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17|回复: 0

[贵州] 2024年贵阳市花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0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475
    发表于 2024-7-19 14: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贵阳市花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4日在花溪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花溪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蒋芳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全力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紧紧锚定“一城一副四区”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向稳前行、向优奋进、向实发力、向新奔跑,多项指标进位升级,多类主体加速成长,多次大考圆满交卷,多个领域获得殊荣,多件实事惠民利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8%。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转型,构筑了产业发展的厚实基础。工业支撑更加有力。主特产业快速成长,引进特色食品生产及展示中心、航宇电子科技等工业项目29个,芯际探索、灵畅互动、表面处理产业基地(一期)等建成投产,花溪“牛肉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7%,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近7亿元。产业园区加快建强。优化调整工业集聚区红线范围,新增产业用地3450亩,收储工业用地超450亩,标准厂房开工71.6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50万平方米。“园区事园区办”48项基础事项全面落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泰邦生物获评2021-2023年贵州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招商引资稳扎稳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引进项目88个、优强企业25家,产业到位资金40.06亿元,工业占比42.02%。数字经济逐渐壮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增5G基站760个。引进优强数字经济项目11个、软件企业6户。数字农业项目建成投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30.3%。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工业、持之以恒促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起势在即、成势可望! 

    (二)坚定不移提能级,塑造了城景相融的品质之城。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落实“三区三线”划定要求,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石板园区、燕楼工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控规修编,初步完成马铃等3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28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支持各乡(镇、街道)立足自身禀赋优势,打破区域界线,推动差异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品质形象不断升级。“一圈两场三改”三年攻坚顺利完成,“15分钟生活圈”全面建成,新建农贸市场1个、新增停车位2252个,改造棚户区1072户、老旧小区3961户、背街小巷8条,新建人行过街天桥1座。轨道交通3号线通车运营,轨道交通S1线加快建设,清溪路—花冠路节点改造快速推进,打通“断头路”2条,空间连通性和交通可达性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城市窨井盖1万座、道牙10公里,整治提升城市易涝点18个。改造污水、供水、雨水、燃气等管网119.44公里,拆除违法建筑25.37万平方米。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成投用。城市产业加快发展。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全新升级,入驻市场主体超1.5万户,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入列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合朋二手车市场获评省级二手车交易示范企业。孟关现代商贸物流园、孟关汽贸城提档升级,全市首家“睿境计划”保时捷中心落地建设,“两场两展一会”引起消费热潮。这一年,我们优布局、强建设、塑形象,更有品质、更有情怀、更有魅力的温馨家园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三)坚定不移强基础,勾勒了乡村振兴的和美图景。农民增收稳中有进。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高于1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实现就业率97.4%。村集体经济“1+1”市级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全区122个村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0万元。农业发展势头向好。聚焦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完成粮食播种6.26万亩、蔬菜种植23万亩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建成草莓种繁资源圃2个,15个农作物新品种获省级认定,建成冷藏保鲜设施3处,建设辣椒加工和烘干生产线2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64%。新型经营主体增加88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花小莓”成为全国受市场欢迎草莓企业品牌、入选“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电商助农典型案例,花溪辣椒、黔陶香葱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花溪黄桃获贵州桃品鉴一等奖。农村“五治”扎实推进。改造宜居农房1200户,盘活闲置农房150栋。完成农村供水工程2个、乡镇污水治理提升工程5个,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8.5%。建成自然村寨垃圾收集点30个、可回收及有害垃圾收集站(点)104个、绿色超市3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提升改造农村户厕122户、整改问题厕所119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4%。“两书一约一会两榜”常态长效运转,青岩镇龙井村村规民约入选省级优秀村规民约。这一年,我们大力育产业、促增收、优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呼之欲出!

    (四)坚定不移扬优势,焕发了全域旅游的蓬勃生机。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文旅项目19个,花溪旅游环线、中铁望山水街、乡贤里东部片区、山乐鸣夜游版块等建成投用,青黔高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区提质升级,花溪河滨风光带夜间经济消费场景不断出新,青岩·寻坊盘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老榜河友笺房民宿获评全国乙级旅游民宿,山乐鸣体育主题挑战公园获批全省体育旅游基地,花溪山地运动特色小镇入选全省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清单,花溪憩域小摆托获批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旅游业态推陈出新。“流光溢彩夜天河”、IDea沉浸体验空间等融创业态深受好评,露营、赛车、攀岩、探洞、穿越、滑翔等山地运动新玩法广受追捧,路边音乐会、创意市集、美食节、时装秀、艺术展等游艺新场景人气爆棚,“溪山春兴”“花溪之夏”“秋语秋寻”“冬霁悦游”四季主题活动亮点纷呈,文旅、农旅、体旅、茶旅、城旅等融合“朋友圈”不断刷新,“爽爽贵阳·秀美花溪”魅力无限。全域旅游积厚成势。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2.6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78%,过夜游客和人均花费增速排名全市前列。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青岩古镇入围年度5A级景区影响力百强榜,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十字街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高坡乡、马场村分获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这一年,我们聚力完善基础、深耕融合、更新玩法,全域旅游全面开花、花开四季!

