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064|回复: 0

[广东] 2019年四会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854
    发表于 2020-3-9 14: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四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27日在四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四会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伟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四会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同志肇庆调研讲话要求和肇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落实“三个定位”,努力建设肇庆产业强市重要增长极的目标任务,积极构建“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和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深入推进“项目落地年”“工业园区建设年”“招商引资年”活动,积极创建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沉着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18年四会四度荣膺“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五度蝉联“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十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入选全国“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排名“2018中国幸福百县”第49位,成功入选科技部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创建名单,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创建的县(市)。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经济质量不断提高。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7.05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9亿元,增长12.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比27.5%,质量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65亿元,增长9.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7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269.10亿元,增长9.0%,其中33个肇庆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8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6.7%。外贸进出口总额149.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8%。实际吸收外资2.28亿元,完成总量排肇庆全市第2位。
      实体经济活力增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建成运行企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落实暖企行动更加精准。开展“百行服万企”小微融资专项行动,安排“应急转贷”资金1.47亿元,新增企业融资4.8亿元;办理企业各类减免税5.18亿元,小微企业受益面达100%;拨付企业各类奖补专项资金8869万元,降低企业各类成本1.32亿元。58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8.7亿元,民营经济创税同比增长15.3%。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发展“366”迈向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完成产值18.38亿元、48.49亿元、19.0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总量达260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20家。现代服务业开创新局面。新城·吾悦广场、东城汇广场、四会广场(二期)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动工或开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1%。宇培肇庆仓储物流园项目首期建成运营。推动九元航空公司开通广州直飞缅甸曼德勒“四会翡翠玉器号”航班。玉器电商直播引领全国行业新业态,玉器市场保持畅旺。全域旅游开拓特色乡村新板块,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4亿元,增长8%。我市获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新引进16个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76家、农业龙头企业27家,企业年销售产值12.81亿元,带动农户1.91万户。“黄龙病”治理和防控研究成效明显,以黄田镇为核心产区,沙糖桔复种面积达4000亩。在地豆、江谷、大沙等镇试点推行渔业物联网六域模型,打造桂花鱼、澳洲淡水龙虾、黄颡鱼等高附加值水产品养殖基地。石狗镇兰花种植面积达3800亩。完成1.6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二、坚持产业升级主战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工业园区建设年”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开发及盘活用地1562亩、新建成及盘活改造通用厂房(含孵化器通用厂房)24.6万平方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税收分别同比增长15.1%、25.3%。其中,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2、3、4号路完成路基、给排水、通信管道施工,新江污水处理厂开展主体工程建设,220千伏会旺线完成迁改接电并网。首期投资30.57亿元的中电(四会)热电冷联产项目投产上规模,投资30亿元的金田铜业项目正在开展填土工程。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成为全省11个之一、肇庆唯一一个符合承接化工企业条件的园区,完成一期2000亩开发及道路管网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智慧园区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专业消防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已引进项目76个,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其中建成投产16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3亿元。龙甫循环经济金属产业基地新开发及盘活用地面积294亩,基地扩建延伸工程完成投资8000万元。南江工业园被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盘活闲置用地210亩,清退或整治提升低效产业企业30家。贞山新城收储土地7700亩,广强大道、贞山大桥建成通车,体育中心投入使用。玉器文化小镇收储土地3376亩,引进7家原石拍卖交易项目。广佛肇科教新城完成征地2485亩,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落户,广东华商学院项目动工建设。
      产业招大引强再创新高。全年洽谈项目83个,引进合同项目49宗,计划投资总额240.3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0%。其中,超10亿元项目5宗,包括投资102亿元的锐丰视听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潮人科技(四会)新兴产业园等项目,实现单体投资超百亿元项目“零”的突破。
      产业落地效率大幅提升。鲰龙铝业、宇诚新型材料等一批项目试点实施“双容双承诺”制度,实现“先建后验”直接落地。率先实行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设立肇庆市首个重点项目代办窗口及“首席代办员”,重点项目审批平均增速50%以上。全面实行促建促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和会商工作制度,集中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用地、用工、融资、审批等问题,全面完成“项目落地年”活动年度目标任务,开林家具制造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试产。
      产业要素保障成效明显。抓好用地保障,扎实推进储备土地联合收储、“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等工作,完成土地收储8183亩,调整3555亩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获批用地指标3894亩,有效缓解项目用地需求。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完成全市“散乱污”企业和闲置低效用地摸底调查,处置30宗、1455亩闲置土地。抓好资金保障,全市44个政府性融资项目和4个PPP项目新增到位资金8.6亿元,向上争取债券转贷资金9.3亿元。
