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26|回复: 0

[云南] 2023年勐海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0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475
    发表于 2023-9-14 20: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勐海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8日在勐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勐海县人民政府县长  陶  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共克时艰、难中求进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一)不断优化防疫措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派出28批次工作队支援境外疫情防控,科学处置“9·30”突发疫情,有效应对秋冬季疫情冲击。认真贯彻“二十条”“新十条”措施,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方案,全面落实“乙类乙管”总体要求,强化医疗救治资源扩容、医疗物资供应保障、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深入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落实稳增长、优化营商环境18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5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稳定增长。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78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3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基本持平(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性退库及调库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37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9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2.4亿美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92元、增长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7元、增长8.6%。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建设力度,建立前期、在建、重大、开工、招商五个项目库。争取中央、省预算内和专项债券、基金及各级财政补助等资金5亿元以上。集中开工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247.76亿元。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顺利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典型引路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勐海召开。曼桂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勐阿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使用,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等项目开工。晋德茶厂、福今茶厂等项目投产运行,勐海茶厂新区、景真糖厂技改、陈升3000吨普洱茶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新增纳统项目76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8.8%,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三)聚焦重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建设7.68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播种面积、总产量、综合单产“三同增”。甘蔗工业入榨量增长14.1%。“一县一业”“绿色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连续8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雨林古茶坊获中国驰名商标,上榜“绿色云品”品牌10个,获评“10大名品”6个,“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3户,新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陈升茶业、蔓莓果莓种植公司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云南)工程建设通过初验,七彩云南首获全省生态低碳茶认证。年内升规10户工业企业、总量达39户,规上工业企业升规数量和总量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5.5%。园区优化提升工作顺利完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入园规上企业达23户。中小企业孵化园稳步推进,一批普洱茶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倍,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69.94亿元、增长10%。勐景来入选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流沙河·星光夜市开市,举办“勐海人游勐海”、非遗购物节、民族文化节等文旅促消费活动,积极参与旅游日宣传、“一盏春茶·暖意回甘”等推广活动,乡村旅游复苏发展,消费持续恢复升级,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35.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4.42亿元。中畅网络入选2022年省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南糯山获评全省首家“手机号码支付示范村”。
    (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巩固深化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城乡“两污”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前期工作,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县城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项目开工,城乡公共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切实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10个、新开工59个,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抓实“一平台三机制”建设,消除风险785户2710人,实施危房及农房抗震改造924户。用好上级下达财政衔接资金1.13亿元、实施衔接项目36个,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8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2个,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5340万元、实施项目72个,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7.76%,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集体经济+党员带头+村民投工投劳”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打造勐遮曼拉彩色稻田画和曼朗农文旅融合,建成打洛曼蚌、龙利、曼芽等乡村建设示范。
    (五)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公布政务服务事项1248项,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97.6%,全程网办率81.7%。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净增4751户、达4.5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7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垦改革顺利推进,组建勐海茶裕和黎明公司2个国有企业。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退增值税留抵退税款9105万元,新增减税降费6639万元,办理缓税4532万元,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830万元。全省首家县级商标品牌指导站落户勐海,勐海茶厂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宝翠香莲、濮人农业、晋德、可为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八角亭茶业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1个,到位资金增长83.61%。
    (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步伐加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督察交办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全部办结。加快“多规合一”,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整改土地卫片违法图斑294宗4340亩、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340宗591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50亩、闲置土地630亩。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储备绿美项目73个,全年人工造林2000亩、全民义务植树75万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77个。“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获省级通报表扬。深入落实“林长制”,在全州率先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新增省级森林乡村6个。抓实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常态化开展“河长清河”、河道违法巡察整治,完成曼丹生态清洁小流域、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境内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Ш类以上。
