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安市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4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8.2亿元、34.2亿元和159.0亿元,分别增长5.6%、3.0%和3.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25.6%、15.6%和58.8%,分别拉动GDP增长0.9、0.5和2.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6:15.1:70.3调整为16.5:14.8:68.7。其中,区本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8.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8亿元、28.7亿元和128.3亿元,分别增长5.7%、3.2%和3.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25.8%、16.2%和58.0%,分别拉动GDP增长0.9、0.6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15.5:69.6调整为16.9:15.2:67.9。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29.8亿元,增长2.3%,占GDP的比重为56.1%。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分别完成15.3亿元、29.5亿元和85.0亿元,分别增长5.7%、3.0%和1.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4.5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2亿元,同比增长5.7%,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3.1万吨,同比(下同)增长0.8%。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万公顷,产量20.2万吨,增长0.4%;玉米播种面积0.86万公顷,产量5.4万吨,增长0.2%;小麦播种面积0.14万公顷,产量0.46万吨,下降5.2%。油料种植面积1.05万公顷,产量2.7万吨,增长2.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0.8万公顷,产量43.9万吨,增长2.2%。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4.9万吨,增长17.1%;禽蛋产量1.5万吨,下降11%;禽肉产量0.8万吨,增长1.6%;蚕茧产量330吨,增长2.5%。全年生猪出栏69.4万头,增长19.6%;肉牛出栏4437头,下降3.6%;羊出栏2.8万只,增长80.4%;家禽出栏624.67万只,增长6.6%。 全区积极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及示范村,加快建设以龙安乡、大龙镇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6个,创建市级先进县,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9个。全区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9个,5个已建成投产。完成龙安柚提质增效管护0.6万亩,发展优质蔬菜12.6万亩,黄精、花椒等经作产业1.66万亩,新建优质柑橘、桃李等水果0.2万亩,发展桑园1.2万亩,养蚕1.2万张。全区实现流转土地13.5万亩,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纳园区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带动7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培育11家区级合作社,成功申报10家市级合作社、8家省级合作社,新培育发展种养业专业大户21家,种养业专业大户达200余家。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和草地贪夜蛾防控等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区大小春病虫防治165.13万亩次,免疫畜禽207.14万头(只、羽)。全域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区农产品抽样检测190个,合格率在97.8%以上;抽样定量检测600个,合格率99.8%。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32个,绿色食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 大力实施“湖羊入川”和“湖羊致富”工程,建成石笋万头湖羊基地,建成圈舍37栋,引进湖羊种羊6000余只;建成湖羊养殖基地(幸福农场)75个,引进湖羊16752只,举办“湖羊致富”工程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完成悦来镇洞沟、兴平镇新农“跑道养鱼”基地建设,安装12条标准跑道,预计年产值300万。 全年森林面积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5%。自然保护区个数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19.9公顷。 全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3495公顷,机电井数193眼,机收面积24123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52.4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3.4亿元,增长7.5%,对经济贡献率为16.6%,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为2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6.0亿元,增长-3.8%,重工业实现产值24.4亿元,增长7.8%;支柱产业中,电力完成总产值18.3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增长5.2%。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增长-20.6%,工业产销率实现99.5%。其中,区本级工业增加值完成12.8亿元,增长7.4%,对经济贡献率为18.5%,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为1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4.6亿元,增长-4.8%,重工业实现产值20.6亿元,增长8.7%。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增长-24.5%,工业产销率实现99.7%。 区本级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新培育小微工业企业30户,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完成153(家)次;“3+1”产业体系初具规模,装备制造、现代轻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0户,全年产值预计达10亿元。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增长-0.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资质以上等级建筑企业纳入统计共84户(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5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区本级建筑业增加值为16.0亿元,增长-0.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3%,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0亿元,增长6.8%,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24.7亿元、21.1亿元和29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4.9%、6.5%和2.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1.2亿元,增长-11.5%。商品房施工面积830.6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竣工面积128.5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面积184万平方米,增长-32.5%。区本级(下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8.3亿元、11.2亿元和146.0亿元,分别增长74.3%、-22.5%和7.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1亿元,增长3.5%。商品房施工面积363.2万平方米,增长-20.2%,商品房竣工面积110.2万平方米,增长73.9%;商品房销售面积98.6万平方米,增长-32.4%。 区本级51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61.6亿元,2020年完成29.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生态环保项目完成投资0.2亿元,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0.8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7.6亿元,增长-3.0%。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分别为16.6亿元、116.7亿元,分别增长-1.0%和-3.0%、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3亿元和23亿元,分别增长-5.3%和-4.0%。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07亿元、50.6亿元,分别增长-3.1%和-2.8%。其中区本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0.8亿元,增长-3.1%。 全区A级景区共7个,其中5A和4A级景区各1个,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2.8亿元,接待旅游人数851.79万人次,全区星级酒店6个,星级酒店客房726间。