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66|回复: 0

[四川] 2024年都江堰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59
    发表于 2024-7-8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都江堰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8日在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亚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认真践行成都市委“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六个统筹推进”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持续深化“五大新城”建设,全力以赴拼经济、凝心聚力助大运、千方百计保民生、慎终如始防风险,经济发展逐步走出疫情“阴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亿元、同比增长5.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6.9%,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等国家和省级荣誉10项。
    一年来,我们聚力抢抓项目、引育产业,全力积蓄发展新动能。发布“产业建圈强链”投资机会清单42个,签约青城数字文博综合体、金鸿城市商业文旅等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超200亿元,保障农夫山泉项目用地47天获批、华玻视讯45天签约落地,元气森林产值达3.3亿元,累计建成国家大熊猫重点实验室、成都东软SOVO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3个公共平台,45个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协议投资46亿元的13个已供地工业项目和计划投资3.3亿元的12个工业技改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奏响了产业发展集结号!
    一年来,我们聚力服务大运、赛会营城,全力推动旅游复苏。《魅力都江堰》精彩亮相大运会开幕式,天府好水、青城茶艺、川派盆景、堰工蓉宝伴手礼见证大国外交。天府熊猫光影节登上央视,双遗马拉松激情开跑,都江堰放水节再现“秦汉风仪”,“东方甄选四川行”走进都江堰、两天实现销售额1.4亿元,全年接待游客28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8亿元,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八名,天府旅游名县复核考评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一年来,我们聚力有稳有保、实事办实,全力兜好“三保”底线。顶住了财政运行极限考验,千方百计拓展财源,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1亿元、同比增长28%,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超额完成,没有发生一笔债务逾期。财政支出有保有压,教育、卫生、交通、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投入4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清偿民营企业账款7041万元,“千年古堰”水源治理项目获评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人民阅卷市民十大点赞项目”第一名,市民殷切期盼的青城大桥完成年度投资1.35亿元。
    一年来,我们聚力攻坚克难、防控风险,全力筑牢安全底板。调度一切可用资源“保交楼”,高效用好国家专项借款10.46亿元、争取配套融资1.1亿元,恒大项目实现全面交付并通过住建部验收,累计完成8253套“保交楼”任务、交付率80%。强力推进隐患自建房安全整治,完成91栋隐患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确保危房不进人、人不进危房。坚持以“三张清单”化解涉访涉稳突出问题102项,稳妥推进类养老机构规范经营,落实地灾防治实质安全三年行动,禁毒工作纳入全省示范创建,110指挥中心建成全省示范,精细化推进城镇燃气、道路交通、食品药品、防灾减灾、森林防灭火等17个领域安全治理,统筹抓好平安建设、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了社会稳定、城市安宁!
