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唐山市开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开平实现加速转型、跨越提升的关键年,面对去产能经济受挫承压、“郊区”模式城乡发展短板突出、新冠疫情等多重严峻挑战,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创新进取、奋发作为,全区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总基调,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1亿元、81.1亿元、6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7.7%、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4:53.3:43.3。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完成3.0亿元、0.2亿元、4.9亿元、0.4亿元、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下降55.9%、下降1.6%、下降31.1,增长3.1%。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520公顷,总产量29964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16公顷,总产量达5659吨,产量比上年下降2.1%;蔬菜播种面积1021公顷,总产量达到56408吨,比上年增长20.0%;花生播种面积1845公顷,总产量达到7609吨,比上年增长13.4%。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54吨、8736吨,水产品产量2680吨,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9%。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年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38.2%,比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 三、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8.2亿元,同比增长3.3%。 1、“2+2+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积极进展。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两大支柱产业稳步推进做大做强,增加值同比增长4.0%,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1.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速10.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14.2%。 2、规上工业生产态势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6.9%,低于市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居全市18个县区第15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亿元,同比下降68.3%。其中,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7亿元,同期16.9亿元;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实现利润1.9亿元,下降2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96.3亿元,下降9.5%,营业收入利润率增长2.4%,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3、规下工业快速跟进。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4.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1%。按三次产业分:一产投资下降81.7%,占总投资比重为0.9%;二产投资下降8.7%,占总投资比重为59.5%;三产投资增长51.4%,占总投资比重为39.6%。全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6.2%,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12.5%;全年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34.7%,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56.7%。 年末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家,全年完成增加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40.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亿元,比上年下降2.0%。分行业看,批发业17.8亿元,零售业86.0亿元,住宿餐饮业5.5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9.3%、0.3%、3.7%。从营业收入看,批发零售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4.9亿元,同比增长10.2%;住宿餐饮业限上企业实现营业额0.07亿元,同比增长127.7%。 年末限额以上企业42家,实现商品销售额100.8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化妆品类增长13.8%,化工材料增长7.2%,汽贸类增长10.1%,五金电料类增长6.6%,煤炭及制品类下降50.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5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81.5%,石油制品类下降16.7%。 六、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2020年,全区全部财政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7.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亿元,同比增长29.9%。 全区完成税收收入24.2亿元,下降11.4%。 金融系统实现较快发展。在统金融机构10家,年末存款余额269.3亿元,比年初增加22.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09.7亿元,比年初增加16.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0.2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区在统的保险企业2家,其中,人保财产公司保费收入7261万元,比上年增加4.3%;人寿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72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3903万元,比上年下降0.7%。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年末共组织实施并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6项,其中申报省级项目22项,申报市级项目34项。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及职业学校 33所、专任教师2222人、在校学生26054人。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及完善教育附属设施项目24个,增加幼、小、初学位6670个,中、小学教育水平走在全市前列,教育信息化工作领跑全国。 卫生、文化、艺术、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蓬勃发展。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开平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新增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现乡村一体化办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65%。新建图书馆、室内滑冰馆,文化下乡8340场,更新健身设施850件。 八、人口与环境 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为84384户,总人口248025人。其中男122569人、女125456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人口出生率为2.61‰,自然增长率为-3.1‰。 2020年总人口及其构成 单位:人 区域环境面貌彻底改观。2020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改一通”力度空前,累计实施8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总占地3967.6亩,惠及8个村(社区);新建和翻修12条城市道路、8座上跨及下穿桥,累计总里程40.3公里,老旧道路基本全面更新。投入4.5亿元,开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运垃圾70万吨,拆改1.25万处,改厕4万座。硬化村村通、户户通道路38.5公里,打造8个省级美丽乡村。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PM2.5浓度从104降至46微克每立方米,年度优良天数增长78.2%、达到237天,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优秀县区”。 九、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63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5元,比上年增长6.7%。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有力。扎实推进养老、工伤、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110户247人贫困人口提前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新增城镇就业70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33元,农村居民生活保障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73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2020年快报数据。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公报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