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2|回复: 0

[广东] 2024年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6-27 17: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26日在化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化州市市长 梁金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化州发展历史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茂名市委、市政府和化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茂名市委“1359”工作思路和市委“1357”工作安排,紧紧扭住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重要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有力保持了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代化化州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顶住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以非常之策“进”、以非常之力“稳”、以非常之举“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化州加快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进”的态势更好。面对经济形势低迷、有效需求疲弱和自然灾害多发等困难和压力,我们坚持兜牢底线、挖潜增收、把控红线,推行“首办责任制”“扁平化管理”,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向好,个别重要经济指标止跌回正上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农业总产值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

    ——“稳”的基础更实。面对财政负债高、运转困难的难题,我们紧盯“田、地、矿、产”等重点领域,实现收入超12亿元,有效化解商业银行垫资以及省财政借款,有力扭转持续二十多年的财政运行被动局面,并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3%,增幅居茂名市各区(县级市)首位。

    ——“优”的动能更足。困扰十多年的化橘红药食同源问题得以破解,加快推动化橘红产业集群从百亿级迈向千亿级。国道G207线化州城区段改线工程全面动工建设,罗江上岭和塘岗岭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通过省审议,制约主城区扩容提质多年的主要瓶颈一举破除,城市品质品位蝶变跃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壮实体,推动产业提质发展迈出新步伐

    产业平台加快发展。中通快递粤西总部建成投入运营,日快递业务量达到80万件。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项目基本完成。鉴江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一期完成控规编制,落实城镇用地规模4000亩。华润广垦中药产业园开工奠基。全力抓好佛山顺德对口帮扶工作,首批签约6个合作项目,投资1.6亿元的博富汇蚕桑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首期项目已动工建设。化橘红产业跃升发展。广东省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定。国家化橘红林业产业示范园通过省审核。化橘红入选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论证。化橘红案例入选全国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化橘红胎获批发布。化橘红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化橘红入选“粤地优品”广东高品质地理标志评选一等奖。化橘红溯源平台上线试运行,实现化橘红产品一码溯源、全链条监管。全产业链产值102亿元,带动35万农民增收致富。建筑产业有序发展。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76.44亿元,总量居茂名市第二。完成房地产投资29.03亿元,增长10.6%。培育1家建筑企业晋升一级资质。引入4家建筑企业,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完成杨梅墟风貌改造。杨梅航空主题酒店已封顶。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通过国家4A级景区复核。平定镇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好心化州·文化美食街及万达广场建成开业,民主路商业街升级改造项目基本完成。

    (二)大力促改革,推动创新动能培育迈出新步伐

    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攻坚土地规划历史遗留问题,创新“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三结合方式,获得收入2.06亿元。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垦造水田形成指标750.1亩,组织县内拆旧复垦指标交易507.1亩。大刀阔斧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成11家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组建中锐集团。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建立全省首个镇级青年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试点推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新农人”2000多人,推动村集体平均增收20%以上,相关经验在茂名市推广。获得专利授权465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122件。完成技改投资1.81亿元,增长9.7%。成功申报省级博士工作站1个。进入茂名市“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8家。服务效能持续提高。上线209项“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办理“一网通办”业务35.81万宗、“办事不出村”业务31.52万宗。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服务覆盖率100%。化州—顺德两地过百事项实现“跨域通办”,有效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兑现保障服务。实现“水电气网”联合办理。落实减税降费1.87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03万户,增长80.03%。

