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万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8日在万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万源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 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回顾2023年:奋斗充满艰辛,成绩令人振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围绕“一区一枢纽一中心”【1】建设,强化“北翼”担当、抖擞拼战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交出了前所未有的“硬核”答卷,八大经济指标十年来首次全部摆脱垫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1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4亿元,增长5.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1亿元,增长23.8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7.3%。 这是“惊喜不断”的一年,我们尽锐出战、应势而动,拿下了一批“金字招牌”。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品牌强市”战略,争先进、创一流,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四川省双拥模范城”,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白沙镇荣获“省级百强中心镇”,旧院镇大伦坎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古东关街道状元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万源知名度、美誉度、辨识度明显提升! 这是“机遇不断”的一年,我们敏锐洞悉、顺势而为,争得了一波“政策红利”。全市上下树牢“破局意识”、发扬“拼抢作风”,围绕国家政策走向、资金投向,成功争取“万亿国债”项目8个、资金3.66亿元。紧抓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机遇,精准对接省“十条措施”【2】、达州市“18条措施”【3】,获得“新帮扶力量”35支,“真金白银”支持超亿元,万源迎来了历史最佳战略机遇期! 这是“挑战不断”的一年,我们勇毅前行、逆势而上,扛住了一堆“关键考验”。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守住“安全、生态、耕地”底线红线,成功应对洪涝灾害8次,连续36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质量和面积实现“双提升”。任河流域水质常年保持II类以上,有力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溪口乡土地整理经验全省推广,年度现状耕地净增长1522亩。万源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增强! 盘点添信心,总结凝经验。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项目建设全程提速。“项目效率革命”纵深推进,优化精简审批环节12个,审批时限压缩55%。“三库一表”【4】储备项目1813个、总投资5883.4亿元,国家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1890个、总投资6076.5亿元。争取到位中省预算内资金3.19亿元,位列达州第二。40个在建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投资56.3亿元,超计划进度5个百分点。2个省重点项目、12个达州市重大项目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105%。 消费市场全域提升。“消费提振年”行动扎实开展,投入资金225万元,开展消费券派送活动10期,撬动消费超千万元。果蔬、畜牧、粮油等产业集群网络零售高速增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0亿元。金缔财富、华森时代、罗家湾等商圈业态持续丰富,打造新消费场景23处。举办促销活动60余场次,新能源汽车、改善性住房、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企稳向好。消费市场展现强劲韧性和巨大潜能。 招商引资全面提效。围绕富硒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包装成熟项目26个。大力开展“全员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积极参加“西博会”“知名企业四川行”等省级重大招商推介活动,在谈项目34个、总投资253.9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23.54亿元,到位资金17.2亿元。外资招商实现“零突破”。荣获“202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二)坚持“积厚成势”,产业支撑明显增强 特色农业挖潜有力。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建成千亩示范片5个、百亩攻关方13个,粮食播面突破100万亩、粮食总产达38万吨,实现“十七连增”。圆满承办达州市首届“巴山青”茶文化节暨大巴山富硒茶产业发展大会,以全省唯一主宾县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茶叶销售额18.9亿元。旧院黑鸡全产业链项目全速推进,万源市黑鸡现代农业园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园区。新建高山蔬菜基地2500亩、中药材基地2400亩。蜂桶岩豆、冻干闪萃入驻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万源天麻”全网爆款,“富硒万源”广受赞誉。荣获“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 工业制造突破有效。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金融支持制造业闯开新路,“园保贷”【5】首“贷”企业发展。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竣工12个,完成工业投资4.06亿元、增长35.9%,技改投资3.39亿元、增长29.1%。大巴山富硒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青花储配煤基地(一期)静态储煤能力达120万吨;中国西部石材城(一期)年产能提至110万吨。华新水泥(万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商贸服务恢复有序。新增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21家,创历史新高。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3.7亿元、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50.65%,服务业撑起“半边天”。完成外贸进出口1.09亿元。新建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升级改造乡镇物流配送中心6个,罗文、竹峪两大中心场镇农贸市场全面建成。文旅市场整体复苏,龙潭河、八台山“消夏游”“冰雪游”持续火热,青龙嘴、鱼泉山网红打卡频频出圈,全年接待游客688.23万人次、增长25.09%,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8.24%。 (三)坚持“补短锻长”,城乡面貌愈加靓丽 乡村振兴衔接紧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6】,新增防返贫监测对象333户1165人,消除风险户48户180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4693个,“小微庭院经济”先进经验全国推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110元、增长16.9%,“两个高于”【7】确保实现。66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投产见效,总收入1155万元。浙川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万源馆正式开馆。