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佛山市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佛山市禅城区区长 盘 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禅城坚定迈向城市中心、打造“佛山之心”的启航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竞标争先,攻坚克难,禅城“六困”破解取得阶段性成效,干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整个禅城区的发展为之一新、为之一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连续三个季度夺得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名,经济规模在全省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名第4位,“2023赛迪百强区”禅城排位上升四位,是全省上升速度最快的县区。 这一年,我们强产业、优结构,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中心城区重返制造业主战场,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计划[1]首年建成载体330.4万平方米,储备国有工业用地超2000亩,接近过去15年出让国有工业用地总和。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72个,签约投资总额458亿元,科伺、大参林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优质项目落地。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工业投资增长43.1%,增速均为全市第一,打造都市制造中心凝聚广泛共识。创建佛山都市工业创新示范园区,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市五区唯一的县级党委和政府创建示范活动项目。项目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占比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现。举办促消费活动超300场,国潮音乐节网络传播量超15亿,打响“禅城好节”“禅城好客”品牌。引进连锁及首店品牌64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5.5%、4.2%、22.6%和20.6%,城市中心消费能级不断提升。禅城获评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区,岭南天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风古灶获评佛山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这一年,我们拓链接、促开放,辐射带动能力大为提升。广湛高铁佛山段启动建设,广佛环线禅城(张槎)站建设顺利推进,地铁3号线在建段、4号线加快建设,凤翔大桥、同济大桥等39个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打通东平路中段等6条“断头路”、11处交通堵点。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保险产业集聚区揭牌,汇聚全市40%的银行机构总部、70%的保险机构总部,城市中心金融活水奔涌,赋能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创建国家级园区,推动规模和影响力的跃升。佛山企业上市服务生态集聚区启动建设,打响“佛企上市佛山服务”品牌,蓝箭电子成为近五年区内首家上市企业。佛山数字经济集聚区进驻柏瑞数智传感器、微亿智造佛山基地等项目,培育全国首个产业(陶瓷)数据空间,“技研纺织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禅南签署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启动5大领域、32个项目合作[2],两地携手共建城市中央活力区,更有力支撑佛山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能级跃升。 这一年,我们提品质、美格调,中心城区绽放新颜。全力打造地级市中心城区“百千万工程”禅城样板,1镇12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镇。实施绿美禅城生态建设“八大行动”,53个行政村均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格调,办好“十件城市品质提升实事”[3],实施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四季艺术汇、先行书店等42个艺术空间,建成开放佛山青年公园、活力新港等一批公园,东平河水轴线“一河两岸”景观成效显现。启动19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个桥下空间项目提升、8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及修复污水管网90公里,水质改善和水环境质量排名均居全市第一。 这一年,我们深改革、增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获评全国“2023年度活力城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创新重点项目管理体制,推动全区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245亿元,达年度计划投资的145%,三次获评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国资国企改革初见成效,区属国有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0.7%、93.7%、52%。全区市场主体新设11.68万户,同比增长32.9%;存量市场主体37.52万户,同比增长29.4%,新设和存量增速均稳居全市第一。全年预计新增“四上”企业863家,比2022年多215家,同比增幅达33.1%。禅城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11位,排名上升两位。 这一年,我们大投入、强保障,民生答卷厚实温暖。全年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十件民生实事提质增速全面完成,“15分钟城乡生活圈”优中更优。教育更加优质。佛山九小新校区、绿岛湖学校、德信幼儿园等两校五园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超7000个,禅城获得“省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立项,在全省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排名大幅提升。医疗更加均衡。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主楼封顶,区人民医院总院加快建设。养老更加舒心。打造“禅颐居”养老品牌,实现“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新建养老床位45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五星级养老机构数均全市第一。保障水平更高。获评省儿童友好示范区。“禅聚温暖,救在身边”品牌获评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国首家“新业者之家”建成使用,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万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人才住房4137套。“健康·佛医保”投保覆盖率五区第一。区粮食产业园顺利竣工投产,有效提升粮食保障能力。社会更加平安。