    一年来,我们围绕“五大新城”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以重点片区建设为牵引,推动“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提速起势
    重点片区高位筑基。高标准编制完成重点片区规划、青城山子片区城市设计,聚力推进6大项目集群34个项目建设,五粮液集团与华西医院共同打造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青幽街商业综合体、宝信希尔顿开工建设,东软智慧健康产业园全面建成,青城乐道商业街、花间堂度假酒店开业投运,完成年度投资17.4亿元。高位开启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结对联动,划定“1个主承载区+2个协同承载区”合作范围,组建高都开发、锦都文旅合资公司,首批确定合作项目41个,立项10亿元产业基金,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片区概念策划面向全球征集方案。
    场景营造激活消费。举办首届青城山登山赛,策划新春欢乐购、文旅消费季、消夏啤酒节等“十二月市”,推出数字孪生体验“蜀守传”“元宇宙蒲虹岛”,虹口景区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热雪奇迹入选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青城朴舍亲子度假酒店获得成都文旅消费新场景特别奖,江南忆庄园酒店获评“中国十大必睡野奢”,青城文宿集群效应初现,峨山大坪、饮马川等7个点位入选“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与青羊、郫都联合入选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青-都景区接待游客1069万人次,过夜游客突破850万人次。
    文旅融合绽放魅力。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承办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媒体团采风等重要外事活动140批次。举办“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才峰荟”,成立以单霁翔先生为名誉院长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院”,“都江堰青城山研究院”社科研究和应用成果丰硕,青城道君精武馆创建省级非遗传播传承基地。围绕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与重庆奉节、自贡大安开启区域合作,携手三星堆、三苏祠打造“成都都市圈精品旅游环线”,联动大足石刻、西岭雪山、峨眉山共建“巴蜀文旅走廊”。高质量服务厄立特里亚总统来访,承办“中日地方交流促进研讨会”等重要国际活动,“熊猫巴斯和平友好论坛”永久落户,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34个。
    二是坚持以公园城市示范为引领,推动“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提档升级
    绿色优势更加彰显。加快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池、高原保护站,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8万亩。完成灾后农房联建项目拆除整治,累计拆除24.45万平方米。高质量推进第三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各类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高于成都市平均水平。深化林长制改革,在全省率先起草民间林长管理办法,荣膺“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集体”。持续优化能源结构,500千伏邛丹线等重点能源保障项目提速建设,金凤220千伏、崇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国网“十四五”投资计划,新增充电站31个、充电桩1502个,投入纯电动环卫车510辆、在成都市率先实现新能源全覆盖。常态开展“六大治气行动”,严格河长制管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PM2.5平均浓度保持成都最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成都首位。
    宜居功能持续完善。加速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5部、补助资金750万元,打造信托制物业示范小区2个,创建成都“园林式”居住小区2个,完成社区微更新、美空间各3个,灌县古城“最美阳台”获评成都市一等奖。精修细补扮靓生活空间,新建城乡绿道36.3公里,新建“口袋公园”3个,完成“两拆一增”点位34个,打造村社级文化服务站点185个,公园城市生活之美精致彰显。都-四轨道都江堰段建设任务过半,都江堰站前广场加快改造提升,“二绕”至“三绕”连接线建成通车,M-TR旅游客运专线试运行,青城大桥正加快钢结构制作,进入索塔承台施工阶段。
    三是坚持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支撑,推动“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提能转型
    制造强市接续奋进。盘活工业低效用地308亩,梯度扶持优质企业,66家企业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亿元,华都核设备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复核,新增利尔药业等省级“专精特新”11家,齐力绿源获评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晨航磁业获评成都市新经济双百企业,世纪纵辰、海成远创等7家入选成都市新经济种子企业,全年新增新经济企业1018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
    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签约引进大桥湾农旅综合体、新生代科普房车营地,都投文旅集团获评成都市旅游业链主企业,融创娱雪体育、青都旅游公司获评成都市文旅消费新业态领军企业。招引十月猫咖等品牌首店6家,土灶人家等5家餐饮企业荣获成都“天府名店”称号。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会展产业,各项贷款余额493.32亿元、同比增长17.14%;获批商务部“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实现二手车出口规模1.1亿元;举办会展活动超1000场,50家本土企业亮相糖酒会、西博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77亿元、同比增长17%,网络零售额126亿元、同比增长34%。
    数字经济创新布局。组建数字产业公司,围绕数据活化、变现、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联动成都高新区、锦江区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增企业上云206家,启动33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成都市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2家,普什宁江、四川亚大入选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十佳案例,全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4.88亿元。
    深化改革赋能增效。推动营商环境5.0政策落地落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139个,为企业降本减负1.33亿元,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79亿元。深化“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程网办率升至93%,公共资源交易完成全省首例跨省“五地联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都投集团完成ESG认证,取得AA+双评级,成功发行四川省首单绿色基础设施收益权ABS、首次发行公司债20亿元,实现年收入55亿元,盘活闲置资产14.78亿元。都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86%。