      三、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力,发展动力有效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企业研发投入7.9亿元,占GDP比重1.9%。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存量达到7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个,总量达30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2%。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分别增长3.7%、6.1%、15.2%,石狗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技术创新(兰花)专业镇,万兴隆翡翠城列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库。孵化育成体系成效明显,建成科技孵化器面积1.93万平方米,入孵项目38个。科技与金融融合不断深化,设立总规模6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引导母基金,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6.96亿元。全年引进博士5人、硕士23人、西江创新创业团队3个。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入。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简易注销市场退出机制,允许“一址多照”或“一照多址”,创业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大幅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抽查验收,完成土地确权面积27.23万亩,登记颁证率达到98.78%。区域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广东四会泰隆村镇银行正式开业,投放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8720万元。我市被定为肇庆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四会市玉器行业信用标准体系”通过省标准化试点验收,树立起行业标杆。
      四、坚持城乡建设同推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扎实推进创文常态化,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功举办广东省创建县级文明城市培训班暨乡风文明建设交流会。组建市融媒体中心,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四会赛区)手球、柔道的比赛任务,实现一流场馆建设、一流保障提供和一流形象展示。全力推进城市交通外联内通建设,广佛肇轻轨四会站连接线公路新建工程完成路基施工,省道260线、263线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完成省道354线清远交界至地豆段路面升级改造,启动二广高速龙甫互通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省道263线、118线、260线、354线四会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获得省奖励1000万元。凤山片区道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商业大道东、卫民路等地下排水工程完成施工,马田公园人防(地下停车场)工程加快建设。家惠片区、贞山烧烤场片区等8个“三旧”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工作全面推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筹资投劳累计超1亿元。率先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建设203条美丽宜居村、37条特色精品村,成功打造5个文明乡风建设示范点,江谷镇杨村、官陂村和地豆镇大板崀村、水车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粤西片区推进会实地考察点。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完成总工程量的95%。省卫生村创建工作覆盖农业受益人口51629人,完成率达734.2%。示范县创建工作得到省、肇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相继报道我市的做法和经验。
      五、坚持民生发展落脚点,全面小康扎实推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东南片区第2位,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由城区向大沙、南江、龙甫片区拓展,陶瓷企业加快“煤改气”,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14宗,依法淘汰关闭“散乱污”企业170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开展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整治,加快清理县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青岐涌水质稳定达标。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项目加快推进,完成20.7公里城市管网建设。按时按质全部办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65宗案件,交办案件反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年完成6059亩桉树林退出,完成森林碳汇造林2000亩、更新造林2500亩、森林抚育61039亩。罗源镇被认定为“2018年广东省森林小镇”,地豆镇水车森林公园入选“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践范例”。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敢借、善用、管控、增值、能还”原则,管好用好政府性融资,政府性债务综合负债率远低于风险水平。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粤融泰富”网贷公司资金兑付风险事件。信贷资产质量不断好转,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5.77亿元,不良贷款率0.84%,较年初下降1.0个百分点,较肇庆平均水平低0.26个百分点。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精准扶贫和对口精准帮扶目标,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1+N”扶贫配套政策,全市建档立卡3364户5736人贫困户按“八有”标准实现预脱贫,无劳动力贫困户全部落实帮扶保障措施。本级累计投入广西富川县、我省怀集县永固镇对口帮扶资金2467.2万元,对口帮扶永固镇实现100%预脱贫。
      民生事业不断发展。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25.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49%,“十项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率达100%。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159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9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1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6人、创业带动就业1811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基本建成688套,政府投资公租房累计分配1703套。市人民医院苏东霖住院部完成升级改造,市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谷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县级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投入2820万元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设备配置,率先落实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人均每月1300元岗位津贴,医改惠民政策减轻群众负担超2000万元,贯彻落实生育政策获省级表彰。玉城学校和四会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使用,全年新增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3282个,高考高分优先投档上线率居肇庆市第二。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列入全省示范,有序推进62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建成4个示范点。成功举办“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周活动,广播连续剧《追寻》荣获十八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二等奖。市妇联创建“美丽家园”工作做法在全省交流。
