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76|回复: 0

[山东] 2021年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9-15 1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诸  城  市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诸城调查队
    2022年3月
    2021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工业优先”战略,常态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运行,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56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91.2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96.6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6:36.5:52.9调整为10.37:37.95:51.68。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0%、38.9%和53.1%,分别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43%,比去年同期下降0.09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216元。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9.0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亿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7亿元,增长2.2%。全市实现税收收入71.8亿元,增长16.9%。
    金融存贷运行稳健。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1.8亿元,比年初增加98.8亿元;住户存款余额744.8亿元,比年初增加78.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81.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2亿元。
    二、重点战略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9.7%,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1家,同比增长52%,增幅居潍坊各县市首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6.54%。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获评全国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作激励县,入选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抓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开展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591人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班6期300多人,跟踪服务农业经理人、农业领军人才80多人。17名农业专家担任镇街区科技人才顾问和农业企业科技副总。抓好农村厕所革命,规范管理24处粪污中转站,对全市12万余户改厕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建设204处社区服务站。完成整改村庄1217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0693户,占比36.76%。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2公里。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营造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2万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7305户,其中新登记企业5614户。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单位数147817户,同比增长16.60%。非公有(民营)经济注册资金1581.77亿元,增长12.45%。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积极开展精准对接招商, 成立“双招双引”工作委员会,聘请22位优秀企业家代表担任招商委员会名誉主任, 创新工作机制,实行“5+5”决策论证,提升招引项目质量。2021年,潍坊市认定我市省外纳统项目到位资金107.31亿元,大项目14个。探索实施“驻点式”“红娘式”“派遣式”“联动式”“自荐式”等人才人力资源招引新模式,招引非诸城籍人力人才1.01万人。先后引进高端技术人才28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1人,全职引进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职引进博士26人。
    三、农  业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6%;实现总产值15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6%;分行业看,农业产值70.8亿元,增长1.7%;林业产值1.1亿元,增长2.2%;畜牧业产值75.8亿元,增长15.4%;渔业产值0.7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9.3亿元,增长9.5%。
    粮食总产稳步增长。据粮食产粮大县产量调查抽样数据统计,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9.6万亩,同比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量78.73万吨,增长2.5%。其中小麦总产量38.36万吨,增长2.1%;秋粮总产量40.36万吨,增长2.9%。据全面统计,油料作物总产量4.55万吨,下降6.4%。棉花总产量37.2吨,下降62.4%。烤烟总产量9836.2吨,下降5.5%。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05.4万吨,增长1.6%。
    畜牧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生猪存栏89.46万头,牛存栏4.46万头,羊存栏4.57万只,家禽存栏2052.28万只。全年生猪出栏112.35万头,牛出栏5.85万头,羊出栏8.51万只,家禽出栏7025.86万只。生猪肉产量9.21万吨,禽肉产量10.04万吨,禽蛋产量7.20万吨,牛奶产量0.32万吨。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78.73
    2.5

     夏粮
    万吨
    38.36
    2.1

     秋粮
    万吨
    40.36
    2.9

    油料
    万吨
    4.55
    -6.4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05.4
    1.6

