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清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抓好“双区”驱动、“双城”联动、“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712.39亿元,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3.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4%;第二产业增加值312.65亿元,增长9.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4.1%;第三产业增加值371.74亿元,增长2.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5%。三次产业结构为3.9:43.9:52.2,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227元(按年平均汇率为9800美元),增长4.0%。
年末常住人口11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5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3.78%,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0.83万人,出生率10.44‰;死亡人口0.43万人,死亡率5.41‰;自然增长人口0.4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0.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0.05万人,女性39.99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3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下降1.3%,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增长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增长4.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增长0.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增长8.0%。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1.75亿元,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5.62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2.57亿元,增长73.1%;牧业产值23.06亿元,增长0.6%;渔业产值6.41亿元,下降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09亿元,增长29.2%。
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3.65万亩,增长0.02%。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3.00万亩,下降0.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81万亩,增长2.5%;其他作物种植面积1.33万亩,下降2.5%。经济作物中,甘蔗种植面积0.0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34万亩,下降3.0%;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16万亩,增长2.0%。其他作物中,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4.70万亩,增长5.1%。
全年粮食产量6.91万吨,增长1.4%,谷物产量6.79万吨,增长1.2%;甘蔗产量0.61万吨,增长2.7%;油料作物产量1.26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27.39万吨,增长5.6%。
全年肉类总产量6.51万吨,下降3.6%。其中猪肉产量1.70万吨,增长18.8%;牛肉产量0.02万吨,增长40.8%;禽肉产量4.76万吨,下降9.5%。禽蛋产量1.19万吨,下降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8.32亿元,增长15.6%。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23.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5.74亿元,增长1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7.96亿元,增长17.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企业增加值72.94亿元,增长20.7%;重工业企业增加值225.38亿元,增长13.8%。大中型企业增加值183.09亿元,增长16.8%;民营企业增加值201.59亿元,增长14.6%。
在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5.56亿元,增长24.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0%,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60.6%,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4.1%,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0.8%,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27.1%,新材料制造业增长25.4%,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1.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5.52亿元,增长2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4.3%。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95.31亿元,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9%。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3.9%,食品饮料业增长36.1%,家具制造业增长24.4%,建筑材料业增长3.9%,金属制品业增长10.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31.4%。
支柱产业中:有色金属行业完成增加值72.58亿元,增长12.9%;陶瓷业完成增加值32.47亿元,下降6.0%。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2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9%,我区没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5%,上升3.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9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1%,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4.82万元/人年,增长21.1%;产品销售率97.16%,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489.24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总额58.67亿元,下降9.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7.72亿元,增加56.1%。亏损企业亏损面24.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元,比上年增加2.14元。
年末全区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企业9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51亿元,下降10.8%。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3.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9.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0.3%。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10亿元,增长13.6%;利润总额9.29亿元,增长44.2%。分行业营业收入看,道路运输业增长15.6%,邮政业增长10.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49.4%,研究和实验发展增长1.2%,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67%,水利管理业增长91.2%,卫生下降33.6%。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77亿元,增长17.0%。
五、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6%。工业投资增长8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9%,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1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2.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16.9%,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27.2%,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8.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9.83亿元,下降16.3%。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71.34亿元,下降20.9%;办公楼投资2.46亿元,下降2.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77亿元,下降6.9%。商品房销售面积318.54万平方米,下降21.5%,其中住宅249.36万平方米,下降31.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6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8.51亿元,增长9.2%;批发业企业零售额53.65亿元,增长18.2%;零售业企业零售额78.59亿元,增长0.7%;住宿业企业零售额1.56亿元,增长9.8%;餐饮业企业零售额0.97亿元,增长13.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2.5%,烟酒类增长1.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5%,化妆品类下降11.3%,金银珠宝类增长38.2%,日用品类下降0.7%,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0.0%,书报杂志类增长1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5.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6.8%,中西药品类增长0.1%,通讯器材类下降5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1%,汽车类增长1.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零售额下降4.9%。
七、对外经济
区辖部分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5.57亿元,增长36.4%。其中出口35.85亿元,增长1.0%;进口149.72亿元,增长48.9%。进出口差额(进口减出口)113.87亿元。
区辖部分全年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重大项目1个。实际使用外资3.13亿元,下降4.8%。
八、财政和金融业
区辖部分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5亿元,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13.20亿元,增长2.6%。区辖部分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37亿元,下降2.8%。其中,教育支出15.56亿元,增长11.7%;科学技术支出0.41亿元,下降71.9%;卫生健康支出5.52亿元,下降1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2亿元,下降0.3%;节能环保支出0.59亿元,下降54.9%,城乡社区支出4.37亿元,增长21.4%。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28.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1.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本外币贷款余额1378.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福利业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0元,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9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1元,增长9.3%。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8.08万人,增长6.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13万人,增长2.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14万人,增长33.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8.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2.84万人,增长4.5%;参加失业保险11.87万人,增长2.8%;参加生育保险14.06万人,增长26.8%。
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7间,其中区福利院1间、镇(街)敬老院6间、公建民营1间、民办9间。全区正在运营的居民养老服务中心(站)共16个,其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运营的中心3个,共有各类可供养老床位2417张,收住老人807名。
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7408.20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约690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各类学校(不含市属、特殊学校,含公、民办学校、幼儿园,下同)共有313所。其中普通中学35所,小学67所,幼儿园211所,教学点15间。在校学生21469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博爱学校)1338人,初中在校学生42810人,小学在校学生117849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幼儿52694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12419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901(不含高中)人,小学专任教师6072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446人。
区辖部分全年计划外登记科技成果22项,均为应用技术成果。拥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8个,清远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8个。全年专利授权量1619件,增长34.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0件,增长122.2%。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1件,同比降低63.3%。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8个,县级以上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为521189册,其中纸制藏书为320892册,电子图书为200297册。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8.88万人次,同比增长37.3%;旅游总收入40.53亿元,同比增长5.4%。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含民营机构及村卫生室)649个,其中,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 29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165个,门诊部及诊所441个,妇幼保健机构(包括妇幼保健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急救中心(站)0个。全区拥有医疗床位2525张,下降3.9%,其中卫生院床位370张。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5539人,增长10.4%,其中执业医师1560人,执业助理医师414人,注册护士2281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5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27人。
全年成功举办各类体育活动6次,参加运动员超过0.2万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得金牌8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区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0.426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0%。全年总用水量8442.93亿立方米,下降42.5%。其中,生活用水量1.255亿立方米,增长41.9%;工业用水量0.375亿立方米,下降19.4%;农业用水量1.7475亿立方米,下降9.7%;生态环境用水量0.035亿立方米,下降30.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1.02万吨标准煤,增长2.5%。全社会用电量110.74亿千瓦时,增长20.7%,其中工业用电75.30亿千瓦时,增长21.7%;第三产业用电19.94亿千瓦时,增长2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07亿千瓦时,增长12.3%。
从市环保考核评价点总体情况看,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0天,其中优天数171天;良天数169天;轻度污染天数25天;无中度以上污染天数,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93.2%。清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μg/m³、24μg/m³、41μg/m³、23μg/m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为149μg/m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平均为1.1mg/m³。
全年完成营造林工程14400亩,其中人工造林1842亩,退化修复8051亩,封山育林6350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0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4.39%。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起,死亡32人,受伤10人,经济损失2593.3万元。发生工矿商贸制造企业事故5起,死亡7人, 直接经济损失1143万元。发生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生产经营性事故13起,死亡14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
注:1、本公报中202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量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金融、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数据来自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