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06|回复: 0

[山东] 2021年济南市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9-13 2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济南市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省会城市副中心,努力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全力争当强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区经济稳步回升、持续向好,较好完成了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社会事业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8.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1.41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9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484.45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3:43.2:47.5调整为7.9∶38.8∶53.3,三产占比上升5.8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4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93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1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控制在2.8%以内。

    要素支撑更加给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惠企政策,发放财政扶持资金10.3亿元,减免各类税费近4亿元;加强政银企合作,实施“金融辅导员”制度,全区贷款余额超过780亿元,上市挂牌企业达到45家;强化土地保障,争取土地指标1.37万亩,审批土地1.82万亩,供应土地2.86万亩。

    二、改革

    “去产能”改革持续深入。圆满完成粗钢、焦化产能压减任务,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3%。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承接市级行政权力下放102项,64个事项实现“家门口”办理,50个行业“一证通行”,企业开办最快26分钟完成,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多证连发”常态化,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区。

    国企改革蹄疾步稳。实施混改项目15个,引进社会资本45亿元,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195亿元;农村改革持续深化,849个村(居)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量化资产63亿元,所有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三、创新与动能转换

    创新活力逐步显现。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3件,比上年增长27.4%,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497件,比上年增长23.2%;新授权发明专利156件。培育省级以上科创平台77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3亿元。新增“瞪羚”企业29家,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6家。

    “双招双引”亮点纷呈。全区实际使用外资8142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80.6%,位列全市第一。全年完成引进市外投资238.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5%,洽谈引进项目160个,新签约过亿元项目71个。开展并参与精准招商活动30余次,累计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规模351.4亿元。2021年莱芜区在15个区县招商引资排名第三,获评“2021中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区县”。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引进培育国家高层次人才75人。

    新开工大项目有量有质。新开工大项目40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多亿元,豪驰新能源商用车等329个项目竣工投产。特别是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落户以来,举全区之力服务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11亿元,拆迁房屋7577户,土地清表8000余亩,新建园区道路7.6公里、管网140公里,绿化55万平方米,智能网联重卡一期、凯傲智能叉车等核心项目建成投产,安道拓、科君等9个配套项目相继落地,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莱芜速度”。

    园区平台提优扩能。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莱芜高新区整合重组、回归本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成全国第一家产业人才培养赋能平台,成功获批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雪野旅游区完成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恢复生态78万平方米,建设环山绿道160公里、环湖公园35万平方米,污水管网、水电气实现环湖全覆盖;莱芜农高区建成葱姜蒜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

    新经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39家,其中:工业40家,贸易业58家,服务业18家,建筑12家,房地产11家。 2021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6914户,同比下降0.07%(其中企业6522户,同比增长8.46%;个体工商户10280户,同比下降0.25%;农民专业合作社112户,同比下降81.55%)。

    四、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稳固有序。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9.47万吨,同比增长0.7%。蔬菜播种面积33.11 万亩,总产量118.70 万吨,比上年增长8.6%;瓜菜类产量4.61 万吨,同比增长2.1%;主要畜禽品种猪牛羊禽肉类产量合计达到5.74万吨。

    表1  2021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产量

    比上年 %

    粮食

    19.47

    0.7

    夏粮

    3.8

    3.9

    秋粮

    15.64

    -0.1

    棉花

    0.07

    6.2

    花生

    1.97

    -8.3

    水果

    11

    8.8

    蔬菜

    118.7

    8.6

    其中:生姜

    30.9

    6.4

    大蒜

    26.46

    -1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家,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157个,打造区域品牌“嬴味莱”,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

    乡村振兴有力有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累计投入5.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3个,79个省市贫困村、3.6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湘西凤凰县、重庆武隆区、临夏康乐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丰硕。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向好。规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9.48亿元,同比增长14.5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排全市第八位。

    表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

    铁矿石原矿

    万吨

    593.62

    -14.3

    铁矿石成品矿

    万吨

    355.46

    -27.9

    钢材

    万吨

    790.94

    -13.8

    生铁

    万吨

    722.06

    -14.3

    粗钢

    万吨

    658.95

    -17.8

    铸铁件

    万吨

    1.94

    4.8

    铸钢件

    万吨

    0.79

    185.7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19.55

    4.9

    金属冶炼设备

    万吨

    2.34

    -0.1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54

    18.6

    矿山专用设备

    9612

    -56.7

    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

    台(套)

    38683

    578.47

    水泥

    万吨

    68.98

    5.14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73.48

    -22.9

    电力电缆

    万米

    2058.07

    24.2

    太阳能电池 (光伏电池)

    千瓦

    52435.68

    1344.4


    企业效益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69.42亿元,同比增长10.89%;实现利润15.18亿元,同比下降52.9%;利税37.81亿元,同比下降28.7%。全区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5%。

    工业经济提档升级。高端装备智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3家,泰钢、九羊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营业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1500亿元。

    建筑业发展壮大。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5.8%。年末纳入统计范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达148家,比上年增加42家。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收缩。年末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 74.3%;第二产业下降49.8 %;第三产业下降15.7%。三次产业投资比为0.14:26.48:73.38 。

    高技术制造投资逆势高速增长。2021年高技术制造投资12.59亿元,增长28.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9.28亿元,增长125.3%;仪器仪表制造业0.19亿元,较2020年的0投资大幅增长。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69个,增长19.86%;完成投资34.75亿元。泰钢、九羊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上云企业500家。

    七、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58亿元,同比增长11.1%。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商品类值中,基本生活用品消费旺盛,粮油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类分别增长20.7%、34.5%、25.6%、8.7%。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文化类、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书报杂志类、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83.4%、537.4%。网络零售和快递业协同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7.9亿元,同比增长48.9%,