    (三)致力抓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迈出新步伐

    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8.23亿元。市域路网体系不断完善,机场大道下穿河茂铁路工程建成通车;县道X729线(梅石路)博龙至勒垌段改建工程基本建成;国道G207线化州城区段改线工程、机场北互通连接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230公里、村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6公里、危桥改造8座;累计完成河茂铁路道口“平改立”8处。罗江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罗州大桥过半工程量,动工建设东部干线、罗州大道、景行路,扎实推进橘乡大道新建工程前期工作。水利工程全面提速,完成10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朗山拦河闸重建、杨梅河(龙湾段)整治、塘岗岭水厂扩容改造等项目主体;落实灌区改造投资2.1亿元;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域成功创成省卫生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及8个国家卫生镇通过省级暗访。城市污水处理短板持续补强,建成下郭街道梅石线以南片区排水排污设施;基本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小东江流域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化州片区)项目;动工建设市第二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新增污水管网64.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实施,完成2023年度省定违法建设治理目标任务的157.09%;完成市政路网改造项目投资2.5亿元;城区主干道黑底化50多公里;改造园背路、第九小学西侧路等泥路烂路;建成垃圾飞灰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首个儿童主题公园——东山公园。镇容村貌稳步提升,竣工验收丽岗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初步建成绿色社区7个;自然村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100%;242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乡村振兴步履稳健。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8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90.32万亩、粮食产量34.64万吨,累计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227宗,恢复耕地2548亩,获得2022年度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档次。聚焦盘活土地、土特产、乡贤“三大资源”,流转土地39万亩,验收通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33个商协会、24家建筑企业结对帮扶23个镇街并开展合作项目90个。完成化橘红生态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化橘红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化橘红产业博览中心,基本建成化橘红品牌文化创意街项目。建成化州智慧水产大数据平台。平定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四)聚力优生态,推动绿美化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污染防治扎实有效。全力推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见效。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1%。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罗江桥和江口门2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建成第八小学周边合流渠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提前完成省定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开展集中清漂专项行动,清理河道267公里,清理水域面积17.1平方公里。完成50平方公里以下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累计完成2134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和9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全面铺开。全市森林覆盖率47.26%。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65万亩、新造林抚育9600亩、森林抚育6500亩、新造油茶1700亩。建成绿道、碧道22.2公里。建成一批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古树公园,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打造幸福河湖试点7个。编制完成六王山森林公园、石龙山森林公园、橘州生态公园建设总体规划。

    (五)倾力惠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社会保障逐步健全。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6.1%,省、茂名市及我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参保人数133.8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726人,失业再就业3146人。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救助金2.1亿元。聚焦“一老一小”,推动长者饭堂、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建设和完善,建成23个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获评国家级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成功申报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市职业技术学校顺利入选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市新增优质学位3360个。健康化州稳步实施。喜获“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入选省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并推荐参加国家认证,卒中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综合卒中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晋级“二甲”。文体事业繁荣进步。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我市文艺精品荣获2023年省艺术花会银奖和茂名市艺术花会金奖。化州学宫(孔庙)被列入省推荐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茂名市首个县级和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初中男子排球队获得省青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完成一批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风险防范成效显著。定期调度安全生产工作,铁腕整治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森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其中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96%、2.59%。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涉诈重点人员输出突出问题被省解除挂牌整治。成功防御“泰利”“三巴”等台风和强降雨,经受住鉴江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考验,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得到茂名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市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县级标杆。同时,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青妇、残疾人、统计、信访、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六)用力增效能,推动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抓好责任政府、亲民政府、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五个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坚决整治营商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短文、开短会蔚然成风。扎实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全覆盖审计。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60件、政协提案162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我们承压前行、奋力攻坚,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付出了超出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化州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发生的每一个变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擘画、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茂名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关心厚爱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各驻化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化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化州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化解,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农业大而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集聚效应;招商引资质效有待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强,县域综合实力较为薄弱;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较重;教育、卫生、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政府治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等。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有效应对,全力解决,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化州推动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市正处在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的跃升突破期、负重前行的赓续奋斗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定信心决心,拿出拼劲干劲,奋力将上级党委、政府对化州发展的厚望重托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奋力建设粤西空港门户、特色产业强市,形成化北生态经济区、化南临空经济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区功能分明、优势明显的新增长极”的定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制造业当家,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厚植绿色底色,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化州实践取得新突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0%,粮食总产量34万吨以上。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一)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努力实现产业发展高质量

    加快建设产业强市。用好省、茂名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改升级和“小升规”。全面推广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打造更多“化优品”,加快优势农产品品牌化升级。推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及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水产加工以及高端预制菜等产业。主动承接顺德小家电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谋划建设我市小家电产业园。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化橘红、沉香、蚕桑、罗非鱼等优势资源,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形成产业集群,联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实施“土特产定制”提升三年行动。大力发展富硒富锗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食品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富硒富锗·长寿橘乡”农产品品牌。做优支柱产业。致力打造“广东建筑之乡”,引进和提升更多建筑企业,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努力实现建筑业产值倍增。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扩大南药生产加工规模,推进化橘红、沉香、桂圆等名优南药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发展。培育富民产业。聚焦建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主战场,扶持做强一批月饼、罗非鱼、化橘红等本土食品制造企业,加快推进广东深融生态橘红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结合地域优势、产业特点、乡村实际,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培育一批服装加工、小家电等乡村微工厂,致力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筑好平台抓大产业。全力推进临空经济区起步区、临空产业集聚区、鉴江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等产业平台建设。优化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服务水平。把“五未”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杨梅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快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碎片土地整合成片,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打造快速承接项目的良好载体。建成运营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谋划建设杨良大道和空港大道二期。

