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259|回复: 0

[湖南] 2019年株洲市渌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86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137
    发表于 2021-5-17 2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株洲市渌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融城,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一、 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014元。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4:39.4:44.2调整为17.3:39.3:43.4。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57.5%、35.9%,拉动GDP增长0.6、4.9、3.1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6.9亿元,比上年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48.96万亩,同比增长1.38%;早稻面积19.44万亩,同比下降10%;蔬菜面积16.87万亩,同比增长1.71%;粮食总产量22.48万吨,同比增长4.19%,早稻产量8.67万吨,同比下降8.56%;蔬菜产量36.2万吨,同比下降2.62%;瓜果类面积2.17万亩,同比增加22.2%,产量4.49万吨,同比增加47%;生猪出栏48.79万头,同比下降14.01%,家禽出笼210.96万羽,同比增长31.78%;水产品产量12462.6吨,同比增加3.54%;禽蛋产量5849吨,同比增长8.33%。
    全年成功创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0家。打造王十万黄辣椒等省市农产品名牌,朱亭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万亩名贵树中苗木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建立基地28万亩,带动农户11万户。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第一家天猫优品服务站顺利建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8.5%,股份制企业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9.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73.3%,制造业增长2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医药制造业下降57%,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1%。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3.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7%。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不同增长。
    表1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5.5
    涂料
    13.0
    合成洗涤剂
    -5.0
    硅酸盐水泥熟料
    7.5
    水泥
    7.2
    7.2
    锌合金
    281.0
    电力电缆
    93.6
    金属切削工具
    -16.0
    包装专用设备
    -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9.1%;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6%。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2%。完成房屋施工面积74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房屋竣工面积54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1.6%;第三产业投资比去年下降14.6%。剔除跨区项目和房地产: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0.2%;非国有投资增长29.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9.7%;按投资方向分,其中产业投资增长105.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0.7%。全年施工项目247个,增长37.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36个,增长6.3%。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4.6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住宅投资12.9亿元,增长24.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9.1万平方米,下降20.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9万平方米,下降24.7%。商品房销售额20.2亿元,下降40.2%。其中,住宅销售额15.7亿元,下降11.7%。
    五、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增长15%;零售业增长12.1%;住宿业增长6.1%;餐饮业增长9.3%。按地区统计,城镇消费增长11.7%;农村消费增长8.5%。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5.1%,饮料类零售额增长24.7%,烟酒类零售额增长5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0.9%,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27.6%,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7.7%,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3.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46.5%。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57个,其中,新设立企业6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个体户1672户。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4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6%。全区引进内资项目116个,合同引进区外资金171.5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50.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际利用外资6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5%。
     六、交通运输与邮电
    全年完成农村畅通工程、公路提质改造100公里,标准化渡口码头改造2处、客运招呼站7个及新建公交站亭18个,危桥改造3座。正式实施渌口至市区火车站7路车公交化运营。全年公路货运量1355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公路货运周转量30066万吨公里,增长9.6%。7路公交与市区实现同城同价。“东西联通,南北畅通”大交通路网加快构建。东城大道、渌水二桥全面通车,渌枫大道稳步推进,醴娄高速、渌口港区、长株攸公路、湘江大道二期、湘江东岸综合治理沿江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全区实现邮政业务收入532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金融板块实现收入3889.67万元、寄递板块实现收入802.35万元、邮务板块实现收入635.62万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4.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11.7亿元,增长7.1%。地方收入8.1亿元,增长8.4%。上划中央收入4.8亿元,增长7%;上划省级收入1.2亿元,增长7%。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8亿元,增长22.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亿元,增长51.6%;教育支出4.2亿元,增长14.2%。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增长46.2%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0.6亿元,增长8%;居民储蓄存款132.3亿元,增长12.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6亿元,增长24.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学校(园) 136个。其中,幼儿园67所,教学点22个,小学23所,初中4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15所,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33706人。其中:学前教育6726人,小学教育13612人,初中教育6325人,高中教育7043人。2019年高考二本以上录取500人,录取率44. 33%。全区在编在职教师2287人。全年共发放助学金841.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2万人次。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位3842个。完成育红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540个,率先完成化解大班额任务。
