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静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6日在天津市静海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天津市静海区区长 曲海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我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的一年,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多重风险隐患叠加,安全稳定形势复杂。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全力以赴打好六大攻坚战,战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兜底线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运行逐步回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国家和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区“稳经济35条”具体举措,成立经济运行、重点项目、税源建设三大专班,专人专业专注抓调度分析、抓精准服务、抓政策落实,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下降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下降19.6%,其中税收收入可比下降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6%,降幅逐季收窄向好;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进出口总额增长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增幅位于全市前列;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坚持“三个一批”滚动推进,总投资663亿元的298个制造业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累计退税减税缓税降费23.8亿元,惠及7.1万户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税基底盘不断夯实。友发集团上榜国内500强,9家企业入围市制造业百强,高盛钢丝绳、源泰德润2家企业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8件,天津中医药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市级大学科技园。新增“四上”企业204家,“专精特新”企业达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家,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拓展。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进华贸工经、国家能投集团等北京项目69个。协和天津医院一期基本竣工、二期启动建设,成功争取京津冀中央财政预算资金2.85亿元。积极对接服务雄安新区,超40亿元装配式建筑产品应用新区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进展顺利,唐官屯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式开工。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39家,与411家区外医疗机构实现33项检验结果互认。社会事业、生态保护和疫情防控等各领域协同积极推进,“静沧廊”深度合作取得扎实成效。 ——六大攻坚战取得突破进展。坚持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定目标、建机制、聘顾问、扩队伍、重激励,开展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武汉动力电池、天时力(天津)新能源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实现市外内资到位108亿元,同比增长8%,获授全市“制造业招商引资奋进战队”旗帜。坚持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全市首推企业开办登记初审和签名复核“审核分离”基层全覆盖,成功实践首例企业合规不起诉案例,营商环境考核首次进入全市优秀行列。坚持打好治理违规用地攻坚战,划定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整治各类违规用地3.1万亩,腾退和释放发展空间4平方公里。坚持打好防范债务风险攻坚战,债务风险有效防控,债务结构更加优化。面向全国选聘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0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坚持打好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战,实行领导包保、专班推动、综合施策,成功化解信访积案362件,实现党的二十大期间“零进京”。坚持打好全面从严治党攻坚战,始终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区建设,建成市级卫生村55个。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店)、“放心肉菜”示范超市65个,食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级年度评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5个,西边庄、董庄窠一期还迁房主体竣工,900户居民迁入新居。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条硬措施”,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5个,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263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7.49万亩,克服秋汛等不利影响,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4万亩、产量38万吨以上,再创近年新高。智能农业研究院一期竣工,建成设施农业示范片区4个,“津农精品”品牌达27个,罗阁庄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台头西瓜入选全国“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实施23个村补短板工程,新建燃气、供水、排水管道723公里。改造提升乡村公路11公里,提标改造扬水站点16座。吕官屯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75个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助力甘肃镇原创建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强化大气污染“五控”治理,严厉打击露天焚烧行为,精准减排绩效分级管理成效显著,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至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9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3.3%。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水口门、河道堤岸专项整治,重点河道断面水质保持在V类水以上。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成绿色工厂7个,新增风电、光电装机容量100兆瓦。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0辆,新建改造公共充电桩54座。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坚持还好“旧账”、不欠“新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20项和区10项民心工程58个子项任务全部完成,12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代表天津市顺利通过国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督导考核。精准落实稳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4万人,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提升,医疗保险全民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建成6所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0%以上,湖岸栖庭社区和津海街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制定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方案,稳步实施26项改革措施,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6所。等级提升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0%。提升改造中小学C级校舍5.8万平方米,区第十四小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团泊实验学校开工建设,北师大实验学校“民转公”顺利完成,华康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0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2%。推出“运河风光游”首条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新增史记泥塑制作技艺等7个市级非遗项目,北二堡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获得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团体第9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市体育学院水上运动中心落户静海,更新室外健身园122处、新建笼式足球场等体育健身场地35处。完成府君庙地道维修工程。新建换热站6座,新增供热面积21.6万平方米。新建静海看守所、拘留所和执法办案中心投入使用,建成智慧平安小区152个。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燃气、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行动”,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王口、台头等疫情遭遇战,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区防指全力指挥调度,区财政投入保障资金5亿元以上,各乡镇、街道、园区尽职尽责,社会各方面鼎力支持,医务人员和各级干部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积极配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变应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医疗救治、药品保供、生产生活保障等工作,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艰巨、复杂、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各方面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静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抓高质量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亟待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足;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城乡治理能力和水平不高,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群众对交通安全、城市治理、人居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新期待;有的干部缺乏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交账”、“添秤”意识不强,有的工作没有形成逻辑闭环和叫应机制,落实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一定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静海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打好“六大攻坚战”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努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静海的崭新局面。