    (五)坚定不移护生态,绘就了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问题整改扎实有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等全部完成整改,2023年贵州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噪声、油烟、扬尘等群众反映集中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攻坚战役强劲有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动态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创建“无废细胞”22个。绿色发展稳健有成。新增城市绿地21.56公顷,完成造林157万株、森林抚育2万亩,获评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寨3个,大水沟竹林村入选省级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地。林下经济利用面积8.2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装配式建筑占比超40%,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实现全覆盖。这一年,我们以绿为底、向绿而行,高品质生态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携手共进!

    (六)坚定不移增活力,蓄积了充盈强劲的发展动能。科创能级加速提升。深化实施“科创十条”政策,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三上”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增长12.7%,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7.5%。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32.8亿元,开展校地合作项目30项涉及资金超2700万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紧盯“五个一办”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窗通办”综合受理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0.28%。全面完成“企业之家”省试点创建,率先推出不动产“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务,“贵人服务·溪心办”品牌不断升级。坚定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及“助企纾困”政策,全面推广“贵商易”平台,减免各类税费17.21亿元、兑现政策资金1901.1万元,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7.8%,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3.3%。对外开放取得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同比增长680%,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16.77%。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09.8万美元。2家企业取得全市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资质。人才资源加快汇聚。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8万人,引进各类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78人。组织申报创业人才项目11个。建成人才保租房1092套(间)。这一年,我们大力抓改革、促开放、强科创、聚英才,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发展潜力全面提升!

    (七)坚定不移保民生,书写了可及可感的幸福答卷。优质教育更加均衡。新建、改扩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4140个。获评省级幼儿园“园园达标”工程达标园11所、新增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获市“公办强校”工程授牌学校27所。清华中学成功创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开通乡村校车线路5条。就医就诊更加便捷。区人民医院新大楼主体完工,健康管理中心迁址运营,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3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智慧卫生急救站5个,通过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养老托育更加放心。拥有养老机构23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36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92家,每千人拥有婴幼儿托位数4.2个,南溪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镇山颐养中心获评省级健康养老基地,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全省老年友善基层医疗机构。兜底保障更加坚实。认真落实提标扩面,发放低保、特困等补助资金7090.74万元,惠及群众15.41万人次。落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实现全覆盖,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最高报销2000元/年,城乡居民最高报销500元/年。稳岗就业更加牢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城镇新增就业超139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3200人,“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5。南溪苑社区获评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贵茶绿宝石茶人”获评省级劳务品牌。这一年,我们坚持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

    (八)坚定不移促稳定,实现了多维目标的安定安全。生产安全保障有力。建立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深入开展“小散乱”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系列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建成投用6个小型消防救援站,全面发挥“救早灭小”作用。挂牌村(居)应急管理服务站241个,建成应急避难场所40个、应急指挥设施7个,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刑事、治安警情环比“双下降”,重大恶性案件“零发生”。改革“两队一室”派出所6个、整合创建“中心派出所”1个,“一村(格)一警”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访制度,有效化解重复信访和积案72件,获批全省信访法治化试点创建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获全市A级。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加强政府债务及投融资管理,依法稳妥处置债务风险,债务等级继续保持在安全区域,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分级分类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完成保交楼年度任务。这一年,我们坚持安全第一,织密安全网、筑牢防护墙,百姓生活更加祥和安宁,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有序!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扎实有效,获批全国电子优待证试点区。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气象、人防、史志、档案、科协、消防等工作深入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文联、红十字、老龄、关工委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团体工作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不断夯实,荣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不断强化抓落实的能力和意志。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创建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预算压减25%。依法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保持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结果,是区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辛苦耕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花溪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思忧患而自省,知不足而前行。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花溪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未达预期,稳增长压力加大;一些长期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然突出,传统产业转型、新型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多元等任重道远;工业基础薄弱,建链补链尤为紧迫;民营经济占比不高,改善预期还需加力;创新支撑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科创引领产业重构亟需加快;城市形态与城市定位差距较大,城市更新、品质提升亟待加速;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任务较重;安全稳定、社会治理等领域面临较大挑战;政府系统少数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把握大势、兼顾现实、立足定位、抢抓机遇,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推动花溪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规划为先、功能为重、产业为要、民生为本,强化产业引领、创新策源、要素集聚、开放门户、综合服务“五大功能”深入推进“强省会”,锚定“四主四市”工作思路,狠抓民营经济、产业经济、城镇经济、园区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紧扣“一城一副四区”城市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花溪实践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左右;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市调控范围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促进工业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紧扣抓工业目标、抓工业要素、抓工业项目、抓工业企业、抓工业产业、抓工业园区要求和“五大攻坚战”部署,做牢工业基础、做大工业底盘、做强工业经济,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不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