省脱贫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项目落地快建。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5个。荣获达州市唯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基础设施补短精准。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完成总投资41.77亿元,超“战前”两年55%。交通三年提级行动接续实施,万八快速建成通车,完成国道中修62公里。S101线、S202线、S302线升级改造全速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269公里。成都至万源动车组成功开行。“两年甘露润心”行动全面启动,官渡、梨树、白沙3大片区初步实现“同质同压同价”。“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完成投资2.05亿元,完成率196%,位居达州第一。李家梁水库加快建设,固军水库、江家口水库移民工程序时推进。建成5G基站30个,升级改造农村通信、电网340千米。 生态屏障筑牢加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有效,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7.5%。水污染防治持续加强,辖区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任河流域“三地”【8】共护格局全面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有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三清两改一提升”【9】全面推进,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47个5116户。森林“四库”【10】加快建设,包装国家储备林项目88.31万亩,修复退化林2.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栽植苗木40余万株。 (四)坚持“开明开放”,改革创新步履稳健 重点改革先行先试。创新设立改革专项资金350万元,推出“改革体验员”制度。“三大试点”【11】红利初显。国企改革谋划推进,“三级架构”【12】逐步形成。农业绿色发展“16 4”体制机制改革【13】落地见效。教育卫生、财税金融、区域协同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实施原创性差异化改革12个,系统推进“微改革 f 微创新”16个,“闲置核酸采样亭改特殊群众就业岗”获多方点赞。 营商环境提质提效。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14】,“二十条措施”【15】应时而生,减税降费7235.79万元,投放小微企业贷款29.2亿元,新培育市场主体6098户,位列全省39个托底性帮扶县第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6】,创新项目并联审批,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95项、“零材料办”事项153项,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2万余件。“双随机一公开”【17】“春雷行动2023”有力开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89件。 科技创新蓄力蓄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升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富硒产品检验中心创建为达州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四川科技兴村在线”万源平台入驻专家168名、信息员816名。申报科技项目8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500万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 (五)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更加暖心。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70%。新增城镇就业4535人,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2%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3000万元。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兜底保障2.06亿元。“保交楼、稳民生”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万中综合立体停车场建成投用。太平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基本建成,未成年人保护站(点)覆盖全市,新增普惠性托位430个,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 社会事业更加贴心。“双减”【18】“五育并举”【19】落地落实。罗家湾小学及幼儿园秋季顺利开学。万源中学成功创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引领型)普通高中”。推进建设教育项目45个,累计投资2.65亿元。高水平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建设,中医院医养综合业务用房基本建成,草坝中心卫生院创成“全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文化 ”战略深入实施,开展“三下乡”活动【20】200余场次,电影《周永开》、版画《康巴汉子》等文艺作品享誉全国。 社会大局更加安心。“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60余次,建成治安防控体系环川综合检查站10个。草坝派出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派出所”,“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跻身全省前50。“五全工作法”【21】“安全值周制”全域推行,“强安2023”扎实推进。X波段天气雷达建成投用,澌滩河、白沙河、月滩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安全基础筑牢夯实。 (六)坚持“固本强基”,自身建设更加严实 依法行政持续加力。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22】、集体决策、会前学法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有力、规范有序。政务公开及时高效、阳光透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统计和群众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10件、政协提案81件,办结率、满意率100%。 务实勤政持续加劲。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四下基层”【23】扎实开展,“拼战”精神蔚然成风。坚持惟行惟勤、善作善成,弘扬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督难点、攻难关、解难题能力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高效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11688件、市长信箱212件,按期办结率100%。 廉洁从政持续加压。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作风铸形”全面推进。全力支持纪委监委执纪问责,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强化。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群众过“好日子”,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审计项目34个,审减524.28万元,审减率3%。 2023年市政府承诺兴办的1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城乡就业、法律援助、学生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重点老年人健康守护等6大保障项目全面完成;通信电网及广播电视、老旧小区、S101线等3大升级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中心医院项目基本完工、启动搬迁。 