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桐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交出了高质量发展靓丽成绩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根据统一核算,2021年桐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95亿元,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64.33亿元,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1%,其中工业增加值496.02亿元,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51.41亿元,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2.3:49.4:48.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0887元,按平均汇率计算折合约为24938美元。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高于嘉兴市平均1.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3.7%;林业0.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牧业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渔业5.6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林牧渔服务业4.8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年生猪饲养量11.9万头,湖羊饲养量36.1万头,家禽饲养量588.9万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64万亩,油菜籽播种面积2.39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0.45万亩。2021年,桐乡入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县;被授予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生猪增产保供成绩突出集体、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农业和渔业执法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推广工作组织工作奖等荣誉称号。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现代农业较快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龙头企业中的省级农业科技企业达到16家,无公害基地23.83万亩,新增国家认证绿色食品5只,农业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主体32个,其中省、市各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7个。全面启动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完成建设面积7000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19%,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93.6%。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129”行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9个、新增绿色食品7个,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9个。累计建成美丽田园3个、美丽农场2个、美丽牧场19个。农业污水资源化利用获人民日版专版报道。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恢复。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96.02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6.10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8.51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1187.43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174.17亿元,同比增长32.3%,产销率为98.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经济效益迅速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383.86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利税197.55亿元,同比增长48.1%,其中利润总额155.73亿元,同比增长62.6%。利润总额超亿元的行业共有17个,主导行业中化学纤维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38.91亿元、68.30亿元、12.89亿元、12.27亿元和9.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61.5%、53.8%、13.0%和70.5%。 企业规模持续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有342家,较上年增加62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企业68家,较上年增加15家;10亿元及以上企业30家,较上年增加7家。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205.33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54.6%,较上年提升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5.26亿元、267.73亿元、157.72亿元、40.48亿元和42.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14.9%、26.6%、22.0%和25.7%,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转型步伐进一步提速。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8.44亿元。年末全市共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5家,比上年减少2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共完成产值364.16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83.05亿元;竣工产值262.38亿元;鉴定合同额572.11亿元,其中本年新鉴合同额364.58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8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31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量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81亿元,同比增长10.6%。分行业看,完成工业投资161.06亿元,同比增长22.5%;服务业投资272.58亿元,同比增长4.5%。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9.03亿元,同比增长8.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运输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0.5%和21.6%;民间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分别同比下降2.1%和1.6%。 房地产市场呈下降趋势。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5.51亿元,同比下降2.8%;施工房屋面积967.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竣工房屋面积7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7%。商品房销售面积14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商品房销售额236.94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4.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住宅销售额228.45亿元,同比下降10.5%。年末,全市待售面积29.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9%。 五、国内贸易和消费价格 消费品市场逐步回稳。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93亿元,比上年增长8.9%。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乡消费品均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1.12亿元,同比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5.81亿元,同比增长9.3%。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4.79亿元,同比增长8.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7.73亿元,同比增长15.6%,异地零售额14.40亿元,同比增长11.0%。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2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3.0%,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37.3%和3.6%。 商品市场平稳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6个,消费品市场45个。市场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6个,其中5亿元以上市场19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216.41亿元,其中濮院羊毛衫市场成交额1074.69亿元,网上交易额534.68亿元。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从八大类情况看,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6%,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4%。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实现新跨越。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509.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出口总值34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进口总值168.31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增幅列嘉兴第一。