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22年4月18日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影响,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12345”总体工作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安全和发展,全州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幅员面积 根据甘孜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州国土调查面积1497万公顷(22452.56万亩)。其中,耕地130.66万亩、种植园用地12.86万亩、林地11041.39万亩、草地8380.75万亩、湿地912.5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4.7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3.9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6.35万亩,其他1589.29万亩。 二、综合经济 经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2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47.04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3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5亿元,增长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生产总值205.44亿元,增长6.7%;南部区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增长8.2%;北部地区生产总值138.6亿元,增长6.4%。 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19.68:25.57:54.75调整为2021年的17.75:26.16:56.0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9个、1.7个和4.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53%、23.93%和62.54%。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83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31.1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79.77亿元,增长7.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1%。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3%;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9%;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1.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 三、法人单位数 全州共有法人单位1489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4524个;多产业法人单位373个。在法人单位中,企业单位4860个;事业单位3379个;机关单位1353个;社会团体单位28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个;基金会1个;居委会71个;村委会2181个;农村合作社2313个;其他组织机构442个。 四、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1.56万亩,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02.85万亩,增长0.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8.71万亩,增长2.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油菜籽播种面积11.4万亩,增长1.5%;中药材播种面积4.82万亩,增长4.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17万亩,增长2%。 全年粮食产量23.31万吨,增长1.1%;油菜籽产量1.8万吨,增长1.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44.37万吨,增长2.9%。瓜果产量达0.1万吨,增长13.9%。 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05.92万头(只匹),下降10.7%。其中,牛存栏201.55万头,下降9.8%;羊存栏50.59万只,下降22.6%;生猪存栏20万头,增长6.5%。 全州各类牲畜出栏108.24万头(只),下降8%。其中,出栏肉用猪22.09万头,增长5.1%;出售和自宰肉用牛51.48万头,下降6.8%;出售和自宰肉用羊34.68万只,下降16.1%。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23.69万只,下降2%。 全州肉类总产量86857吨,下降5.8%。其中,猪肉产量15811吨,增长8.8%;牛肉产量64828吨,下降7.5%;羊肉产量5859吨,下降19%;禽肉产量343吨,下降2.8%;兔肉产量16吨,增长6.7%。牛奶产量112315吨,下降3%;禽蛋产量713吨,增长6.3%。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38.1万亩。实施城乡庭院节点绿化工程建设0.26万亩,27.61万人参与栽植155.75万株。完成特色林业产业低效能改造0.2万亩。累计建成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设103.26万亩。其中,核桃基地54.9万亩;花椒基地29.24万亩;俄色茶原料林基地16.7万亩;其他基地2.42万亩。 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2.8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长1.4%。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现价)120.52亿元,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49.14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2.79亿元,下降30.5%;牧业产值67.07亿元,增长10.6%;渔业产值0.001亿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1亿元,增长4.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0.31亿元,增长4.8%。 五、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8.8亿元,增长7.3%;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22.1%。其中,采矿业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5.1%;制造业增加值6.63亿元,增长5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7.36亿元,增长5.2%。 全州统计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其中,采矿业企业11家,制造业企业17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40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产销率达98.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3%,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轻、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59%和99.4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6.3%;股份制企业增长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2%。按工业大类分,采矿业增长0.5%,制造业下降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01%、3.08%和81.9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477.47亿度,增长0.02%;铜金属含量0.95万吨,增长0.9%;铅金属含量1.18万吨, 下降20.6%;锌金属含量2.37万吨, 下降18.6%;水泥85.07万吨,下降15.7%。 全州统计入库的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个数为97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1亿元,增长15.5%。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8.22亿元,增长2.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6%,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3%。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7.2%。三次产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3%、35.7%和5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面积11.93万平方米,增长95.1%;商品房销售额80797万元,增长67%。 从民生领域看,全年民生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5%。其中,教育投资增长41.1%;卫生投资增长175.3%;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增长81.7%;房地产业投资增长12.9%。 从基础设施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5%。其中,补短板领域的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4.3%、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25.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8.8%、电网建设投资增长17.7%。 七、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州统计入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单位267家。其中,企业126家,产业活动单位7家,个体户134家。批发业单位6家,零售业单位106家,住宿业单位103家,餐饮业单位52家。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66亿元,增长11.7%。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36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3亿元,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92.71亿元,增长9%;餐饮收入34.95亿元,增长19.3%。 从热点商品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2%,化妆品类增长40.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6.7%,中西药品类增长17.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48.2%,金银珠宝类下降97.5%,日用品类下降1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9.5%,家具类下降23%,通讯器材类下降29%。 全州实现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60.7亿元,增长19.4%;实现网络零售额50.68亿元,增长19.9%;实现实物型网络零售额4.34亿元,增长36.5%。 全年接待游客3577.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2.4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576.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92.21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4.9%;接待入境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4.84万美元,均增长53.7%。 八、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全年签约招商项目58个,签约总额369.65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9个,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0.49亿元。