      社会管理日益完善。扎实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全面启动2个固定市际治安卡点和9个市内流动治安卡点,建成高清卡口式电子警察34个、视频监控点1200路,成为肇庆首个完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县(市、区)。市人武部被评为省军区先进人武部,我市武装工作在肇庆各县(市、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市消防中队连续19年被省消防总队评为“标兵中队”。落实“以案定补”机制,26名专职人民调解员配齐到位。深入推进法治四会、平安四会建设,扎实开展“飓风2018”专项行动和社会治安防控“铸盾”行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5.1%。众志成城抗击台风“艾云尼”“山竹”,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群体性越级进京上访事件,全市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此外,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食品药品、国防动员、地方志、档案、气象、老干、水文、地震、残联、工商联、慈善、老促会、关工委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坚持依法行政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深化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实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按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4件、政协提案90件,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调整44个部门5837个事项权责清单并对外公开接受监督,清理50个中介服务事项。
      高效政府建设持续深入。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最大程度集中有关部门审批窗口,实施“一站式”办理,“一次办成”事项比率达85.5%,行政审批效能提速达92%,基本实现“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全面实施“多证合一”,开办企业全流程审批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开办企业便利度跨入全省第一梯队。
      政府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全面实行牵头单位负责制,强化职能部门“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力实行重点工作会商制度,推动政府办事效率大幅提升。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政府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英明决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肇庆市委、市政府和四会市委坚定方向、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四会部队和各级驻四会单位,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四会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比如:个别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经济增长速度与我市加快发展的任务要求和现实需要还有差距;发展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储备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不高,主导产业贡献率仍然偏低,内生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亟待加快;产城互动发展还不够紧密,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攻坚任务艰巨;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出现反复,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任重道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短板,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还有不少提升空间,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是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勇于解决。
      2019年工作谋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实施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极为重要,意义非凡。我们要以战必胜、攻必克、事必成的奋战决心和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奋斗状态,以解放思想、实干兴肇的改革精神,奋力开创四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李希同志肇庆调研讲话要求,按照肇庆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安排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格局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创新驱动“1133”工程和现代农业“611”工程,持续推进“项目落地年”“工业园区建设年”“招商引资年”活动,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实干担当,加快落实“三个定位”,努力建设成为肇庆产业强市重要增长极,为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四会应有贡献。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0%,外贸进出口总额146.3亿元,实际吸收外资14500万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控制在肇庆市下达的计划以内。
      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全力推动大融资、大建设、大发展。
      (一)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采取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政策措施,旗帜鲜明地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及用工、用能、物流成本,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8亿元。强化民营企业法律保障,改进环保、消防、气象等执法方式。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扩大应急转贷“资金池”规模至5000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飞南资源、富仕电子、一力药业上市步伐,支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与债券融资。
      (二)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高城乡通行能力。动工建设省道263线四会城区陆巷至丽岗段改建工程、四会城区至下茆公路工程、省道118线三水交界至清塘窦口段路面改造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完成Y371线石狗金坑至广宁宾亨、Y370线石狗至白石咀、Y377线江林至顺带等公路路面维护及改造工程。优化提升市政路网。加快推进吉照路、荔枝湾堤岸整治工程建设,推动商业大道四路建成通车,着力打通一批城区“瓶颈路”。积极推动一批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动工建设吾悦广场周边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完成观海路(塔岗段)排水及祥和路改造建设工程量的70%,完成彭冲湾片区市政道路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东城片区道路改造工程、江丽路建设工程总量的50%,完成四会大道(大隆湾-南城路)排水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动工建设城区街巷整治工程、槎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市档案馆、马田公园人防工程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6800万元推进光纤网络、4G基站建设,规划布局5G网络。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等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三)着力促进消费水平提升。提升全域旅游产业链水平,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创A、酒店评星和旧景区设施盘活,力争引进大型开放式旅游综合体落地。年内新增5家星级农家乐、3个星级旅游厕所、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条精品旅游路线。培育壮大玉器直播销售、珠宝玉器创意设计、玉石原料交易会、玉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落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扶持政策,推动批零住餐行业“个转企”“分转子”,新增3家以上限上商贸企业。深入推进房地产去库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供需动态平衡。