全年,全球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市建立贸易往来,对美日欧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5%、20.1%和13.2%,对东盟、金砖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69.6%和30.3%。我市653家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有贸易往来,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199.2亿元,同比增长53.2%,其中累计出口145.9亿元,同比增长33.5%,累计进口53.3亿元,同比增长156.8%。 招商引资量质并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口径)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从资金质量上看,全年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6个,世界500强项目2个,高技术产业实到外资占比58.9%,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 外经合作成绩显著。全年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8家,增资项目3个,累计中方投资额8.4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11个,中方投资额7.8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92.98%。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1.84亿美元,境外企业带动出口4.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七、交通、邮政和旅游业 交通强市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境内等级公路里程1901.74公里,其中一级及以上公路241.90公里,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261.59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54.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20.5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水路货物周转量33.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02%;旅客周转量2.57亿人公里。重点工程方面:苏台高速项目,启动征迁工作,并试桩作业,骑塘枢纽先行段已完工;浙北集装箱通道项目九里松桥改建项目开工建设;京杭运河二通道即将交工验收;民甸公路濮院至高桥段完成工可报告;320国道改建工程,完成总投资16.8亿元,完成路基工程40%,桥梁工程30%。新建改建公交站点35个,完成智能化公交候车亭建设22座,新增扩建公共自行车站点18个,增设公交便民新通道6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 邮电通信平稳运行。年末,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11.15万,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134.14万,3G及以上移动电话用户133.12万;按户籍人口计算,固定电话普及率15.67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88.51户/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27万户。年末全市共有邮政服务网点24个,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7570万元(不包括包裹快递指标),累计发行报纸912万份、杂志66万份。 旅游业展现新风采。全年累计建设旅游重大项目22个,完成投资35.8亿元。在全省90个文旅项目投资综合评价指数中列第十。年末,共有旅行社45家,星级宾馆7家,其中四星级以上5家,星级宾馆客房总数1806间。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速列嘉兴第一,其中税收收入96.6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1.44亿元,同比增长14.0%,比年初净增252.29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133.12亿元,同比增长25.9%,比年初净增438.78亿元。在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922.17亿元,中长期贷款1161.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33.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24%,比嘉兴全市低0.13个百分点。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7.5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07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6.47亿元。全年理赔支出7.8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理赔支出7.45亿元,人寿保险理赔支出0.4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持续深入。新增高企数连续三年破百,今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省科技型企业194家,总量分别达500家、1061家;截至2021年末,省级企业研究院增至4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达到107家;省级项目取得突破,入围省级“尖兵”“领雁”等重大项目共11项,新认定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总数21家,均居嘉兴首位。专利申请与授权取得新进展,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105项,其中发明专利受理量91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62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06项。 企业自主研发增长较快。全年共有972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开展率为83.6%,比上一年提高17.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合计66.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7%;设置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829家,设置率为71.8%,比上一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R&D经费合计36.24亿元,与GDP之比达到3.17%。 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件,省级知名商号13家。全年新增商标注册12568件,其中国际商标注册95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73664件。 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年末共有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3.11万人,专任教师2730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5.52万人,专任教师2984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0.92万人,专任教师610人。教育资源供给有效扩充,全年实现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7.32亿元,完成基建项目8个。2021年,我市学生学业水平、艺体竞赛、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成绩稳居嘉兴前列,高考成绩再续新辉煌,其中纯文化一段上线2568人,一段率76.8%,超全省平均16.8个百分点;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人数853人,遥居嘉兴各县市首位,上线率25.5%,超全省平均5.5个百分点,“学在桐乡”得到广泛认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读新居民子女达2.58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0.5%。高质量做好校内托管服务,目前已实现周一至周五托管服务常态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市公办小学学生参与率为91.30%,公办初中学生参与率为95.43%;全力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三转”(转型、转登、转岗)工作,全力构建“双减”工作风险防控体系,124家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进入关停注销和转登记程序,实现压减率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积极推进。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量达227.0万册,全年书刊文献外借157万册(含分馆)。创新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创建文化馆企业分馆19家。新建(改建)桐乡市图书馆、濮院分馆等健心客厅5家,加快实施伯鸿乡村书屋(礼堂书屋)和农家书屋的资源整合,新建伯鸿乡村书屋18家。全市有博物馆及名人场馆7个,藏品3.35万件,举办各类展览1243个,接待观众179.6万人次。《今日桐乡》全年共出刊244期,总发行量244.2万份。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有线电视覆盖用户29.11万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2.27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2.92万户,其中付费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6.64万户;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实际用户7.04万户。全市共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76场;文化下乡演出1195场。年末,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6个,其中省级以上24个。启动第五届“伯鸿书香奖”评选活动,举办“伯鸿讲堂(桐乡)”全民公益文化讲座5期、“桐乡记忆”乡土文化公益讲座9期,云直播点击量超30万人次。“伯鸿讲堂(桐乡)”在省第三届优秀图书馆服务品牌评选中获最佳影响奖。开展阅读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礼堂、进企业、进家庭“阅读六进”活动367场,参与读者7000余人次。 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526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9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人员2980人,注册护士2767人。