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48|回复: 0

[甘肃] 2022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 08:4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7

    主题

    48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828
    发表于 2024-1-16 17: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16 17:17 编辑

    2022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白银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白银调查队

    2023年3月29日


    2022年,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精准施策、靠前发力,全市经济迎难而上、承压前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5.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6.46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1.2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7.8亿元,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1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97元,比上年增长5.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0.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32%,比上年末提高0.6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6万人,出生率为8.37‰;死亡人口1.33万人,死亡率为8.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8‰。

    表1: 2022年白银市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完成177.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13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147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9.58万人,创劳务收入78.75亿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2.3%。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9%,居住类上涨1.8%,衣着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0.1%。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作物种植总面积579.93万亩,比上年增长1.94%。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0.55万亩,增长1.0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2.93万亩,增长18.07%;玉米种植面积179.33万亩,增长3.85%;马铃薯种植面积104.7万亩,下降1.61%。蔬菜种植面积33.12万亩,增长11.96%。油料种植面积34.55万亩,下降9.63%。果园面积17.23万亩,下降0.05%。中药材种植面积33.96万亩,下降2.52%。

    粮食总产量98.31万吨,增长1.61%。其中:夏粮18.56万吨,增长5.71%;秋粮79.75万吨,增长0.71%。

    蔬菜产量137.78万吨,增长6.16%。瓜类产量120.94万吨,增长7.99%。水果产量17.43万吨,增长3.79%。油料产量3.41万吨,下降14.69%。中药材产量9.85万吨,下降4.41%,其中枸杞产量3.48万吨,下降0.88%。

    年末全市牛存栏16.58万头,增长4.1%,牛出栏9.49万头,增长4.6%;驴存栏6.23万头,下降2.86%,驴出栏1.74万头,下降8.07%;猪存栏84.84万头,增长4.3%,猪出栏114.95万头,增长5.43%;羊存栏235.46万只,增长6.55%,羊出栏263.42万只,增长10.19%;家禽存栏737.42万只,增长12.59%,家禽出栏456万只,增长5.99%。肉类总产量13.3万吨,下降3.56%。牛奶产量4.9万吨,增长32.44%。鲜蛋产量2.18万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1854吨,下降26.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8.67亿元,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3.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86.2%。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4.7%,省属企业增长1.8%,县区属企业增长1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0%,重工业增长5.2%。从主导行业看,有色行业增长38.3%,煤炭行业增长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2%,化工行业增长6.5%。

    表2:2022年白银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1.37元,比上年增长0.86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07%。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10家,比上年末增加34家。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下降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2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79亿元,下降2.6%;金融业增加值41.58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27.36亿元,增长2.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3.83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1.66亿元,下降0.1%。

    全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141.79万人,客运周转量1.19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506万吨,货运周转量180.45亿吨公里。公路里程1.23万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1.1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7.16万辆,下降0.42%。民用轿车保有量22.75万辆,增长8.02%,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1.07万辆,增长14.01%。

    全年全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37亿元,比上年下降0.4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57万件,包裹业务0.45万件,快递业务量667.8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67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4.63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93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5.21万户,农话用户7.0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8.21万户,其中,3G移动用户0.6万户,4G移动用户105.33万户,5G移动用户42.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2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41.5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7.5亿元,比上年下降2.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44亿元,下降1.9%;乡村36.06亿元,下降3.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22.56亿元,下降6.78%;商品零售实现174.94亿元,下降1.57%。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2.9%,烟酒类增长44.5%,日用品类下降33.3%,中西药品类增长1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1%,汽车类下降6.5%。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下降29.6%。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9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4%。其中:出口4.03亿元,下降31.78%;进口92.06亿元,增长27.6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3.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4.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完成投资增长33.5%;地方完成投资增长12.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9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

    全年全市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2.0%。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2.9%,制造业投资增长16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4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2.8%。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2%。房屋施工面积623.23万平方米,下降4.1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17.75万平方米,下降7.85%。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15.85万平方米,下降33.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5.15万平方米,下降22.37%。房屋竣工面积72.86万平方米,下降30.6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6.55万平方米,下降30.9%。商品房销售面积59.27万平方米,下降23.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7.87万平方米,下降24.07%。

