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91|回复: 0

[江苏] 2020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1-11-1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5.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114667元,增长6.9%。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全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八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在2020年中郡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如东排名第37位,比上年度前进4位;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百强评比中,如东排名第35位,比上年度前进9位;在社科院百强评比中,如东县在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中排第45位,比上年度前进5位。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0.81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561.06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503.24亿元,增长7.5%。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7.9:48.6:43.6。

    大众创业活力迸发。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60万户,比上年增长27.5%,其中,新增个体户12790户,民营企业2343户,外资企业14户,年末全县拥有市场主体11.27万户。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613家,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中占比84.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12.6%,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 75.2%。新增创业1866人,其中新增大学生创业400人,农村劳动力创业973人;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509万元。

    就业和再就业持续推进。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83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02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42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38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6%。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100.24万人,比上年减少9974人,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6.18‰。其中,男性49.15万人,女性51.09万人。其中,0-17岁9.58万人,18-34岁16.47万人,35-59岁38.72万人,60岁及以上35.48万人。

    2020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

    100.24

    #0-17岁

    9.58

    9.55

    18-34岁

    16.47

    16.43

    35-59岁

    38.72

    38.62

    60岁及以上

    35.48

    35.39

    #男性人口

    49.15

    49.03

    女性人口

    51.09

    50.9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35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65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73元,增长7.4%。

    2020年居民收支构成表

    指标名称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指标值
    (元)

    增幅
    (%)

    指标值
    (元)

    增幅
    (%)

    指标值
    (元)

    增幅
    (%)

    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35

    5.9

    49565

    4.5

    23773

    7.4

    工资性收入

    23376

    4.7

    31755

    3.2

    13488

    6.5

    经营净收入

    7108

    5.1

    6688

    3.7

    7602

    6.9

    财产净收入

    2941

    9.8

    4738

    7.9

    820

    13.9

    转移净收入

    4310

    11.5

    6384

    9.8

    1863

    13.8

    生活消费支出

    21203

    -0.6

    25549

    -0.2

    16075

    -2.3

    食品

    6254

    -0.6

    7499

    -2.0

    4785

    0.9

    衣着

    1721

    -0.5

    2364

    3.1

    962

    -11.4

    居住

    2470

    8.0

    2545

    11.2

    2382

    4.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471

    2.4

    1682

    3.3

    1221

    0.2

    交通通信

    3647

    1.2

    4973

    1.8

    2083

    -2.7

    教育文化娱乐

    3472

    -9.5

    4156

    -9.1

    2665

    -11.0

    医疗保健

    1303

    1.3

    1399

    1.8

    1189

    0.3

    其他用品和服务

    865

    0.9

    931

    3.4

    788

    -2.4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03元,比上年下降0.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549元,比上年下降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75元,比上年下降2.3%。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6.3%和16.6%。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4%和29.8%。

    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63辆、助力车143辆、洗衣机104台、电冰箱123台、彩电225台、电脑71台、空调256台、热水器117台;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2辆、助力车136辆、洗衣机104台、电冰箱121台、彩电190台、电脑45台、空调207台、热水器107台。年末全县居民住房达标率87.5%。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9.05万人,较上年增加0.6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3.44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9.0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28万人。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总数(含社区养老)1.4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14张,享受尊老金6.08万人。年末城市特困人员(城镇“三无”)60人,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五保户)5048人,全县城乡低保4481户6013人,其中,城镇低保231户289人,农村低保4250户5724人。全年结婚登记4199对。

    三、农林牧渔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55.45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0.77亿元,下降2.2%;牧业产值31.83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71.25亿元,增长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20亿元,增长2.6%。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00千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0.67千公顷,增加0.22千公顷,增长0.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7.84千公顷,增加0.25千公顷,增长0.4%;秋粮播种面积72.83千公顷,减少0.03千公顷,下降0.04%。全县粮食产量98.04万吨,增产0.09%;粮食亩产464.60公斤,减产0.05%;棉花产量576吨,增产70.9%;油料产量2.55万吨,增产3.0%。全年生猪出栏48.03万头,下降46.3%;羊出栏25.22万只,增长9.1%;家禽出栏2855.10万羽,增长6.6%。水产品产量30.92万吨。

    全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82台,联合收割机151台,水稻插秧机309台,高效植保机235台,旋耕播种机274台,农机总动力97.99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94.52%。

