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济南市莱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莱芜融入省会城市的开局之年,是莱芜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全区经济运行整体呈现 “稳”“快”“好”的特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运行全面向好。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93.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91 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50.31 亿元,增长10.8 %;第三产业增加值287.30 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为9.4:42.2:48.4,三产占比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2262元。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全区年末常住人口95.66万人。城镇人口5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97%。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1393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二、改革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全年化解泰山钢铁粗钢产能19万吨、富伦钢粗钢产能74万吨,关停宝鼎煤焦化2座碳化室高度3.8m焦炉,压减焦化产能59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5.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56亿元,同比降低70%。年末房地产商品房待售面积15.8万平方米,上年末减少3.75万平方米。 “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推进“一窗受理”改革,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建设项目服务区等9个综合服务区域;推进“一扇门”集中办理,推动事项上网运行,目前130余项事项进驻大厅,1142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网,进驻率100%;优化审批流程,新办企业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销登记公告期由原来的45天缩减为20天,企业申请简易注销可当场办结;推行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登记,商事登记业务70%以上实现了“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共有设施农业个数6081个,其中当年新建个数2119个,当年新建数比同期多1499个;设施农业种植面积9743.6亩,同比增长65%。全年共认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产业化联合体1家。 三、 创新与动能转换 创新动能加快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2378件,同比增长12.8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4件,同比增长32.5%,发明专利授权78件,同比减少14.3%。有效发明专利402件,同比增长15.9%。省、市级创新平台总数达到 54 家,年内19家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建院士工作站1个。企业主持制定地方标准3个、团体标准5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14个。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实施“青年人才归莱行动”,全年引进院士3名、培育万人计划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名。 新动能项目加快集聚。新开工大项目73个,在建大项目108个,欣润同创钢铁渣资源综合利用等63个项目竣工投产,山东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13个项目入选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不锈钢冷轧压延等5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新经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增规上企业97家,其中:工业37家,贸易业48家,服务业5家,建筑房地产7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7869家,同比增长81.6%。新增个体工商户5497户,增长14.42%。发放电子营业执照2769户。 四、农业、农村 主要农产品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9.12万吨,同比下降14.87%。蔬菜播种面积34.01万亩,总产量122.63万吨,比上年增长9.2%;瓜菜类产量40030.5吨,同比增长20%;主要畜禽品种猪牛羊禽肉类产量合计达到 80814.3吨,同比增长24%。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口镇、羊里、寨里等3个镇以及西陇湾等20个村被评为首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羊里镇响水河、寨里镇北峪等8个村荣获“山东森林村居”;建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40个、示范村4个。泰丰食品获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家庭农场5家,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8个,成功列入全省日光温室补贴试点区。55个村完成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0处,改造农村清洁取暖2.3万户,完成农村改厕1.1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093户。
表1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 (单位:万吨)
| 指 标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9.12
| -14.87
| 夏粮
| 3.67
| 13.2
| 秋粮
| 15.45
| -19.6
| 棉花
| 0.2
|
| 花生
| 1.52
|
| 水果
| 11
| 1
| 蔬菜
| 122.63
| 9.2
| 其中:生姜
| 34.97
| 37.8
| 大蒜
| 36.15
| -9.3
|
注:粮食指标包含高新区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265家规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0.99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轻工业65.6亿元,同比下降16.4%;重工业895.4亿元,同比增长7.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速排全市第六位。分地区看,区及区以上工业10.7亿元,增速8.3%。265家规上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的企业82家,增长面30.9%。 产品产销衔接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4.7%,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34.6亿元,同比增长8.5%。
表2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铁矿石原矿
| 万吨
| 557.0
| 8.3
| 铁矿石成品矿
| 万吨
| 295.03
| 3.99
| 钢材
| 万吨
| 877.40
| -0.31
| 生铁
| 万吨
| 757.53
| -1.54
| 粗钢
| 万吨
| 766.12
| -1.79
| 铸铁件
| 万吨
| 3.40
| 65.36
| 铸钢件
| 万吨
| 0.13
| -17.01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29.74
| -4.10
| 金属冶炼设备
| 万吨
| 1.79
| -11.95
|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 台
| 343
| -49.26
| 矿山专用设备
| 吨
| 10730
| 39.64
| 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
| 台(套)
| 4821
| 9.47
| 水泥
| 万吨
| 75.04
| 15.90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33.10
| 54.28
| 电力电缆
| 万米
| 1800.10
| 37.29
|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 千瓦
| 267867
| 47.58
|
