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3|回复: 0

[贵州] 2024年息烽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签到天数: 8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033
    发表于 2024-7-19 15: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息烽县政府工作报告

    在2024年1月15日息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  长  何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全力克服逆周期运行、市场信心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投资拉动疲软、债务风险防范等诸多压力,踔厉奋发、顶压前行,较好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79亿元、增长8.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62亿元、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2亿元、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14.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72元、21853元,分别增长4.9%、8.2%。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团结奋斗,新型工业化乘势而上、其风正盛。新能源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上海锦源晟进驻息烽,航盛电解液又上新产线,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10万吨电解液(一期3万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一主一特”引领、多产业并举支撑发展格局愈加稳固。

    这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团结奋斗,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成色更足。“一圈两场三改”纵深推进,“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功能要素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品质持续提升,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民生实惠落地身边,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愈加充盈。

    这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农业现代化稳扎稳打、健步前行。生态家禽、生态渔业、特色水果等农业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成为全省肉鸡产业生产大县、全省设施渔业发展重点县、全市最大鲜果葡萄采摘基地,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态势愈发明显。

    这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团结奋斗,旅游产业化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南山天沐温泉、南山积木世界建成投运,成功创建中医药康养旅游集聚区,荣获“红色康养文旅休闲名县”“红色研学文旅目的地”“康养旅游百强县”等称号,“爽爽贵阳·红色息烽”旅游品牌愈加响亮。

    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强实体,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工业大突破的动能在集聚。新建(改扩建)成投产35万吨磷矿石地下开采、20万吨磷酸二氢铵、250万吨浮选装置、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10万吨膨化水溶肥等项目。推进建设开瑞科技6万吨磷酸铁、2万吨锂电池回收、10万吨磷酸铁锂及建业、中森、澄华等化学原料药项目。开工建设锦晟天奈10万吨磷酸(锰)铁前驱体、航然4万吨磷酸铁锂、诺威施50万吨针状肥和30万吨高塔肥等项目。完成工业投资27.2亿元,建成及在建项目达产后可增加产值122亿元。收储工业用地1398亩。开工标准厂房26.9万平方米、建成20.44万平方米,意向入驻使用面积10.53万平方米。启动何家坝园区入园道路建设。实施园区电力线路迁改23.52公里。有序推进两岔河水库、中石油息烽县天然气利用、化学药动力中心、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优化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置,承接园区服务事项48个、经济特色事项22个,实现园区涉企服务全覆盖。帮助企业争取上专资金、新型工业化基金等1.3亿元。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6200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企业产值达21%。

    二是三农大发展的态势在形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有量37.7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21.48万亩,种植粮油领办示范责任田4.55万亩(次),玉米小面积超高产示范种植亩产达1019.9公斤,刷新贵阳乃至黔中最高纪录,完成粮食作物种植19.59万亩、产量6.25万吨,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年度目标任务。“四大经营主体”增加1293家、增幅46.41%,经营面达52.19%。建成2000吨刺梨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农产品加工企业(含合作社,年主营收入200万元以上)达91家,加工转化率达67.86%。创建村集体经济“1+1”发展试点村16个,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集体达82个、占比50.93%,实现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全面“消薄”。新建(改造)鸡舍5万平方米,建成生态渔业项目3个,推动畜牧渔业稳步发展。完成蔬菜种植31.6万亩(次)、产量51.25万吨,实现水果采摘面积13.6万亩、产量11.51万吨。全年出栏生猪9.36万头、家禽1024.17万羽,实现水产产量2139吨。

    三是旅游大提质的成效在显现。发布“爽爽贵阳·红色息烽”城市IP,举办报告文学《炼狱》新书分享会,“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落户息烽。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接待红培团队1673个、引流8万余人次。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被评为绿色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南山天沐温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评银汤级温泉旅游度假地。成功举办第五届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温泉季、年货节、汽车文化美食节等文商体旅活动40余场次。首创泉边音乐会冲刷温泉旅游新感观,站前广场路边音乐会“点亮”全城。狮子脑农业生态园村歌会、娘子庄园乡村好乡音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各类活动吸引现场观众累计百万人次、网络浏览量突破800余万人次。实施贵阳贵安购房契税消费券申领活动,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2.1个百分点。推动“两带N点”旅居示范建设,打造“南山北水”乡村民宿品牌,闲置农房改造民宿70栋、发展旅居102栋。建成投运息烽县文创与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新增旅游市场主体240家、规上限上旅游及相关产业企业56家。接待过夜游客72.26万人次、增长63.5%,实现游客人均花费1139.78元、增长12.9%,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8%。