与此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团结社会各方共同做好工作。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社科联、残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事业全面发展,行政学校、外宣、外侨、民族宗教、关工委、老促、老龄、保密、档案、史志、气象、供销、邮政、烟草等工作巩固提升。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2023年,我们走得很艰辛但也很坚定,过得很忙碌但也很充实。我们深知,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达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万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坚守奉献在防汛抗旱、应急处突一线的工作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万源改革发展的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发展不易,唯有知难而进,才能更上一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万源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位于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第5档,对达州市经济支撑作用仅为“双6”【24】,大项目、大产业上马不多,园区平台、龙头企业支撑不足,生态资源高价值转化不够。二是城乡融合发展还不够深,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城乡要素流通不畅、二元经济问题突出,城乡环境设施建管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优,在供需匹配、质量提升和布局优化方面仍有不少问题,现有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四是政府作风效能还不够好,个别领域依然存在工作拖沓、行动迟缓,抓得不紧、落得不实等现象,营商环境与市场感受还有落差。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全力推动万源高质量发展。 二、展望2024年:发展充满机遇,跨越令人期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万源推进现代化建设夯基蓄势、追赶跨越之年。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达州市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高质量发展,勇立“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潮头,锚定北翼振兴“建高地”路径,以“巴山画屏 f 红城万源”为定位,以“托底性帮扶”为总纲,一体推进“三大工程”【25】,聚力实施“八大行动”【26】,奋力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以上。主要指标在全省39个托底性帮扶县中位居前列。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确定这些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了各方期许工作总要求,符合我市发展实际,既积极又稳妥,既务实又开拓,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准确把握。 ——坚定信心,拼抢机遇,乘势振兴。从经济形势看,2024年,中央延续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明确九项重点任务【27】,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等多重利好信号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将极大程度激发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新活力。我们必须紧跟政策导向、紧抓政策红利,发扬“早人一步、先人一招、快人一拍”的拼抢精神,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努力把向好趋势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确保全年经济无忧、稳进增效。 ——下定决心,拼战困难,逆势突破。从制约瓶颈看,万源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负面清单涉及广、产业准入门槛高、生态保护任务重,境内山地面积占比大,产业连片受制约、基础建设投入多、项目用地保障难。我们必须坚定“小县也有大作为、穷县更要大发展”,跳出万源看万源、纵横比较看万源,破冰思想、破局开新,找准自身定位、放大自身优势,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生态资源高价值转化,蹚出一条万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笃定恒心,拼干发展,借势跨越。从利好政策看,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城乡融合发展再次作出系统部署,省“十条措施”催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达州市“18条措施”托底帮扶力度空前,2.5亿元现金“三年之约”【28】振奋人心,“6张清单”【29】量身定制、高涨气势,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锚定跻身全省39个托底性帮扶县前三目标,昼夜兼程、满弓拼战,拼出一个新天地、干出一个新万源,不负时代际遇、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盼!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一)攻坚“大项目”,拼出“发展之速” “全域挖掘”强储备。坚持“头脑风暴、集思广益”,锚定“一路二水三产业”,围绕“三色资源”【30】,聚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省预算资金、政策性银行等支持领域,系统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风光发电、冷链物流、康养文旅等一批强经济、促发展的产业项目,精心包装达(州)万(源)快速、张家河水库、水系连通补水工程等一批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项目,确保储备项目保持在开工项目的50倍以上。 “全员出击”强招引。坚持“招大引强、做大做强”,开明思想、开放路径。发扬“五皮”精神【31】,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紧盯“三类500强”【32】“隐形冠军”等龙头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对接,深化“云招商”“云洽谈”,强化定向招商、以商引商,举办支乡联谊会、集中推介会、企业恳谈会15场次。全年新签约项目10个,力争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1个,到位资金2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新投产项目3个。 “全程提效”强推进。坚持“靠前服务、破堵解难”,纵深推进“项目效率革命”,持续深化“项目专班”“项目秘书”“项目警官”机制,严格落实“政策兑现、合同履约、免申即享”。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制约。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大开工、季度大比拼,加快推进4个省重点项目、24个达州市重大项目、80个“四个一批”本级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总投资63亿元以上。 (二)狠抓“大产业”,拼出“经济之质” 拓富硒农业“路子”。聚焦“五彩产业”【33】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实施“特产之地”产业发展行动,深挖“硒”资源、打响“特”品牌。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确保粮食播面100万亩、粮食总产38万吨以上。举办第二届“巴山青”茶文化节,推动夏秋茶精深加工突破成势,实现茶叶产值20亿元以上。