    加力主特产业集聚。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动态完善“两图两库两池”,做精做准“一图三清单”。做大主导产业。巩固达沃斯光电、航宇电子科技、新芯工业等企业先发优势,加快杰芯通、航飞精密、联正金属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表面处理产业基地瞄准电子电路制造、储能电子及配件制造、新型显示制造、体旅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延链强链、聚链成群,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总产值达5亿元。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特色食品产业基地、特色食品生产及展示中心、特色饮品生产基地,瞄准“三品一菜”,做大做强花溪牛肉粉产业,有序推动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加快打造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8亿元。

    加力企业梯次培育。实施助企“五上一降”行动,优化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参与标准制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央企制造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鼓励企业间融通合作,培育共享制造、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

    加力工业园区建设。深化“园区事园区办”,增强“地、房、人、电、钱、证”等要素集聚能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园区闲置低效土地和资产清理盘活,收储工业用地500亩以上,建成标准厂房55万平方米,力争使用率达到80%以上。

    加力数字经济赋能。丰富应用场景。深入推进数实相融,支持引导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聚焦民生、交通、物流、旅游、医养、社会治理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信息技术典型应用场景。深入实施“数智黔乡”工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建强基础设施。加快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区、景区、园区、要道等重点区域5G全覆盖。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引导数字融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做好数据采集、管理及存储,做大做强数据底座,新增规上大数据企业1户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5亿元以上。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深化“三库三机制”运行模式,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年度产业投资增长5%以上。

    精心谋划项目。把准各级资金投向,围绕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安全能力提升等领域,突出“三大工程”、民生实事、综合管廊等项目,推进区中医院、花溪一中易地新建,稳步推进十和田、杨家山、赵家山及石板片区城中村改造,力争纳入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0个以上。做实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完善项目审批、用地、环保、资金等前置条件,提高项目合规性、成熟度和落地转化率。强化项目储备,坚持“项目等资金”原则,谋划一批医养康养、产城融合类经营性项目,储备项目200个以上,确保投资规模1900亿元左右、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左右。

    精准招引项目。坚持把产业大招商作为头号工程,发挥各招商主体作用,凝聚合力加快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聚焦重点招商,围绕“一主一特”,突出央企、外资、民间投资,用好“招商易”“贵商易”以及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央企对接大会等平台,扎实推进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房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工作,吸引更多企业、更多项目落地花溪。强化考核问效,坚持“亩产论英雄”,新招引项目严格执行“1123”标准,强化产出要求,推动招商项目变固投、变产值,新引进优强企业23家以上,实现产业到位资金43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42%以上。

    精细管理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优化服务,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专班跟进在谈项目,“一项一策”推动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建设,确保新建项目按期开工、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收尾项目早日建成。力争新开工重大项目50个以上,建成投用17个以上,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25%、20%。强化管理,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严格负面清单管理,推动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创新区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发模式,加速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闲置物业资产,推动石板千亿级现代商贸服务园建设。

    (三)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坚持全域统筹,强化城乡协同,推进以主城区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互动和资源合理配置,做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资源要素集聚功能,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的城市。

    做大城市规模。衔接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完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深化主城区提质扩容,统筹甲秀南路、花溪大道、清溪路、田园南路等骨干路网沿线开发,支持轨道交通S1线顺利建设,向北加快融入贵阳老城区,向南联动青岩重点发展旅居地产、避暑康养等产业,向西加快与大学城耦合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双向互动,着力推动石板、孟关、燕楼等重点乡镇加快发展。稳步推进与经开区、贵安新区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地铁、市域快铁站点周边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全力建设贵阳贵安南部副中心。

    做优城市品质。抓实住房供给,按照“四好”要求,差异化开发避暑地产、旅游地产、康养地产和第四代住宅,启动建设39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450套,交付安置房1100套,全面完成“保交楼”任务,启动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1个。抓好设施完善,推进城市新“三改”,启动改造城中村7192户,改造老旧小区1077户、背街小巷4条、地下管网20公里以上,推进客运站建设。