    精准招商大抓产业。把临空经济区、鉴江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作为主战场,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充实招商队伍,积极开展驻点招商、链主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超亿元产业项目。抓住与佛山顺德区建立结对帮扶协作关系的利好机遇,坚持向标杆学习、与高手合作,重点攻坚生物制药、预制菜加工等优势产业,致力引进优质制造业项目落户,全力加快博富汇丝绸产业园、华润广垦中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二)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头号工程”高质效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兜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面建立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加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管理,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在90万亩以上。完成垦造水田2000亩、拆旧复垦指标交易1000亩、补充耕地1000亩。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化粮、肉、鱼、菜、果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拓展产业平台载体。加快完善国家级化橘红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水产、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乡村产业振兴重要平台载体,引导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化橘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建设。着力打造“化橘红·气候好产品”国字号品牌。深化垦地合作,重点打造南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规范化种植养殖、精深加工集聚发展。

    促进城乡美丽宜居。抓好“三江六岸”生态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市形象,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美丽江湾城市。用好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抓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和典型村建设。深入开展“百会帮百镇”,深化建筑企业与镇街结对帮扶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扎实推进杨梅墟、平定墟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域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统筹推进美丽宜居村示范培育工作,抓好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三大革命”,深入实施“六化”行动,落实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六乱”整治,塑造特色美丽乡村风貌。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重点抓好17项“小切口”改革,撬动基层大发展、大提升。抓好中锐集团管理人才发掘培育工作,将更多优质经营性资产注入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承接省和茂名市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商事登记改革,优化项目服务和建设审批,强化企业生产要素保障,提升普惠性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支持乡村振兴贷等资金向“百千万工程”倾斜。锚定“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目标,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有效流动和高效集约配置。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生产托管等工作。深化“数字财政”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财政治理能力。高效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科创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做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指导企业申报省、茂名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产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对接交流,推进产学研合作。新设立博士工作站2个。建立健全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总结推广新安镇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人才+项目”“人才+技术”发展模式。

    (三)更加注重扩容提质,努力实现城市建设高品质

    聚焦聚力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主动融入茂名“两轴—两个圈层”城市空间布局,加快茂名市高铁新城连接化州城区2条市政道路规划建设。

    聚焦聚力交通先行。加快推进国道G207线化州城区段改线、机场北互通连接线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南安大桥新建工程、公路灾毁重建工程、镇安桥危旧桥改造等项目建设工作。力争化州至广西北流(粤桂界)高速公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配合推进深南高速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实施“十四五”后期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

    聚焦聚力精细管理。念好“拆、补、修、改、管、护”六字诀,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补齐城市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等短板。建成运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深入推进第二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罗江流域城镇污水管网扩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区水环境整治及排水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突出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智慧停车场等特许经营项目、数字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服务水平。拓展城市空间。立足城东片区和罗江新区开发建设,与中建八局、中铁上海工程局等大型央企合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动城东大道一期通车,推进园背路北延长线建设,抓好橘乡大道、罗州大道、罗州大桥、罗江新城东部干线等项目规划建设,完善“一园两校”等相关功能配套,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价值,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官桥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示范带动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大城管”改革三年行动,常态化做好创文创卫工作,持续推进老旧城区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完成下郭大道、橘城南路、西城路等旧路网提质改造,打通大坡小学南侧道路,动工建设迎宾大道片区北组团市政道路。

    (四)更加注重消费投资,努力实现双轮驱动高水平

    促进消费潜能充分释放。贯彻落实省、茂名市及我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加大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投资消费潜力。严格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措施,释放群众住房消费需求。优化完善充电环境,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继续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让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万达广场、好心化州·文化美食街和民主路商业街消费带动作用,促进家电家装、电子产品、美食餐饮等消费,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加快北岸牛杂城建设,打造消费新地标。鼓励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集聚区。探索开展地方特色美食评选,举办形式多样的“美食节”“吃货节”,打造爆款美食“网红打卡地”,提升餐饮消费。

    推动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坚持“项目为王”,按照“四化”工作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8.58亿元以上。提升债券项目谋划质量,聚焦国家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好推进好2024年地方政府专债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盘子”。抓好罗江新区堤防除险加固及碧道、灌区改造等在建工程建设。落实房地产“金融16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全面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落实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企业信心和活力。落实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制度,全力破解企业资金、人才、用林用地等方面难点堵点问题,有效释放企业发展潜能。加强“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模块的深度推广应用,为政府协同办公和企业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提升跨区域办理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域通办”。

    (五)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

    推动绿美建设持续深化。深入实施绿美化州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做深做实林长制,实施林分优化提升1.1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0.56万亩。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违建绿,持续开展“有喜事来种树”等义务植树活动,打造推窗见绿、处处皆景的美丽村庄、美丽家园。

