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83|回复: 0

[山东] 2021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9-13 21: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淄博市统计局

    2022年3月31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六大赋能”和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城市能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2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73.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47.0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3:48.1:47.6调整为4.3:49.4:4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9238元,比上年增长9.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9%;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2%,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
        物价水平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四升四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3%,食品烟酒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0.4%;医疗保健类下降0.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1.1%,衣着类下降2.0%。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市到位资金过亿元的省外产业项目(不包括资本市场融资、兼并重组、基金等)285个,实际到位省外投资44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个、65.1亿元。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39个,正威淄博新动能产业科技城、爱德曼(淄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源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质量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年内有2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泰山品质”认证。全市年末有效注册商标数量7.77万个,比上年末增长18.5%;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3个,比上年增加1个。年内新增市级公用计量标准7项,累计拥有公用计量标准176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率先实施行政审批全领域“一证化”改革,审批材料压缩50.4%、审批环节压减61.3%、审批时间压缩53.5%。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全市共免提交证明事项13427项。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年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9.9万户,增长4.9%,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2.9万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超过60万户,达61.4万户,比上年增长9.5%,其中,各类企业16.8万户,增长10.0%。

    二、动能转换与创新

        新旧动能转换加力提速。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并举,全力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全市“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8.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1%,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个百分点。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2.8%、17.6%和73.1%。制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企一策”优化提升方案,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1项,项目开工率、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达100%。在全国率先推出“技改专项贷”扶持政策,带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5%。持续推进《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地实施,新兴产业投资快速扩张,“四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9.3%、37.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55.9%、23.7%,比上年分别提高6.9个、2.6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全年全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签订技术合同311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6%和56.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0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389件。有效发明专利密度达16.6件/万人,增加1.9件/万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27家,比上年新增324家,瞪羚类、独角兽类、哪吒类企业达到1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9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1家。全年新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家,累计达到56家。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5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338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4家,建有院士工作站36家。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落实“人才金政37条”,“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成果丰硕,年内新引进专科以上毕业生5.03万人,近两年共引进9.49万人。年内国家级领军人才工程新增18人,泰山系列人才新增32人。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7人,齐鲁首席技师14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131人。全市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达4.62万人。共有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42家,比上年增加2家。国家重点引智项目8项,省重点引智项目11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6项。

    三、农业

       


        农业供给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6.0万亩,总产量144.8万吨,粮食单产达到441.1公斤/亩。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5.0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02.4万吨,分别增长7.4%和6.9%。年末存栏生猪44.5万头、牛11.8万头、羊44.3万只、家禽1360.2万只。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4.7万吨,禽蛋产量13.1万吨,牛奶产量13.4万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机电灌溉面积13.31万公顷,增长0.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41%,提高0.16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全市实现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17.0%。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40个,完成年度投资51.86亿元,阿里数字农业山东仓开仓运营,“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成功举办2021乡村振兴大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7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715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40个。全市新开工建设田园综合体28个,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4个,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

    四、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位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6.8%,私营企业增长16.0%,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3.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9.7%,集体企业下降10.5%,股份制企业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8%。39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9.2%。248种工业产品中有144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增长0.8%,平板玻璃增长44.4%,发动机增长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1.8%;实现出口交货值399.4亿元,增长40.4%。
        工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37.4亿元,增长31.0%;实现利润392.5亿元,增长75.8%。全市有21个大类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53.8%,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49.2亿元,增长186.4%;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6.3亿元,增长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40.5亿元,增长71.2%。
        建筑业实现健康发展。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67家,其中,特级和一级资质建筑企业68家。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931.5亿元,增长8.5%;安装工程产值完成181.9亿元,增长18.5%;其他产值完成16.3亿元,增长51.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46.6亿元,增长18.5%,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4.1%;非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1083.0亿元,增长10.1%,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95.9%。


    五、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力度增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4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7%,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0.4亿元,增长33.6%;应交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合计达到13.5亿元,增长17.8%;应付职工薪酬90.3亿元,增长12.8%。
        交通运输稳步恢复。全市全年公路客运量177万人,比上年下降31.7%;公路货运量18411万吨,比上年增长8.4%;公路客运周转量2.9亿人公里,下降49.5%;货运周转量454.5亿吨公里,增长11.7%。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38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08.2公里。现有公共汽车线路250条,营运公交车2939辆,出租车6519辆。机动车保有量145.9万辆,增长6.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31.4万辆,增长19.1%。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3.7亿元,增长20.1%。快递业务量15054.7万件,增长27.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1.4万户,其中,4G及以上用户443.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1.9万户。
        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3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实现旅游总收入552.5亿元,增长36.0%。拥有国家A级旅游区(点)70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14处,AAA级旅游区(点)42处,AA级旅游区(点)14处。旅游业态丰富多元,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第三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周村古商城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蓑衣樊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六一八战备电台研学基地、焦裕禄纪念馆被评为“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天齐胜境休闲度假区、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区被评为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1%,其中,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7.9%、19.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37.1%、35.1%、24.1%。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住宅投资317.0亿元,增长14.7%。商品房施工面积3256.7万平方米,增长4.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414.5万平方米,增长7.2%。商品房销售面积528.5万平方米,增长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7.3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额445.6亿元,增长6.1%。其中,住宅销售额405.7亿元,增长5.5%。