全速推进旧院黑鸡全产业链项目和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出栏旧院黑鸡600万羽以上。新建中药材基地3000亩,倾力打造“中国天麻之乡”。连片发展永宁-竹峪高山蔬菜产业,大力发展岩豆、木耳、硒李等农特产品,实现果蔬产值4.6亿元以上。全力争创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升级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夯生态工业“底子”。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聚焦“一区四园”【34】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推进大巴山富硒产业园、官渡风电开发、青花储配煤基地(二期)、中国西部石材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石英砂、玄武岩等资源就地转化、延链发展,聚力打造农特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材料“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培育、升规入统和科技创新“三大行动”,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 优商贸服务“台子”。大力开展“文旅之廊”三年建设行动,精准实施“旅游攻坚四大行动”【35】,谋划创立八台工业旅游产业园,加快推进八台山至巴山大峡谷旅游通道、黑宝山景区建设,深度融入“大三峡 f 大巴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不断深化“乡村精品游”。积极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探索打造“活力万源 f 乐享品质”促销品牌,精准激发消费潜能。策划推广“万源菜庄”“万源五彩店”千城千店。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提档升级,完成农贸市场改(扩)建2个,新建村级物流站点30个。持续拓展国有企业公司业务,力争新入统商贸企业10家,服务业企业5家。 (三)突出“大手笔”,拼出“城市之精” 精心布局拓空间。坚持“东进、北延、中提升”,构筑“一心两轴八组团”【36】。实施“山水之城”三年提质行动,启动“1 1”城市组团【37】建设,力争中心城区面积拓展1平方公里。围绕“一河两岸三山”【38】,创新运用“微空间”,打造一批“微广场”“微绿地”“微公园”,提质城市“精度”,提升民心“温度”。积极谋划应急水源、第二水源、补水水源“三大水源”,全力争取东、西、北三向城市“生命通道”落地快建。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 精治街区提品质。围绕打造现代精品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四大工程”【39】,严格执行“五大规范”【40】,着力解决线乱拉、车乱停、垃圾乱扔等“老大难问题”,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背街小巷提级20个、市政公厕提升28个。加快推进城区智能交通、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全力破解“堵车长龙”“一位难求”。深入实施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完成城乡污水管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实现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双提升”。全力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试点。争创“全国新型城镇化标杆县城”。 精耕商圈丰业态。突出“商旅融合”,启动建设四星级酒店,全面完善中心广场、华森时代、金缔财富、富硒美食城等服务功能,打造中心城区商圈网红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集聚区。全力提升太平记忆、万宝商场等老街风貌,引导游摊入市,打造特色街区,实现“逆生长”、变成“网红地”。聚力打造“鞠家坝汽贸”“河西家居”“湖北街百货”等特色精品集聚区,培育现代商贸综合体1个,让人民群众尽享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会客厅”。 (四)锚定“大融合”,拼出“乡村之变” 稳定衔接显新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扛稳扛牢受扶地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省内结对帮扶,全力对接省“22项”【41】、达州市“66条”【42】落地见效。加快省脱贫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小微庭院”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2000万元。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300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0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进入全省39个托底性帮扶县前十。 夯实基础焕新颜。坚决打赢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接续开展交通三年提级行动,全面完成S101线升级改造,让“最偏远”万源人的西南“囧途”变“归属”坦途。开工建设S302线、S402线等“三干线、两支线”【43】,新(改)建农村公路206.6公里,全力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44】示范县。加速推动城(口)万(源)高速开工建设,锲而不舍争取成巴高铁东延线巴(中)通(江)万(源)紫(阳)安(康)高铁纳入规划。扎实开展“两年甘露润心”行动,全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实现“6片4点”【45】36.23万群众饮水“同网同压同质同价”。全力推进固军水库、李家梁水库、黑宝山水库建设。新建5G基站30个,改造通信线路8千米、农村电网150千米。 深化治理树新风。锚定城乡融合发展,启动七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动道路联网、产业连片、治理联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城乡环境“五清”行动【46】,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抓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47】,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48个4956户。纵深推进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实施“乡村著名行动”【48】,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创建省市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10个。 (五)坚持“大保护”,拼出“生态之美” “系统化”防治污染。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大力实施工业源、移动源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坚决守住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刚性底线。积极推动万(源)紫(阳)城(口)生态环境跨区域协同治理,加快推进任河流域(万源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白杨溪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土壤质量稳定向好。 “一体化”保护生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打好“十年禁捕”持久战,开展河湖“清四乱”【49】,实施重点河流流域水环境“达标提质”行动,确保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花萼山、蜂桶山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成营造林3万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广泛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严查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案件。