      (四)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压减存量政府债务,积极争取政府新增债券10亿元、再融资债券3750万元,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金融风险的底线,积极引进发展金融机构,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推动国资平台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统筹盘活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增强国资平台的资本实力和投融资能力,积极拓宽新的政府性项目融资渠道。
      二、以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紧扣肇庆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市“产业增长极”的功能定位,以项目落地、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突出抓好项目落地大提速。坚持项目不动工,一切都落空;项目不投产,一切都白讲的理念。突出抓好项目落地保障,积极争取上级用地指标奖励,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拆旧复垦工作,年内完成4000亩增减挂钩项目区建设,实施1500亩农村拆旧复垦,调整用地规模1000亩,力争收储土地4900亩,分步解决留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年内盘活闲置用地400亩。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年”活动,年内新开发及盘活用地面积1500亩以上,新增建成或盘活通用厂房(含科技孵化器厂房)10万平方米。优化项目批前服务和选址、审批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全面推广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先建后验”直接落地,积极引进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子基金,推动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投产、见效,确保16个以上项目新增落地开工、6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统筹推进84个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8.74亿元。
      (二)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大发展。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导向,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紧扣“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和“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等六大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力争到2021年将我市打造成为创新特色明显、创新创业环境优良、经济社会效益好、城乡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县(市)典型示范。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四会高新区。加快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改项目扶持力度,年内推动58家企业技术改造,新增“机器人应用”120台。狠抓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举措”,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撬动企业投入关键技术、装备、零部件攻关,力争R&D占GDP比重达到2.0%,确保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肇庆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90家以上。加快构建创新孵化育成体系,确保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各1家,在孵项目达50个。健全科技孵化器内部运营管理制度,推动四会创客空间市场化运营,打造高水平科技孵化器。依托产业发展投资引导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成立子基金,引进一批高端“双创”服务运营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导师团队管理运营,培育本土“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大项目和人才“双引双促”力度,与深圳合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之星大赛,吸引优质项目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我市。积极引进高校总部或知名高校分校,配套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人才公寓,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三)大力推进产业质量大提升。加快推进爱高智能中央空调设备、中意智能科技、中广核罗源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景陶科技、广东宝时精细化工等在建项目投产见效,积极推动鲰龙铝业、中达化工等现有成长型企业增资扩产,2019年力争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50亿元、23亿元和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2家。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锐丰视听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中集智能生态创新园、潮人科技(四会)新兴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四)持续聚焦招大商大招商。提高招商准入门槛,工业用地容积率提高到1.5以上(特殊工艺行业除外),强化项目准入协议履约监管,把好项目效益、投资强度和环保底线论证评估关口。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产业开发运营主体“以商引商”。力争年内新引进合同项目投资额120亿元以上,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或行业100强企业项目2个,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或行业“隐形冠军”项目8个。
      三、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以思想融入为先导、交通互联为基础、产业共建为重点,树牢大湾区意识和大湾区标准,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湾区所向”“肇庆所要”“四会所能”,强化主角意识,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全方位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对接合作。
      (一)加快融入大湾区产业合作发展。主动对接大湾区先发地区产业和创新资源外溢转移,强化与广深港澳产业共建,加快形成“广深港澳研发、四会转移孵化转化”的创新协作、错位发展模式,打造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承载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国际合作,整合盘活四会港口资源,规划建设大沙货运站、四会港货运站,推动国际多式联运港口物流园区项目落地,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高端进口商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打造“前港—中区—后城”现代港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沿线国家以及南美、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的产品加工出口,壮大外贸企业规模,提升对外经济贸易水平。
      (二)积极参与大湾区一体化交通对接。加快二广高速龙甫互通以及汕湛高速石狗连接线工程建设,年内完成广佛肇轻轨连接线建设以及商业大道东、西道路改造,完成东进大道三期(国道321大沙段)升级改造工程用地交付,规划建设省道S260线(四莲公路)连接鼎湖快速路。全力配合汕湛高速四会段、广佛肇高速二期项目建设。
      (三)全面深化民生领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广佛肇科教新城等孵化物理空间平台,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力争港澳高校在我市设立研发和附属机构。强化文旅交流合作,加强海外会宁社团组织的文化商贸联谊交流,支持文化机构、文化产业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打造对接港澳的民间文化交流品牌。