    (七)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用于民生支出,10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释放社保政策红利3761.7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11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保持在11万人以上。扎实推进10个在建教育项目,扩充基础教育学位,基本实现“3岁入园、6岁入学”目标。师德师风、医德医风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全面启动健康县城建设、国家卫生县创建。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深入实施,群众看病就医难题进一步缓解。县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名单,县传染病医院正式启用,县中医院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完成36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县殡仪馆投入运营。新增体育场地27个,实现体育场地设施行政村全覆盖。“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勐海烤鸡制作技艺”和“布朗族象脚鼓舞”入选省级非遗,县图书馆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八)强边固防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完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促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跨境违法犯罪案件数下降80.23%。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州级28个。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扎实推进平安勐海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第57位,3个政法单位获全国行业表彰。常态化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警情下降23.37%;禁毒工作排名全州前列,信访“三率”大幅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八五”普法深入推进,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创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边防普法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打洛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曼恩村被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九)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实干担当氛围浓厚。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乡镇、村寨、企业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察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支持司法监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支持统计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审计项目29项、增收节支862万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两个革命”,推进“五比五看五争当”“八破八立”活动,大力发扬“定了就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建立专班制推进、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落实的工作机制,抓牢关键、精准发力,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政府系统狠抓落实的能力持续提升,尽责担当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提振。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付出了艰辛努力、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工作要求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奋斗、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长期奋战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的全体同志,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省州驻县单位、驻县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勐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不强、消费不旺、发展不快,经济发展面临质量与速度双重压力;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任务依然艰巨;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较低,重大项目支撑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民生领域短板较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民营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较弱;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仍需提升,营商环境与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干部队伍建设还需持续推进,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亟待增强。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滚石上山的精神、爬坡过坎的勇气逐一突破、逐个解决。
    二、2023年工作目标和要求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六个坚持”“五大政策”“六个更好统筹”“五项重点任务”等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提出要奋力赶超、后来居上,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强国复兴伟业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州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文化润州、创新强州、和谐安州”实践路径,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示范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做了系统安排。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紧紧围绕“三个示范县”定位,提出了全县未来“3815”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省中上水平;力争到2030年,全县经济总量达到4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万美元,与全国全省全州发展差距大幅缩小;力争到2035年,全县经济总量达到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坚定信心、顺势而为,沉下心来干工作,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落地。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六个更好统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省“3815”战略目标和全州“一城两区”建设,全面落实县委“抓经济、强产业、谋增收、重保护、促改革、兴文化、办实事、优治理”要求,攻坚克难、大干苦干、狠抓落实,推进“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勐海篇章。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万元单位GDP能耗控制在州下达指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把握四个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具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发展经济的根本原则。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加压奋进,对标一流,矢志争先,推动政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坚持锤炼干部的过硬作风。巩固拓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成效和“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定了就干、马上就办”行动成果,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用勇者之智、勇者之力、勇者之势,在建设现代化新勐海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三、2023年工作重点
    今年要按照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总体要求,围绕“八个聚焦”全力推动“八大提升”。
    (一)聚焦破瓶颈、增效益,全力推动项目攻坚大提升。坚定不移扩投资、强招商,促进“招商引资一批、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大抓项目扩投资。统筹安排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紧扣政策导向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专班力量,确保项目储备超过10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05亿元以上。积极争取沿边铁路(双江~西盟~澜沧~勐海~景洪铁路)纳入上级铁路网规划储备项目,加快勐龙至打洛高速公路、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上级盘子。强化要素保障,加快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采取PPP等多种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提高土地、资金、环评等审批服务效率。强化重大项目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红黑榜”、持续开展“大比武”,推进“十四五”城乡电网建设、农村公路、“两污”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库及水系连通工程、产业园区项目集群、流沙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乡村振兴示范园、打洛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光伏发电项目等10个10亿级项目,开工建设勐阿水库、农产品加工园区、斗记茶庄园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确保开工项目占年度计划的130%以上。加快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曼彦水库等在建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州水平。