    全县家禽规模养殖占比99.32%,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占比99.8%。新增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0个(农产品加工流通类7个,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类10个,农业基础建设5个,现代服务业9个,现代种养类8个),项目总投资180.32亿元,全年计划总投资34.09亿元,完成投入34.09亿元。全县累计登记在册并正常运行的省级示范场35家、市级示范场21家,县级示范场156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12家,全县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94家(含林业4家)。年末全县拥有绿色食品获证企业12家,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获证总数29个。全年建成并通过验收1个绿色优质西兰花基地和4个水稻基地,面积19.34万亩,年末全县通过验收的绿优基地达56.44万亩。全县新增农业物联网技术点13个,其中,种植业6家,应用面积新增1021亩;养殖业5家,应用面积新增163亩;水产业2家,新增面积60亩。线上年销售100万元以上农业电商6个。“如东蘘荷”成功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了如东种植业地理标志农产品零的突破。

    四、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9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81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4%和1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33.8%,股份制企业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4%。

    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7.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0.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9.5%;主营业务成本增长8.9%;利润总额增长14.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29.33

    25.02

    饲料

    万吨

    48.96

    46.59

    化学纤维

    万吨

    4.02

    -24.19

    万吨

    4

    -22.61

    亿米

    10.33

    -16.31

    印染布

    亿米

    1.6

    -4.44

    服装

    亿件

    0.5

    2.91

    家具

    万件

    57.59

    -7.89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万吨

    8.1

    9.22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0.26

    -25.25

    塑料制品

    万吨

    0.6

    -24.87

    水泥

    万吨

    139.85

    16.1

    光缆

    万芯千米

    276.26

    28.21

    年末全县拥有资质建筑企业349家,其中,特级总承包企业2家,一级总承包企业14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8家,二级总承包企业39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107家,三级及劳务企业218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2%;竣工产值466.88亿元,增长0.2%,竣工率23.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15.02万平方米,增长12.4%;竣工面积1477.57万平方米,下降15.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61.35万平方米,下降11.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0%,服务业投资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0%,民间投资增长25.3%,项目投资增长9.4%。

    年末全县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3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75亿元,增长19.2%。商品房施工面积300.80万平方米,增长24.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4.53万平方米,增长26.9%。全县商品房竣工面积44.59万平方米,增长319.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10万平方米,增长491.1%。商品房销售面积111.87万平方米,增长39.8%,其中住宅83.33万平方米,增长9.4%。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95亿元,增长0.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3.46亿元,增长0.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3.48亿元,增长0.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82.94亿元,增长0.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24.01亿元,增长0.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8.5%,饮料类增长13.4%,烟酒类增长3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4%,化妆品类增长27%,金银珠宝类下降15.0%,日用品类增长1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2%,汽车类下降2.9%。

    全县进入统计的规上文化定报企业8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6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5家。24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市、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10个市重点项目年度累计完成实际投资额22.54亿元。全县入库旅游项目20个,旅游项目投入完成18.52亿元。年末全县拥有旅游星级饭店6家(其中四星、三星、二星各2家),旅行社7家,3A级旅游景区2处, 2A级景区1处,省(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星级乡村旅游点5个,省级自驾游基地2处;新增、新建生态停车场9个、A级旅游厕所54个。

    七、开放型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395.31亿元,增长4.7%,其中,出口总值157.80亿元,增长11.6%;进口总值237.51亿元,增长0.6%。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9个,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7.96亿美元,增长384.7%;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18亿美元,增长10.2%。

    全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733万美元,下降70.4%。全年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32亿美元,增长100.5%;新派劳务人员156人,下降73.0%,年末在外劳务人员1076人,下降6.3%。

    八、交通、邮政电信业和电力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3140.867公里,公路密度为18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公里,一级公路297.038公里,二级公路346.162公里,三级公路218.725公里,四级公路2201.172公里。航道总里程778.9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7条,里程200.76公里,等外级航道578.2公里。内河码头共13个,泊位32个,岸线长度1564米。