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区本级签约项目总数55个,协议资金130.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类项目10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爱众智慧产业园)。55个签约项目中,二产业17个,履约、开工15个;一产业14个且全部开工,三产业23个,21个履约、开工。全年固投共计到位51.6亿元,完成率103.2%;其中省外固投41亿元,完成率120.6%,外资利用2620万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23万美元,其中出口3223万美元。当年实际使用外资391万美元。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大龙战斗至太山产业路已完工;兴平镇新农水库至郑山乡七一水库产业路已完工;已完成美丽乡村旅游产业路20公里;已完成改建村级公路50公里。 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768.1公里,等级公路274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3.7公里。年末公交车路线25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216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459辆。 全年邮政主营业务收入(邮政数据含前锋区)实现6264.1万元,邮政业务总量实现15001.7万元。区本级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7万户,增长-60.7%;移动电话用户39.6万户,增长0.1%;宽带用户22.4万户,增长-30.6%。 八、财政、金融 区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6亿元,增长-7.5%。其中税收性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3.3亿元,增长8.6%。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8.7亿元,比年初增加71.1亿元,比年初增长9.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24.7亿元,比年初增加35.4亿元,比年初增长9.1%。 九、教育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64所,其中小学24所,初中40所。高中1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5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4.8万人,小学专任教师171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4.9万人,专任教师53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9196人,专任教师320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融媒体中心1个。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59.4%。 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场馆1个,剧场影剧院6个,博物馆3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30千册。 全区卫生机构共6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诊所108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共6645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808人,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609人,注册护士2319人。全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6012张。全区医疗机构门诊人次414.95万人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8‰,新生儿死亡率1.06‰。 十一、环境保护 广安主城区全年共有效监测366天,达标332天,达标率90.7%,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51.4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3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5.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19.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年均值为1.0毫克/立方米、臭氧年均值为137.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渠江各监测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Ⅲ类水质,肖溪河、蒙溪河、土河、渔池滩河、消水河等河长制河流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 全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均为地表水),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达标率100%。 24座乡镇污水处理站监测达标率100%,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达标。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户数27.5万户,户籍总人口为90.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6.6万人,城镇人口34.0万人,其中区本级户籍总人口73.6万人,乡村人口48.1万人,城镇人口25.4万人。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343元,增长5.9%。其中,工资性收入25678.7元,增长5.4%;经营净收入5328元,增长5.4%;财产净收入3404.3元,增长12.7%;转移净收入3932元,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23695.8元,增长1.3%。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8159.1元,增长1.1%;衣着消费2865.1元,增长5.6%;居住消费支出4810.1元,增长2.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2523.8元,增长1.5%;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368.1元,增长-4.0%;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75.3元,增长-0.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009.4元,增长-4.4%;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884.9元,增长7.3%。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96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7976元,增长9.1%;家庭经营净收入7308元,增长8.6%,财产净收入433元,增长7.9%;转移净收入1678元,增长7.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50元,增长8.1%。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478元,增长7.7%;衣着消费支出1230元,增长13.9%;居住消费支出2625元,增长0%;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095元,增长13.5%;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031元,增长11.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50元,增长5.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05元,增长27.2%;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535元,增长-1.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6.8亿元,开展各类就业培训117次。 区本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7万人。 区本级敬老机构数单位数25个,敬老机构数床位数2140张,社区服务设施55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7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835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广安区2021年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由于统计方法制度、统计口径调整,部分数据有修正。 4、公报中林业、渔业、农机、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文化事业和广播电视、项目投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财政、税收、保险、证券、科技、教育、体育、户籍人口、档案、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数据分别来源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局、区发改局、区投资促进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教科体局、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电信广安分公司、移动广安分公司、联通广安分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其余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广安调查队返回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