      四、以“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格局为引领,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推进城市高品质、产业强支撑、乡村大振兴建设,以产城互动、城乡协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打造城市发展核心区。深刻把握肇庆“东进”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推动中心城区向东拓展,以城市平台优化促进城区扩容提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大湾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加快贞山新城开发建设。年内完成1300亩土地收储,整合资源打造1200亩景观湖。加快引进有实力高端商业综合体运营集团落地,打造集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科研、生态于一体的大型开放性商业服务中心。加快引进创新科技城项目,配套建设一批高端商住、人才公寓和精品孵化器,吸引一批科技研发团队落地,打造集项目孵化、企业加速和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科技孵化产业园。加快四会玉器文化特色小镇试点建设。加快落实小镇项目首期供地,推动大型禅玉文旅项目落地,推动7个原石拍卖场建设运营,动工建设4条道路改造工程。加快广佛肇科教新城开发建设。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高端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理念抓好项目规划布局,年内新增收储土地1000亩,动工建设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加快广东华商学院建设进度。做好城市经营文章。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持续开展各类规划编制,科学控制一河两岸、贞山新城、市行政中心周边等重点区域城市景观、建筑高度和天际线。制定商业网点中长期规划,引导商业地产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型道路,推动新城·吾悦广场、四会广场(二期)建成运营。用好用活“三旧”改造政策,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提升和旧厂房盘活,年内启动城南片区、沙尾片区、14号码头片区旧城改造。深化提升创文工作成果,采取微改造“绣花”功夫,改善北门直街等一批传统街巷人居环境,挖掘人文经济效益。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轴。优化现有工业园区产城互动和产业链配套功能,统筹资源做大做强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含江谷精细化工工业园、国际化妆品产业城、龙湾电子产业基地、下茆镇工业区)、四会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含龙甫循环经济金属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清东科技园、龙甫电镀园)、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大沙产业升级示范园(含马房工业片区、富溪工业园、南江工业园)四大主导园区,积极争取纳入省、国家园区发展政策“笼子”,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产值百亿级产业园区,努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产业转移发展腹地。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年内调整800亩用地规模,完成土地平整700亩,新增收储600亩用地,年内投入1.2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市政道路、雨污管网5公里,建成园区文体中心、专业消防站并投入使用,新建6栋员工宿舍楼。四会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以3万亩容量为目标,推进现有工业集聚地资源整合和二次开发,年内完成控制性规划,加快新开发区域土地储备整理,动工建设龙甫环保科技产业项目。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完成2、3、4号路升级改造工程并全面通行,加快新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大沙产业升级示范园加快南江工业园西北片区转型升级,新增盘活200亩低效用地,推动10家企业技术改造,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园。积极探索多元化市场投资模式、产业基金市场化投入模式,引进优质战略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加大政府对低效用地的清理腾挪整合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地产,鼓励权属人就地“工改工”建设高标准通用厂房。实施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园区统筹管理效能。
      (三)打造生态发展绿色长廊。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打造绿色发展试验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创建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抓好县镇村“书记项目”建设,年内建成一批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全面完成罗源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启动建设1个以上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镇。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民房风貌管控,细化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措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电网改造建设,提高光纤网络、快递下乡覆盖率,完善农村全域保洁机制,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培育壮大兰花、柑桔、葡萄等花卉蔬果种植和锦鲤、澳洲淡水龙虾等高端水产养殖产业,年内推动四会百花园等5个农业产业项目投入运营或增资扩产,推动兰花种植面积达4100亩,积极创建以沙糖桔为主导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出台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鼓励大棚种植、智能应用及农业综合体开发,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挖掘打造“农业+旅游”新经济模式。积极推动土地集约流转经营,6月底前完成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五、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标准,加快建设美丽四会
      加大环保投入和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实施八大环境提质整治行动,力争年内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标准,推动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加强废气排放企业在线实时监控,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6个“100%”,采取“治超”非现场执法从严管治道路扬尘,压实属地责任严控露天焚烧,强化不利气象条件提前防控,力争全年AQI达标率90%以上。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定期开展流域断面水质监测,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加快推进取水点布局调整,按时保质完成饮用水源地违法项目和建筑物清拆整治。加快推进PPP模式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建设贞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完善城区生活污水管网,推动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巩固畜禽养殖清理成果,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确保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力打好“净土”防御战。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所有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基础信息调查、风险筛查,开展污染地块修复治理。保持固体废物高压严管态势,实行危废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监控,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危险)废物行为。