    年末拥有城市公交、客运班车、旅游客车366辆19385座,拥有营运货车4868辆59737吨,运输船舶142艘71565总吨。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4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81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932万吨,货运周转量19.17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426万吨,货运周转量14.82亿吨公里。海洋铁路如东站全年发送旅客6.3万人次,栟茶站发送旅客3.2万人次,合计到达人数约18万人次。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27.4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87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1.03万辆,增加1.44万辆;载货汽车1.13万辆,增加0.21万辆;摩托车5.33万辆,减少0.61万辆。年末全县个人汽车保有量达21.1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6万辆。

    年末拥有邮政局1处,邮政支局所47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3.65亿元,增长4.0%。全县光纤宽带用户占固定宽带比重达到100%。三大运营商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19亿元,增长4.2%,手机用户新增9.3万户,宽带用户新增3.5万户。

    全年用电量66.89亿千瓦时,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82亿千瓦时,增长21.2%;第二产业用电量50.08亿千瓦时,增长7.8%,其中,工业用电量46.95亿千瓦时,增长7.7%;第三产业用电量4.82亿千瓦时,增长2.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17亿千瓦时,增长6.2%。

    全县拥有发电装机容量304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52.45万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83.0%,光伏发电、火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5万千瓦、11万千瓦、2.5万千瓦、3.05万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11.5%、3.6%、0.8%、1.0%。

    九、财政、金融

    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2亿元,增长4.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2%。其中税收收入50.55亿元,增长4.9%,税收占比达84.2%。各项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7%。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实现20.45亿元,下降3.0%,企业所得税实现10.50亿元,增长12.6%。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83亿元,增长1.7%。公共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5%,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3.79亿元,增长2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77亿元,同比增长30.5%;教育支出23.34亿元,增长6.1%。

    全年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款208.84亿元,年末存款余额1593.49亿元,增长15.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93.87亿元,比年初增长108.5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9.77亿元,比年初增长80.27亿元。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91.15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04.31亿元,增长23.5%。

    年末全县拥有财产保险机构15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7.19亿元,增长16.3%;赔付金额3.95亿元,赔付率55.0%。人寿保险机构23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19.39亿元,增长7.6%;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3.32亿元。

    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77亿元,比上年下降2.1%;提取公积金9.50亿元,增长8.6%。全年实缴职工人数7.57万人,净增2223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2332件,增长82.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32件,增长87.1%,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218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35件,增长34.7%。商标注册量2050件,同比增长14.2%。年末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1家,比上年净增24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孵化器2家。全年完成当年实付5万元以上的有效产学研合作项目数148项。

    年末全县拥有建制幼儿园55所(含四个分园),在园幼儿14670人;小学49所,在校生30345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22所,学生15939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所),在校生9063人。省优质园46所,市优质园5所。本科上线2557人,上线率97.1%。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国赛获冠军1个,省赛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75平方米,县文化馆全年举办各类演出和展览展示88次,开设免费培训班12个,免费培训4600余人次。县图书馆接待读者16.58万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8余场次,县图书馆蝉联国家一级馆并获评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全年组织各类公益性演出150场,送戏下基层120场以上,县杂技团惠民演出544场。50余件文艺作品在省以上展演、参赛、发表,获得国际级奖1个、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8个。

    国清寺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南通市公布为大运河南通地标。国清寺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列入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县非遗展示馆正常向社会开放,全年接待参观团体达1000余人次。如东泥面塑参加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匠人匠心”云竞技获一等奖。新增藤编、玉雕和空竹3个市级非遗项目。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7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1个,妇幼保健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4111张,卫生技术人员51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52人,注册护士2246人。全县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22人。累计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全年成功承办全国赛事1项次、省级赛事1项次、市级赛事4项次。体彩销售额突破1亿元。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0年县城区实施“三河六岸”和鹤鸣公园等PPP项目2个;新建、改造11座污水处理厂;市政项目建设15项,实施36个城区绿化点位和如东东高速出口景观改造,新增造林面积9090亩、城市公共绿地4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57%。

    全县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二氧化硫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44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26.2微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7.7%。城镇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平均值为47.6分贝,交通干线昼间噪声平均值为66.6分贝,均符合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注:

    1.公报中发布的2020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别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根据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布<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18修订版)的通知》(苏科高[2018]86号)进行统计。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统计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本公报中,就业、创业、农业、建筑、旅游、开放型经济、交通、邮电、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社会保障、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部门提供。

    8.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就业人员数据以最终发布的如东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为准,本公报中不单独发布相关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