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 “多样化”转化资源。深入落实“双控”“双碳”战略【50】,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天府森林粮库”旧院黑鸡林下养殖产业示范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林业碳汇开发工作,争创森林“四库”建设示范县。扎实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加大天然气、玄武岩、石英砂、“万源青”等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持续推动绿色资源高价值转化。 (六)推进“大改革”,拼出“动能之新” 向改革要动力。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推动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农村闲置宅基地改革试点,着力解决“用地难”“用地贵”问题。不断强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紧抓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试点机遇,健全融资担保、应急转贷、风险补偿等机制,破解企业要素成本高、融资难问题。 以创新激活力。紧跟省“10 3”【51】、达州市“3 3 N”【52】科技创新计划,积极申报科创项目,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动富硒产品检验中心争创“国字号”,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借力达州市打造“数字特区”机遇,探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实现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技术合同登记稳步提升。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 优环境挖潜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三年行动,全面推行“秒批秒办”“一网通办”、减税降费“一窗兑现”,全力打造“万事易办”营商环境。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类别全流程电子化,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交易环境。严格市场监管,打击非法、保护合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 (七)围绕“大改善”,拼出“民生之赞” 织牢民生保障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扎实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性保障。严格落实就业优先保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覆盖范围,守牢医保基金安全红线。持续抓好根治欠薪工作,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快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新增养老床位408个、普惠性托位150个。 织密公共服务网。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扎实开展教育三年提质行动,抓实“一苑四名工程”【53】,落实“五育并举”,巩固“双减”成果,启动万三中高中综合楼、草坝中学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推动东城小学、城北幼儿园、罗家湾小学及幼儿园独立建制。大力实施卫生健康三年提质行动,加快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完成中心医院整体搬迁,启用中医院医养综合业务用房,创建省、达州市重点专科10个,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深入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办好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 f 社区”系列赛事活动。 织紧社会安全网。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常态开展“扫黑除恶”。全力争创“省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省级禁毒示范城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54】,持续加强矿山、自建房、道路交通、城镇燃气、食品药品、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建成区域应急联动中心,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聚焦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知易行难、行胜于言,行而不辍、履践致远。面对时代使命、发展重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讲政治、抓落实、扯回销、划句号”,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奋力打造“五个政府”【55】。 (一)坚持法治为纲,恪守为政之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社会矛盾。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政协提案。广泛听取人民团体、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站稳人民立场,凝聚人民力量。 (二)坚持高效为上,锤炼执行之力。牢固树立“执行者是政府第一身份、执行力是政府第一能力”意识,全面推进工作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凡事力求“细致、精致、极致”。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事不过夜”工作作风,以敢于担当的“铁肩膀”,挑起勇于作为的“硬担子”,坚决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拼战无惧、奋战有为。 (三)坚持务实为要,永葆为民之心。鲜明实字当头、干字托底,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做到群众有感、发展有为。坚持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一条板凳拉家常、一个茶盅话冷暖,“望”民情、“闻”呼声、“问”计策、“切”症结,用心用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以实干实绩换得群众欢心点赞。 (四)坚持数字为径,探索市域之治。围绕数字普惠、数字包容,搭建“零材料”“数税赋能”等惠企便民新场景,打通数据壁垒,消除数字鸿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动腿。加快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暨大数据运营中心落地建设,全力争取国省政务数据属地回流试点,推动智慧治理、应急指挥、数字城管并轨运行,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廉洁为基,涵养清廉之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肃财经纪律,严管重点领域,严控“三公经费”,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严防政府资金“跑冒漏滴”。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常鸣警钟、长存敬畏,以案促改、以案明纪。深推“作风铸形”,深化纠治“四风”,高悬纪法明镜,激扬时代新风。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担起“一座城”的使命、筑起“一条心”的堡垒、凝起“一起干”的战力,高擎旗帜、高燃斗志,以一往无前的拼劲、逢山开路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埋头苦干、拼命实干,为奋力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全面建设“巴山画屏 f 红城万源”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 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即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2. 