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量。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责主业和首要任务,倾力抓好招商引资提质、重点项目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破零”、亩均效益分级管理、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创新平台打造、经济平台建设、经济人才引育、营商环境优化、村集体增收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确保经济总量跃上500亿元新台阶,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统筹推动、有序对接、全力推进协同战略向纵深拓展。做大做强驻京招商指挥部,引进超亿元北京项目10个,实现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推动协和天津医院一期投入运营、医学健康研究院和协和天津校区开工建设。促进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具备车辆上线联调联试条件,同步做好城区主线规划论证,力争尽快开工。有序推进团大路、津文路改建和205国道拓宽工程。强化跨界河流水质断面联合监测,举办环团泊湖自行车赛、京津冀武术交流大会等活动,促进“静沧廊”各领域协同合作向深度拓展。 坚决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大力发扬“四千精神”,推出招商引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强化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部企业对接合作,招引更多央企、外企、民企落户,实现实际利用内资150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发挥百名招商顾问作用,用好梧桐树、沄柏资本、海河基金等招商力量,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目标企业,以项目增量促产业结构优化,确保高技术产业企业占比超50%。成立重点乡镇、园区专业招商公司,建立“1+25”招商专职队伍,实施“挂图作战”,重奖招商有功人员和单位,确保招商引资“量质双增”。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创新平台产业化效能提升,推进中医国家医学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市级大学科技园和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研究院建设,集聚协和医学科学创新资源,深化体育健康、再生医学和现代中医药研究,构建中西医“双航母”创新集群。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破零”行动,支持引导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推动120家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破零”。落实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现评价入库雏鹰企业130家、瞪羚企业25家,新增科技领军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0家。推行亩均效益分级管理,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并重,差别化、集约化配置调整区域要素资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发展赋能,支持爱玛科技、欧派家居等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改造,建成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6个。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新认定市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新增国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积极创建协和留学人员创业园,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充分发挥园区经济主战场作用。子牙经开区要聚焦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着力引进制造业和平台经济龙头企业,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市外内资到位增长20%以上。合作示范区要聚焦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着力引进总部企业、创新团队等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市外内资到位增长20%以上。高新产业园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中医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优势产业,着力引进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市外内资到位增长20%以上。大邱庄工业区、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唐官屯加工物流区、中旺航空产业园和双塘高档五金制品产业园要聚焦现有产业,着力提质增量,做强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完成68.5亿元、市外内资到位均增长10%以上。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图谱,推行“标准地”出让,鲜明产业发展导向。坚持稳存量、扩增量,促进现有企业健康运行发展,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重塑园区发展硬件环境。抓好经济人才培育,让更多干部做到想抓、敢抓、会抓、抓好,成为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心中有数、心明眼亮、心无旁骛抓发展、拼经济,让“项目为王、产业第一”成为每个园区的不贰法则。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谋划、储备、开工、续建、投产“五个项目库”,滚动推出重点项目“短名单”,落实投资促进环节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动八方电气、龙创恒盛、海纳创为等120个重点项目提速建设,广联航空、赛德生物、民祥药业等20个优质项目投产运营。围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实施一批政府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深化经济运行、重点项目、税源建设“三个条线”专班建设,建立宏观经济大数据分析调度平台,完善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等机制,为前端项目引进和后端落地建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靶向聚集,以最精准的调度和最优质的服务促进项目高质量发展。 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坚持把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良好感受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准,努力营造人人处处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承诺办理、“容缺受理”机制,开辟重点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推行“拿地即开工、拿地即交证”等便企惠企举措。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建立753个政务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服务的审批模式,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深化用地、用水、用能、纳税、金融等精准服务,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区级经济部门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作用,完善企业家座谈会、政企直通车、包联包保等政企沟通机制,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为企业着想,使静海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兴业沃土。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建设高标准农田2.56万亩,粮食播面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00万亩、30万吨以上。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奥群创新基地发展,推广种植优质强筋春小麦3000亩。维修改造一批扬水站和闸涵等农田水利设施。推动智能农业研究院二期建设,加快建设独流老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促进王口炒货、陈官屯酱菜、台头西瓜等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完成10公里“四好农村路”和子牙河流庄桥维修改造,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0辆。大力实施村集体增收行动,推动23个经济薄弱村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全力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活力。深化产业扶持、消费帮扶和劳务协作,不断提升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水平。 (二)促进城乡综合治理提标增效。坚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巩固市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为抓手,聚焦“清脏治乱”和公序良俗,推进城乡综合治理,让人民群众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中更好感受到普惠服务、公平正义。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树牢规划引领发展理念,编制完成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协和天津校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严守“三区三线”,全面完成166个土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坚决打好治理违规用地攻坚战,全力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消化批而未供、盘活闲置用地3500亩以上。严格土地领域监管,提升“田长制”巡查效能,实现各类违规用地“零新增”。 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开展门前“三包”落实、“七小”行业提升、早餐规范安全、“八乱”专项整治、垃圾分类处理、物业质量提升、交通违法违章治理、行政执法促进等重点行动,有效治理占路经营、里空外卖、私搭乱盖、占绿毁绿等突出问题,严厉处罚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打造公平普惠安全的公共环境。做实垃圾分类处理,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100个。持续提升物业管理质量,完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新增物业小区20个。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更快更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提升改造老旧小区41个,惠及群众5000户。提升二类以上智慧型厕所13座,新建4个口袋公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以“三美四乡”建设为抓手,围绕“五边”问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启动36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200座,普及率达到96%。