举办“圣洁甘孜·走进重庆、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会”、“知名企业进甘孜”、小分队招商等投资推介活动20余场次,邀请600余名企业、商协会、媒体代表到活动现场,200余家企业、商协会代表来州考察,网络直播关注度超650余万人次,甘孜关注度不断攀升,“甘孜热”持续升温。 实现外贸进出口16216.93万元,增长31.3%。其中,出口16212.44万元,进口4.49万元。 九、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州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32980公里,其中国道3423公里,省道2274公里,县道3856公里,乡道9430公里,村道13997公里。等级公路里程为3224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678公里,三级公路3757公里,四级公路27814公里,等外公路731公里。 全州客运量361.62万人,同比下降32.2%,客运周转量42959.57万人公里,下降63%;货运量1683.89万吨,增长14.3%,货运周转量225116.76万吨公里,增长13.4%。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6.56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29.4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83.77万户,长途光缆线路(总皮长光缆数11.53万皮长公里),实现电信业务总量 12.73亿元。 十、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4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税收性收入30.13亿元,增长19.2%,占全部收入的65.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9.6亿元,下降9.8%。其中,教育支出49.07亿元,增长1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73亿元,增长13.3%;医疗卫生支出30.21亿元,下降6.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41亿元,下降7.5%;节能环保支出12.68亿元,下降13.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5.6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22.73亿元,增长7.9%。各项贷款余额490.34亿元,增长4.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26亿元,增长7.5%。 全州共有保险公司9家。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总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9.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76亿元,同比增长5%。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共867所。其中:幼儿园484所,小学328所,中学47所(其中: 高中14所,初中33所),职业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职学校3所,高等院校1所。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共23.79万人。其中,在校幼儿园3.85万人,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园率86.85%;小学在校学生11.92万人,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115.88%;初中在校学生4.68万人(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4.64万人,职业中学在校生0.04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31.85%;高中在校学生2.3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7万人,中职在校学生0.6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32%;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00人;高等教育在校生9765人。 全州专任教师1.47万人。其中,幼儿园1607人、小学7830人、初中3087人、高中1311人、特殊教育41人、职业中学119人,中等职业学校294人,高等教育448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23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公共图书19个,文化馆19个,文化站289个。年末共有博物馆10个,文物管理所18个。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4处州(县)级文化保护单位。 截止2021年底,全州广播电视台1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8.45%,电视综合覆盖率98.32%,有线电视用户3.32万户。 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2528个。其中,综合医院22家,民族医院20家,专科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295家,社区服务中心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9家,妇幼保健机构19家,卫生监督机构19家,门诊部(诊所)87家,村卫生室2037家。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506张。其中,各类医院有床位3860张,妇幼保健机构有床位335张,卫生院有床位1307张,社区服务中心4张。卫生技术人员737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72人,注册护士2431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333.12万人次。其中,医院182.93万人次(民营医院3.03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132.42万人次;出院10.6万人。其中,医院9.91万人(民营医院0.54万人);基层医疗机构0.41万人。 全年获全省比赛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16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0.85亿元,增长30.8%。实现12座各类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40万人次,建设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补短板工程17个。 十三、安全生产 全州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向好。2021年全州发生各类一般生产安全事故17起,死亡21人,受伤14人,事故起数较2020年持平,死亡人数较2020年比增加3人,增长16.7%。全年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21个月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排查一般安全隐患10293项、整改重大隐患22项,排查整改安全问题隐患4819项。开展防震减灾会商69次,完成125个地震一般站、38个地震基本站、17个地震基准站建设任务,科学安全处置森林草原火灾火情10起。 十四、人口和就业 全州常住人口11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74万人,农村人口75.46万人;城镇化率31.52%。户籍人口109.17万人。其中,男性54.96万人,女性54.21万人。分城乡看,户籍城镇人口21.59万人,户籍乡村人口87.5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5万人,人口出生率 10.45‰;死亡人口0.3万人,人口死亡率2.69‰;人口自然增长率7.76‰。 新增就业稳定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28人,与去年相比增加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控制在 4.2%以内。 十五、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1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97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29767元,增长8%;经营净收入4908元,增长7.1%;财产净收入1749元,增长9.5%;转移净收入3073元,增长11%。人均消费性支出23962元,增长4.3%。其中,居住支出4638元,增长6.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859元,增长4%;交通通信支出2195元,增长4.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54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9元,增长10.1%。其中,工资性收入2883元,增长13.3%;经营净收入10152元,增长9.4%;财产净收入223元,增长12.5%;转移净收入2121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84元,增长9.3%。其中,居住消费支出2337元,增长10.6%;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749元,增长10.9%;交通通信支出700元,增长11.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51元,增长12%。 全部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3%,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全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万人,其中离退休2.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49万人,其中离退休2.5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2.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10.3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3.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0.65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7.5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收入13.69亿元,职业年金征收4.27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8536.83万元。工伤保险征收5322万元。生育保险征收2543.13万元。 全州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5.79万人。其中,城市低保0.83万人,农村低保14.96万人。累计发放资金5.12亿元。 全州特困救助供养人员8682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1031人,农村特困人员7651人。累计发放资金0.6亿元。 全州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人数33.79人,医疗救助资助资金8566.88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70%。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甘孜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快报数据,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2018年起,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2019年上半年起,投资总量不对外公布。 4.公报中物价、林业、国土、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招商引资、进出口、财政、保险、教育、人才、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环境、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5.东部地区包括: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南部地区包括:雅江、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北部地区包括: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