    七、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4.9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9.3%。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9.0%和22.7%,其中粮油食品类下的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和干鲜果品类分别增长14.3%、17.5%和26.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2.8%;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50.4%。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192.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3.6%,其中,进口额467.3亿元,增长15.8%;出口额725.1亿元,增长48.3%。出口产品中,冶金、机电、石化、轻工、建材、农副产品、医药、服装、纺织品分别增长105.8%、85.5%、72%、35.2%、33.2%、24.7%、23.9%、22.6%、9.9%。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27.9%、34.2%、38.4%、7.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出口额260.7亿元,增长79.5%。
        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升。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7.0%。新增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12个,总投资36.1亿美元。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数量分别达到13个和18个。全年“齐鲁号”淄博欧亚班列发行66列,“淄博-黄岛”五定班列发行10列。淄博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全年实现进出口额30.59亿元。成功举办鲁港经济合作洽谈会,签约外资项目69个。

    八、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保障力度加强。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税收收入占比达74.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7亿元,增长2.6%,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80.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8.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1.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5%。
        税收实现快速增长。全市完成税收收入(含国内税收收入和海关代征税款)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第一产业税收0.2亿元,下降1.5%;第二产业税收463.7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税收222.5亿元,增长19.8%。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达610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988.8亿元,增长13.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3.3亿元,增长10.4%,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6.3亿元,增长35.3%。成功举办2021中国金融与产业发展(淄博)峰会,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S基金。年内新增上市公司6家,全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34只股票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交易,“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6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A股上市公司县域全覆盖。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市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71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31家,人寿保险机构40家。原保险保费收入(不含正在风险处置机构)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39.9亿元,增长2.3%;寿险保费收入156.7亿元,增长2.1%。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56.5亿元,增长11.1%。其中,产险赔付25.0亿元,增长10.1%;寿险赔付31.4亿元,增长12.0%。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增长40.2%,为56.7万户(次)农户提供90.1亿元的风险保障。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普通高校、普通中学、小学数量分别达7所、192所、274所,在校学生数分别达13.3万人、25.2万人、22.0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达7.23万人,各类学校毕业人数达21.58万人。年内新改扩建幼儿园61处,增加学位1.18万个,增加公办园39处。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主体完工18所,新增学位3.77万个。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拥有文艺表演团体(含民间文艺表演团体)248个,镇(街道)文化站88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70个,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合村并居后)241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18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拥有全国统一编号报纸7种,刊物8种,新增版权作品登记12927件。现有广播电台调频1个台站3个频率,中波1个台站3个频率;地面数字电视3个频点转播24套节目。年末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7%。
        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715个,其中,医院1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9个,乡镇卫生院83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54万人。全市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86万人,注册护士1.93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6548人,其中,报告死亡18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39.2/10万,死亡率0.38/10万。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年末,累计接种913.82万剂次,覆盖418.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409.21万人,3岁及以上人口的全程接种率达89.22%。
        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全运会、年度省锦标赛中共获得608.5枚奖牌,其中东京奥运会上获得1金1银,实现奥运参赛成绩新突破。成立省内首家体育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获得“全国围棋之乡”称号。全市乡镇(街道)“两个一”工程(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灯光篮球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城市社区体育场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数量分别达88个、284个、2405个;全市293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体育总会。高质量举办第一届淄博体育旅游节、“起源地杯”青年足球锦标赛、全国电竞大赛等特色赛事,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体育服务综合体各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3个、示范单位4个、示范项目2个,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4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条,山东省十大精品体育赛事2个。

    十、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0.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1.4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19.4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63%,比上年末提高0.3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总户数155.58万户,总人口434.04万人,其中,男性215.37万人,女性218.66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265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28905元,增长7.9%;经营净收入4893元,增长11.7%;财产净收入3618元,增长9.0%;转移净收入4849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96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0元,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的2.22收窄至2.1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89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675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50元,增长12.7%。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全市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6.5万人、142.5万人、277.3万人、152.3万人。全年共收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140.6亿元,发放城镇职工养老金202.9亿元。“淄博齐惠保”2021版参保人数达158万人。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800元,保障人数0.46万人;农村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7560元,保障人数5.36万人。设立“淄助你”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拥有养老机构149处,养老机构床位1.87万张;护理型床位9908张,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9处、长者食堂247处、农村幸福院622处。

    十一、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年内出台《淄博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累计建成5G基站5398个,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投入运营,推动智慧停车建设,新增施划停车泊位1.2万个。全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总投资115亿元,新增道路长度10.5公里、面积17.8万平方米;改造道路长度14公里、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污水管网47.6公里、雨水管网46.5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78公里。全年竣工绿色建筑598万平方米,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增和改造提升公园绿地面积共915.63公顷。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实现部分路段主体贯通,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航道主体扩挖。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138.4万户,增加3.3万户;集中供热面积9300万平方米,增加609万平方米。
        住房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住房租赁补贴433户,全市累计住房租赁补贴在保户数2407户,累计发放补贴1012万元。通过公租房保障住房困难家庭21371户。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0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0.17亿立方米,大型水库蓄水量1.75亿立方米。全社会用水量9.7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7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3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8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87亿立方米。完成美丽幸福河湖建设123条段,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4条段。完成深层承压水开采量压减70万立方米,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启动“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对16个“两高”行业实施清单化管理,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5.88%。全年全市优良天数222天(按7个国控点位计),优良率为60.8%。SO2、NO2、PM10、PM2.5、CO、O3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较上年分别改善17.6%、7.9%、11.5%、14.5%、15.8%、3.7%。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09,同比改善10.9%。全年全市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全市19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气象地震服务保障有力。全年平均气温14.7℃,比上年高0.7℃。平均降水量967毫米,增加306.1毫米。现有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9次,重要天气预报25份。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3093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5处。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4起,死亡9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1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76,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1人。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PCT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简写,PCT专利申请是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向外国提出的专利申请。通过PCT申请专利,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方便。我市鼓励PCT专利申请,即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
        4.2021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与之前数据不可比。
        5.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