    做精城市治理。提升治堵成效,加快清溪路—花冠路节点改造,实施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环境提升工程,打通断头路1条,提升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能力。夯实垃圾分类成果,健全无物业管理小区物业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三升一降”长效常态垃圾分类模式,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以上。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深入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加快门头牌匾整治,拆除建成区违法建筑2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建好用好管好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扩大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覆盖面,拓展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

    (四)全力促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耕“三农”责任田,练强“三农”基本功,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成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加快融入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项目资产盘活利用,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加强撂荒地整治,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广“稻+”“玉米+”轮作模式,稳定粮食生产面积6.26万亩以上、年产量2.62万吨以上。加快建设粮食仓储物流集配中心、5万吨储备粮库,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和稳定供应。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优现代特色种业,探索生态渔业鱼苗育种,加快花小莓联合专家工作站、“贵州黄”种鸡种质基因库建设,打造全省草莓和畜禽种业高地。做大花溪农业特色品牌,支持草莓、香葱、红托竹荪全产业链发展,开展草莓、黄桃等农产品有机认证,优先开发草莓低温冷榨饮品、辣椒制品,持续壮大“花”字号系列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6%。加快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提升农作物收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增种养大户10家、家庭农场5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围绕“富、学、乐、美”标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文旅业,打造一批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和3条以上农旅休闲产业带。加快高坡乡街上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成村集体经济“1+1”创建村4个,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村集体经营收入、亩均收入,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提高到20%以上。

    (五)全力激发文旅消费。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旅活区战略,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做深做细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有机结合的文章,加快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吸引更多游客畅游花溪、乐享花溪!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聚焦景区提质,加快青岩古镇、十里河滩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推进十里河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投运乡贤里文化街区、晚霞星宿营地,加快花溪湖、中龄大健康生命养护中心、微宿康旅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公园里盘活。

    加快旅游业态升级。支持青岩古镇丰富夜游项目,培育文化实景演出新场景。推动青黔高区域发展山地越野、徒步露营、溯溪瀑降等山地运动潮玩新业态。以花溪河为纽带,提升滨河沿线景区景点品质,培育城市休闲度假新业态。以天河潭景区为中心,联动周边村寨农业和文化资源,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持续办好“贵阳路边音乐会”和“秀美花溪”四季主题文旅活动,依托孔学堂、青岩古镇、高坡,打造一批精品文旅路线、红色线路、非遗课程和文旅产品。

    加快旅游服务提质。以打造青岩镇山王庙村—黔陶乡马场村—高坡乡扰绕村“五治”集成暨“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为主攻点,改造避暑旅居农房50栋,新增星级酒店1家、避暑度假精品酒店2家,打造一批高等级民宿。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完善景区智慧停车场、充电桩、旅游厕所等设施,提升青岩游客集散中心效能,持续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力争全年游客人均花费、过夜游客接待量均增长10%以上。

    加快消费市场提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花溪夜景打造,示范提升天河潭、青岩古镇、十字街、花溪公园等区域,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景区美食街区。持续办好“两场两展一会”,拓宽汽车旅居、运动及改装、训练等后服务市场,带动孟关汽贸城提档升级。新增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4家以上、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20家以上。

    (六)全力厚植生态底色。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区战略,聚焦“六个生态”建设和“五个三”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加强生态治理。围绕“四大攻坚突破”和“一城一战一整改”,统筹全域生态保护和治理,聚焦“7个100%”目标,深入打好“五场战役”,加大扬尘、噪音、秸秆焚烧等整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小流域河流等排查整治,加快涟江河、马铃河、赵司河等流域治理,抓实农用地污染防治和建设用地污染监管,提升各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实现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2%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5%以上。抓好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增强生态保护。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环城林带、自然保护地和饮用水源区保护。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23平方米/人。大力实施营林造林工程,开展森林抚育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做强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0%以上。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等“绿色细胞”创建。推动燕楼工业园区蒸汽利用、中水回用项目落地,支持中建科技、中电环保、静脉产业园等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启动贵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风电、光伏、节能环保产业和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林菌、林药、林畜、林旅等林特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总利用面积突破8.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