      (二)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抓好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全面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力争单位GDP能耗下降3.56%。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节能减排,推动印染、电镀、皮革、铝型材行业全面实施清洁化改造,全面完成陶瓷企业“煤改气”和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散乱污”企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实施园区绿色循环发展工程。发挥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增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加强统筹兼顾,既要把牢安全、环保底线,又不能简单化、一刀切,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差别化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三)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全面落实17.84万亩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区域,精准发放差异化损失性补偿资金。推进9908.5亩桉树林改造,完成森林碳汇林造林1000亩、抚育2000亩,建设绿美古树乡村2个,申建2个森林小镇。
      六、以人民为中心,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需求导向、发展导向有机结合,以钉钉子精神做好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积极政策稳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00人,促进创业300人。抓好优质学位供给,推进教育集团化改革,积极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建设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支持实验学校新建高中部。加快推进冯云小学扩建和江谷、龙甫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完成飞鹅岭小学新建工程和东城中学、黄岗幼儿园、前锋幼儿园扩建工程,年内新增学位3580个。完成第二人民医院、下茆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积极探索“医联体”合作方式,推动省内高端医疗资源落户。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卫生机构,深化分级诊疗制度等医药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文化大舞台”“文明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品牌,新建3个图书馆分馆。做好优抚双拥工作,完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正常的福利待遇。提高城乡低保救助补差、残疾人生活津贴、重残护理补贴以及特困人员、孤儿供养标准。
      (二)全力推进精准脱贫。落实产业帮扶、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造血”扶贫措施,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市3364户5736人预脱贫户按照“八有”验收标准不滑坡,不返贫,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对口帮扶怀集永固镇和广西富川县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对接、劳务协作、文旅合作,助力对口协作地区实现精准脱贫。
      (三)抓好平安四会建设。保持“扫黑除恶”高压严打态势,持续深入开展线索摸排和集中打击收网,依法侦办一批涉黑涉恶案件,年内基本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土壤。大力推进智能感知采集网建设与应用,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多维信息动态感知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应急队伍及指挥系统建设。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


      此外,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惠民实事。继续做好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地方志、档案、气象、水文、地震、工会、团委、妇女儿童、残联、慈善等工作。
      七、以打造务实高效廉洁政府为导向,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机遇下需要广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水平。
      (一)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坚持依宪依法行政,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二)全面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实施牵头单位主责制,持续推进“一线工作法”、重大事项“会商制”,推进“一项任务、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坚决破除文来文往、推诿扯皮、拖延逾期。加快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推动政务跨部门协同办公,深化全市移动政务办公应用,提高政务运行效率。
      (三)大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突出抓好“数字政府”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推广应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民生服务项目进驻“粤省事·肇庆行”。继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扩展营商环境主题服务应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便捷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政务环境。
      (四)持续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破除“痕迹主义”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积极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真正做到讲规矩、敢担当。主动接受巡视巡察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力争上游,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奋战2019年,为加快落实“三个定位”,努力建设成为肇庆产业强市重要增长极而努力奋斗,为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四会担当和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件一:
      四会市2019年度“十件惠民实事”项目表
    事项
    序号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备注
    一、提升教育水平
    1
    按上级政策要求,落实建档立卡本科学生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工作。
    市教育局
    2
    实施民办教育优质发展,引进1所或以上优质民办中小学校(分校区)。
    市教育局
    肇庆事项
    二、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
    3
    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
    1、四会市集中供养孤儿养育标准由1800元/人/月提高到1944元/人/月;2、分散供养孤儿养育标准由1282元/人/月提高到1383元/人/月;
      
    3、将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2000元/年和2700元/年提高到2100元/年和2760元/年;4、将城镇、农村低保人均最低补差水平从2018年523元/人/月、248元/人/月分别提高到580元/人/月、300元/人/月。(按增幅10%、20%测算)。
      
    市民政局
    肇庆事项
    三、加强乡村建设
    4
    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选定一批市域内主干道(高速、省道、县道等)沿线村庄开展建设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滚动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市农业农村局
    5
    完成肇庆下达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年内完成30公里沙土路硬底化,建成三条示范道路等。
    市交通运输局
    肇庆事项
    四、改善城乡道路
    6
    广佛肇轻轨四会站连接线新建工程2019年建成通车。
    市交通运输局
    7
    商业大道东(市府-工业大道段)改造工程、商业大道西(S118—高狮段)改造工程2019年建成通车。
