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47|回复: 0

[江苏] 2022年泰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3-11-15 2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泰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两大主题,扛压奋进、砥砺前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产城融合、“三生”协同的标杆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  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8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92.62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5:51.1:43.4。工业较快发展,快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22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第20位,比上年前移1位。
    图1:2021-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2021-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3%,总体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衣着类下降0.4%,居住类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1%,食品烟酒类上涨3.0%,医疗和保健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6.2%。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私营企业3.53万户,增长2.4%;注册资本2288.67亿元,同比增长8.4%;私营从业人员22.20万人,同比下降2.1%。个体工商户12.53万户,同比上升5.1%;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215.86亿元,同比增长6.7%;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23.56万人,同比上升3.0%。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发展、提信心、促增长面临不小挑战;产业转型提质任重道远,科技创新支撑动力不足;资源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营商环境建设还有提升空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升。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17.28亿元,比上年上升4.0%。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3.23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其中:夏粮24.52万吨,比上年增加0.21万吨;秋粮38.71万吨,比上年下降0.20万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27.60万亩,比上年增加0.30万亩。粮食单产为495.55公斤/亩,比上年减少1.11公斤/亩。2022年上市生猪57.39万头,比上年下降6.3%;家禽出栏699.24万羽,同比上升3.5%;羊出栏6.33万只,同比上升1.0%;禽蛋3.84万吨,同比下降24.8%;水产品2.28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7%。
    农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5.6万亩。全市现有规模养殖场(户)1055家。其中万头猪场33家、万羽禽场125家、50头以上奶牛场4 家、千只羊场23家。生猪、蛋禽、肉禽、奶牛、山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8.1%、92.4%、90.4%、100%和83.7%。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90 %,比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定量检测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4%。
    农业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63.36万千瓦,全市各式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99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标准1950台(其中高速乘座式插秧机1095台),75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2360台套,粮食烘干机735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1%,其中:轻工业增长4.2%,重工业增长17.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利润总额减少3.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9家。
    重点产业和园区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快速增长。机电、化工、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同比增长18.6%。园区主体地位持续巩固。泰兴经济开发区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4位;黄桥经济开发区获评中国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园区;泰兴高新区获批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和绿色金融与双碳战略实践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城区工业园创成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建筑业稳步提升。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1101.52亿元,同比增长9.6%;建筑业完成税收13.42亿元,同比下降27.7%。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全市共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25家,拥有一级建造师1016名,二级建造师2238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其中:规模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分产业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8%,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9%。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3.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1.92万平方米,下降34.2%。
    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突出建管同步,注重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并启用。城市综合交通等15个专项规划形成深化成果。新改建润泰路、金沙路等12条道路10.8公里,实施30个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实施“双水润城”“口袋公园”等19项绿化工程,改扩建污水主干管22.2公里,疏通雨污水管网62公里。乡村发展步伐加快。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50公里、县道大中修12公里,获评省农村物流达标县。高质量打造生态河道42条80公里。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新增美丽宜居示范庄台38个。
    项目建设稳健有力。“三比一提升”开竣工数保持泰州第一。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6个,其中10亿元以上3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1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6个。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市公路总里程2374.14公里,净增34.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2.53公里、一级公路233.56公里。年末实有公交车392辆,出租车375辆;民用汽车拥有量19.32万辆。全市开通城区公交线路19条、城乡公交线路26条、镇村公交线路19条。28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北沿江高铁正式开工,盐泰锡常宜、常泰铁路进入可研批复阶段,常泰大桥及北接线加快建设,232省道二期工程有序实施,504省道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智慧港口项目成功入选“智慧江苏”重点工程。
    旅游业提质升级。全年接待游客179.4万人次,同比下降24.0%;实现旅游收入2.59亿美元,同比下降20.0%。高质量完成运博会文旅精品展、2022泰兴(上海)文体旅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印达村、祁巷村分别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水韵江苏网红美丽乡村”。
    六、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品市场回暖复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0.9%。按行业分,批发业销售额1082.91亿元,增长12.3%;零售业销售额317.48亿元,增长5.9%;住宿业营业额4.74亿元,增长17.3%;餐饮业营业额40.32亿元,增长8.4%。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3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图3:2017-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开放型经济有所承压。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1.78亿美元,增长2.3%。其中:进口总额22.75亿美元,减少3.0%;出口总额39.03亿美元,增长5.7%。利用外资趋减。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85亿美元,下降0.9%;新批协议注册外资6.21亿美元,下降49.7%。全年共批准外资项目29个,其中新批外资项目19个、外资增资项目10个、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8个。
    图4:2017-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及增长速度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小幅回落。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01亿元,下降3.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2.22亿元,下降1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1%。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14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9.00亿元,增长13.0%;医疗卫生支出15.24亿元,增长1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41亿元,增长10.0%。
    图5:2017-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全市现有金融机构 25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87.65亿元,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74.80亿元,增长18.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85.74亿元,同比增长16.2%。从贷款期限看,全市短期类贷款余额为528.75 亿元,增长17.8%;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02.35亿元,增长14.6%。
    保险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保费收入3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分险种看:财产险7.38亿元,增长3.0%;寿险24.57亿元,增长3.0%。全年赔付额7.38亿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财产险赔付4.84亿元,下降8.9%;寿险赔付2.54亿元,下降13.6%。
    图6:2017-202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本币)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69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0%。专利授权3401件,其中发明专利427件,比上年增长16.3%。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56件,比上年增长12.3%。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248人,毕业生1226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39911人,毕业生13669人;小学52所,在校学生49351人,毕业生7868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数21772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建成投用襟江小学镇海分校、澄江实验学校一期等5所学校,完成根思小学、三里实验学校等8所学校合并重组,城乡教育布局更趋合理。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年末共有文化馆(站)17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数6个,剧场影剧院1个,图书总藏量445千册。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2.66%,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全市拥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34家,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市人民医院创成苏中地区首家县级三甲医院。组建市第五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2家。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81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院30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599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0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77人、注册护士320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省运会参赛、办赛任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送培国家级、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54人,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6048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0人。全年实现体育彩票销售达1.85亿元。全年新增健身网点106个、篮球场32个、室外乒乓球场112个、足球场8个。
    十、资源和环境
    生态基底不断夯实。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97%。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8.9%,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达100%。天星洲建设纳入省生态岛试验区总体布局。泰兴高新区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进入省级试点。东郊生态涵养区建成全省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146(不包含道路交通死亡人数)。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全市年末常住人口99.02万人,较上年减少0.3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6%,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家庭总户数39.68万户,户籍总人口113.74万人,比上年减少0.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83人,出生率4.21‰,比上年减少0.6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252人,死亡率9.81‰,比上年减少1.06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10元,增长6.1%;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9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12元,比上年增长5.0%。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面落实稳岗扩岗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0432人。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30.19万人、33.00万人、19.26万人、14.8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6.88万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8%,基本医保参保率98.5%以上,建设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100%。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31元和770元。
    注:1.公报中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