    推动生态治理不断优化。坚决彻底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入河排污口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积极推进鉴江、罗江、小东江(化州段)综合治理,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持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焚烧源“四源”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建筑垃圾余泥渣土消纳管理,致力打造“无废城市”。

    推动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规划建设,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关联产业集聚发展。高质量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六)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努力实现人民幸福高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完成省、茂名市及我市十件民生实事。持续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稳步有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增加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岗位供给。加大欠薪问题化解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好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完成低保、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工作。加快区域性养老院建设。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公办托育机构。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学校项目建设,加快第七中学、第九小学、鉴江小学、城南小学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继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新增优质学位3539个。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加快推进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建附属学校,与广东轻工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招生办学等合作事项。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新强师工程”,全面提升校长办学治校水平。

    促进健康化州建设。力争年内创成国家卫生市,部分镇创成国家卫生镇。争取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上半年获得国家批复。完成长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大力推动以长寿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稳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推动县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乡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推进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精神康复专科医院建设。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力争成功创建省文明城市。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完善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加强文物和“非遗”保护,推动化州学宫(孔庙)向国家文保单位提档升级,传承发展我市红色文化。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将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融入文旅产业招商手册。积极备战第十七届省运会,抓好承接比赛项目场地改造升级。

    (七)更加注重安全稳定,努力实现社会治理高效能

    大力加强社会治理。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惩处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治理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推进全面依法治市。高标准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服务效能。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县)。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谋划“田、地、矿、产”等重点收入,强化重点税源收入征管,依法做好非税收入工作,有效有力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压减无效、低效和非必要支出。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债务存量。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重大风险。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强化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推进危化品、城镇燃气、森林防火、建筑施工、自建房、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纵深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严打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分类监管、全程追溯等机制。强化应急力量建设,完成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等项目建设,推进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及村村有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八)更加注重高效廉洁,努力实现政府管理高标准

    严明政治规矩。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茂名市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升行政决策执行力和公信力。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高质量高标准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树立实绩导向。用好考核“指挥棒”,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热情。大力弘扬“严实、深细、快准”工作作风,积极践行“短、实、新”文风会风。推行“首办责任制”“扁平化管理”,践行“一线工作法”,在矛盾困难面前主动“向前一步”。

    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人民满意的良好生态。强化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范,预防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领域腐败,持续做好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催奋进,石龙腾飞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茂名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奋力在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名词解释

    1. 省委“1310”具体部署(P2):“1”指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3”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10”指奋力实现“十大突破”——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在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突破。

    2. 茂名市委“1359”工作思路(P2):“1”指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3”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5”指善用“五个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坚持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长远谋划与及时见效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稳扎稳打相结合;“9”指奋力实现“九大新成效”——在主动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取得新成效、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精明紧凑城市上取得新成效、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茂名上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建设文化强市上取得新成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成效、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上取得新成效、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茂名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3. 市委“1357”工作安排(P2):“1”指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3”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5”指坚持“五个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坚持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长远谋划与及时见效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稳扎稳打相结合;“7”指展现“七个作为”——奋力在抢抓政策机遇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强县带镇促村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化州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建设平安法治化州中展现新作为、奋力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中展现新作为。

    4. “百千万工程”(P2):“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委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5. “绿美生态建设”(P2):是广东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要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6. “新农人”(P4):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业人员。

    7. “信”字号公用品牌(P12):以标准体系为基础依据、评价体系为主要支撑、监管体系为重要保障,构建“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打造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的城市公用品牌,全链条提升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

    8. “五未”土地(P13):即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土地。

    9. 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P15):即遵循一套流程:“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四大要素: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做好五项工作: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

    10. “六化”行动(P15):指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行动。

    11. 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P15):指“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

    12. 茂名“两轴—两个圈层”(P16):“两轴”指以茂名大道为主线的南北中央发展轴、以滨海旅游公路为主线的东西滨海发展轴。“两个圈层”指以高铁片区为枢纽,东至海丝大道、南至南海岛、西至大学城片区、北至露天矿,北中南三个组团融合发展的第一圈层;以高铁片区为枢纽,周边30公里范围内高州、化州、电白、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的第二圈层。

    13. “四化”工作法(P18):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

    14. 房地产“金融16条”(P18):指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等六方面提出16项具体措施。

    15. 绿美化州生态建设“六大行动”(P19):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16. “四旁”“五边”(P19):“四旁”为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五边”为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

    17. “双百行动”(P20):指百校联百县行动。

    18. “三二分段”(P21):指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统筹安排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连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