率先在全市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获评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为佛山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禅城支撑。区法律援助处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祖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保持全市“双最低”,连续15年全市平安考核“优秀”,获省授予全市唯一的“平安广东鼎”。 这一年,我们提效能、奋争先,政府建设坚强有力。认真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大抓“督、评、点、促”,18个方面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全力抓好巡视整改、审计整改等工作,不折不扣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成46个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智慧社会治理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开展好“五经普”和“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建议62件、政协提案122件,办复率均为100%。认真落实区委纵深锻造“禅城铁军”的要求,破除甘于中游、“老三”心态这个“大锈”、根本之“锈”,火力全开争上游,一年来全区赢得国家级[4]、省级荣誉超过80项。 此外,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对口援建帮扶、审计、统计、供电、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商联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史志、海关口岸、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取得了殊为不易的亮眼成绩,充分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走对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各驻区单位、公安干警和部队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向关心和支持禅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也对制约禅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认识更加深刻:新旧动能转换刚刚起步,制造质量高不上去、第三产业大不上去、结构调整好不上去、科技创新强不上去亟待破解;城市面貌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城市品质格调与万亿GDP城市中心地位还不够匹配;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要持续咬牙攻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破解,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禅城全区上下真抓实干、苦干快干的奋进之年。从外部大环境看,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辩证地来看,不确定中有关键的确定性:禅城当前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的,坚定迈向城市中心、打造“佛山之心”的目标、愿景是确定的,落实制造业当家、打造“四个中心”、提升城市格调等路径举措也是确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必须聚焦“发展是第一要务”,全力大抓经济、大抓发展。一是越是经济大区,越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从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到“真正挑起大梁”,经济大市、经济大区同样要“真正挑起大梁”。禅城的经济规模在全省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名第4位,在全国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在前十。我们需要重塑认知,以经济大区的格局、担当、底气和标高,来谋划和推动禅城的发展。二是越是中心城区,越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各界最直接、最鲜明的感受,也关乎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禅城全力打造佛山“中部强核”,将更好地支撑全市的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三是越是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越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事关预期,事关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要共同唱响禅城经济光明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干字当头,敢想敢干、看准就干、多干快干、苦干实干,大干一场,凝心聚力把2024年打造成为禅城各项工作的落地生根之年、落实奋进之年、扩大战果之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区委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重大跨越,坚定不移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佛山之心”,奋力推动“六最”现代化禅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进出口总额与去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迈出城市中心“全域中心化”新步伐 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推动城市中心向纵深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1.坚定步伐迈向城市中心。高举“城市中心”大旗,坚定往前走。推动全域中心化,先把自己做强。全域中心化的核心是禅西中心化,要延续城市、产业、服务、人才、商业西进强劲态势,加强智慧新城-绿岛湖-佛山西站-博爱新城片区联动,打造辐射带动佛山制造腹地的产业服务核。积极构建“两区两带一环”都市交通体系[5],以产业为引导,以交通为纽带,强化内循环,将禅城的新老城区串珠成链、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让整个中心更加紧密地聚合,迸发更强的势能、更大的动力。加强区域协同,服务全市发展自己。坚持东部结盟、西部造城。全面落实新一轮禅南合作5大领域、32个项目共建,合力打造季华路—千灯湖金融商务轴、魁奇路—文翰湖科技数字轴、禅西大道—狮山科创智造轴。加速广湛高铁新城和千灯湖片区融合发展,推动祖庙和桂城打掉边界,共赴千亿,打造城市中心核,做强佛山的中央活力区。推动禅桂新共建中心,抢抓东平河水轴线建设重大机遇,联动顺德打造“一河两岸”,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滨水经济、休闲经济,打造佛山的魅力水轴、活力水轴。发挥禅城在金融、文创、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发展优势,加强与高明、三水的对接协作,强化对佛山北向战略、西进计划制造腹地的辐射支撑。共建大湾区,不断拓展发展纵深。禅城区已建及在建轨道站点密度全市最高,已达到广州中心城区的水平,这是“最中心”的巨大优势。广湛高铁佛山站预计今年一季度全面动工,明年建成通车后,禅城将15分钟直达广州火车站传统商贸中心,真正实现“高铁进城”。广佛环线禅城(张槎)站预计今年上半年开通,未来禅城半个小时可直达广州琶洲、金融城、智慧城等金融科创中心。