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96|回复: 0

[青海] 2023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716
    发表于 2024-12-16 09: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县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结构更优的态势。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核算反馈〔1〕,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4.15亿元,同比下降3.2%;第三产业增加值58.11亿元,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3.4:45.3:41.3调整为13.6:41.7:4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094元。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3.92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2.51万人,占全县户籍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8.48%;乡村户籍人口31.41万人,占71.52%。全县常住人口32.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00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48%;乡村常住人口18.20万人,占56.52%。
    表1  2023年末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万人)
    比重(%)
    户籍人口
    43.92
    100
    #城镇
    12.51
    28.48
    乡村
    31.41
    71.52
    #男性
    22.75
    51.80
    女性
    21.17
    48.20
    #0-17岁
    10.68
    24.32
    18-34岁
    11.57
    26.34
    35-59岁
    15.86
    36.11
    60岁以上
    5.81
    13.23
    #少数民族人口
    27.48
    62.57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13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18万亩,粮食总产量17.40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减少0.11 万亩,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6.0%;玉米播种面积增加0.08万亩,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2.7%;马铃薯播种面积减少0.27万亩,产量2.03万吨,同比增长7.8%。油料播种面积增加0.81万亩,产量1.02万吨,同比增长10.6%。蔬菜播种面积增加0.01万亩,产量10.71万吨,同比增长1.1%。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73972
    3.7
    #小麦
    23841
    6.0
    玉米
    129863
    2.7
    马铃薯
    20268
    7.8
    油料
    10209
    10.6
    药材
    3262
    -64.6
    蔬菜及食用菌
    107539
    1.0
    瓜果类
    831
    -11.8
    园林水果
    3819
    -19.4

    全年牛出栏2.29万头,同比下降5.8 %;羊出栏22.73万只,同比下降6.9%;猪出栏6.81万头,同比增长1.7%;家禽出栏8.57万只,同比增长0.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0.55万吨,同比下降1.8%;牛肉产量0.32万吨,同比下降5.9%;羊肉产量0.48万吨,同比增长6.4%;禽肉产量0.03万吨,同比增长16.3%。牛奶产量0.92万吨,同比增长4.8%;禽蛋产量0.04万吨,同比增长688.2%。
    表3  2023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肉类
    13783
    0.2
    #猪肉
    5517
    -1.8
    牛肉
    3229
    -5.9
    羊肉
    4779
    6.4
    禽肉
    258
    16.3
    牛奶
    9236
    4.8
    禽蛋
    403
    68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3〕总产值163.68亿元,同比下降13.2%,增加值同比下降4.0%。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工业硅、水泥、原铝分别同比增长11.75%、9.86%、1.90%,商品混凝土、铝材、石墨及碳素制品分别同比下降22.16%、16.23%、11.60%。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水泥
    万吨
    85.64
    9.86
    铁合金
    万吨
    22.61
    -5.07
    原铝(电解铝)
    万吨
    43.92
    1.90
    铝材
    万吨
    32.46
    -16.23
    石墨及碳素制品
    万吨
    2.43
    -11.6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7.61
    -6.09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22.10
    -22.16
    工业硅
    万吨
    4.16
    11.75
    耐火材料制品
    万吨
    7.00
    -9.05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94亿元,同比下降12.47%。全年全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6%;竣工面积17.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89%。
    四、交通和旅游
    年末全县过境铁路营运里程41.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22.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015公里,其中县公路里程187公里,乡公路里程741公里,村公路里程1673公里,专用公路里程22公里。全年全县客运量43.9万人数次,客运周转量3481.9万人公里;货运量447.7万吨,货运周转量23494.9万吨公里。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46.52万人次,同比增长70.9%;实现旅游总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52.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同比下降16.0%。按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8.9%;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4%,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同比下降28.5%。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同比下降44.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3.1%。
    表5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速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44.0
    #住宅
    -44.5
    房屋施工面积
    -15.9
    #住宅
    -18.3
    竣工房屋面积
    -85.2
    #住宅
    -84.1
    商品房销售面积
    156.5
    #住宅
    238.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73亿元,同比增长17.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1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15.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9.05亿元,同比增长16.8%;餐饮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0.9%。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768万元,同比增长160.44%。其中增值税20946万元,同比下降9.49%;企业所得税17664万元,同比增长474.25%;个人所得税1508万元,同比下降6.16%;城市维护建设税2176万元,同比下降9.2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3145万元,同比增长28.7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37%,教育支出同比下降1.70%,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9.64%,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21.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3.3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下降10.54%,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17.0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0.22亿元,同比增长10.82%。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0.33亿元,同比增长34.88%。
    全年保费收入14168.65万元,同比下降2.1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5965.44万元,同比下降5.11%;人保财产保险收入8203.21万元,同比增长0.06%;全年保险赔付额5903.33万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寿险赔付额141.63万元,同比增长11.93%;财产险赔付额5761.70万元,同比增长2.19%。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3777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11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6元,同比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为2.37,比上年缩小0.1。
    表6  2023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绝对量(元)
    比上年增长(%)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77
    6.1
    #工资性收入
    15114
    30.0
    经营净收入
    4883
    -30.5
    财产净收入
    464
    33.4
    转移净收入
    3316
    -2.9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11
    3.6
    #工资性收入
    27443
    44.2
    经营净收入
    5703
    -53.7
    财产净收入
    1272
    31.7
    转移净收入
    3293
    -19.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896
    7.7
    #工资性收入
    8141
    7.5
    经营净收入
    4420
    7.1
    财产净收入
    7
    -30.0
    转移净收入
    3328
    9.4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31元,同比增长22.6%,恩格尔系数为36.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83元,同比增长21.6%,恩格尔系数为3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90元,同比增长22.5%,恩格尔系数为37.8%。
    表7  2023年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指标名称
    绝对量(元)
    比上年增长(%)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5030.68
    22.6
    #食品烟酒
    5460.54
    28.0
    衣着
    891.86
    2.0
    居住
    3004.28
    17.4
    生活用品及服务
    706.74
    6.3
    交通通信
    2364.14
    26.7
    教育文化娱乐
    781.82
    -1.2
    医疗保健
    1514.50
    60.2
    其他用品及服务
    306.80
    5.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583.39
    21.6
    #食品烟酒
    7176.16
    34.2
    衣着
    1295.41
    8.6
    居住
    4280.50
    13.7
    生活用品及服务
    788.70
    -22.4
    交通通信
    3471.61
    30.5
    教育文化娱乐
    1361.06
    11.0
    医疗保健
    1681.07
    27.3
    其他用品及服务
    528.88
    33.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1889.73
    22.5
    #食品烟酒
    4490.08
    22.1
    衣着
    663.59
    -5.3
    居住
    2282.38
    2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660.37
    39.7
    交通通信
    1737.68
    21.3
    教育文化娱乐
    454.17
    -17.8
    医疗保健
    1420.27
    92.0
    其他用品及服务
    181.19
    -22.2