    四是坚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带动,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提质增效
    耕地保护扎实有效。“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建立健全“1193”工作体系,推动田长制创新实践,全面完成近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腾退低效果木8300亩,恢复耕地1.3万亩、居成都市第二。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施四川省“天府菜油”示范县项目,建成“粮果”“稻芎”“稻蔬”规模化种植示范区11万亩,全市粮食播面20.19万亩、产量9.8万吨以上。
    现代农业做强品牌。青山药谷加快建设,中科生态一期建成投运,创建(晋级)成都市五星级园区2个、四星级园区3个、三星级园区4个,蒲阳街道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天马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联合省农科院、川农大,新建耕地容积率试验基地2500亩,研发10种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取得5项专利、实现最高每亩增收3520元。新建西南最大猕猴桃种业“芯片”—花粉生产基地,“都江堰猕猴桃”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39.16亿元,天赐猕源、青城茶叶和青城道茶入选“天府粮仓”首批精品名单,都江堰厚朴获评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成功申报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获评省级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成效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和美乡村焕发活力。完成羊马河灌区现代化提升改造,修缮自流灌溉渠系26公里,沿驾青线打造10公里“十化同步”全景轴,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3个,建成石羊古城“水美乡村”,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村入选成都市培育名录。新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项目4个,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625名,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23个。推出九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农民丰收节”“三月三采茶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25万人次、综合收入68.88亿元,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案例”7个。
    五是坚持以幸福美好生活为追求,推动“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提优赋能
    社会保障坚实托底。全力以赴稳就业,“线上线下”开展招聘活动135场、技能培训1.23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685人,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1345人。社会保险扩面提质,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39.85亿元。完成被征地农民医疗参保700人,补助特困、低保等特殊人群医保4387人、137万元。启动龙池庙坝区域129户388人搬迁安置,妥善安置存量地灾搬迁户430人。建成桂花苑安置房、学府路人才公寓。调整组建国防动员委员会,建设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70个,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6752万元。
    优质公服共建共享。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40个、年度投资23.82亿元。市图书馆、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入选省级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创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3所、成都市一级幼儿园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成都市教科院基地校3所,成立“名师共享中心”,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建成市人民医院二期,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沿江卫生院实现“医养结合”。首家公立托育中心投运,三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阵地实现全覆盖,建成儿童友好社区53个,玉垒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投运,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71户,2800余名失能人员人均受益“长护险”8600元。
    智慧治理高效赋能。围绕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体化运行市、镇(街道)两级城运中心,接入天网、雪亮等物联感知设备8000余路、城市预警信息18项,上线文旅服务等特色应用场景23个,“云上都江堰、数字青城山”智慧景区管理服务体系入选智慧蓉城优秀应用场景“十佳案例”。推动“智慧治理”向基层延伸,全市划分“微网实格”5141个,网格员行动响应率达90%以上。双向联通“12345”热线,受理市民企业诉求6.9万余件,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双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锤炼忠诚品格,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市政府班子聚焦5个课题方向,蹲点调研解决具体问题14个,推动检视整改见行见效。我们坚持以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1件、市政协提案216件,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持续加强审计监督和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司法前置审查。办理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10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完成“八五”普法中期验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7235人次、民事刑事案件代理服务857件。我们坚持以作风建设激励担当作为。持续正风肃纪,纠治“四风”问题,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抓早抓小量化考评等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彰显。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市委统揽全局,政府狠抓落实,人大、政协积极履职、鼎力支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迈出了坚实步伐,地方志、民宗、老龄、工会、残疾人、红十字、青少年、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干出了别样精彩,税务、保密、档案、金融、保险、供电、燃气、通讯、气象、消防等单位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驻市部队、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向奋战在一线的教师、医护、环卫、公安干警、村社干部、产业工人、快递小哥、工程建设者、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等各行各业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都江堰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都江堰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对标高质量发展,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传统产业对城市经济、人口、税收等支撑减弱,一些企业经营困难,转型升级仍需加力,民营经济活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重点片区还未形成新极核,数字经济、天府好水、时尚消费等新动能亟待加快“立”起来。