    (七)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注重内外协同、双轮驱动,以深层次改革打通发展堵点,以高水平开放增创合作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大力推进“一县一试点”改革,着力打造特色改革品牌。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牛肉粉公司职业经理人改革为试点,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数字化转型。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和混合用地改革,探索碳汇、数据等新型要素价值实现路径。持续推进供销综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鼓励辖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做实外资“两图两库两池”,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外资企业,开展外资招商。围绕改貌铁路口岸、传化公路港,谋划孟关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助力外贸外经外服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持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把“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行动,加快整治拖欠账款、承诺不兑现、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12345”便民热线、“贵商易”等涉企服务平台,清单化闭环办理企业诉求事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五个一办”,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简易注销”改革,健全完善容缺承诺审批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创新环境和政商环境,力争民营企业突破6万户。多措并举孵化培育小微企业,全力支持潜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大、中、小、微、高”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妥善处置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发挥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真心实意抓好物流、用工等服务。提升政府产业基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的投放比例,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资。强化“店小二”意识、“马上办”作风、“保姆式”服务,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八)全力培植科创优势。纵深推进创新兴区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为花溪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创新支撑、智力支撑。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辖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示范、科技创新研发、科技“双创”孵化等平台,加快花溪创新科技园建设,提升全区的科创能力和水平,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大科技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好“科创十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培育计划,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质量和群体规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联合开展科技创新,促进更多产学研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5%以上。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聚焦“卡、钱、户、房、岗”五要素,健全落实人才保障和激励政策,不断增强人才吸附力。加快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县域建设,让青年人更好成长、更快成才。常态化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持续挖潜优质岗位、提质招引方式、创优服务水平,加快充实“1+3”人才库,新引进省外高校毕业生2500人以上,新增制造业产业人才1550人以上、大数据人才500人以上、农村实用人才1500人以上,让更多人才在花溪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九)全力保障安全稳定。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平安花溪、法治花溪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抓实重点领域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危化品、自建房、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隐患查找、交办督办、复核销号的工作闭环和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和救灾物资储备,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有序化存量、严格控增量。持续加大涉非涉众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稳妥处置重点案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强化财会监督与绩效管理,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深化平安花溪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争创一批“无访乡镇”“无访村居”。纵深推进社会治安“1+5+1”主线任务,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平安就在身边。

    (十)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四位”“四人”,积极回应多层次民生需求,加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化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持续完善“15分钟生活圈”功能配套,新增公共停车位1950个。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4920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校校合格”17所,推进溪南高中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加快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争创三级综合医院。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新增社区养老服务站1个、养老服务中心3个,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示范点1个、社区康复示范站5个,完成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保持在4个以上。

    深入推进农村“五治”。以“旅居生活”为重要抓手,改造宜居农房800栋,整治农村“空心房”200栋。坚持“三水”同治,实施久安乡巩固村等5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高坡乡龙云村等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启动青岩镇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4%,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注重日常运维“治垃圾”,30户以上自然村寨及沿河村寨垃圾收运体系100%正常运行。聚焦“小厕所、大民生”,整改问题厕所399个,逐步消除旱厕。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争创一批红白理事会示范点,加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的规范管理。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加强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零工市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新增城镇就业1.37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控制在2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供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和城镇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加大对残疾人、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大力促进文化惠民。开展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系统修缮茶马古道、宫詹桥、高坡红军标语墙等历史遗迹,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镇山生态博物馆、“两周”文化园、罗依新寨陈列馆、戴安澜将军展示馆等文化工程。做优“溪山听见”“律动花溪”“阅行花溪”等系列文化品牌,持续办好非遗展演、民俗体验等活动。建好用好“壹刻宝”文化驿站,加快花溪生态体育公园、“千园千道”健身步道建设,让全区人民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一起迈向更加幸福的美好未来。

    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兵役征集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强化国家安全、对台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

    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新征程上,我们将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矢志不渝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我们要一片丹心忠诚为政。更加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全面落实省、市和区委部署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我们要一以贯之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加快执法规范化、数智化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我们要一诺千金为民勤政。人民政府“人民”两字最重。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大事不放松、小事不放过、难事不放弃,凡是向人民承诺的实事,坚决做到、坚决办好,绝不开“空头支票”,绝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妥。

    我们要一丝不苟务实善政。持之以恒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持续强化思想淬炼、工作历练、专业训练、实践磨炼,提升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前瞻布局、早谋快动的能力,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促进各项任务具象化、有形化、成果化,做到定一件干一件,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我们要一往无前锐意理政。锻造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铁肩膀,锤炼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硬作风,坚决走出“舒适区”,投身“主战场”,不以“好不好办”做选择,要以“应不应办”为取向,该做的事勇往直前地做,该担的责义无反顾地担,以如火如荼的生动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节节攀升。

    我们要一身正气廉洁从政。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让为民务实清廉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真正习惯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把资源和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实干为要,行胜于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花溪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