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镇江市润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5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37.7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1亿元,增长6.3%。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为0.3:15.9:83.8。 2019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65亿元,增长2.1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2亿元,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12.20亿元,增长1.75%。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21.78亿元,下降27.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9亿元,下降2.57%。 二、农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0693万元,同比下降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5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3.8%。粮食总产量920吨,同比增长32.4%;茶叶产量7吨,同比持平;水产品产量357吨,同比下降42.3%;蔬菜11009吨,同比下降1.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0.59千公顷,同比增长5.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11千公顷,同比增长37.5%;蔬菜播种面积0.48千公顷,同比持平。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18吨,农村用电量3238万千瓦时。 全年粮食单产576公斤/亩,水稻播种面积1300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6.56万元,补贴面积1380亩、724户。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5%,农药用量7.5吨,达到控制指标。农膜使用量为2吨,农膜回收总量为1.69吨。农膜回收率达到84.5%。 共完成成片造林165亩;全区林木覆盖率为32.31%。 2019年度润州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约650万元。完成土方约5万方,疏浚县乡河道3条,疏浚长度约5千米;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2万亩;长效保洁河道约13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3.62亿元,同比增长9.9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3.47亿元,同比下降3.87%;重工业30.15亿元,同比增长11.76%。分行业门类看,采矿业3.85亿元,同比下降24.32%;制造业11.7亿元,同比增长12.5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8.07亿元,同比增长19.65%。在总计中,股份制企业12.42亿元,同比增长1.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07亿元,同比增长19.6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13亿元,同比下降4.28 %。在总计中,民营工业15.55亿元,同比增长0.42%,其中私营企业6.93亿元,同比下降13.25%。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4.73亿元,同比增长16.8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57亿元,同比增长10.95%;利税5.21亿元,同比下降5.27%;利润4.23亿元,同比下降1.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5.78%、11.57%和13.26%,产品销售率为101.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1。 表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计量单位 | 累计 | | | 吨 | 10568454 | | | 吨 | 939 | | | 立方米 | 355223 | | | 吨 | 85100 | | | 万套 | 276.12 | |
年末在库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57家,年平均从业人数为20955人。签订合同额258.69亿元,同比下降5.0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86.34亿元,同比下降17.84%。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55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4%。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6.62亿元,同比下降5.15%。竣工产值91.43亿元,同比增长39.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86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二产投资完成0.11亿元,同比下降94.4%;三产投资完成118.75亿元,同比增长6.5%; 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中的产业投资)完成6.72亿元,同比增长5.7%。 年末在库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29家,完成房地产投资80.84亿元,同比增长17.2%。房屋施工面积273.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5%;房屋竣工面积25.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5%。房地产销售面积48.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房地产销售额完成54.01亿元,同比增长22.2%。待售面积15.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201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4亿元,增长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5.6亿元,下降18.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4.65亿元,增长23.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2亿元,下降82.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27亿元,增长18.4%。全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0.32亿元,比上年下降1%;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8.4%;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年末拥有亿元贸易市场 2个,分别是:镇江九州国际装饰家居广场有限公司、镇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实现成交额22.05亿元。 201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其中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进口总额 0.17亿美元,同比下降69.7%。全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447万美元,占市计划的22.4%。 六、科学技术和卫生 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1家。成功为区内4家企业申请苏科贷1300万元。4个科技项目获市以上立项,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197万元。 2019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17 个、床位 762 张;有卫生技术人员 649 人,其中:执业医师 230 人、注册护士370 人、药剂人员 49 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同步实施,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卫生部分含高新区) 七、教育、体育和文化 年末全区新建一所民办镇江苏州外国语学校,拥有小学13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现有在校小学生12986人,初中生4536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到10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1所,在校学生1186人。年内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14人。(教育部分含高新区) 2019年先后举办区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区“惠普杯”(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区小学生毽绳比赛。李家大山小学、韦岗小学新创建成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镇江实验学校、润州实小、官塘中心小学新创建成市级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2019年镇江市区中考体育考试中我区再次获得均分市区第一。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平均合格率95%以上,优秀率10%以上。我区积极参加市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此部分含高新区) 年末全区拥有街道文化站7个,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全面建成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区图书馆与所有社区书屋100%通借通还;新建13个社区(村)文化馆分馆,社区(村)文化馆分馆达30%以上,新建2个学校文化馆分馆。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年举办区级演出、送戏下乡16场、送展览6场、送电影96场、组织各类读书活动80余场。区文体旅系统在市级以上获奖作品6件,在书画、美术、舞台文艺等方面发表作品20余件。全区已建成体育健身路径点125个。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2450人。 八、生态环境 2019年润州区全年总监测天数365天,环境良好天数236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64.7%,较2018年上升4.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2019年润州区省考以上断面运粮河的新河桥断面水质为Ⅱ类,达到省考核目标。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润州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957元,同比增加3813元,增长7.9%。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31162元、6271元、5748元和8776元,同比分别增长6.1%、3.7%、13.1%和14.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79元,同比增加1682元,增长5.8%。从同比增速来看,八大类消费呈现出全面增长的特点。从消费比重上看,食品、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位居前三位,比重分别为27.2%、20.9%和16.4%;其次是交通通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分别为15.4%、6.9%、5.5%、4.6%和3.2%。 2019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558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91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200人,201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47%。(此部分含高新区) 2019年全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共有6930名城乡老年居民享受到政府养老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此部分含高新区)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润州统计年鉴2019》为准;本公报中部门统计数据分别来自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文体旅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除标注含高新区外,其余段落部分的数据均不含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