对标高品质生活,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还不畅通,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仍有明显差距,优质就业创业机会不多,提升文、教、卫、体、商等优质配套仍需久久为功。对标高效能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力较大,房地产“保交楼”、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债务化解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任务还很重,城市智慧化精细化治理能力仍需增强。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勇敢面对,更要科学担当、智慧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都江堰市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构建“五大新城”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和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更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冲刺“项目投资攻坚年”,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奋力推动“五大新城”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展、实质突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5.5%和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和“五大新城”建设,围绕市委提出的“七个全力以赴”,聚焦以下7个方面23项重点工作抓落实。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抓项目拼经济,加快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全力攻坚项目投资。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用好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杠杆,包装一批“三大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聚焦城市更新、应急服务等领域,策划推出I类应急避难场所、“平急”救治基地、美丽乡村路等一批“平急两用”项目,落地省森林消防总队综合训练基地、巨灾防范工程等项目4个,实现投资6.5亿元。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引大济岷、李家岩输水管线、城市供排水系统提升ppp项目、水务一体化等工程建设,启动西区水厂三期,北区水厂实现供水,启动G317都江堰段改线一期工程,都-四轨道都江堰至卧龙段基本达到通车条件。加强项目投资“红黑榜”调度,围绕“六个一批”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专班推进亿元投资项目,促进29个重点产业项目多投快建。
    2.全力攻坚招商引智。围绕“链主”企业和重要“链属”企业需求,持续更新招商地图,扩大产业链招商,全年招引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12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围绕国家、省、成都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争取一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布局,积蓄经济增长后劲。坚持招才引智,用好“古堰人才绿卡”政策,借力锦江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成都高新区“优质人才基地”等平台,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培育都江堰工匠20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7万人以上。加快聚源“大学城”规划建设,支持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招引1-2家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悉心服务驻市高校,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带动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1500人以上,让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融、共赢未来!
    3.全力攻坚扩大消费。着力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持续提质“三大主力商圈”,扩容序化周边停车接驳、共享空间;策划推出“夜游都江堰”沉浸式体验项目;借鉴东郊记忆经验,对青纸厂工业旧址实施文旅消费场景营造;鼓励酒店、民宿、农家乐提升品质,招引品牌首店2家以上,支持汽车、家电、家居、商超等展会促销,争创四川省消费创新引领县。提振文旅消费,把握赛事、演艺经济等消费热点,精心办好“十二月市”,持续举办赏花季、登山季、啤酒季等大众消费活动,开展“直播+文旅”“直播+电商”等活动40场以上,打造乡村全场景直播基地,支持企业、协会、俱乐部等举办自主IP赛会,在各大平台保持城市传播热度,让城市消费“曲终人不散”,人均旅游消费达到1500元。
    房地产市场领域,我们将一手抓风险防范化解,做好“保交楼”后半篇文章,坚决完成融创项目剩余2149套交付任务,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扩大营销,提振市场信心;一手抓平稳健康发展,制定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发展计划,统筹好新增供给和存量去化,用好“一城一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实际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行“房票”安置鼓励购买存量商品房,试点出让低密度住宅用地,打造高品质住宅产品,促进“房旅融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4.全力攻坚营商环境优化。用心支持民营经济,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公开采购,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保持民营经济GDP占比在60%以上。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成都营商环境6.0政策,用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心推进涉企政策“蓉易享”、社会资本“蓉易投”、金融服务“蓉易贷”、人才用工“蓉易聘”、新型要素“蓉易用”,启动第二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常态化开展企业“茶叙时”,推行重大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运”,探索实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强力整治惠企政策不落实、项目落地“中梗阻”、中介机构管理不规范和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突出问题,升级“12345”企业“总客服”功能,实现企业诉求解决率、满意率95%以上。
    各位代表,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决战决胜“项目投资攻坚年”,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夯基础、蓄动能!