    全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承担重大开发(及转化)项目1项,完成专利申请212件,同比增长35.9%。全年列入省五个100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个,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个。新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人。
    九、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
    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95300户。成功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株洲市渌口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欢乐潇湘•幸福渌口”专场文艺演出。两馆一所免费开放,其中杨得志故居接待10万人次。全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0场,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3000场。“磨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区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
    全区体育设施总体达到577个。其中,室内体育设施45个,室外体育设施532个。总场地面积57.8万平方米,人均设施面积1.96平方米。成功举办2019年湖南株洲“珠江农商”杯首届全国友好城市滑翔伞邀请赛、全区职工乒乓球赛和“壮丽七十年,与文明同行”毅行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2.1万人次,同比增长8.7%;实现旅游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5.1%。
    全区现有医疗卫生计生单位176个,其中,区直医疗卫生计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1个,有村卫生室159个。全区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12人。其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职称293人,初级职称820人。全区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4.25人,开放床位141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4.57张。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5400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1322人,确保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健康管理率100%。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8人,引进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人。打造由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以淦田、朱亭、龙船3家中心卫生院为中心的农村30分钟医疗急救圈。朱亭镇养老康复院纳入了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9.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4,较去年同期下降4.6%,其中PM10、PM2.5、SO2,分别下降20.5%、2.3%、53.3%,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区内2个省环保厅认可的水质环境监测点位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整改中央环保督查交办问题16件。全年上报建设用地38宗208公顷。实现21个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指标692亩、补充水田指标431亩、草地261亩。认真实施旱土、水田开发项目,完成指标验收确认1863亩,全区368550亩耕地(其中31170亩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全年新增管输天燃气用户750户,城镇化污水处理率95%,水质综合合格率99.35%,全年棚户区住房改造315户,危房改造220户,拆除农村危旧土胚房8814余栋(处)。开展湘渌江堤砍青护堤行动,修复水毁应急处险工程3处。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大棚房”问题整治到位,依法拆除27栋7000平方米。全年签订房屋征拆协议340户,征地3400亩。
      全区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起。其中,工贸行业发生事故1起,道路交通事故2起,同比下降28.6%。直接经济损失151.6万元,同比下降71.7%。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数、经济损失数持续下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5.1万人,常住人口30.86万人,城镇化率51.2%。根据公安户籍数据显示:全区出生人口3327人,出生率为9.5‰;死亡人口2560人,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2.2‰。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5元,比上年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34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1953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7元,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11792元,增长1.3%。全区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86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284元,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2.4%。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2平方米。
    全年发放创业贷款117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61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5人,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现脱贫186户,487人。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医疗保险持续提标。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202.1万元,发放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资金1950.4万元,城乡低保人均救助水平分别由2018年351元和184元每月提高至442元和251元每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2018年280元提高到360元。农村五保生活费由2018年380元每月/人提高至468元每月/人。养老服务总人数达6.8万人,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服务达到100%,全区已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年末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1万人,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4.36万人,参保率95.33%;职工医保参保单位403家,参保人数2.6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403家,参保人数1.58万人。共征缴医保基金约2.5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共有8.7万人次获得各类医疗补偿2.1亿元,职工医保共有1.53万人获得各类医疗补偿4032万元。
    注:
    1. 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采取四舍五入,与总数会有出入。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数据来自邮政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商粮局、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服务中心;市场数据来自市场监管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各银行;环保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资源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征拆办;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体育旅游数据分别来自教育局、卫健局、科工信局和文旅广体局;人口、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公安局、人社局、医保局、民政局、扶贫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