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驻马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082.82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8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200.33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68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18.1:38.9:4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66元,比上年增长8.1%。 表1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1.7%;居住类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2.2%;其它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2%。 表2 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2.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2.6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79.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17%,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46‰;死亡人口5.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2‰;自然减少人口0.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74‰。 表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96万人,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5%,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6亿元。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03.3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93.41千公顷,增长0.8%;油料种植面积367.4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4.35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05.67万吨,比上年下降0.5%。其中,夏粮517.18万吨,增长1.6%;秋粮288.49万吨,下降4.2%。油料产量159.22万吨,增长1.68%。蔬菜产量504.54万吨,增长3.17%。 表 全年肉类总产量86.99万吨,比上年增长26.3%;禽蛋产量35.51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0.45万吨,增长41.2%。 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1323.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5%;拥有农用拖拉机53.36万台,下降0.8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1.07万吨,下降 2.02%,农村用电量21.81亿千瓦小时,下降1.2 %。 三、工业、建筑业和能源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3%,重工业下降4.1%。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6%,集体企业增长24.5%,股份制企业增长5.7%,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5.9%,传统产业下降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7.3%,高耗能工业下降6.7%。 规模以上工业中,41个工业行业有20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3.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3.1%,食品制造业下降9.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 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2%,利润总额下降23.7%。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055.12亿元,增长15.1%。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44.9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4.74亿千瓦时,增长47.2%;第二产业用电60.67亿千瓦时,下降16.8%;第三产业用电31.76亿千瓦时,增长30.0%,城乡居民用电47.73亿千瓦时,增长12.1%。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92%,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0.7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3%。 表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民间投资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6%。 表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住宅投资352.91亿元,增长2.5%。商品房施工面积3563.7万平方米,增长12.9%,其中新开工面积943.34万平方米,增长17.2%。商品房销售面积984.49万平方米,下降23.5%,商品房销售额510.08亿元,下降24.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1.20亿元,增长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4.81亿元,增长11.1%。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38.47亿元,增长9.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7.54亿元,增长11.6%。产业集聚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亿元,比上年下降1.61%。 全年进出口总额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进口额6.0亿元,增长18.1%;出口额68.2亿元,增长19.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8亿美元,增长6.0%,引进省外资金337.6亿元,增长3.2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4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29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8%,水运货物周转量468.6亿吨公里,增长2.3%。全年公路货运量1.4亿吨,增长7.6%,水运货运量0.5亿吨,增长5.0%。公路旅客周转量35.9亿人公里,下降11.6%,公路客运量0.45亿人,下降26.6%。 年末全市电信业务总量498.7亿元,增长39.2%;邮政业务总量39.5亿元,增长38.3%。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00万人次,增长3%。其中国内游客3600万人次,增长3%。旅游总收入247亿元,下降3.8%。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35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6处。全市共有星级酒店28个,国际国内旅行社27家。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268.63 亿元,比上年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61亿元,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21.96亿元,增长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4.23亿元,比上年下降3.4%。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60.73亿元,增长10.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57.30亿元,增长10.4%。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25.11亿元,增长8.0%,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25.03亿元,增长8.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29所。其中,小学1933所,普通中学322所,普通高中45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全年各类学校招生35.14万人,在校生144.82万人,毕业生35.79万人;小学招生11.70万人,在校生78.77万人,毕业生13.69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3.61万人,在校生38.15万人,毕业生12.6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33万人,在校生17.7万人,毕业生5.5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59万人,在校生5.88万人,毕业生2.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92万人,在校生4.31万人,毕业生1.4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9.57万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3.57亿元,资助困难学生61.1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0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专利4634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18190万元,地震台站7个。 全年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9.75万台件,比上年增长23%,制定、修订地方标准32项,下降11%,新建计量标准22项,增长50%,产品质量合格率9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站)212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8%,电视人口覆盖率99.6%,有线电视用户70.34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02个(含个体诊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8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全市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0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4万人,注册护士1.55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76万张。 年末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例,治愈4例,死亡病例0例,实现“预检零失误、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境外零输入”。 全年全市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45枚金牌,其中冠军赛获得13枚,锦标赛获得32枚。体育彩票销售额5.45亿元,增长21.25%。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0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461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78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022元,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7元,增长10.1%;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13078元,增长16.4%。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5.4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3.76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69.4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51.64万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4.32万人,共有0.4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年共有4.44万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64亿元,30.55万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90亿元,全年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21.76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5740.98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2.49万张,收养1.11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12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94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96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24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612.3万元。 全年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32亿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208个,实现11.2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54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5种,其中能源矿种2种,金属矿种3种,非金属矿种10种。 年末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71.4%,符合Ⅳ类标准的比例21.4%, V类及劣V类水质断面的比例7.2%。 全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7%、7.0%;优良天数300天,同比增加20天。 全年营造林面积22.4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9.65千公顷,参加义务植树471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2350万株。全市共有森林公园9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年末林木覆盖率34.91%。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31起,造成死亡29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01.21万元,增长229.55%。 注: 1.本公报202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84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19.1:38.1:42.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城乡居民收支增长为名义增长。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