    (二)聚焦重点片区建设,纵深推进结对联动,加快做强“世界旅游目的地”
    5.攻坚重点片区项目集群。完善重点片区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聚焦15个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青城山快铁站TOD、加快形成枢纽功能,启动建设青城山道文化交流中心、静心梵谷酒店,落地东软数字艺术创意园等5个项目,促进华西康养医院、五粮液康养度假酒店等4个项目开工,宝信希尔顿主体完工,青幽街商业综合体、东软智慧健康产业园建成投运。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管网等项目配套建设,探索集中供暖、集中供冷,积极争取成都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布局,加快集聚高能级载体、形成极核引领,新增服务人口9000人、市场主体1500家,实现片区固投增长10%以上。
    6.促进结对联动双向奔赴。统筹推进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在片区开发、产业、招商、人才、资金、公服领域“六大协同”,高标准编制“一主两辅”合作区规划,建立健全统计分算、财税分成、考核共担等合作机制。高效利用高都开发、锦都文旅合资公司平台,用好10亿元产业基金,探索设立融资增信基金、发行集合债券等投融资模式。拓展产业合作空间,承接两地延伸产业链,试建“特别合作区”“双向飞地”,共建Panda国际创意产业园、南桥坊-数字艺术创意商业街,加快落地天士力中药生产基地,促进结对联动融合共赢。
    7.推动文旅融合开放提能。持续擦亮5大文旅IP,聚焦世界遗产文旅主轴,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规划布局市级艺术馆、音乐厅,启动玉堂窑址、芒城遗址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加快建设都江堰博物馆,推进都江堰景区扩容、业态升级,编制青城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保障熊猫谷扩建,争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落户,精准招引省旅投、中青旅等文旅链主企业,促进世外桃源、画廊居、普照文化园等项目开工。争当“文旅强省示范”,办好建堰2280年都江堰放水节、“十年”双遗马拉松等节会赛事,支持东软学院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园、拓展数字艺术新业态,规上文旅企业突破100家,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60亿元以上。深度融入“两走廊一区一线一带”,联手重庆武隆和四川乐山、眉山等地组建“成渝八市文旅联盟”,共推世界级旅游线路。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推动与意大利普罗奇达市、葡萄牙蓬蒂-迪利马市缔结正式友城,推进与法国蒙托邦市、西班牙比拉德坎斯市结为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争取加入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国际组织。用好国家扩大免签政策,面向主要国际客源地,合作推出遗产游、熊猫游、直航游、过境游等产品,加快恢复80万国际游客市场,实现全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以上。
    各位代表,“世界旅游目的地”是核心功能,重点片区是核心载体,我们要好好把握区域结对联动发展机遇,奋力推动“三个做优做强”快见实效,高质量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
    (三)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8.建强环境友好型制造业的“链”。做强“天府好水”产业,农夫山泉实现投产,山东大树加快建设,力争福建银河、奈雪的茶、名仁苏打水签约落地,实现食品饮料产值18亿元以上。做强旅游装备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集聚一批安全检测、装备制造、设计包装、智慧供应链企业,落地骏驰电力、浙江巧巧、杭州俊士铁路等项目,实现旅游装备产值15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招引海康威视、中电莱斯等头部企业,依托华玻视讯引育新型显示产业,落实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奖补政策,支持侨源气体、长和华锂、恒创纤维等企业建设技术中心,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编制发布环境友好型制造业产业布局规划,将天马、聚源、石羊三个产业园统筹纳入开发区整体空间布局,逐步建成“1+3+N”工业空间体系,培育智慧安防、机械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园外产业集群。培优绿色建筑产业,扶强水电十局、三羊、光大等建筑企业,引育绿色装配式建筑企业,提高建材使用和建设施工本地化率,帮助传统建材行业纾困解难、转型升级,带动绿色建材、pc构件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
    9.提能现代服务业的“圈”。培育总部经济,发展专业楼宇,提升改造东能财富广场、宝瓶商业中心、临江二号综合楼等商务楼宇,盘活利用“两项改革”后闲置集体资产,招引一批职能总部、区域总部,壮大科创、金融、研发、商贸、咨询、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实质性推进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作,支持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云速机动车检测等机构拓展业务。发展会展经济,引育3家会展企业,完善高端策划、线上组织、在地承办全产业链,办好都江堰中国节市文化与旅游大会、国际会议业CEO峰会等重大会展活动30场。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扩容两个县级物流仓储中心,招引德邦、顺丰、京东物流等企业,加快旅装区南区仓储用地开发,适度前瞻布局现代化物流设施,提升工业园区集散能力。
    10.升级数实融合的“生态”。竞跑数字经济新赛道,在智慧城市、智慧康养、数字文旅、数字总部、数字艺术、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搭平台、聚要素、建场景,探索酒店、民宿、楼宇等领域平台化运营。支持数产公司打造智慧城市运营商,加快天府软件园都江堰园区以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算力券等政策工具,打造中国西部文旅数据处理中心、都江堰边缘数据中心。推进工业企业“数转智升”,鼓励海蓉药业、普什宁江等科技企业瞄准数字经济、精密数控机床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启动3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成都市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技改车间2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5亿元以上。