    全年全市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203户,开工率100%。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0.04亿元,完成投资0.64亿元。农房抗震改造试点843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3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16%。其中:税收收入16.79亿元,同口径下降32%。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4.45亿元,同口径下降60%;企业所得税1.51亿元,同口径增长9.78%;个人所得税0.59亿元,同口径下降11.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3.8亿元,增长3.0%。全市与民生相关的十一类支出完成175.11亿元,下降0.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9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95.01亿元,增长16.6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69.04亿元,下降6.6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0.16亿元,增长6.8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05.68亿元,下降0.7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514.48亿元,增长11.88%。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4家,人身保险公司1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1.08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74亿元,增长4.3%;人身险保费收入22.34亿元,下降8.59%。全年赔付支出5.39亿元,下降13.76%,其中:财产险赔款4.56亿元,下降12.81%;寿险赔付0.83亿元,下降18.6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187元,比上年增加1601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733元,比上年增加855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比上年缩小0.08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82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75元,增长5.4%。全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0.32%,农村为32.03%。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111.47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4.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8.0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2.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7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57万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3.88亿元,其中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72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770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22.12亿元。

    全年全市共有14592户、34342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2.49亿元;26235户、73759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2.44亿元。3915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52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78个,社区服务站483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113个(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559个(包括农村幸福互助院),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89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共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全年登记省市科技成果64项。全市专利授权1208件,比上年减少75件。发明专利授权91件,比上年减少1件。有效发明专利558件,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7件。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高中学校(含完全中学)27所,在校学生32063人,比上年增加520人,专任教师4470人;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109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53753人,比上年增加1351人,专任教师6842人;小学524所(含教学点240个),比上年减少25所,在校学生118460人,比上年减少219人,专任教师11071人;幼儿园300所,在园幼儿57319人,比上年减少2050人,专任教师3125人。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其中:职业高中4所,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5所,成人中专1所。中职在校学生11011人,专任教师1331人。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279人,专任教师87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96.74%,初中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23%。全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含三校生)14928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9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3%。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含私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3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77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9个,纪念馆5个,文化广场(含村级文化广场)694个,文化站78个,农家书屋718家。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包含文物保护点)1087个。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83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9亿元,下降18.1%。旅游业新增直接就业人数974人。

    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99个。其中:医院22个,乡镇卫生院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93个,村卫生室73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6家,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采供血机构1家,健康教育机构1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9377张,卫生技术人员12167人。其中,执业医师3594人,执业助理医师682人。注册护士5508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5349个,体育场地面积383.45万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突破6900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达到38.9%。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75.5枚,其中金牌42.5枚。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87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9.9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91%。其中,生活用水量0.55亿立方米,增长1.82%;工业用水量0.62亿立方米,增长1.28%;农业用水量8.6亿立方米,增长6.72%;生态用水量0.14亿立方米,下降4.36%。人均用水量659立方米,增长5.95%。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保护区面积24692公顷。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3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29天,同比增加7天。城区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满足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市内国控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综合评价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9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8%。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579.3万吨标准煤,增长14.8%。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0.3℃,比上年增长0.4℃。年日照小时数2259-260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88.7毫米,比上年减少43.4毫米。

    全市共有地球物理台站(点)27个,预警系统63个。其中:省直属89个,市直属1个。

    全年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1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65.6%;农作物成灾面积0.6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91.2%。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27亿元,比上年下降53.9%。

    全年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比上年减少2起;死亡25人,比上年增加7人;受伤8人,比上年增加3人;直接经济损失883.05万元,比上年减少42.8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人。道路交通事故(十二类车辆事故)36起,比上年减少2起;死亡22人,比上年减少11人;受伤26人,比上年减少6人;直接经济损失0.61万元,比上年减少2.78万元。火灾事故749起,比上年减少5起;造成人员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303万元,比上年减少15.98%。

    注:

    1.本公报中涉及统计部门数据为2022年快报数,正式数据以《白银市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水资源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

    4.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其中不含土地管理业)。

    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6.应急管理部门统计的道路运输事故是指公路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网络约车、旅游客运、租赁、教练、货运、危化品运输、工程救险、校车,包括企业通勤车在内的其他营运性车辆或其他生产经营性车辆等十二类道路运输车辆在从事相应运输活动中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7.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养老保险、失业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劳务输转等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等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服务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民政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于白银市财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于白银市生态环境局;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教育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于白银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体育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白银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于白银市金融办;文化、广电、旅游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交通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交通运输局;车辆保有量来自于白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邮电数据来自于白银市邮政管理局、中国电信白银分公司、中国移动白银分公司、中国联通白银分公司;棚户区改造、农房抗震改造数据来自白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应急管理局;火灾数据来自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水资源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水务局;气象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地震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