    市交通运输局
    8
    为了完善吉照路道路、排水、照明、绿化、交通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周开泉小学周边环境,方便周边群众出行条件,对吉照路(四会大道-怡翠花园段)进行升级改造,年内完成吉照路(四会大道-怡翠花园段)主体工程建设。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9
    为配合四会大道市府至荔枝湾片区土地开发,解决四会大道(荔枝湾段)水浸和周边开发楼盘的雨污水排放问题,完善该片区雨污分流系统,加快四会大道(大隆湾—南城路)排水工程建设,年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五、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0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600人;劳动力技能培训100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0人;促进创业30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500人。(具体以肇庆下达的指标任务数为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局
    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1
    完成四会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
    市代建中心
    12
    完成精神病人监护费全覆盖。
    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局
      
    13
    免费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贫)2620对和“两癌”检查5000人(含流动人口)。
    市卫生健康局
    七、提高环境质量综合整治
    14
    县道X441线K0+000~K4+840段改建工程(江谷圩镇至汕湛高速江谷互通出口段),完成投资1800万元。
    市交通运输局
    15
    省考漫水河断面淘金井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会分局
    16
    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会分局
    续建项目
    17
    完成绥江-五马岗断面水质自助监测站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会分局
    18
    全面建成梁村监测站并投入使用。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会分局
    19
    实行城区环卫清运保洁服务一体化。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20
    对我市13个镇(街道)河道和排灌系统等进行清淤,累计完成200公里。
    市水利局
    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1
    2019年全面建成“数字化城管”,并投入使用。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22
    实现全市城区16所公厕形象全面改观,建成“美洁公厕”。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23
    实施“扶强计划”志愿服务,在全市社会组织中择优10家志愿服务组织,加大力度进行扶持,实现“学习十九大 共建和谐社会”“讲好四会好人故事”“彩虹行动进社区(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等十大扶强项目。
    市文明办团市委
      
    24
    完成四会市档案馆建设。
    市代建中心
    九、加强安全教育
    25
    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全市13个镇(街道)各创建一所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市公安局(禁毒办)
    肇庆事项
    十、提高群众服务水平
    26
    开展集贸市场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主要对下列范围的强检计量器具开展强制检定:1、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登记的主营农副产品交易的集贸市场内的用于贸易结算的秤(不含杆秤,最大量程不大于60kg)。2、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卫生健康部门核准登记,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卫生院(所、室)、计划生育指导部等)在用计量器具。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7
    完成不少于每千人5批次食品抽检任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附件二:
      名 词 解 释
      “三个定位”。四会要努力建设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地、肇庆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区、实施追赶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格局。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突出城市、产业、生态功能分区,构建城市发展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轴和生态发展绿色长廊的“一核一轴一廊”新发展格局。
      肇庆工业发展“366”工程。到2021年,培育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3个千亿产业集群;引育6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6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
      肇庆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到2021年,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确保建成10家本科高等院校、30家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肇庆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到2021年,打造6个百亿农业产业集群、创建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同时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以科技强农、品牌强农,并构建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
      物联网六域模型。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六域模型:物联网“用户域”“目标对象域”“感知控制域”“服务提供域”“运维管控域”“资源交换域”协同体系。
      “双容双承诺”。指政府对产业投资项目实行容缺容错和承诺,容许企业相关审批手续先缺后补、政府工作人员容错,企业承诺按照有关程序分步补齐相关审批手续、政府承诺不加码验收,促进产业项目“先建后验”直接落地建设。
      “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拆旧复垦。将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复垦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以下简称复垦指标),优先保障所在村建设需要后,节余部分以公开交易方式在省内流转用于城镇建设。
      融媒体。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八有”脱贫标准。预脱贫户在家庭收入、住房安全、子女教育、基本医疗、饮用水、通电、电视和网络等8个方面脱贫标准。
      智慧新警务。指以统一建设的云平台和移动警务终端为支撑,实现数据从云端到民警的双向互动运用,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全流程、点对点服务。
      “多证合一”。证照整合改革,目的是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主要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印章刻制备案证明和银行开户许可证。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两个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孵化器。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与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众创空间。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
      独角兽企业。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企业的称谓。
      瞪羚企业。银行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医联体。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