    11.增强国企改革的“效益”。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核心,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运营,筹建股权管理公司,力争商业经营类资产盘活率达到80%以上,促进市属国企深度参与重点片区开发、产业建圈强链,重点提升物业一体化、能源交通、数字经济、水务、砂石、殡葬、智慧停车等产业经营质效,打造城市投资运营商、县域经济压舱石。都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都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三连涨”。
    各位代表,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旅游城市更要挺起产业的脊梁,我们要夯实制造强市的“里子”,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总抓手,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推动以产兴城、以城聚人,高质量构建“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
    (四)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天府粮仓精灌区”
    12.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市、镇、村三级规划传导和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加快推动剩余17个村级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同步衔接公园城市基本公服圈、海绵城市等34个专项规划报批实施。争取上级支持,运用已编制的镇、村级片区规划阶段性成果,保障乡村区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审批落地。坚持以人为中心,实施小城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提升中心镇、中心村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青城山镇争创“全省百强中心镇”。
    13.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一五十”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力争打造国家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各1个、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村8个、消费新场景2个,集中呈现1个精品示范片区、2个精品示范单元。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企业化运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35个,新培育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组织6个。围绕“一轴一片八园”,打造世界遗产文旅主轴、驾青线和成青线三大乡村旅游示范片,培育2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沿绿道布局运动休憩区、骑行中转站等“新公服”,构建“百米见风景、一里有消费”的全域乡村消费圈,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以上。
    14.着力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聚焦“人”,统筹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和人才下乡,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依法维护好进城农民“三权”,实现“权随人走、带权进城”;推进三级农村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类人才下乡服务、返乡创业。聚焦“地”,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安排不少于5%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产业项目,探索推动协议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村公益设施建设、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开发利用,加快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聚焦“钱”,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深化财政资金“拨改股”“补改投”,年度计划投入14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农村生活性服务;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探索农村产权混合增信、整村授信等模式,用好“天府粮仓贷”3.62亿元授信,争取成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15.加快壮大现代都市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完善耕地动态监测机制,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新增耕地642亩、垦造水田285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3万亩,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强“都江堰风物”区域公共品牌,招引落地湖南老爹等链主企业,保障青山药谷加工中心竣工投产,加快建设中科生态二期、正磐农业三期,推进正大农业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甜猕”共富科创园、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数智化农业园区、智慧化冷链仓储基地,力争实现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零突破”,建设猕猴桃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围绕“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在涉林镇(街道)大力推进林下套种、间种,推进国家储备林、森林药材规范化基地项目,加快建设蒲阳竹产业园区、龙池林下中药材园区。
    各位代表,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我们要认真落实“服务大局、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共同富裕”总体思路,奋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高质量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