    瓜果类
    万吨
    5.98
    6.0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人工更新面积21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53万株,森林抚育面积 1049公顷。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淡水养殖面积达到280公顷,水产品产量 3447吨。
    农业生产装备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2.4万千瓦。谷物联合收获机达到5130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达2400台。机耕面积81.4千公顷,机播面积 164.4千公顷,机收面积 146.0千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6.19万吨。
    四、工  业
    2021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5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3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85.6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实现营业收入1228.5亿元,增长5.1%;利润24.2亿元,下降45.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   品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饲料
    万吨
    104.7
    18.7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2.4
    23.3
    鲜、冷藏肉
    万吨
    62.1
    45.3
    熟肉制品
    万吨
    37.2
    29.3
    食品添加剂
    万吨
    47.8
    7.2
    饲料添加剂
    万吨
    39.4
    -6.6
    万吨
    2.1
    -0.8
    服装
    万件
    28260.8
    45.8
    家具
    万件
    1799.1
    -5.6
    纸制品
    万吨
    8.7
    -2.1
    烧碱(折100%)
    万吨
    6.8
    25.5
    涂料
    万吨
    2.4
    17.5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496.6
    5.5
    水泥
    万吨
    152.1
    -22.6
    汽车
    万辆
    37.9
    -20.8
    电动机
    万千瓦
    210.8
    -8.0
    电力电缆
    千米
    869.0
    -86.1
    绝缘制品
    万吨
    1.4
    -1.7
    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汽车及零部件业、健康食品业、智能装备业利润下降,服装纺织业稳步增长,生物医药业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汽车制造业受排放升级从严、车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明显,92家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现总产值525.1亿元、营业收入573.9亿元、利润13.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5%、7.3%、54.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比重分别为44.3%、46.7%、56.7%;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受到了劳动力成本增加及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55家规模以上健康食品企业实现总产值221.9亿元、营业收入237.0亿元、利润-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4%、15.5%、-187.8%;64家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9.4亿元、营业收入58.5亿元、利润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2%、0.6%、-43.0%;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量国外订单回流,从5月份开始服装纺织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58家规模以上服装纺织企业实现总产值74.3亿元、营业收入66.7亿元、利润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14.3%、26.4%;9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5.4亿元、营业收入146.8亿元、利润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8%、32.8%、114.1%。
    五、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8%,三次产业投资占比7.3:37.0:55.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1.4%。
    房地产销售面积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1%。
    建筑业发展平稳。2021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9%。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70家。
    六、交通运输、邮政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加快构建“213”大交通格局,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和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建设顺利推进,明董高速及连接线建设项目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通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73部长途客车、102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提升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条,已开工实施对主城区的107处简易公交站点、城区周边镇街主要道路的280处公交站点的改建或迁移;95128约车服务平台在我市投入试运营,成为全省首个使用的县级市。
    邮政业保持平稳。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1774.7万元,同比下降2.46%。其中函件业务量4.33万件,增长43.85%;包裹业务量130.52万件,下降16.58%。
    七、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6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8亿元,增长40.0%。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44.7亿元,零售业实现189.9亿元,住宿业实现0.9亿元,餐饮业实现38.2亿元。
    市场物价略有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3%。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看,呈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类中,粮食、鲜菜、畜肉、水产品、蛋和鲜果六类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1.6%、108.2%、79.2%、100.5%、114.1%和97.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商品类别如下:
    指    标
    上年为100
    指     标
    上年为100
    1、食品烟酒
    98.6
    5、交通和通信
    104.1
    2、衣着
    100.6
    6、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6
    3、居住
    102.3
    7、医疗保健
    100.5
    4、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3
    8、其他用品和服务
    95.4
    八、外经外贸
    外经外贸持续上扬。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5.6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出口162.3亿元,增长60.4%;进口13.3亿元,增长0.8%。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105万美元,同比增长2.2%。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城市建成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23.5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84%。大力开展城市出入口整治提升,集中综合整治22处城市出入口,整治提升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中市级统一规划建设的9处出入口,绿化改造提升面积19万平方米。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已建设完成24处口袋公园,总面积约9.18万平方米。强化路桥设施维护,实施东关大街、东坡街2条人行道更新改造,对城区和平街与潍河右路路口等6处拥堵路口进行微循环改造,加强对70条市政道路和44座桥梁及附属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修补沥青路面177458.73平米;沥青路面灌缝160463米;维修更换路沿石1537.5米;修补人行道5938.98平米;维修更换雨水篦子663个,维修更换雨污井盖99个;清淤疏通城区市政雨水井2015个;对人民路与东关大街等10余处路口的不规范盲道进行改造,面积约5400平方米。对城区约7万户燃气软管用户实施改造,完成户内超期燃气表更换19928台,老旧小区立管稳压8600余处。完成6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改造面积46.6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538户。
    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7.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4.01,同比改善10.5%,优良天数共291天。水污染防治能力逐步提升,开展潍河水质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对11条潍河重要支流实行“一河一策”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深入,深入开展危险废物起底式、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聘请专家组检查涉危废单位268家,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813个;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5个重点村庄完成治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落实“6+1”行业疑似污染地块再利用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完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审57个。坚持源头防治、问题整治、标本兼治相结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十、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和文化旅游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69所,其中:小学55所;普通初中37所;普通高中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64所。