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安市高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我们经历了高陵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奋力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区上下坚持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各项事业推进有序,全区经济运行平稳。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84.72亿元,可比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50.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3:52.5:39.2。人均GDP为85540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4.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4%。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5.75万人,城镇化率65.67%。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6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2383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1%。年内实际发放创业贷款5489万元。 二、农业 2021年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2.71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38.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48414万元、9024万元、59219万元、1372万元、640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12.3%、20.3%、-17.3%、5.9%。全区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31165亩,产量58500吨,单产446公斤/亩;秋收粮食播种面积128434亩,产量65638吨,单产511公斤/亩;蔬菜播种面积14万亩,产量63万吨,较上年增长0.01%。 2021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区工业增加值193.24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下降1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4.4亿元,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124亿元,比上年下降1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0.5亿元,比上年下降44.4%。 2021年,规上工业涉及的25个行业中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5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09.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区比重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93.3亿元,比上年下降1.1%。个别行业产值下滑幅度较快,“家具制造业”比上年下降90.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比上年下降83.5%。 高陵区2021年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2021年末拥有资质建筑施工企业20家,施工总承包一级2家,二级11家,三级7家。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1%。签订合同额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11%。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50.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98亿元,比上年下降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下降2.2%;金融业增加值1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房地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比上年下降2.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8.55亿元 ,比上年增长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58.9%;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2.0%;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60.1%;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0.0%。 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35家,开发项目39个。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93亿元,比上年下降55.20%。其中,住宅投资16.58亿元,比上年下降51.18%;房屋施工面积501.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92%;商品房销售面积43.7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14%。 高陵区2021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在地消费品零售额共实现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批发业实现限上销售额11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零售业实现限上销售额1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0.9%;餐饮业实现限上营业额0.74亿元,比上年下降31.4%;住宿业实现限上营业额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区属消费品零售额共实现7.08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批发业实现限上销售额40.24亿元,比上年下降6.9%;零售业实现限上销售额9.98亿元,比上年增长0.9%;餐饮业实现限上营业额0.47亿元,比上年下降45.4%;住宿业实现限上营业额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 七、招商引资 全年洽谈项目11个,洽谈引进项目总投资额31.7亿元;全年省考内资13.38万元,比上年降低83.78%;实际利用外资20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98%。 八、交通、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54.23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5295.94万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490.46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331.53万人公里。全年公路里程830.84公里,当年修路投资6989万元。年末区内公交车路数7条,区内公交50辆。民用汽车拥有量11万辆,个人汽车拥有量约10万辆。年末,电信、移动、联通业务总量374252.83万元,移动电话用户达455028户。 九、财政与金融 全年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4.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9%,其中税收收入12.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02%,非税收收入1.7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25%;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支出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3%。全年民生支出27.36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1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上年增长38.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33.53%,科学技术支出比上年下降30.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长3.97%,住房保障比上年增长27.58%,城乡社区支出比上年增长27.62%,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下降29.05%。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5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7%。 十、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 全区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2453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为100%,高中毕业升学率为97.63%;小学63所,在校学生267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惠性幼儿园数达96所,占比为96%。 企业累计注册商标3482件,当年注册商标806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数76个,较2020年增加14个。 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馆藏量13.2万册。体育场馆3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86个。区级广播电视台1座。放映公益电影1380次。全年旅游业收入为24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11%。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0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64人,其中执业医师1464人。卫生机构床位2393张,每万人拥有技术人员数74.731人。 全区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8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078张。年末城市低保对象158户、315人;农村低保对象939户、2108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底,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0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4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8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居民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2945人(农村已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 十三、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底,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户数达101178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5%。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262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4.96。万元GDP能耗增长率5.19%(上年度)。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7起,死亡17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起,死亡人数14人。 注: ①本公报所列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高陵区统计年鉴》年度数据为准。 ②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两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⑤由于计量单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⑥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高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洽谈项目、利用内、外资数据来自区投资合作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高陵支行;民用汽车拥有量、个人汽车拥有量来自西安市公安局高陵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企业注册商标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共图书馆、图书馆馆藏量、体育馆、文化馆、放映公益电影、全年旅游业收入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台数量数据来自区委宣传部;卫生计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社会服务、低保供养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住建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陵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户籍人口数据来自于公安高陵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