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和菜市场管理,新建改造静商、陆兴2个标准化菜市场。开展“挂长”责任提质行动,整合各层级河长、路长、林长和网格员巡查管护队伍,探索形成“一巡多查、分区巡查、协同管理”新模式。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常态化管控,细化优化绩效分级精准减排制度,加强露天焚烧源头管理,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独流减河、大清河、青静黄排水渠等河道排水口门、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推进团泊新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启动自来水原水厂建设,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引江管线静海供水工程。加大团泊湿地等区域生态修复保护,全年生态补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机动车维修业、医疗卫生机构、涉危废重点企业等环境监管,消除环境安全风险。积极推进“双碳”战略,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新增风电、光电装机容量500兆瓦。持续加大林海管护力度,筹建公益性节地生态树葬园。加快绿色发展引领区建设,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等创建活动,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促进民生社会事业提级增面。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实施市、区两级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努力建设共同富裕力行区。 筑牢民生保障网。强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人员等群体就业支持,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设立静海区共同富裕基金,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和妇女儿童弱势群体关爱帮扶。落实动态管理机制,精准发放残疾人“双补”资金。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城,抓好服务保障退役军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协会作用,建好用好“退役军人之家”。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发挥公办优质园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高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年规划,加快区第十四小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团泊实验学校建设,启动区第十五小学建设前期工作,推动天津医科大学一期投入使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水平。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让每个孩子在静海都有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深入推进疾控中心机构改革,健全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持续推进健康静海行动,扎实创建一批国家卫生镇和市级卫生村,打造健康生活示范区。建设现代化急救分中心,构建独立运行、科学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放宽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激发发展活力。建设朝阳街道、华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静海镇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子牙镇中心卫生院搬迁。拓展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92家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 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开展区第十五届文化艺术节和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排球之城”建设,更新一批社区健身园,新建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等体育健身场地31处。深度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保护传承利用,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举办“行走大运河”系列活动,倾力打造环团泊湖体育旅游圈。 提升群众消费体验。坚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静海功能区定位,提升奥特莱斯经营业态,推动万达广场开业运营。打造大邱庄天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和精品项目,提升夜间经济人气活力。用足用好消费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倾情助力消费·惠聚大美静海”、“津乐购”消费券系列活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支持企业深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跨过200亿元新门槛。 (四)促进安全稳定工作提档增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万无一失”的坚决态度和“一失万无”的高度清醒,推进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倾力抓好安全生产。围绕燃气、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全面落实户内燃气设施“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切实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落实“四铁”、“六必”要求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倾力抓好食药品安全。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压实市场主体责任,不断提升食药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一批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食品抽检合格率继续稳定在98%以上。开展药品流通使用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收售药品行为,打造A级药店20家,切实守牢药品安全监管底线。 倾力抓好交通安全。坚持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为目标,深化交通路面秩序治理,严查严管摩托炸街、工程渣土车闯红灯以及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等重点违法行为。完善信号灯、电子警察、固定测速等道路交通设施,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一老一小”、货车司机、电动车骑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宣传教育,实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倾力抓好社会安全。坚决打好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战,坚持“战区制、主官上”和领导包联、专班包案,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努力让初访成为终访,做到“事结案了”、“事心”双解。开展劳动合同清理整顿,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管理,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多措并举落实“保交楼”措施,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溢。坚决打好防范债务风险攻坚战,压实国有企业化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债务“借用管还”和风险应急处置,推动债务结构更加优化。深入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精准高效预警预报,严防溺水事件发生。加强森林防火,做好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林海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巡查管护。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静海。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健全统一领导、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应急会商指挥调度平台,组建社会救援专业队伍,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保障能力。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值班值守,提高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安宁生活。
三、努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精神状态和守土有责的政治担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体现政治建设成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和市政府以及区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体现在工作成效当中。 加强法治建设。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政府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八五”普法,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党政机关全覆盖。 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交账”和“添秤”意识,不断提高多元目标、多重困难情况下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天南地北招项目,“跑步进市”争资源,真正把“苦劳”变成“功劳”、“努力”变成“成效”。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细化实化为具体项目清单,确保见行见效、落实兑现。发扬务实作风,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树立激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营造干事创业、勇毅前行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敢接最烫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头,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困境中闯关夺隘,打翻“拦路虎”、踢开“绊脚石”,以坚忍不拔的韧性和勇往直前的闯劲,不断展现政府人员新作为、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加强廉政建设。坚决打好全面从严治党攻坚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紧盯工作中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坚持真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政府工作人员要坚持公心第一、公字为先,为了促进静海发展、守护静海人民安康而殚精竭虑、夙夜在公、忘我工作,做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静海而团结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