    二、坚定不移补短板,城乡面貌不断提升

    一是城镇配套持续完善。科学编制《息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专项子规划。加快融入贵阳贵安都市圈,完成同城大道新萝至久长段控制性工程(母猪田大桥)建设,贵金古高速公路息烽段及连接线实现通车。深入推进“一圈两场三改”,新增公共停车位660个、充电桩31个、5G基站262个,新建农贸市场1个,开工棚户区改造2513户、完工950户,开工老旧小区改造9643户、完工7714户,改造背街小巷25条、地下管网55.43公里,治理城市窨井2000个,投运加油站3个。实施燃气管网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4个。建成火车站区域防涝工程,顺利打通玄天东路。推进盛世名门、中央广场、玫瑰上苑等项目建设,投用保障性租赁住房219套。城区经济、人口、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城镇化率达49%。

    二是城乡治理有力有效。深入推进智慧治理,息烽县城运中心建成投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巩固创文成果,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迁建,提升改造乡镇文化站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个、创建省级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1个。深入实施垃圾分类,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个、农村垃圾治理整乡推进示范乡镇2个,建成县城垃圾分类收集房43个,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6.2%。深入推动“三减一规范”,不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15个。

    三是乡村环境更加宜居。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修复养护S308翁洞至毕节息烽段公路14公里、美丽农村路11公里,完成村道安防工程59公里。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奖补项目54个。以“两图一卡”为指引,全面推动农村“五治”走深走实。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8976宗,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21人,改造建设宜居农房1650栋,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245栋。农村自来水覆盖率、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实施6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及1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自然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60个,实现农村垃圾外运减量目标。新(改)建卫生厕所410户、农村公厕5座。提质改造农村公益性墓地10个、新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4个。持续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劝止滥办酒席54起,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

    三、坚定不移惠民生,百姓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执行“四个不摘”要求,落实“3+1”保障政策,3002户8547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完成预警线索核处4784条,新增监测对象355户1095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0276.39元、增长15.12%,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8598元、增长16.56%,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户实现动态清零。投入衔接资金3908.23万元、发展产业项目80个。

    二是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0人5029.5万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58人次、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6.2万人次。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32场,提供岗位1.7万余个。新增高校毕业生留息就业3112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14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36人,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0%以上。

    三是教育事业持续进步。按“强师、优生、兴校”思路,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目标,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强师工程”,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9人、教坛新秀25人。创建市、县级示范园各1所,改造普惠性幼儿园1所。学前教育公办率达66.82%,普惠率达94.89%。振中小学、流长小学新校区实现投用,新增学位1620个。启动第三小学、第四幼儿园建设。投入2400万元,完成46所学校设备添置及维修改造。息烽一中顺利通过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与市实验三中构建教育发展联盟,连续4年获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入出口”成绩评估一等奖。党政主官履行教育职责工作获省政府教育督导高度肯定。

    四是卫生健康持续完善。持续巩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打造智慧卫生急救站5个。建成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科、县妇幼保健院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中心、九庄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完成十乡镇“一院一特色”医疗业务专科打造。新建县级以上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覆盖率100%。县级公立医院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实现100%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使用率85.11%,县域内就诊率97.98%。

    五是社会保障持续兜牢。紧盯“一老一小、一低一弱”,高效履行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等职责。新建养老服务站2个、社区食堂1个,78名特困供养人员实现集中规范化服务。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55.3万人次5.56亿元,高龄补贴6081人438.68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保障金提至每月1300元,发放203人316.71万元。低保补差提至每月780元,发放6611人4093.61万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提至每月1248元,发放1053人1476.16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急难)救助资金1820人194.4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05人302.27万元,优抚对象抚恤补助1622人1640.8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应保尽保,拨付医保基金2.03亿元、受益155.23万人次。