    大抓招商上项目。坚持招商第一要事,开展好“招商引资主题年”活动,落实“一把手”带队、专班制推进、全行业行动、全过程考核的招商引资计划。坚持立足区位条件、产业转型、长短结合,依托产业链、重点产业专班,开展全县招商引资资源普查和产业调研,盘清自身存量资源和产业发展潜力,形成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指导目录,梳理储备一批成熟项目,全年储备招商项目不少于30个。积极探索精准高效、互促互赢的“以商招商”模式,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项目信息研判、跟踪、洽谈水平。策划好组织好招商推介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全产业链招商。实现新引进超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5个以上、投资额达到300亿元、落地项目达150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
    大抓园区强经济。统筹安排1000万元园区配套经费。完成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加强园区空间、产业专项规划。启动园区道路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县城东北片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破解园区基础设施滞后瓶颈。大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完善园区招商引资、土地保障等措施,实现土地稳定供应。积极谋划绿色制造、高端配套项目,围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着力引进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大力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招引入园企业10户以上,开工建设七子朗韵、康悦、神益等13个茶厂项目,推进勐海茶厂新区、陈升3000吨普洱茶生产基地、有顺、顺轩等在建项目,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经营模式,提升园区市场化运作水平和服务企业能力,创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
    (二)聚焦提质效、扩优势,全力推动产业强县大提升。把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今年大抓产业的起步开局之战,坚定不移兴产业、强实体,突出“一业一方案、一业一龙头、一业一创新”,一体推进七大重点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加速普洱茶产业扩能。对标打造“中国最优、世界一流”茶产业目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深化打造“普洱茶地理标志+名山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的品牌体系,加快普洱茶产地标志化、品种标准化、企业品牌化、产品绿色化、消费便捷化,坚持不懈推进“一县一业”,推进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建设,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普洱茶加工交易中心和茶旅融合示范区,助力全省“千亿云茶”产业提速,确保茶叶产量突破3.8万吨,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50亿元以上。
    加速文旅康养产业提质。促进文农旅商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策划。推动大益庄园5A级景区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勐巴拉车骊茶街、勐景来景区提升改造等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七子饼茶文化旅游环线等旅游线路,推出2条以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2个以上高品质半山酒店、精品民宿、主题庄园,打造和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文旅康商融合发展市场主体1个以上,加快推进勐海县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15%。
    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增值。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5G网络覆盖布局,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口岸、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数字乡村,加快推进茶产业大数据中心(二期)、县城智慧化管理平台(一期)等项目,新谋划储备一批新基建项目,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加速特色农业产业提级。科学统筹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支持“粮经轮作”“粮经间作”“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高产优质蔗园,提升“双高”糖料蔗核心基地效益。探索创新果蔬加工产业模式,加快小糯玉米、菠萝蜜、火龙果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肉牛等畜牧产业发展。新增十大名品3个以上,认证有机绿色基地4个以上。
    加速橡胶产业增效。抢抓国家支持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全力融入全州橡胶产业链建设。积极争取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和良种良法补贴等政策支持,实施胶园提质更新工程,推进生态胶园建设,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加快推进胶园林间道路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天然橡胶管理和初加工能力,推进橡胶产业提质增效。
    加速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壮大。抢抓“健康中国2030”重大发展机遇,深入挖掘勐海特有生物资源潜力,认真谋划生物医药(傣医药)项目储备,加快县中医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支持现有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勐海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积极引导种植主体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加快药物新品种研发和创新,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加速口岸经济产业转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加快打洛国际口岸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编制口岸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勐海(打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统筹安排1000万元口岸配套经费。抓好打洛口岸联检楼提升和货运通道扩建、入境水果查验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和集疏运水平,争取获批为中药材、水产品指定口岸。用好用足RCEP优惠政策,完善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申报替代种植指标,扶持开展境外合作,鼓励和服务好企业“走出去”。有序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升级,统筹推进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跨境产业、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口岸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
    (三)聚焦强基础、促增收,全力推动乡村发展大提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建设现代农业样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存量图斑,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现耕地、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产量29万吨以上。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杂交稻旱种、特色产业发展等粮食生产新模式,不断推进大米加工企业技术升级、工艺创新确保粮食安全。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促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普洱茶精深加工提级扩面,蔗糖副产物综合利用落地见效,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确保农业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稳定在150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9:1。
    建设和美乡村样板。启动23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全域创建“四好农村路”,完成272.94公里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启动建设2023年农村公路、西双版纳州旅游西环线(勐海段)公路工程。持续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深化绿美村庄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实施万吨水泥进农村工程和农房抗震改造,完成农村改厕5058户,开工建设乡镇“两污”设施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收集处理率。强化城乡配电网建设,提高边境、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抓好传统村落、特色村寨保护,推动红色文化、民族普洱茶文化与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康养旅居深度融合。