省“十条措施”:即《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的通知》。 3. 达州市“18条措施”:即《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大托底性帮扶力度推动万源追赶跨越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4. 三库一表:即项目储备库、在建库、竣工库,竣工项目投入产出表。 5. 园保贷:即在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金融机构向合作园区内的优质企业提供有限抵押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这一机制由省级财政与园区共同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金融机构承担押品评估费用,旨在降低客户的综合成本,从而支持优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成长。 6. 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7. 两个高于:即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 8. 任河流域“三地”:即万源市、紫阳县、城口县。 9. 三清两改一提升: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农村水源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不断提升村容村貌。 10. 森林“四库”:即森林水库、森林钱库、森林粮库、森林碳库。 11. 三大试点:即四川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试点,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12. 三级架构:即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级管理模式。 13. 农业绿色发展“16 4”体制机制改革:即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制度、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建立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制度、建立耕地保育与轮作休耕制度、建立节约高效农业用水制度、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完善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林业和湿地养护制度、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健全绿色农业执法监督机制,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 14. 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 二十条措施:即万源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 16. “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7. 双随机一公开:即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监管模式。 18.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9. 五育并举:即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 “三下乡”活动: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 21. 五全工作法:即全程管理、全域排查、全时值守、全民参与、全处震慑。 22. 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23.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24. 双6:即2023年万源市GDP约占达州市GDP的6%,万源市GDP增长额对达州市GDP的贡献率约为6‰。 25. 三大工程:即特产之地、山水之城、文旅之廊重点工程。 26. 八大行动:即交通三年提级行动、“两年甘露润心”行动、“特产之地”产业发展行动、教育三年提质行动、卫生健康三年提质行动、“文旅之廊”三年建设行动、“山水之城”三年提质行动、森林“四库”建设行动。 27. 九项重点任务:即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8. 2.5亿元“三年之约”:即2023年至2025年达州市将直接以现金方式投入万源市约2.5亿元。 29. 6张清单:即年度需重点指导支持产业清单、重点指导支持项目清单、平台建设任务清单、帮扶方重点任务清单、防返贫工作清单、《十条措施》落实重点任务清单。 30. 三色资源:即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特色资源。 31. “五皮”精神:即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饿着肚皮、磨破脚皮。 32. 三类500强:即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 33. 五彩产业:即“金色”粮油、“绿色”茶叶、“黑色”黑鸡、“褐色”药材、“青色”果蔬。 34. 一区四园:即万源市工业园区,白沙工业园、青花工业园、官渡工业园、黄钟建材产业园。 35. 旅游攻坚四大行动:即景区提档升级行动、文旅基础补短行动、服务水平提质行动、全链深度融合行动。 36. 一心两轴八组团:即以老城区为中心;以后河为纵向发展主轴,以高速连接线、万八文旅产业大道等道路组成为斜向发展轴;老城组团、河西组团、庙沟组团、快活坪组团、茶垭组团、火车站组团、鞠家坝组团、东区组团。 37. “1 1”城市组团:即罗家湾片区环城东路周边地块组团建设。 38. 一河两岸三山:即后河,后河两岸老城区及河西新区,驮山、天马山、河西后山。 39. 四大工程:即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完善、环境整治、品质提升工程。 40. 五大规范:即开展卫生、张贴、停车、线网、摊点规范。 41. 省“22项”:即万源市落实托底性帮扶工作省级部门对接任务清单22项。 42. 达州市“66条”:即万源市落实托底性帮扶工作达州市级部门对接任务清单66条。 43. 三干线、两支线:“三干线”即S302魏家至中坪至黑宝山、S101 河口至大沙、S402石塘至幺滩;“两支线”即县道路堰头至井溪、黄钟至长石。 44. 四好农村路:即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45. 6片4点:即白沙片区、大竹河片区、竹峪片区、黑宝山片区、210国道片区、草坝片区,鹰背镇、紫溪乡、蜂桶乡、曾家乡。 46. “五清”行动:即路面地面清扫、垃圾堆物清净、广告招牌清理、水面屋面清亮、违章搭建清除。 47.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即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 48. 乡村著名行动:即规范命名乡村地名。 49. 河湖“清四乱”:即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 50. “双控”“双碳”战略: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控制,碳达峰与碳中和。 51. 省“10 3”:即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 52. 达州市“3 3 N”:即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3个五百亿级产业,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多个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 53. 一苑四名工程:即巴山书苑,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巴山名师培育工程。 54. 三管三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55. 五个政府:即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务实政府、数字政府、廉洁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