全市小学招生12492人,毕业9010人,在校学生606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普通初中招生9118人,毕业16448人,在校学生35786人;普通高中招生9124人,毕业6482人,在校学生2441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5431人,毕业2492人,在校学生13513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4167人,毕业2475人,在校学生10631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人,毕业21人,在校学生149人;在幼儿园受教育的幼儿43713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严格做好相关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举办环湖路跑赛、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夏季篮球联赛、山东省第十一届少年围棋精英赛等市级以上规模群众体育赛事33次。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带动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全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余名。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更新社区健身设施85处。推进“体教融合”先行先试,实施青少年体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认真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大力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积极组队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诸城籍运动员共获得1金2银4铜,其中乔臻获得田径项目4×200米接力的金牌,并打破亚洲记录。持续深入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对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启用信用积分管理办法,引导各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开展各项活动,全市注册登记体育协会、各类体育俱乐部、健身场馆120多家,为广大群众积极科学参与各类健身活动提供更多选择。体育彩票工作正常运转,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46亿元。
    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提升。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国家慢性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红星社区被国家卫健委和全国老龄办命名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功创建山东省卫生镇1个、山东省卫生村55个。安全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科学规划设置并建成使用疫苗接种门诊(临时接种点)56处,全市日接种能力达到4.5万剂次,有效满足了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需求。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强化实验室改造提升,目前全市最大日检测力2.7万管,今年以来完成核酸检测146.9万余人次。诸城市医疗产业园康复中心项目建设今年完成主体,市人民医院总院区门诊医技楼建设主体完成。推进“城乡一体化智慧健康平台”建设,全市23处医疗机构开展基础建设并上线运行,“全市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大健康服务体系全面上线,实现了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全覆盖。
    文化旅游事业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常山·金查理、桃林文昌谷分别荣获国家3A、2A旅游景区。新增3项山东省非遗项目。成功创建7个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12个潍坊市级景区村庄。文化馆蝉联国家一级馆,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先进单位,山东润竹山文旅公司成功创建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山东永辉乡间生态旅游公司在第二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诸城古琴入选由文旅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图书馆共有图书318万册,共5处镇街、10个社区获评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示范社区。启动第五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1363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512场,“炫艺龙城”全民综艺大赛演出139场,参演群众12000多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受众200多万人次。依托全市50余家非遗传习所(中心、体验馆)成立诸城市舜德书院。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48.9万元,对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制作安装了保护标志牌和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山东省文旅厅批复我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与保护利用项目,给予167万资金支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创作了大型茂腔现代戏《党费》《王尽美》、电影《永远跟党走》和大型情景剧《杨守伟》。策划了“拍文旅游诸城”短视频大赛,播放量1072万。举办“域见诸城·超然密州”活动,推出“超然一下很东坡”抖音话题,全网播放量达到了1.2亿次。
    十一、科技、专利和人才
        “创新诸城”建设战略深入实施。坚持主体驱动,加快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首新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坚持项目优先,引导企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奥扬科技、建华阀门等企业争取潍坊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2项,争取无偿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坚持人才引领,创新赋能人才队伍建设。获批3个省海外工程师项目,2名海外专家通过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快速认定;引进认定高端人才(团队)58人次,数量居潍坊科技系统第一。坚持提质增效,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中心落户诸城;新获批省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2家。
    专利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全市完成专利授权262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2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62件。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山东鼎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美晨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潍坊市级专家服务基地;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潍坊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被评为潍坊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乡村振兴)。1名博士后入选“香江学者计划”,2名博士后申报的创新项目分别获批2021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三等资助。新增发放山东惠才卡8人、鸢都惠才卡32人。5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4人被评为山东省技术能手,新增潍坊市首席技师6人,新增鸢都产业领军人才1人,成功承办“才聚鸢都·技能兴潍”第二届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和服装制版师两个赛项的比赛。截止2021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8.89万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稳定。全市常住人口107.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91%。户籍人口111.8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25‰和1.31‰。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46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54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5元,增长10.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51元,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204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87元,增长13.4%。
    就业工作稳中有进。持续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4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5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7%。解决创业者融资难、起步难等问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1亿元。推进诸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质增效,园区入驻优秀人力资源企业61家,建立外地人力资源工作站9处,与5家院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培训26169人。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精准扩面行动,不断提升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应保尽保。至2021年底,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5.93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56.7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7.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3.09万人。
    社会福利工作加快推进。年内两次提高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16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城乡低保在保7559户、13197人,共发放低保金7044.1万元、发放取暖补贴233.4万元。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年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628人、1030.29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415人、3051.58万元。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全年共发放5308人、553.97万元。加强临时救助,全年共办理临时救助213人次、38.06万元。认真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全年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78人次,其中未成年人6人次。关心关爱保护特殊群体,全年发放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共329人、504.87万元,发放取暖补贴9.72万元;“福彩圆梦”儿童助学28人,发放“福彩圆梦”助学金28人、20.58万元;本着“自愿”原则,体检孤儿31人,资金2.56万元。开展大学生救助工作,救助123人,发放救助金37.1万元。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22年诸城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