    建设脱贫致富样板。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举措,深化东西部协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依托产业、协作、定点、驻村、消费“五大帮扶”,做好“土特产”文章,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固“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培训工程,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增收渠道,加快缩小收入差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聚焦增动能、添活力,全力推动发展环境大提升。紧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坚定不移优化环境、提振信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大抓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投融资、金融、能源等领域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培植财源税源,探索建立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城镇不动产登记发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资源权益。深化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落实好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推动供销社等领域改革。
    大抓营商环境优化。开展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突出“四围绕四提升”,着力解决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各类问题,为“客商入县”消除障碍,尽心尽力让企业家放心、舒心、安心。落实政务服务“应进必进”,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深化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积极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提高“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聚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专班推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全周期的代办、帮办等“管家式”服务,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市场主体达到4.9万户以上、增长13%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2户以上。
    大抓科技创新支撑。用好省州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户以上,新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7%左右。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鼓励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支持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推进蔗叶腐熟还田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有序推进景真糖厂、合和昌普洱茶加工、杨聘号600吨普洱茶精深加工生产线等技改项目建设。
    大抓服务业促消费。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促进重点消费、大宗消费扩面提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园建设,激活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活力,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深化“点亮勐海”夜间文旅消费行动,办好勐海(国际)茶王节,培育更多的消费增长点。坚持“房住不炒”,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项目投资10亿元、销售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
    (五)聚焦抓生态、强治理,全力推动绿美行动大提升。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生态功能区县优势地位。
    守住绿美建设高线。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高起点、高质量、高规格建设绿美城市、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八大工程”,高标准打造“绿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口袋公园”6个,县城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3%以上,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3平方米;建成绿美社区2个以上;建成省级美丽村庄11个、绿美乡村2个以上、州级76个以上;建设1条以上绿美交通示范路;新增一批绿美河湖;建设绿美校园6所。
    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和能源、水资源“双控”,实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有序开发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进以电代柴、以气代柴,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使用比重。持续推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守住污染治理防线。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力度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深推做实河(湖)长制,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抓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收集转运一体化建设,提高医废处置、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落实“三线一单”要求,规范资源开采,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抓好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全面压实林长责任,科学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新增一批森林乡村。开展生物资源全面普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积极参与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进一步强化“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警长”协作机制建设,坚决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乡土树种示范基地和繁育基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积极谋划一批国储林和碳汇交易项目,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六)聚焦补短板、纾民困,全力推动民生福祉大提升。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7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办好教育教学实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振兴五年行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县一小祥和校区、县一中、县二中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勐海镇中学、勐遮镇中心小学、西定乡曼佤小学宿舍楼建设,推动县二小项目建设,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抓实控辍保学,实现从“动态清零”到“常态清零”转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深入实施职业中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进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持续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
    办好医疗卫生实事。深化健康勐海工程,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标改造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进疾控中心迁建和黎明医院改扩建,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施条件,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第十版防控方案和救治方案,细化“乙类乙管”措施,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县、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健康县城创建,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创建验收。
    办好文化服务实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边境国门文化阵地建设,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一批农耕馆、村史馆,改造提升乡村舞台、非遗传习所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文物安全管理保护工作,加快“古茶树(山)”双遗、野生古茶树林及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等工作。组织开展好泼水节等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进乡村。抓好布朗族大型音乐舞蹈诗《踩出太阳的人》、傣族章哈小戏《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编排演出。持续开展体育场地补短板项目,新建篮球场4块、室外健身路径14条、五人制足球场2块,升级改造体育场地8块。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办好社会保障实事。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劳动力资源从“量多”向“质优”转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保持在3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保持在11万人以上。持续深化参保扩面行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加大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救助,完成6个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七)聚焦防风险、护稳定,全力推动和谐指数大提升。围绕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求,坚定不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维护财政金融安全。健全县级财政治理体系,加强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兜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要求,多措并举有序化解存量债务、缓释债务风险。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债务高风险企业风险管控,严厉打击各类扰乱金融秩序非法行为。