禅城将成为佛山离广州城市中心最近的地方,我们要抢抓机遇,围绕城市轨道站点提前谋划产业布局和要素集聚,全面链接湾区资源,拓展发展纵深。 2.全力冲刺“千亿镇街”建设。禅城四个镇街平均GDP为600亿元,在全市五区32个镇街中整体均衡度最好,最有可能在全市率先整体跨入千亿。发挥四个镇街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区对镇街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和考核,开展镇街“千里马”竞赛[6],形成四马奔腾的火热景象。祖庙街道作为领头羊,要加快实施“千日千亿”高质量发展行动[7],重点建设广湛高铁佛山站片区和环文华公园片区,力争在2026年跨入“千亿”,实现全区“千亿镇街”零的突破。石湾镇街道与张槎街道作为主力部队,要加快实施冲刺“千亿镇街”五年计划,夯实千亿镇街“腰部力量”。南庄镇体量最小、空间最大,理应有更强的活力、潜力和动能,要后卫变前锋,以更高的势能、更快的速度冲击千亿。 3.着力加快“亿元村居”打造。整合区的优势、镇街的特色、村的资源,推动“国集联动”,壮大“亿元村”队伍,力争到2027年,农村集体收入“亿元村”从30个跃升到40个,集体资产总额超10亿元村达到20个。深化农村土地提质增效。引导农村扭转传统观念,由地租经济向产业经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深度融入到城市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去,焕发新的形态,实现更高价值。加快推动“三大工程”[8],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拆、治、兴”并举,探索“征收+收储+统租”“集转国”等多元化改造模式。提升村居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美丽共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体推进“季华乡见”示范带与“禅乡城韵”综合示范片建设,打造都市田园。 (二)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夯实城市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基底 扎实打造“四个中心”,努力做到最优最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启动实施“聚光灯计划”,聚焦都市制造、连锁商业、文创文旅、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选树一批标杆企业、头部企业,通过目光聚焦、资源赋能,加快企业成长壮大,打造一批具有话语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让企业走到“聚光灯”下,代表城市中心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拓展市场、打响品牌,充分体现城市中心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 1.扎实打造都市制造中心。大力拓展空间。加速“1+3”园区建设,力争在上半年启动第三个千亩产业园区整备,全年整备土地不少于2000亩,将国有工业用地储备规模拓展到3000亩以上,出让产业用地500亩以上。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三年千万”行动计划进入到第二年,要继续保持力度和决心,今年再建300万方,从土地和载体双重保障支撑禅城打造都市制造中心。全力招商引资。今年必须是禅城招商引资攻城拔寨、产业发展高歌猛进的一年,要以更强统筹、更大力度,发力土地招商和载体招商,持续打造招商铁军。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签约总额48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推动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持续推进“三个一批”[9],实现累计在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家,新增入库“四上”企业600家以上。实施陶瓷、童装、针织、不锈钢等传统产业提振行动,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结合“千品千亿”品牌计划,力推“禅城产品”向“禅城品牌”转变。打造全省示范。加快创建佛山都市工业创新示范园区,聚焦新型工业化要求,深化细化体系化,建立健全信息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模式体系、人才体系、品牌体系,构建禅城特色都市工业体系,为全市乃至全省都市工业发展蹚出一条新路。 2.扎实打造产业服务中心。瞄准佛山三万亿工业总产值、10.4万户工业企业大市场,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赋能佛山“万亿制造”。抢抓制造业服务化机遇。把握两业融合、两化转型趋势,着力打造金融服务、数字服务、上市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绿色低碳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特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着力引导、支持、鼓励海天、凤铝、佛塑、佛照明等佛山制造头部企业,加快实现企业能力服务化、服务能力产业化,集聚禅城、输出服务。抢抓服务业数字化机遇。禅城三产GDP占比超六成,要以服务业的数字化,形成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效率,赋能支撑全市服务业的“数改智转”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推动全区累计聚集不少于6000家数字经济企业,打造大湾区数字服务高地。抢抓金融业科技化机遇。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机构集聚优势,深化广东金融高新区保险产业集聚区建设,探索建设保险产品与科技创新中心,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模型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把禅城打造成为金融产品和金融科技的创新研发地、新品实验地、首发首秀地。 3.扎实打造商业消费中心。全力建设大湾区新型消费中心,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区社消零总额突破1000亿元。构建商业新格局。推动祖庙-岭南天地打造“佛山第一商圈”,加快打造创意产业园-王府井商圈,构建“1+1+3+N”商业格局[10],沿季华路大动脉推动商业西进。完善商圈发展议事协商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商圈发展新格局。打造电商新高地。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商贸发达、配套齐全、生态完善的综合优势,培育壮大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等载体,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支持头部电商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在禅城集聚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把握“主题化”“年轻化”趋势,培育“艺术+”“音乐+”“运动+”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发力首店首铺、连锁经济,探索发展音乐经济、运动经济、医美经济、甜蜜经济、银发经济,推进南庄龙舟湾水上运动中心、佛山新港码头水经济发展试点建设。实施“1+4+6+N”促消费行动[11],精心呈现贯通全年、涵盖全域、多元融合、模式创新的消费盛宴。拓展合作新圈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商业消费走出去引进来,拓展与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中心城区在商业消费和服务领域的联动合作,相互引流、互相赋能,共同拓展纵深,实现发展共赢。 