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多轮疫情、极端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住经济大盘攻坚战、守住安全底线保卫战,在复杂局面中、严峻形势下赢得了主动,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正增长,交出了逆境中顽强拼搏的满意答卷,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10.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7.52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1.20亿元,下降4.9%。三次产业结构为29.01:24.82:46.17。
——全州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5.28亿元,比上年增长8.63%。其中税收收入3.59亿元,增长21.69%;非税收收入1.69亿元,下降11.05%。全州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99.34亿元,比上年下降9.87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3亿元,下降24.01%;教育支出13.34亿元,增长0.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97亿元,增长2.57%;医疗卫生支出7.33亿元,下降20.83%。
——同仁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4%,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涨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9%,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3.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0%;医疗保健类下降0.1%。
——全州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494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1119人;退休人员6375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822人。其中:在职职工17850人,退休人员3972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3968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2995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5.4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7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0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比上年上涨0.16个百分点。
——全州现有城镇低保对象3648户5612人,农村低保对象15100户55744人。累计兑现城镇低保金4316.17万元,兑现农牧区低保金2.82亿元。年内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政策1144人,其中:集中供养老人288人,分散供养916人。
二、农业
2022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1%,其中农业产值7.95亿元,同比增长5.07%;林业产值0.66亿元,同比增长9.15%;牧业产值30.31亿元,同比增长4.9%;渔业产值0.42亿元,同比下降16.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15万亩,比上年增加2118亩,增长0.8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12.25万亩,同比增加3518亩,增长2.96%。其中:小麦5.2万亩,同比减少418亩,下降0.8%;玉米0.19万亩,同比增加529亩,增长38.53%;青稞5.12万亩,同比增加1216亩,增长2.43%;豌豆0.49万亩,同比增加734亩,增长17.7%;马铃薯1.08万亩,同比减少153亩,下降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13.9万亩,下降0.97%。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2万亩,同比增长6.7%;蔬菜播种面积0.92万亩,同比下降8.5%。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52万亩,下降11.38%。在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2.84万吨,下降1.88%;油料总产量0.69万吨,下降3.9%;蔬菜产量1.41万吨,下降16.9%。
全州各类牲畜存栏168.82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65万头只,下降0.38%。其中:牛存栏83.4万头只,增长0.46%;羊存栏85.42万头只,下降1.19%。出栏各类牲畜78.4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2.66万头只,增长3.51%。其中牛出栏29.83万头只,增长10.2%;羊出栏48.61万头只,下降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下降1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4.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26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2.29亿元,同比下降12.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92亿元,下降50.3%;重工业增加值12.53亿元,下降13.6%。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7.06亿元,下降8.2%,产销率为96.42%,比上年增长7.57个百分点。发电量76.71亿度,下降15.44%;鲜、冷藏肉1517.8吨,下降19.8%;饮料47894吨,增长35.6%;乳制品1496.3吨,增长3.2%;熟肉制品152.4吨,增长335.4%;商品混凝土120365.2立方米,下降28.53%。
全州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20家,建筑业总产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9%。签订合同额18.25亿元,增长77.52%。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14.27亿元,增长109.14%;本年结转合同额3.98亿元,增长15.0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99万平方米,增长2.24%;新开工房屋面积6.89万平方米,增长73.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4.4%。全州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0.9%。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45:40.72:48.83。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27亿元,增长2.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亿元,下降2.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3.21亿元,增长6.5%;餐饮收入2.77亿元,下降14.3%。
全年旅游总人数389.2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8.7%。旅游总收入13亿元,比上年下降51.37%。
六、交通和邮电
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5876公里,通油路乡(镇)达到33个,占全州乡(镇)的100%。全州拥有营运车辆1430辆,其中:货车358辆;班线车272辆;出租车722辆;公交车78辆。完成货物运输量446.8万吨,货物周转量16.08亿吨公里;客运量310.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86亿人公里。
全州邮电业务总量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移动电话用户27.8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2%。全州互联网用户9.4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8.5%。
七、金融和保险
12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79.05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6.98亿元,增长12.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0.63亿元,增长12.98%。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5%,其中:住户贷款45.96亿元,增长8.7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8.62亿元,增长13.7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69亿元,比上年下降10.58%。
八、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州有各类学校261所,在校学生69656人(包括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校)。年内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438人,毕业生862人,在校学生4346人;普通中学招生6747人,毕业生6150人,在校学生19029人;小学招生6028人,毕业生4488人,在校学生30796人。全州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04%,比上年增长0.22个百分点。
全年争取和实施各类科技项目9项,其中基础研究项目计划1项、中央引导资金项目2项、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1项、天津市援青项目5项,共投入资金460万元。
九、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专业团体1个,民间团体42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机13部,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5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4634户。
年末全州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46个,其中:综合医院4个;民族医院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采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37个;村卫生室284个。年末实有病床数1889张,卫生职工人数2456人(含临聘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19人(含临聘人员)。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州总人口为281044人。全州出生人口4523人,出生率为16.09‰;死亡人口1970人,死亡率为7.01‰;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62102人,占总人口的93.26%。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其中:藏族192571人,蒙古族37772人,回族19503人。
全州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9元,增长5.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8元,增长6.5%;人均经营性净收入5420元,增长1.1%;人均财产性净收入787元,增长11.9%;人均转移性净收入3604元,增长8.9%。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97元,增长2.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4626元,增长2.6%;人均经营性净收入6737元,下降0.9%;人均财产性净收入1288元,增长1.3%;人均转移性净收入5346元,增长6.4%。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8元,增长6.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434元,增长7.9%;人均经营性净收入4741元,增长1.6%;人均财产性净收入528元,增长23.6%;人均转移性净收入2705元,增长9.3%。
全州全体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36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936元,下降2.7%;人均衣着支出1158元,下降14.1%;人均居住支出1843元,下降9.3%;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886元,下降11.6%;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875元,下降3.2%;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678元,下降25.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792元,增长1.8%;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568元,下降12.7%。在全体常住居民消费中,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503元,下降7.4%。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6422元,增长1.3%;人均衣着支出1598元,下降13.9%;人均居住支出2698元,下降15.3%;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510元,下降11.1%;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163元,下降10.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183元,下降17.5%;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029元,增长5.9%;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900元,下降10.2%。在全体常住居民消费中,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76元,下降5.0%。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170元,增长2.7%;人均衣着支出931元,下降15.5%;人均居住支出1401元,下降4.8%;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564元,下降14.9%;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726元,增长1.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17元,下降35.6%;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70元,下降2.0%;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397元,下降17.3%。
十一、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州林地面积678.01万亩,森林覆盖率29.43%。国家级自然保护地7个,省级自然保护地2个,面积42.25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95万株。年末全州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个。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黄南州调查队;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州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州民政局;交通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邮电业务总量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金融数据来自州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州财险公司和州寿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州科技局;文化、旅游、广电数据来自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资源和环境数据来自州林草局、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