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哈尔滨市呼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的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向好,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7亿元,比上年下降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14.9:48.3,调整为36.8:14.7:48.5。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522067人。其中城镇人口204623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在全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213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4%。全区出生人口1947人,出生率3.7‰,死亡人口3523人,死亡率6.7‰。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91人,比上年下降7.2%,失业人员再就业17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控制目标0.5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比上年下降42.8%,其中税收收入1.1亿元,比上年下降44.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呼兰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呼兰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4.7平方公里,起步区6.9平方公里。
精准扶贫 动态调整后,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39户、11970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1801户、3239人,享受农村低收入186户、336人,享受特困供养52户、52人,总体参保率30.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临时救助72人,6.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中有残疾人1730人,参照低保残疾人标准,为643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2.9万元,为973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83.2万元,为688名非“三低”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62.7万元,实现了贫困残疾人“应补尽补”。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农业产值46.2亿元,比上年下降6.3%;林业产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牧业产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4.9%;渔业产值1.2亿元,比上年下降2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区蔬菜产量55615.4吨;水产品产量4600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400吨,捕捞水产品产量200吨;瓜果类种植面积95.2公顷,产量2307.5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50.2公顷,产量21657吨。 全区绿色食品标识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 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7.9万千瓦,化肥投入(折纯)3.6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6.2%;食品制造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60.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3.8亿元,产品销售率100.6%,增加2.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0.2亿元,比上年下降90.6%,其中利润总额-0.9亿元,同期为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6户,亏损面为33.3%,亏损企业亏损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9.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82.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7亿元,比上年下降29.6%。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7户。其中一级资质及以上建筑企业1户,占全部建筑企业的3.7%;一级以下建筑企业26户,占96.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下降3.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下降21.1%;金融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房地产业增加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8.1亿元,比上年下降0.4%。
交通运输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8.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6%。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8.9万吨,比上年下降56.8%。
邮电通信[2] 邮电业务总量5.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7亿元。移动电话用户110.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5.8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20.2万户,其中宽带接入户19万户。 旅游业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6.3万元,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2家,旅行社4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房地产投资0.3亿元,比上年下降47.1%。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0.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8亿元,比上年下降40.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7%。
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0.3亿元,比上年下降47.1%,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其中住宅投资0.3亿元,比上年下降40.1%;商品房销售面积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8.4%。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0.3%。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1.4亿元,比上年下降30.2%;限额以上非法人单位零售额0.4亿元,比上年下降29.8%。
七、外经外贸
使用外资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
使用内资 全年引进省域外项目10个,签约额102.3亿元。其中,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289.2万元。
八、金融[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九、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境内国道2条:临江-嘉荫公路(编号G222)里程52公里,北京-抚远公路(编号G102)里程50公里。规划农村公路205条、971公里,其中乡级公路52条、468公里;村级公路153条、503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853公里,其中:路网内公路853公里。乡级公路硬化里程446公里,占乡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95.3%;村级公路硬化407公里,占村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80.9%。修复城区破损道路,维修车行道6000平方米,维修人行道1100平方米。
城市交通 截至2020年末编码城镇公交线路12条,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15公里。公交运营车辆105辆,更新车辆10辆(新能源公交车10辆)。出租汽车184辆。农村公交营运线路45条,车辆124辆,线路长度1023公里。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共发放廉租补贴1695户,金额701.9万元。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年淘汰5处7台燃煤锅炉。水环境质量达到考核要求,松花江大顶子山断面、呼兰河口内断面,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呼兰河口内水质监测数值:氨氮:0.75mg/L、总磷:0.22mg/L、化学需氧量:23.5mg/L。持续优化城市环境,补植行道树765株。
供热、供气 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75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9%;全区供气管道总长度97.8公里,天然气管理用户5万户、开栓用户4.7万。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区专利申请量126件;专利授权量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7件。
教育事业 全区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4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2所。 2020年全区教育机构学生、教师情况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文化馆(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
卫生事业 全区各类卫生机构220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230张。卫生技术人员3241人,其中执业医师965人,注册护士1220人。
体育事业 参加国内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测算,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 入25354元,比上年下降0.7%;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 支配收入21442元,比上年增长7.8%。
社会保障事业 年末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487人,比上年增长12%。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9006人,比上年增长3%。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00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5512人。特困1298人,比上年下降3.3%。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1家,床位1247张,救助孤困儿童62人。城镇低保标准684元/月;农村低保标准4395元/年。
十二、能源、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能源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055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其中全行业用电量7345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工业用电量364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8%),居民生活用电量3209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3%。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9%,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7.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上升0.2%。
资源 全年完成造林9767亩。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15419公顷。活立木积量16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起,与上年持平;死亡16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起;发生电力行业事故1起;无亡人火灾事故发生。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自2018年托管后不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2]邮电通信,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4]用电量因干线因素,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可能存在0.1-0.2的误差。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呼兰统计年鉴》为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来自辖区公安局;劳动就业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财政局;呼兰开发区数据来自商务局;精准扶贫数据来自扶贫办公室;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局及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三大运营商;旅游业数据来自文体局;外经外贸使用外资数据来自企业投资服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路网建设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城管局;城市交通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保障性安居工程数据来自住建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数据来自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供热、供气数据来自住建局;科技事业数据来自工科局;教育事业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电视台;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体育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呼兰调查队;社会保障事业数据来自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呼兰分局;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数据来自民政局;用电量数据来自电业局、供电局;资源环境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草局、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