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56个。医疗卫生保持较高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77‰,较上年下降2.95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为0.52‰,较上年下降1.45个千分点。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额为1735元/人,共有39.7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5%,全年报销次数346.46万人次,报销医药费62909万元,受益面达84.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偿率为77.9%。 体育事业展现新气象。体育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邻里中心1号店体育功能区对外开放。实施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构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完成建设“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39个、省百姓健身房18个、体育公园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笼式足球场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4个、小型多样专业的体育场馆9个。成功举办2021年桐乡健美健身公开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赛、小康体育村运动会、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挑战赛、老年人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竞赛等赛事16项。举办体医融合、“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362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6.21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内实有城市道路长度571.36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83.3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9%。供水供气保持稳定,年末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45万吨,全年供水总量2990.25万吨,售水量2730.18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1696.78万吨;天然气储气能力24万立方米(只统计城区范围),全年供气总量21035.12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1547万立方米。城市公共交通运力稳定,年末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9路,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5辆,出租车245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50.49万人次。城市卫生治理能力稳定,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3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7.4%;全年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4.4万吨;道路清扫面积已覆盖783.34万平方米,其中机械化道路清扫面积为667万平方米。 人居环境更加靓丽。全市总体水质保持稳定,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2.93,境内无劣V类水质。空气质量达标(API<100)天数为340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比例为93.2%。市区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区域环境噪声54.9分贝,交通噪声65.8分贝。持续推进公厕建设改造与管理服务提升,建成省级星级公厕26座、示范性公厕3座、嘉兴市级乡村驿站1个。 安全生产明显改善。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不含火灾事故)17起,较上年减少4起,死亡12人,较上年减少40%,直接经济损失47.8万元。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特指生产经营性车辆交通事故)16起,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全市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111起,其中亡人事故1起,直接经济损失575.83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1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平稳增长。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71.16万人,比上年增加3915人,其中男性34.77万人,女性36.39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41.31万人,乡村人口29.84万人,占比分别为58.1%和41.9%。全年出生人口4505人,出生率为6.35‰,死亡人口4990人,死亡率为7.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8‰。年末,全市暂住人口58.44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19%,一孩生育率为55.84%,二孩生育率为42.68%,三孩生育率0.91%。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53元,同比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37584元,同比增长1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9元,同比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26676元,同比增长16.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45.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95.96平方米。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988.89亿元,比年初增加91.30亿元,增长10.2%,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85.65亿元,比年初增加91.23亿元,增长10.2%。 城乡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814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65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99人。扶持农村电商创业人数50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人数65人。职业能力建设富有成效,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95人,高技能人才培训4460人,创业骨干培训5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9656人。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7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8602人。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007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63人,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81人。 共同富裕成效显现。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1.56:1,连续8年保持嘉兴五县最优比,一体化均衡发展效果显著。全年全市民生支出97.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2%,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经费支出、文体经费支出、社保就业支出占财政性经常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5%、8.5%、2.0%、13.6%,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年内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5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7.27万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万人,累计达到40.76万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3万人,累计达到25.03万人;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88万人,累计达到34.37万人;累计育保险参保人数25.92万人。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享受定期抚恤补助待遇优抚对象3761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666人,发放抚恤补助资金2652万元;年末被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92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914万元;实施医疗救助106922人次,发放救助金1152.64万元。年末全市拥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数25个,床位7569张,收养3325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保持了100%。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均达到100%;全年共接受社会捐款7105.62万元。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统计数据以《桐乡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4)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根据公安年报整理。 (5)研究与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6)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采用2020年数据。 (7)按医保局最新口径,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在原有口径上剔除灵活就业、退休、事业代缴三类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