4.扎实打造岭南文化中心。提质扩容岭南文化IP。打造“十大传统文化”发展高地,围绕“一镇一品”[12],持续擦亮佛山古镇、美陶湾“两大品牌”,加快美陶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全力打造中国南庄、织梦张槎“两张新名片”。深入实施岭南文创IP100全球征集计划,持续打造中国陶瓷创意周、“南风集”等活动品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文化空间载体建设。推动佛山左岸文化艺术走廊、国潮音乐基地、广美艺术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潮流地、网红打卡地。谋划建设区文化艺术中心、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等,打造区域性文化地标。加快精品酒店、星级酒店规划建设,推动城市中心旅游体验升级、承载能力扩容。发挥广湛高铁、广佛环线等轨道交通优势,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牵引作用,强化文旅、文数、文产融合,变事业为产业,关注文旅热点爆点,动态优化调整业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数量翻倍。 (三)系统实施“禅城焕新”行动计划,塑造城市中心现代化新形态 禅城“最佛山”,要通过“禅城焕新”行动计划,让城市中心更有颜值、更有气质、更有内涵,焕发老佛山新光彩、老城区新活力。 1.推动城市焕新。禅城要在高密度城市中心、老城区推动绿美生态建设高位进发。建设绿美禅城。持续抓好“十件城市品质提升实事”,围绕构建“一轴、两环、两网、多点”[13]绿美格局,高品质打造东平河、汾江河、吉利河三条碧带,在小空间、高密度空间拆围建绿、见缝插绿、应种尽种,扮靓“四季飞花”城市公园。精细城市管理。实施“城市家具焕新行动”,建立城市家具统筹管理机制,统一设计、美化公共家具和道路护栏。全面推进“大市政”管理模式,常态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强化柔性执法,让管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强化低碳环保。深入实施“碳达峰十三大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责任,抓好耕地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全域创建海绵城市,推动污水管网建设,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打造水清岸绿生动景象。 2.加快格调焕新。持续实施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打造公共空间、格调商业、格调艺术、格调活动等方式,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用设计和美学,对城市进行微改造、微焕新。探索开展“点亮城市橱窗”行动,在重点商业体、城市格调片区等地试行打造一批商业橱窗,推动时尚经济、夜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老城活化。在美陶湾、东华里古建筑群、莲升片区二期示范段、任围片区二期等区域加快探索,推动老旧闲置物业、街区的盘活改造,探索交由主理人、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专业化改造和运营,赋予新功能、形成新价值。 3.激活产业焕新。推动存量商业体、厂房载体焕新,压实部门“管行业必须管产业管发展”的责任、镇街属地责任,全面梳理和科学策划园区载体主题定位,强化“一园一主题,一楼一产业”,广泛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推动产业焕新。尤其针对季华路等城市主动脉沿线商业过剩问题,探索建立由商协会牵头、国资国企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专业化招商运营机制,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主题写字楼、文旅文创新场景,培育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四)坚持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构建城市中心“动能迸发、澎湃向前”新格局 以新思路、新举措、新行动,着力激活“三大动力”,增添城市中心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1.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提升优化服务。全方位优化“益晒你”服务体系,打造禅城“企业会客厅”,深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和“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扎实做好“三走”活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让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成为禅城最响亮的名片。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一照多址”改革,探索“一证多址”改革。做好扶持政策标准化改革,持续推动惠企政策“免申请、零跑腿、快兑现”。实施区域评估改革,将申请后审批转为申请前服务、单个项目评估转为区域整体评估、企业付费转为政府买单。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提高验收效率,加快项目投产使用。强化稳商扶商助商。坚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以进促稳,以禅城发展之进,推动禅城企业之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当好民营企业的“服务员”“娘家人”,让企业放心、安心、暖心、充满信心,扎根禅城做大做强。 2.拓展对外开放合作。强化连通衔接,对标“一点两地”[14],全力融入“双区”、广州都市圈建设,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加强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互动发展。深化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发挥自由贸易协定效能,加强规则体制机制衔接,深入推进湾区标准、资质认证等工作,加强港澳金融、财会、法律、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招引力度。走出去拓市场。提升涉外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禅企出海”行业服务平台,推动食品行业、纺织服装、陶瓷、泛家居等产业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打造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引进大型外贸平台,围绕跨境电商产业上下游,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五外联动”[15]高质量发展。抓实帮扶协作。深化援藏援疆、黔东南三县东西部协作,全力对口帮扶茂南、罗定、四会,推动双方产业企业互相开拓市场、区域布局拓展纵深,实现双向奔赴、发展共赢。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村村结对”帮扶工作,抓好12个典型村培育,全力打造全省村级结对帮扶标杆。 3.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加快科创平台建设。推进有研(广东)新材料研究院、省科院佛山产研院等平台建设,构建“科研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培育体系,孵化引育更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强化科研产业转化。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技术攻关协同化水平,鼓励链主、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落地。