    四、坚定不移优环境,发展底色不断擦亮

    一是开放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一般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事项达100%,2023年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排第2位。市场主体不断提质,新增“四上”企业19家。全力推进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建立“1+7+N”工作机制,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5.59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69.82%,签约重点招商项目7个,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扶持资金725.95万元。聚焦“引育用留”,新增各层次人才5453人,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85名。

    二是改革环境出优向好。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紧紧围绕“4423453”工作体系和“1+3+6”制度体系,牢牢把握“三化”目标和“三活”路径,全力激活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财产权,闲置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交易707宗3918.23万元,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350笔2658.92万元,改革成果获农业农村部、省、市认可,在全国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持续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终期评估在全国117个试点中位列第17位,在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乡村发展”高端对话上作经验分享,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数字赋能乡村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有力。强化污染防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城镇污水治理率达98.3%,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工业固废安全处置利用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4.12%。整改2023年中国环科院反馈三磷问题87个。厚植绿色优势,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常态化推进乌江流域息烽水域“十年禁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河湖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新增植树3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9.95%。着力绿色发展,建成小寨坝农业光伏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5%、单位GDP能耗下降2.75%,林下经济经营及利用林地面积达34.37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48.6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6.44%。

    四是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纵深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实现涉国家安全案(事)件、意识形态领域案(事)件、较大的负面舆情、重大敏感涉稳案(事)件“零发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永阳街道综治中心获评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持续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全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县”通过省级评估。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及常态化“打非治违”,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9个,发放各类救灾资金505万元。强化政府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积极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平稳可控。

    五、坚定不移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增强

    一是政治意识持续坚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县政府党组开展“四下基层”解决问题16个,整改班子及个人问题38个、“3+6+3+1”专项问题74个,完成课题调研20个、成果转化应用率100%,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法治意识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09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办复率、满意率100%;办理县人大调研反馈问题45个、办结率100%。坚决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要求,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受理行政复议2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被诉率、败诉率持续下降。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8万余条,政府透明度持续提升。

    三是宗旨意识持续强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95%投入到九大民生领域,全面完成为民办“十件实事”29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改善民生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做到人民有所盼、政府有所为,“12345”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6.15%。

    四是廉政意识持续筑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正、硬、严、实”良好作风持续强化。建立“三问三查三审”机制,强化政府投资领域项目监管,评审项目123个,送审5.52亿元、审减0.92亿元、审减率16.67%。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县属国有企业监管机制,“三不腐”一体推进,立案46人、党纪政务处分44人、移送司法处理2人,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全县国家安全、国防(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地方志、智力支边、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供销、红十字会、残联、科协等事业持续取得新成绩。上级直管各单位支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进步。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息烽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一年,是息烽抢抓风口、乘势而上的一年,也是息烽破题启航、破局成势的一年,我们顶住了各类风险压力,实现了经济发展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全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向各人民团体、驻县企事业单位、驻县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应急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息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居安思危,方可长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态势尚不牢固,社会投资信心和活力仍显不足,投资下滑、消费低迷的不利局面依然未能全面消除,欠开放、欠发达的问题依然持续存在,经济增长和债务化解“双重”压力仍然较大。二是农业产业缺乏强有力的主体支撑,工业产业还处于转型升级、涅槃重生的过渡期,服务业依然面临支柱性产业少的问题。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全面,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仍有差距。四是历史遗留问题和涉法涉诉案件仍然较多,应对复杂局势、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五是部分干部队伍依然存在“庸、懒、散、软、浮、推”及“闷、蒙、飘”等作风顽疾,履职尽责缺乏主动性、系统性、连贯性,导致一些项目手续办理滞后、一些工作出现被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认真对待、全力解决。

    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进“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冲刺之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贵阳贵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求,紧跟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按照省委全力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和市委“四主四市”工作思路,紧扣县委工作主题、主线、主目标及“两区一地两示范”发展定位,坚持“正、硬、严、实”的工作作风,提振“拼、抢、赶”的精神状态,深化落实“强省会”行动,加快息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认真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按照“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及近两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着高于全省、全市增速要求和能快则快原则,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和8%,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8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8.5亿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范围内。结合省、市工作部署,在推进中争取实现更好结果。

