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区委“117”工作思路,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抓贯彻、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历城区区划多次进行调整,部分街镇已托管给高新区和南山管委会,所以本次公报发布数据均为历城区目前所属14街镇口径数据) 一、综合 经济总量增长稳定。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65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26.4:71.5。 财政税收健康发展。全区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2.63亿元, 比上年增长5.9%。其中教育支出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实现区域总税收171.96亿元,比上年增长6.8%。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66.2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0%。全年出生人口7585万人,全区男女性别比为96:100。全区常住人口81.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6.29%,较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36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7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6元,比上年增长9.5%。非私营城镇单位在岗平均工资为99766元,比上年增长1.0%。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7亿元,其中农业29.03亿元、林业2.71亿元,木业2.49亿元,渔业0.4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2.32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0.27万吨,其中夏粮4.48万吨,秋粮5.79万吨。蔬菜产量15.15万吨,水果产量,1.72万吨,肉类产量0.17万吨,蛋类产量0.34万吨,奶类产量0.22万吨。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52个,新增家庭农场87家、总数达22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42个。评选表彰十星级文明户2122户、“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16个。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企业效益下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3.3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利税34.39亿元,比上年下降14.2%;利润26.15亿元,比上年下降9.2%;亏损企业亏损额1.93亿元,比上年增长8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5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3.9%,较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不断加速转型。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90家,平均从业人员3.93万人,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7.27亿元,增长4.6%。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1076.9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41.54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规上服务业发展稳定。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142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55家,实现营业收入6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8家,实现营业收入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看,金融、房地产、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0.7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1.7%,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9%。第二产业增长30.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6%,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08.3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四新投资占比30.9%,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227家,实现零售额10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销售额4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对外贸易规模缩减。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70.16亿元,比上年下降30.7%。其中,出口总额完成37.53亿元,比上年下降51.8%; 实际利用外资大幅提高。全区实际使用外资187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合同外资406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5%。 七、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年完成25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和14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旅游路、东湖水厂主体工程完工,新增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推进田庄、张马等9项电网基建项目建设,实施94个村电网提升工程,完成53公里线路迁改和4000户居民供电改造;完成1.3万户老旧小区整治,增设电梯51部,实施9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拆除违建375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更加秀美。加快推进东部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新完成搬迁改造10家、累计达76家,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4.98%;完成147个村近4.3万户清洁能源替代;对小清河沿线及水源保护区108个村开展污水治理,完成49个村管网铺设等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新建2处山体公园和20处“口袋公园”,完成5处山体和18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00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 八、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 科创建设加快。全区新增省市级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16家;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1265人。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一期建成启用。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市级“瞪羚”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总数达到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家。 教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新交付使用中小学、幼儿园23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数量分别达到—家和—家;免费开放唐冶文博中心四馆及文化站点354处,建设市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33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200余场,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末卫生机构692所,其中一员34家,较上年增加12家。卫生技术人员723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614人,较上年增加338人。 社会保障更加全面。全区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81.2%;城镇登记失业率1.72%;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8220元、5480元和7124元;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520元,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138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