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综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51.4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204.7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39.3%和52.9%。三次产业结构为9.0:50.2:40.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565元,增长5.8%。 表1: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1: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常住人口74.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58%,比上年末提高2.25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65.33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0.66万人,乡村户籍人口34.67万人。 二、农业和乡村振兴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总产值39.9亿元,增长6.0%;林业总产值0.9亿元,下降8.0%;牧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0.8%;渔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1.6%。 粮食产量22.7万吨,增长1.4%;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9.1%,园林水果和中草药材产量分别下降1.1%和0.9%。生猪出栏49.5万头,增长6.5%。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万亩,下降0.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6万亩,下降25.8%,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8万亩,下降48.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3.2万亩,增长8.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万亩,下降1.5%。 现代农业发展高质高效。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新(改)建高标准农田8.2万亩;落地天津大学分子育种与生物超算中心等6个高能级平台,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纳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小麦新品种蜀麦1868百亩连片实收亩产516.9公斤、创成都平原新高。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生态农场各1家。获批农业农村部粮食规模化生产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试点。 全面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5+1”改革试点通过中办督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国家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累计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1305亩、1733户。组建全国首个农业共营制研究院,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户承包地现状普查试点,率先发布金融赋能“天府粮仓”创新产品136个,达成涉农贷款授信10.9亿元。林业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省首宗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用地使用权证、所有权证、抵押融资授信落地崇州。 三、工业和创新动能 全年工业增加值216.9亿元,同比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 制造强市建设深入推进。规模工业总产值达680亿元,增长5.4%。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新型显示优势持续拓展,日东、展新等链上企业产值实现50%以上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78亿元、增长9.7%。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完成1496户家具市场主体大起底,并进行精准画像,建立11类23项指标评价体系,形成“四个一批”企业名录库。全友、索菲亚等3家企业获评成都市智能工厂,明珠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家居产业产值突破130亿元。航空装备产业实现突破,高标准编制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规划,落地中发天信等13个、总投资90.5亿元的产业化项目,成为最先落地重大产业项目的联动区域。 科创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科创赋能三年攻坚计划,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总数达30家,列郊区新城第3位;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47家。嘉德数源等2家企业入选成都新经济种子企业。规上工业R&D经费位于郊区新城前3。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7场,与天津大学、电子科大等1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约院士团队项目6个、总投资26.8亿元,电子科大高能所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成功落地;柔性引智清华、浙大等高校教授27名。入选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名单。 四、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7.8%。分产业看,农业投资下降23.1%,工业投资增长106.9%,服务业投资下降50.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6.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7.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5.6%。商品房销售面积45.8万平方米,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额37.5亿元,下降25.1%。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5亿元,下降10.3%。资质内建筑企业56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家,二级资质企业29家,三级资质企业20家。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1亿元,增长1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9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增长8.0%。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0.9亿元,增长20.0%;商品零售119.2亿元,增长7.7%。 共有A级景区7个,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2A 级景区1个。全年共接待游客2524万人次,同比增长28.3%;旅游综合收入165.82亿元,增长21.0%。 六、对外开放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63亿元,同比下降19.5%;其中进口额17.84亿元,下降14.8%;出口额9.79亿元,下降27.6%。 积极融入成渝双城联动联建格局,加快重庆市潼南区“1+7”战略合作,加强与重庆市长寿、大足等地文旅资源开发运营合作。参加“成都造”产业RCEP出海系列活动、“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10余场次,新增外贸企业6家;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5家,完成商务部认定外商直接投资(FDI)1.5亿美元,是全年任务7.7倍,单笔到位外资列四川省第3位、成都第2位。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7亿元,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4亿元,增长13.5%。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8.1亿元,同比增长7.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12.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72.04亿元,增长11.8%。本外币贷款余额415.64亿元,增长25.8%。 八、教育和卫生 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树德中学领办崇州中学成功签约,仁里小学和石羊等4所幼儿园开工、预计新增学位3870个;农村校点布局持续优化,完成怀远、街子、元通中小学整合、实行集团化办学。新增省二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成都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2所、成都市级幼儿园3所。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全市共有幼儿园107所(其中,民办63所),学生人数18668人,教职工2614人。小学28所,学生人数35927人,教职工1952人。初中15所,学生人数14962人,教职工1513人。高中3所,学生人数10004人,教职工87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学生人数648人,教职工25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人数113人,教职工23人。 医疗供给持续优化。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等重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怀远、街子医疗次中心全面投运。新增二级乙等专科医院1家,创建成都市级重点专科1个、5A级预防接种门诊2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联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紧密中医医联体建设有序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在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国考中列成都区(市)县第1名。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8家。主要有:市级公立医院2家、公共卫生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村(社区)卫生站151家、民营医院31家、门诊部14家、诊所(卫生所)238家,驻崇医院3家、其他卫生机构1家,构建了市、乡、村三级覆盖全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 7,483张,实有床位7,878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7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65人,注册护士3,060人。全年总诊疗人数5,195,216人次,门急诊4,995,739人次数,入院人数248,961人次数。⠂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9.6%。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退休人员)39940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退休人员)24570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退休人员)29832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538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806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1107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02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178人。城乡特困人员2462人,集中供养1367人。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3家(公办11家、民办10家、综合体2家),床位5579张(公办2886张、民办2575张、综合体118张)。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99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2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8人。 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安全底线持续巩固。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排查整治安全领域问题8739个,进入成都市安全生产工作“红榜”。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街子镇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试点在成都推广;妥善处置9·27文井江滑坡自然灾害险情。“平安崇州”建设不断深化,严厉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接报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6.3%,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和受损金额分别下降52.4%、42.7%。连续9年被评为成都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起,比上年上升20%;死亡人数7人,上升4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4,上升28.9%。全年交通事故44起,下降8%;死亡人数46人,下降8%。 生态本底不断夯实。高质量完成70件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3.2%、85.3%,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标准,新增水美乡村6个;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全面达标。新建充换电站7座、充电桩300个,绿色出行分担率提升至72%。建成3个厂房屋顶光伏项目。经开区、五星村入选成都市零碳排放第二批试点。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达83.6%、列成都市第1,PM2.5平均浓度38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6%。 注释: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崇州市统计年鉴—2023》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的科技、旅游、对外开放、财政、金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