    一、全力聚焦工业引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筑牢新支撑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紧盯“一图三清单”,围绕工业“六抓”举措,聚焦“两区”定位,全力推进工业“四业”,不断巩固“一主一特”引领、多产业并举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一是围绕产业抓项目。聚焦磷化工主导产业,加快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3万吨无水氟化氢、20万吨磷酸二氢铵等项目产能释放,完成50万吨针状肥及30万吨高塔肥项目建设,新增产值12.9亿元。聚焦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推进建业化工、中森医药、澄华生物等企业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卡本嘉泰、百特文理等企业项目,新增产值0.3亿元。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风口产业,加快开瑞科技4万吨磷酸铁、航盛锂能6万吨电解液等项目产能释放,实现开瑞科技6万吨磷酸铁和10万吨磷酸铁锂、航然新材料4万吨磷酸铁锂、锦晟天奈10万吨磷酸(锰)铁前驱体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8.8亿元。聚焦磷石膏新型建材协同产业,助推园内9家磷石膏建材企业稳产达产和技术研发,磷石膏利用量保持在200万吨以上,促进磷石膏新型建材产业良性发展。

    二是围绕园区抓要素。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突出要素供给,着力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工业集聚区1.24平方公里。持续推动化工园区拓区规划,新增规划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制造为目标,规划建设东部产业转移和备份基地。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收储工业用地600亩。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完成“十有两禁”建设。启动磷煤化工基础设施(一期)、坪上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两岔河水库、何家坝园区入园道路、热电联产、盘脚营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等项目。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新增制造业人才1000人、大数据人才300人,启建园区人才房260套。用好国家、省、市金融产品,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资金(基金、债券)支持。

    三是围绕目标育企业。紧盯300亿工业总量目标、工业结构目标、年度效益目标,全力以赴抓企业培育。实施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倍增计划,助推诺威施、航盛锂能等企业加快上市进度。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技术合同交易额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0.62亿元。推进数实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二、全力聚焦乡村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夯实新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县委“三三三”工作路径,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一是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聚焦产业促发展,推进2000万羽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40万套父母代种鸡场、800万尾鲟鱼种业示范基地、“鱼腾西山·生态渔谷”等项目,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以上。聚焦主体聚合力,持续深化“龙头企业+”产业引领,培育种养大户200户,创建市级家庭农场35个,规范发展合作社15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四大经营主体”经营面提高到60%以上。聚焦产品保供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全面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实施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产量6万吨以上,完成蔬菜产量45万吨、水果产量11.5万吨、生猪出栏10万头、生态家禽出栏1300万羽、水产品产量2300吨以上。

    二是全力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贵阳贵安打造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区的要求,建设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9个左右。以农村“五治”为抓手,持续用好用活“两图一卡”工作指引,坚持建管结合,全面推广“12345”农村“五治”项目长效管护机制。改造宜居农房2850户,整治农村“空心房”330栋,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70人。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人口0.75万人,完成1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治垃圾研学基地,增设村级生活垃圾收集收运点35个,保持农村垃圾外运减量80%以上。新改(建)卫生厕所299户,整治问题厕所430户。持续整治婚丧陋习和滥办酒席问题,新建农村生态公益性墓地3个。

    三是全力推进农民富裕富足。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大攻坚”行动,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农机购置等惠农补贴,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0余个,提供公益性岗位2000个以上,千方百计帮助农村人口实现就业创收,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户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盘活村级资源、资产、资金,规范财务管理,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集体达110个。实施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4万亩,亩均增产10%以上。

    三、全力聚焦商旅突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增添新活力

    紧紧围绕贵阳贵安红色文化和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紧盯“三个要素”,按照县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用好“红色、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发挥“生态、乡村”两大特色优势,坚定不移推动旅游产业化,全力唱响“爽爽贵阳·红色息烽”旅游品牌。

    一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练好内功,争创南山驿站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南山天沐温泉、南山积木世界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坚持以文塑旅,持续做好红军长征革命遗址遗迹保护运用,加强阳戏、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力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个、开发文创产品20个。坚持培育主体,全面完成乡村旅游标准化评定复核工作,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与评定4个,新增旅居100栋,力争培育旅游市场主体250家、规上限上旅游企业达60户,全年接待旅居游客增长10%。