    (五)聚焦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提质“雪山里的公园城市”
    16.全心守护绿水青山。认真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各项任务,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完成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1.7万亩,持续推进各类环保问题整改,高标准迎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4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争取“流域治理+片区开发”EOD试点,在成都市率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确保空气质量、城市水质、土壤环境等生态指标保持成都市前列。
    17.精心营建公园城市。着力构建“一山、四纵、五横、七河、多园”的绿道网络体系,改建各级绿道2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3000平方米、城市绿地20公顷,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5个,建设未来公园社区1个,推进社区综合体全覆盖。实施古城-紫东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力争完成首期投资2.6亿元。沿IT大道、沙西线、成青线等主要游客通道,实施民宿、农家乐和沿线环境美化、形态重塑、品质提升工程,精致打造世遗文旅主轴特色景观。开行渝-都旅游专列,基本完成都江堰站前广场改(扩)建工程,青城大桥改建总进度达到60%,建成宝莲路延伸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无废城市”,开工建设滨江生活垃圾压缩站,建成厨余垃圾处置项目,标准化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500个,创建全省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景区。
    18.潜心推动绿色转型。加强项目生态环境准入及退出管理,推动传统行业低碳转型,完成拉法基、长峰、都钢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落实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土地混合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容积率奖励,实施“腾笼换鸟”300亩以上。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岛等项目落地,包装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领域项目3个以上,建成天然气工业直供管线,启动D219燃气管道技改,加快建设金凤220千伏和崇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力推进元气森林4万千瓦电池储能及6万千瓦屋顶光伏项目。
    各位代表,都江堰的美,美在“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我们要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争当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匠心营建公园城市示范区首善地,高质量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
    (六)聚焦幸福美好生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19.就业社保“兜好底”。把促进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创业补贴、岗位补贴,多领域搭建本地化用工服务平台,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提供更多公益服务岗位。完善应届大学生、高龄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探索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减少季节性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开通46家定点医疗机构DRG医保支付,推广“上车即入院”120急救医保支付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保持98%、93%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足额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7200万元。
    20.教育医疗“优水平”。加快滨江小学建设,实施都江堰中学三年振兴行动,加快八一聚源高中艺体学校建设,推动成都三幼领办东软幼儿园、成都盐道街小学领办青城小学,建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建好“名师共享中心”,组织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合作,实现课程、课堂、师资共享,土桥小学、实验中学等争创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与华西四院共建医联体,促进成都市级优质医院青城山院区选址落地,兴开医院开工,加快建设市二医院、中医医院、三医院等二期项目,推动聚源中心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沿江卫生院创建基层二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建省级妇幼特色专科2个,争创健康四川示范县。
    21.全龄友好“更幸福”。建设“颐养古堰”,稳妥处置类养老机构经营风险,规范有序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增养老机构床位90张;强化嵌入式养老,推动家庭、小区、社区适老化改造,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1个,加快培育银发经济。改造升级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女性技能提升培训中心、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发展社区普惠托育服务,关爱青少年成长,开展未成年人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社工服务。建强青年之家三级体系,提升人才驿站服务功能,用好青年创业园、创客大本营,拓展青年创新创业空间,把更多的“C位”留给年轻人。出台慈善捐赠激励表扬办法,打造慈善示范社区3个、慈善超市5个,成立100支社区慈善基金,培育“向善”之城等慈善公益品牌。
    各位代表,我们的目标很朴素,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困难很多,我们一定量力而行、全力以赴,多解决一些问题、多办成几件实事!