充分发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用,推动构建“技术应用在禅城、成果转化在禅城、产业加速在禅城”产业生态。构建人才发展共同体。禅城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创业者、企业家、文艺工作者、专业人士,为城市注入强劲活力。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禅聚英才”五大行动[16],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断强化人才吸引力、竞争力、向心力,推动产业留人、事业留人、城市留人。 (五)全面增强民生福祉,增强城市中心“共同富裕、有感发展”新体验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四心家园”[17],让幸福生活成为城市中心最大的竞争力、最亮的城市底色。 1.加快教育提质发展。加快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18]禅城样本。成立区少年科学院,加快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华英学校附属小学、惠景中学附属小学、聚锦小学(二期)及两所幼儿园建设,新增公办学位4300个以上。推动华材职校建设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100名区名师、200名骨干教师、300名新秀教师,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2.推进健康禅城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区镇两级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加快推动区人民医院总院建设,市二医院新院区主体大楼年底交付使用,全年新增床位1200张。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养老床位300张,深化“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七化”建设[19],持续擦亮“禅颐居”养老品牌。加快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力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向老城片区覆盖、向西部片区延伸,持续提升服务网点亲民、便民、利民功能。 3.强化社会保障支撑。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拓展禅城“12分钟就业服务圈”覆盖范围,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创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禅城样本。扎实推进社保参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面提质,夯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新增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45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500套,着力解决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做强“通济天下”慈善品牌,综合运用福利救助、慈善事业、扶残助残、优抚安置等方式,提升困难群体关爱水平。 4.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谋划建设“中央法务区”,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司法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平安乡村(社区)建设,擦亮“飞鸿联盟”群防群治品牌。抓牢抓细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建设,确保粮食、能源、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持续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样板城区。 各位代表,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区政府广泛征集,遴选了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形成了书面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选确定10项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将认真组织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此外,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坚持“小切口、大变化”,动态实施一批民生微实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实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 (六)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城市中心“奋勇争先、高效服务”新标杆 牢记“一个城市是否志存高远,决定其发展走势,也影响干部的精神状态”,从过去一年的成功实践中发现优势、重塑认知,继续以城市中心的气度、经济大区的标高推动禅城高质量发展。 1.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禅城高质量发展成效彰显忠诚担当。胸怀“国之大者”,把讲政治要求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区委纵深锻造“禅城铁军”要求,抓好公职人员队伍建设,竞标争先、赛龙夺锦,以抓落实的力度体现讲政治的高度。 2.善于谋势促发展。逆势而上、造势而起。2023年禅城承压而上、加压奋进,开好了“顶风船”,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唱响了禅城经济光明论,这就是势在人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2024年,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经济大省、大市、大区要真正挑起大梁的精神要求,继续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姿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牢记势可起而不可落。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的主人翁意识、发展共同体意识,把禅城的高质量发展当作自身发展壮大的机遇平台、当成自己的事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把中心优势、奋进态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3.风清气正强法纪。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务公开,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民之所盼、企业之所需为施政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责任担当,强化压力传导、责任传导、作风传导,坚决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各位代表!怀信念而行,山海皆可平。势在人为,只要我们方向目标对了,奋力前行,总会越来越近。