    年末全县养老保险职工参保人数18986人,比上年末增加1326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1975人,比上年末增加3004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045人,增加2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13人,比上年末增加76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4717人,比上年末增加5341人。年末全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521人。
    年末全县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1个,床位230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家,可提供床位90张,其中建成运营5家,床位75张。农村互助幸福园运行21所,日托床位63张。
    九、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
    全年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3.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51%。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89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320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7002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0308人,特殊教育在校生 1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703人。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活动的团体16个,群众文化机构(含乡镇文化站)26个,其中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转播台2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02%。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24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各1个,乡镇卫生院29个(合署办公4个),民营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个,村卫生室405个(承担基本公卫的339个),个体诊所54个、门诊部2个,医务室2个。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006人(包括不在编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94人,执业护士924人,医护比1:0.93,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57人(以户籍人口计算)。  
    十、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末全县林地面积52689公顷,森林覆盖率30.18%。湿地面积823.08公顷,草地面积66518.85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42520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24013公顷。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1.33平方公里,造林面积6.0298平方公里。全县建城区绿化覆盖率29.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2平方米。
    全年全县单位GDP能耗〔8〕比上年下降1.53%。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5起(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3起、工程建设领域1起、其他领域1起),事故起数增加2起,同比增长15.4%。死亡人数5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人,工程建设领域2人,其他领域1人),死亡人数增加1起,同比增长25%。受伤人数增加7人,同比增加58.3%。火灾71起,比上年增加21起;抢险救援34次,比上年增加1次。社会救助5起,比上年减少5起。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等形势总体平稳。
    注释:
    〔1〕 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增速按同口径计算。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按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口径统计,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 高速铁路是指最高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包含限额以上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单位)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和单位)。
    〔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仅包含县水利局水保站数据。
    〔8〕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民和调查队;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客货运输量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旅游、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据来自县文体旅游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广播电视局;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人寿财险民和县支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民和支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社会服务机构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森林面积、湿地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天然林保护面积来自县林业和草原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来自县水利局;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火灾数据、抢险救援、社会救助次数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和县消防大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