企业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68.41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29.91亿元,同比增长19.9%;利税48.57亿元,同比增长3.1%。新兴产业效益良好,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3%;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8%,比全区工业平均利润高38.1个百分点。 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24亿元,同比增长5.82%。年末纳入统计范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达73家,比上年增加5家。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 71.1%;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6.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4.97%。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82亿元,同比增长55.19%,是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住宅投资32.61亿元,同比增长74.2%。房屋施工面积227.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0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1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2%。竣工面积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0.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8%。 七、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总体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3亿元,同比增长7.5%。限上贸易业实现销售额730.15亿元,同比增长25.1%。 从行业看,批发行业完成销售额689.51亿元,同比增长28.16%;零售行业完成销售额38.97亿元,同比下降11.35%;住宿行业完成营业额1.07亿元,同比增长2.24%;餐饮行业完成营业额0.59亿元,同比下降22.57%。 从消费类别看,23个大类商品限上零售额中,有11个类别实现正增长,正增长面为47.83%。其中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等传统消费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书报杂志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升级类消费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2019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第三产业3个百分点。 万泽冷链物流、十八乐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迅速,2019年,规模以上现代仓储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92.5个百分点;“齐鲁古长城、云台莲花境”、“嬴秦祖里、长城故乡”、“汶河生态文化长廊”、绿地雪野湖健康旅游小镇等旅游项目加快建设,中华嬴秦文化园规划设计、709文化产业园、大美嬴泰红色文旅综合体及莲花山核心景区打造积极推进,山东省工委旧址、复原展馆建设加快实施;爱家家政、天惠信息科技等一批新兴服务业企业蓬勃发展,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6.91%和73%,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74.4、39.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速较快。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02.98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出口58.41亿元,同比增长32.2%;进口44.57亿元,同比增长53.1%,贸易顺差13.84亿元。全区实际到账外资1311万美元。 八、交通、旅游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2019年全区累计投资2.7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104.11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10.58公里,养护工程234.01公里,危桥改造2座,新建公交站亭85处。2019年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222.8公里(含区、乡及村道),其中,一级公路68.086公里,二级公路253.88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6.3公里/百平方公里(含县、乡及村道)。 全域旅游加快发展。2019年,莱芜区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文化连片整治区,香山、皇龙冠分获国家4A级、3A级景区。目前,我区共有A级景区16家,包括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3家。共有“泉城人家”民宿9家,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市级中医药旅游示范点1家,市级畜牧旅游示范点7家,旅游强乡镇5家,旅游特色村10家。四星级农家乐4家,三星级农家乐33家,二星级农家乐127家,省精品采摘园6家。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2.4%。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4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税收占比为88.6%。公共财政支出51.58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财政八项支出37.53亿元,同比增长18.11%。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86.7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93.79亿元。 新增挂牌上市企业。新挂牌上市企业3家,挂牌上市企业达到26家,累计引进股权投资1.6亿元。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19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2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小学63所,幼儿园30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中小学生人数 7万余人。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销控基本完成,10所学校投入使用。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9年更新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2处,125件。农家书屋771个,补充更新图书 3.2万册。建设泉城书房1处,书房面积300平方米,图书达到9000余册,实现与济南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71个,建成率达100%。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9252场次、千场文艺走基层活动演出771场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 12处,市级3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12项、市级非遗项目124项。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84 个,其中二级医院1个,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拥有病床床位1336张,卫生技术人员125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20元。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第四届 “万步有约”健走活动,蝉联“全国健走示范城市”。 十一、城乡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19年加快拆迁扫尾进度,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安置区12大片区,完成建设面积43.13万㎡。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全年共改造老旧小区48个,总面积40.4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680户。完成涉农街道户厕11483户的改造工作,建设农村公厕47座。清洁取暖改造完成23573户。 十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率达到93%以上;迎接环保部强化督察17轮次,10个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坚持铁腕治霾,系统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实施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禁放,持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改造农村清洁取暖2.3万户,秋冬季PM2.5同比改善12.2%;坚持重拳治水,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各级河长巡河3.6万次,清理河库“五乱”问题551处,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坚持植绿复绿,新造林2.75万亩、义务植树140万株,完成关停矿山恢复治理21家、地质环境治理项目9个,羊里镇响水河、寨里镇北峪等8个村荣获“山东省森林村居”,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网络。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精准扶贫卓有成效。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5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28个,20项扶贫政策等高对接、全面兑现,75个省市贫困村、1.9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成效显著。 人口平稳增长。全年出生人口7026人,出生率7.3‰;死亡人口5165人,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1.9‰。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576元,同比增长8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7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8元,同比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03,比上年缩小0.0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1393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20元,基本公共服务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至69元;城乡低保月保障标准分别由510元提高到685元,每人每年4200元提高到5480元;建成农村幸福院9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9年的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