    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形态。以“一地一馆一庄N点”为依托,开发红色教育、国学文化、农耕文化等研学产品,持续做优红色研学文旅业态。以“四大温泉”为依托,做好“中医药+温泉康养”文章,打造南山温泉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持续做强康旅融合业态。以“两山一水”为依托,不断提升“南山北水”“芳蝶岭”等乡村民宿品牌影响力,持续打造“两带N点”旅居示范,推动旅居生活业态蓬勃发展。力争旅游人均花费达1150元、接待过夜游客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实现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达85%以上。

    三是着力促进消费提振。持续加强与OTA平台合作,促进线上“流量”向线下“留量”转化,举办越野赛、温泉季等文商体旅活动,不断推动消费升级迭代。推动御山邸、十字街中央广场综合体项目尽快建成投运,盘活高铁站前广场、锦御天城等商业资源,不断繁荣城市商圈。突出特色商店打造和首店经济发展,力争引进特色店铺20家、“息烽首店”2家。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实现农村快递物流共配率达30%以上。推动息烽县供应链下沉赋能、息烽县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等县域商业体系项目投入运营。推动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打造“黔货出山”新窗口。限上批零住餐分别增长10%、10%、17%、10%以上。

    四、全力聚焦城乡融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打造新平台

    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以承接人、吸引人、吸附人为着力点,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中部城市更新区、南部城市扩展区、西部产城融合区、北部工业集聚区城镇“四区”格局。

    一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持续推进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温泉镇等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同城大道息烽段全面贯通,推动息烽发展“一路向南”融入贵阳贵安都市圈,辐射带动全县由南向北梯次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力争城镇化率达49.5%。不断提质城乡路网,加快推进息烽港至赶子坡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宜居乡村结合,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5.5公里以上、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公里。

    二是持续提升城镇品质。纵深推进“一圈两场三改”,新建农超市场1个,新增公共停车位200个、充电桩30个、5G基站50个,持续改造棚户区1563户、老旧小区2013户、雨污水等管网3.8公里、公厕3个。加快推进盛世名门二期、御山邸南区等项目建设,不断满足市民高品质居住需求。启动建设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5个,建成投用息烽县殡仪馆、温泉兴隆及小寨坝盘脚营加油站。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494套,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2800套以上、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800户次以上。

    三是持续完善城乡治理。按照“四个一”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城运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助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不断提升青年投身城市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度。加快推进路侧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实现公共停车资源的长效管理和高效利用。完成垃圾填埋场防渗改造和渗滤液处置项目建设,规范运行两网融合点43个,改善提升自然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35个,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县。持续抓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强化市容管控、绿化养护,加大乱搭乱建、乱堆乱倒等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力守护净化城市“颜值”。

    五、全力聚焦改革开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集聚新动能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力厚植现代化建设新优势。

    一是向改革要动力。紧盯“三化”目标,用好“三活”路径,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效,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任务,实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应颁尽颁,力争宅基地使用权挂牌交易达2000万元以上、抵押贷款达100笔以上,完成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6宗以上。持续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启动“县管校聘”,持续巩固教师绩效改革、学校分层分类考核改革成效,新增县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等100余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探索“五变”模式,推进县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促进政府、企业、市场之间良性互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加强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战略合作,打造一批可运用的场景、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案例、提炼一批可复制的经验。持续探索推进“园、地”融合改革,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化工园区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1+N”数字化治理体系。推进县社会客运站事企分离改革,构建网络化、便捷化、多元化的客运服务体系。

    二是向环境要活力。把“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重要标尺,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深耕“贵人服务”品牌,做好企业全覆盖走访服务,加强“招商易”“贵商易”等平台推广运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园区事园区办”,持续推动“五个一办”便民利企再提速,实现“一窗通办”综合受理率100%。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府院联动等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加优质的营商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向投资要效力。坚持抓住投资拉动这个“牛鼻子”,紧扣发展方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谋划重点项目360个以上,向上争取资金增长5%。抢抓国家战略产业转移、产业备份机遇,围绕工业“四业”,精准梳理上下游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力争引进优强企业20家,实现标准厂房招商10万平方米。围绕温泉康养、避暑旅居、景区开发等,充分发挥资源、气候、生态等优势,力争引进旅游头部企业2个。积极开展城市更新、城镇建设领域招商,谋划引进新型城镇化产业项目1个以上。