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步伐坚定了,努力拼搏,总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干字当头,敢想敢干、看准就干、多干快干、苦干实干,大干一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禅城答卷! 注释: [1]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计划:禅城区于2023年3月启动该计划,以制造业当家为主题,以推进都市制造、服务型制造为主线,打造优质都市工业载体标杆,力争用三年时间,累计建设都市工业载体超1000万平方米,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资源配置高效、经济效益显著、示范效应明显的都市工业载体标杆示范园区(楼宇)。 [2]禅南合作五大领域32个项目:2023年11月15日,禅城区、南海区签署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在产业协同发展、区域规划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治理互融互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等五大领域开启新一轮深度合作,并推动道路交通、政务服务、教育交流等32个项目落地。 [3]“十件城市品质提升实事”:强化沿路两边景观提升、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规范非机动车管理、提升江河两岸风貌、打造绿化彩化美化江心岛、加强垃圾清运保洁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攻坚城中村改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文明城市宣传。 [4]禅城2023年获得国家级荣誉:2023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9名,“2023赛迪百强区”第35名,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第44名,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区,2023年年度活力城市(城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全国第六),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功申报入选,岭南天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区智治办获第七届全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2023年专业精进典范”奖、2023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祖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区消防救援大队获国家消防救援局“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先进大队、国家消防救援三年专项整治先进大队,禅城一门式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奇槎泵站工程获得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市公安局禅城分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区卫生监督所入选2020-2022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优秀典型案例,区红十字会获评2022年度全国节约型机关,区交通运输局获评2023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区社保局获司法部“减证便民”优秀案例,市区发改局《佛山信用调解益晒你》微视频获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最具创新奖,南风古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获评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祖庙博物馆文创狮舞岭南之《狮王》积木获“2023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紫南文化旅游区→洛神民宿“广东·岭南粤韵生态研学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乡村四时好风光”之“农耕返璞”精品路线,禅城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张槎街道办事处获中国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石湾镇岭南现代街市(深村店)获全国2022-2023年度最受百姓喜欢的农贸市场。 [5]“两区两带一环”:“两区”即广湛高铁佛山站片区与广佛环线张槎站片区与周边兄弟区乃至广州新老城区中轴的空间联系;“两带”即“织梦小镇-聚锦科创园-美陶湾”和“智慧新城-南庄万亩工业园”两条产业带,打造禅城智造高地;“一环”沿禅城区佛山涌-汾江河-东平水道滨河环路,以路网贯通将禅城新老城区串珠成链,畅通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产、城、人、文的深度融合,实现新老城区的协同发展。 [6]镇街“千里马”竞赛:以祖庙街道为第一梯队,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为第二梯队,南庄镇为第三梯队,在未来三年、五年、十年,全面向“千亿镇街”发起冲刺。 [7]千日千亿:祖庙街道力争用三年时间冲刺千亿镇街。 [8]“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9]“三个一批”企业培育: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型企业。 [10]“1+1+3+N”商业格局:第一个“1”是指强化祖庙商圈商业发展核,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湾区核心商圈;第二个“1”是指以季华路-佛山大道商业集聚区为禅城第二商业中心以佛山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为核心商业网点,辐射周边大型商业网点,引导高端要素集聚;“3”是指以魁奇路—佛山大道商业商务集聚区、城北商业商务集聚区、绿岛湖现代商贸集聚区为3大功能组团;“N”是指打造N个社区、景区、园区商业微服务网络的发展模式。 [11]禅城区2024年实施促消费“1+4+6+N”行动:即打造“龙耀禅城 四季有礼”一个贯穿全年公共活动品牌;开展春回大地焕新季、仲夏激情狂欢季、金秋宜人丰收季、冬日暖阳享悦季等四季主题活动;围绕大宗商品、家居、餐饮、文旅、健康、电商等重点领域,系统搭建六大活动版块;鼓励市场主体开展N项活动,向广大市民朋友精心呈现贯通全年、涵盖全域、多元融合、模式创新的活动盛宴。 [12]“一镇一品”:禅城区4个镇街的“中国南庄”“美陶湾”“织梦张槎”“佛山古镇”品牌。 [13]“一轴、两环、两网、多点”:一轴即东平河水轴线;两环即都市活力绿环、郊野活力绿环;两网即绿网和蓝网;多点即9个千亩公园和多个城镇公园节点。 [14]“一点两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15]“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16]“禅聚英才”五大行动: 禅城实施“海纳百川”聚才行动、“星火燎原”育才行动、“一诺千金”留才行动、“春风化雨”爱才行动和“保驾护航”护才行动。 [17]“四心家园”:建设舒心、暖心、同心、安心的人民满意之城、人人向往之城。 [18]“五好教育新形态”:“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生态”以及共创学生“好未来”的“五好教育”新形态。 [19]养老服务“七化”:机构养老社区化,社区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网格化,专业机构连锁化,连锁机构品牌化,行业发展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