要求,保持主动思考、只争朝夕、创先争优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强化“定了就干、说了就干”的意识,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加大对各类“中梗阻”问题督促查处,坚决向作风顽疾说不!

    四要永葆清廉本色。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管,完善权力监管运行制约,加大对公共资源、民生保障、财政资金等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审计监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都匀答卷!

    附件: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

    ①完成尖坡3号桥、谷整桥等5座危桥改造工程项目,启动实施20公里安防工程。

    ②完成7个传统村落和6个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电改、水改”工作。

    ③综合治理中小河流3千米以上,提升河道防洪能力。

    ④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都匀四中天桥下、雷钵寨红绿灯路口处、龙江村等3处城市内涝点治理,解决城市易涝问题。

    ⑤完成城区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4740套、发放租赁补贴450户。

    ⑥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540个,学前教育学位450个。

    ⑦依托“15分钟生活圈”建设,打造龙潭、虹桥、平桥等规范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平浪、墨冲中心敬老院,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推动文明村镇创建。

    ⑧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有效提升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和灌溉保证率,提高耕地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群众增收。

    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开展技能培训4000人、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

    ⑩实现小围寨大桥全线通车。

    名词解释

    1.四个年:“四化”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基层治理夯实年、作风效能巩固年。

    2.五比五拼:县级领导之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之间、镇(乡、街道)科级领导干部之间、村(社区)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分别进行比拼。

    3.“15分钟生活圈”:以步行15分钟(一公里)的服务能力为考量,15分钟内到达社区托幼、养老、医疗、商业等便民设施的要求。

    4.“20+N”做法:20项指标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完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物业管理全覆盖。N项为社区结合“15分钟生活圈”内的实际情况,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的原则,自选“N项”特色指标补齐社区服务功能。

    5.七个一体化:行政管理、教育布局、医疗卫生、招商、公交、水网、环卫七个一体化。

    6.两区一示范:三线文化园为创新孵化区,以黔南州科技园为中心、扩宽其半径5公里范围为软服示范区,以电商矩阵为电商示范点。

    7.益林贷:指以生态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林下经济及人工商品林抵押、林票为获贷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8.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9.“2+1”工业体系:以轻纺、新型建材2个主导产业和生态食品1个特色产业为标志的工业产业体系。

    10.乡村外贸:通过发展进出口贸易,促进乡村产业和企业发展,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贸易方式。

    11.“2+N”梯次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以都匀毛尖茶、高粱为主导产业,蔬菜、生猪、中药材等其他产业百花齐放梯次农业产业体系。

    12.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采取间作、套种、复种、轮作等,构建不同海拔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接茬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蔬菜年亩产值达3万元、2万元、1万元。

    13.生猪“大场带小场”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户”的方式,形成由公司“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合作养殖模式。

    14.三减一降: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和降成本。

    15.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6.三战队+两中心:云警战队、执法监督战队、强基战队,基础管控中心、合成作战中心。

    17.“331”医养结合社区居家集成服务:“3”指共建老年健康管理站、老年病慢病专家门诊、优质中医馆“三合一”开展健康服务;“3”指开展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1”指依托一个社区嵌入式机构或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老年人日间托管“三助一托”养老服务。

    18.“3+3”招商工作机制:3个外出招商工作组+3个落地服务工作组。

    19.一图三清单:产业链图、在建项目清单、在谈项目清单、拟招企业清单。

    20.“十不折腾”专项行动:不因规划随意调整折腾企业;不因环保、安全等问题整改加码折腾企业;不因失信违约,反复谈判折腾企业;不因随意执法检查折腾企业;不因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不因交付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折腾企业;不因换届、机构职能以及相关责任人调整为由折腾企业;不因企业融资附加条件、搭售产品折腾企业;不因红顶中介介入折腾企业;不因拖欠或变相延期支付账款折腾企业。

    21.四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拈轻怕重;决不允许躺平甩锅;决不允许敷衍塞责;决不允许得过且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