    维护边境和平安宁。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用好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持续巩固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工作成果,新增一批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深化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加快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
    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施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程、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持续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推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创建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持续夯实“五个认同”思想根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维护社会和谐平安。统筹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城同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好新时代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稳步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动公共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等群团组织更加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深入推进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推动统计、人防、气象、地方志、搬迁安置、外事侨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聚焦转作风、重实干,全力推动政府效能大提升。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发展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四个第一”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州重要会议精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州委有安排、县委有布置、我们见行动。
    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勐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强化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加强作风建设。坚持践行“三个务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回应关切、切实解决难题,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全力纠治“庸懒散慢推”等突出问题,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水平,对标先进、拉高标杆,苦干实干、干在前列,打造勇于作为、作风过硬、堪当重任的政府铁军。
    加强廉政建设。时刻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持续推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和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治理。深化标本兼治,落实“清廉云南”行动要求,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县各族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崭新姿态跑好新征程,以实干实绩交出新答卷,坚持不懈接续建设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奋力开创新时代勐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名词解释
    PPP: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平台三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三线:根据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个区域,分别对应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三医”联动改革: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信访“三率”:信访部门受理率、责任单位受理率、按期答复率。
    两个革命: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比学习,看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争当履职尽责、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熟悉政策的“明白人”;比作风,看贯彻落实和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争当初心不改、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比效能,看工作推进速度和工作效果,争当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带头人”;比服务,看群众口碑和企业满意度,争当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的“暖心人”;比贡献,看考评结果是否争先晋位,争当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人”。
    八破八立:增强“不能掉队”的紧迫感、“不敢掉队”的危机感、“不想掉队”的责任感,破墨守成规的思想、立改革创新的勇气,破畏首畏尾的思想、立敢闯敢干敢担当的闯劲,破等靠拖的思想、立敢争敢抢的意识,破小富即安的思想、立共同富裕的斗志,破小进即满、立奋勇争先的标杆意识,破作风松散、立雷厉风行的作风,破我行我素、立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破除使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用人导向、树立选拔能干会干干得好的干部的鲜明导向。
    六个坚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五大政策: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
    六个更好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五项重点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八大工程: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绿色和有机茶园建设、加工提质增效、品牌培育、产品质量监管、科技创新驱动、市场拓展、文旅融合提升工程。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百千万:在全省范围内建设100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建设1000个乡村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专业化、生活品质现代化的精品示范村;建设10000个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双绑: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
    四围绕四提升:围绕办事最快,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围绕放宽准入,实现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明显提升;围绕安商稳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围绕政企联动,实现亲清政商关系明显提升。
    “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口袋公园: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
    双控:对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进行控制。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百工程:云南省民族文化“双百”工程,即打造100个全国知名的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精品,推出100名全国知名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带头人。
    十进: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景区、进教育基地。
    十百千万: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不低于1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2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12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含1000个示范村、200个示范社区)、10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
    四个第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组(党委)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专题”、支部主题党日“第一主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程”。
    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两个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