    现代服务业提速加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业态快速发展,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709文化产业园建成运营,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行业看,全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82.65%,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63.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租赁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0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9.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卸搬运仓储业-通用仓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1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1.64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不断拓展。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5.6亿元,同比增长7.4%,总量位列全市第二位。其中,出口84.44亿元,同比增长7.64%;进口71.08亿元,同比增长6.91%。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增出口实绩企业80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农产品)”、被山东省商务厅认定为“山东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区”,全年实现跨境电商出口5.77亿元人民币,实现跨越式增长。

    八、交通、旅游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年累计投资3.6亿元,完成路网延伸通达工程10.12公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30.32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260.19公里,危桥改造工程8座。2021年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541.39公里(含县、乡及村道),其中,一级公路82.66公里,二级公路282.23公里,三级公路332.19公里,四级公路2844.3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03.6公里/百平方公里(含县、乡及村道)。

    全域旅游加快发展。2021年,莱芜区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歌文化旅游景区、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卧云铺文化旅游景区新晋为国家3A级景区;房干村、王老村、卧云铺村被评为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逯家岭村、潘家崖村、郭家沟村、王石门村、庞家庄村、鹁鸽楼村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吉山村、鹁鸽楼村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卧云铺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房干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雪野养生休闲度假小镇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雪野街道入选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雪野山居、故乡的云等8家民宿、110间客房入选济南市2021年“泉城人家”民宿,其中四星级民宿客房37间,数量位列全市第一,莲花山茶旅小镇、雪野山居入选民宿集聚区。目前,我区共有A级景区19家,国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14家、2A级景区2家。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旅游强乡镇5个、省级景区化村庄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0个、省级采摘园13家,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传统村落9个,“泉城人家”民宿15家,民宿集聚片区2个。2021年游客人数920.04万人,同比增长35.7%,旅游收入48.19亿元,同比增长40.78%。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4.04%,其中,税收占比为81%。公共财政支出85.5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财政八项支出66.4亿元,同比增长25.9%。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22.27亿元,同比增长11.82%;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83.88亿元,同比增长12.83%。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体育事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3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18所,小学64所(含民办华清园学校),九年一贯制8所。在校中小学生人数78868人,教师6356人。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销控基本完成。幼儿园322处,幼儿教师3750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62处,公办覆盖率50.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39处,普惠性覆盖率92%。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资源加快优化整合,完成教师周转宿舍588套,完成汶源学校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实验中学南北校区改造、凤城高中提升改造项目,完成操场5处。新建体育场地12片,建成笼式足球场1片,安装智能健身器材9件,更新健身器材457件。城区学校实现营养午餐配送全覆盖,“双减”工作和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有序开展,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文化事业产业全面繁荣。区图书馆和凤城街道2家“泉城书房”累计接待读者83.8万人次,先后举办“永远的旗帜”“千秋伟业,百年风华”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开展文化进校园、图书馆主题公益活动、“一村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1.2万余场,惠及群众达86.9万人次。农家书屋862个,补充更新图书7.5万册。建设羊里街道泉城书房1处,书房面积 500 平方米,图书达到 4000 余册,实现与济南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62个,建成率达100%。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10212场次、千场文艺走基层活动演出862场次,为6665户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有线电视续费。15个镇(街道)实现了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全覆盖。中元节习俗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金家羊汤、秦老太茶汤制作技艺等6个项目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全区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24个,市级非遗项目15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16处,市级30处。

    文旅服务更加智能。“莱芜文旅”目前已建成包括“两微一抖”在内的六大新媒体平台矩阵,2021年共计发布图文、视频等各类信息1800余条,新媒体综合及单项传播力指数2021年1-12月先后22次进入全国县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月榜前十,展现强劲传播力。微信、头条联合发起“莱芜全域旅游手机摄影大赛”,参与人次达11.7万;抖音发起“莱芜记忆·冬藏”短视频大赛,为广大短视频拍摄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莱芜文旅云”智慧服务项目基本建设完成。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健康莱芜建设,区医院新城院区建成启用,前期开放床位350张,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打造省级卫生街镇6个、卫生村461个,52家机构实现门诊跨省结算、32家机构实现慢性病省内结算,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成农村幸福院358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7处,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城乡建设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改造城中村34个、老旧小区145个一,2.6万户群众实现“安居梦”;滨莱、京沪、青兰高速莱芜段竣工通车,文化路、凤凰路、龙潭大街、汶河大道改造提升,济莱高铁年底建成通车,“高铁梦”圆梦在即;新建、改造污水管网46公里,第一、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实行城市家具一体化保洁,打造深度保洁路38条,拆除违建995万平方米、非法广告1.6万处,36个城市公园串点连线,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农村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厕、污、水、暖、路系统提升,改造农村危房2887户,排查整改户厕6.6万户,实现清洁取暖12.7万户,264个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设“四好农村路”1343公里,实现自来水户户通、道路硬化全覆盖,建成齐鲁样板村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区。

    十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顺利迎接两轮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完成反馈意见整改68项,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改善22.6%,系统治理11条骨干河道,6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完成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159个,人工造林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6%,创建省级森林村居29个,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全年出生人口5633人,出生率5.1‰;死亡人口6079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0.4‰。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21年,莱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2元,比上年增长8.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28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6元,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93,比上年缩小0.06。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2021年城乡低保标准为904元/月和676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2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6.1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7.6%;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1078名退役士兵通过公益岗实现再就业。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1年的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