    (七)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精准赋能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
    22.智慧赋能城市治理。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统筹“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完善市、镇(街道)两级城运中心运行机制,科学加密物联感知源,提升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森林防灭火防盗伐、和美乡村环境整治、天府粮仓耕地保护等应用场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确保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推广电子证照应用,推进证照和数据材料“两个免于提交”,开展不动产转移登记及缴纳税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30%以上。深化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完善城市数据底座,搭建人口、企业、医疗、行政等集成数据库,依托政务大数据开展政策、企业“双画像”,加快实现“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精准政务服务。深化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加快“12345”知识大脑、都江堰民生诉求智能分析等平台建设,促进民商事纠纷“易诉快解”、投诉响应“一键直达”。
    23.筑牢城市安全底板。强化地方债务风险管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期按约处置市属国企关注类债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用好“12345”双向联通功能,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下沉接访,重点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房地产、征地拆迁、劳动社保、金融投资、民工欠薪等5类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深化风险隐患源头闭环治理。健全国防动员运行机制,统筹抓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深化平安都江堰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禁毒工作争创全省示范,建成市域安全治理中心。全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绘制城市安全“一张图”,持续提升应急管理体系,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道路交通、城乡消防、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瓶改管”“瓶改电”,强化食品药品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牢牢守住经济社会发展底板,奋力建设人人享有、人人尽责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高质量构建“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唯有担当!新的一年,我们要顶住压力、在负重前行中绝地反击,我们要保持定力、在凝聚共识中提振信心,我们要激发活力、在团结拼搏中加快发展!政府自身建设将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始终坚持忠诚为政。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全面抓好检视问题整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确保市委工作要求一贯到底、落地生根!二是注重坚持科学施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构建“五大新城”,强化动能转换的战略定力、创新求变的策略方法,洞察发展趋势、把握行业规律、主动创新打法,用市场机制、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转型蝶变、科学复兴!三是牢牢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四是必须坚持实干勤政。大力倡导“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定了就干,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客观原因,用结果说话、以实绩论英雄。争做“新堰工”、争当“沸腾鱼”,激励各级干部争一流,推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五是自觉坚持从严理政。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高质量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坚决防范纠治“新形象工程”。严厉惩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系统治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守住党风廉政底线!
    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携手并肩、同心同德,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高质量构建“五大新城”,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都江堰图景,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上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演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
    2.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指出,要做到“扩大内需、产业建圈强链、重点片区开发、创新成果转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增进民生事业福祉、要素资源保障、守住发展安全底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九个方面有力有效,要“特别注重在融入大局中找定位做贡献”“特别注重提振信心、激活主体,加快优化提升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特别注重源头治理、统筹联动,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3.五大新城: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
    4.口袋公园: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
    5.两拆一增:拆违建、拆围墙、增绿化。
    6.十化同步:指在“天府粮仓”核心区,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将达到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
    7.六个一批:指谋划储备一批、招引洽谈一批、落地投运一批、培优育强一批、激活提升一批、政策扶持一批重大项目。
    8.两走廊一区一线一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川西旅游黄金走廊、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都市圈精品旅游环线、龙门山生态消费带。
    9.智慧城市: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智能信息技术,使得城市管理在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公众安全等领域实现互联互通、智能高效治理。
    10.五大文旅IP:即大遗产、大熊猫、大冰雪、大青城、大灌区。
    11.TOD: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进行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集合高密度开发。
    12.EOD:是指采用一种创新的、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项目组织实施模式,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
    13.DRG医保支付:指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也就是将相关疾病划分为一个组,进行打包付费,不再按项目逐项付费。
    14.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16.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着力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
    17.产业建圈强链:围绕产业生态“建圈”、重点产业“强链”,通过推行“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和领军人才引导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式发展。
    18.七个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推进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全力以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推进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全力以赴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统筹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
    19.三大工程:即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20.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指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21.一轴一片八园:“一轴”即打造“天府粮仓精灌区”全景轴;“一片”即打造十万亩粮经复合高效示范片;“八园”即打造8个星级万亩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
    22.ppp项目:是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23.进城农民“三权”: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