    六、全力聚焦民生保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增进新福祉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一是抓实就业根本民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切实减轻创业者负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稳就业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城乡居民等高质量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开展技能培训3000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人、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0%以上。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项目全入库、人员全覆盖、工资支付全监管”覆盖率100%。

    二是抓实教育长远民生。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七个优先”原则,实施“六大工程”,大力营造重教为先、兴教为本、助教为荣、从教为乐的社会氛围,鼓励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投用第三小学、第四幼儿园,新增学位1440个。争创市、县级示范幼儿园各1所,学前教育公办率持续保持6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办培育校水平达90%。发挥好高中振兴教育发展联盟带动作用,教师好课率、本科上线率持续向好,高中“入出口”成绩保持全市前列。

    三是抓实卫生健康民生。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高效运行机制,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进一步扭转“上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床位闲置”就医局面。深化“一院一特色”,创建甲乳外科、肛肠科2个重点专科。推动县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持续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增设城区智慧卫生急救站3个,打造“农村30分钟急救服务圈”3个。实施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县聘乡用”、村医“乡聘村用”,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抓好疾病预防控制,防范公共卫生事件,深入开展健康息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四是抓实保障普惠民生。推动养老服务向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帮助帮扶,全力保障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基本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城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政策知晓率和参保率。完成永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息烽1号养老服务站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满足群众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巩固双拥创建成效,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服务,及时发放各类优抚补助。

    七、全力聚焦生态文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厚植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聚焦“一城一战一整改”,落实“六个生态”建设,守护好息烽一泓清水、一山青绿,筑牢贵阳贵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抓好污染防治。抓好扬尘、工业大气等重点关键环节整治,保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强化工业园区、“三磷”企业、息烽河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抓好1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不断巩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省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确保辖区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

    二是厚植生态底色。深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创建石硐镇省级“两山”实践基地。坚持落实“河长制”,按照“五水”要求,开展美丽河湖创建,持续推进乌江流域息烽水域“十年禁渔”,守好乌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深入推进“林长制”,按照“五林”要求,持续实施天然林管护工程,精准修复退化林1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以内,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0%。不断优化林地空间布局,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空间。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力争创建绿色制造企业、无废工厂各4家以上,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保持85%。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行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5%、单位GDP能耗下降2.75%。推进养龙司50兆瓦光伏区项目,启动青山石硐风电项目。坚持绿色农业发展行动,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农膜回收处置率达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利用林地面积2.1万亩。

    八、全力聚焦安全稳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展现新担当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全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严防各领域风险向政治领域传导。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财政资金统筹调配及使用监管,科学合理确定预算收支,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坚决杜绝奢靡浪费等现象,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坚持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千方百计推动债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贵州磷化队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统筹抓好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抗旱、人工增雨等防灾减灾工作。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突出“打防管控建”,聚焦政治建警、服务人民、安全稳定、改革强警、强基导向、公平正义、队伍建设七项任务,全力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四合”原则、运用“四讲”方法、落实“四责”路径,用好信访督查与纪检监察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平安息烽”品质更高、成色更足。

    九、全力聚焦政府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再创新业绩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县之大局”,厚筑理论信仰、厚积能力本领、厚植为民情怀,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推动息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一是始终心系法治。我们要时刻牢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全力培塑法治精神,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加强政务公开,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审查和重大项目法制审查。持续强化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习活动,认真落实普法社会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始终心怀担当。我们要时刻牢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持续深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宗旨意识,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要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完成为民办“十件实事”36项。狠抓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整治“庸、懒、散、软、浮、推”及“闷、蒙、飘”作风顽疾,坚持“正”字为先、“硬”字为重、“严”字为要、“实”字为本,做到敢干实干快干会干。

    三是始终心存敬畏。我们要时刻牢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廉政教育、执纪监督、项目监管,始终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守住底线红线,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力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不断巩固发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踏上新征程,息烽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机遇其风,现代化建设当下可为、时日可待、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努力创造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光辉业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息烽实践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