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8.44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49.29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为14.8:24.0:61.2。 二、农业 农业生产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1亿元,可比增长4.53%。其中,农业总产值44.18亿元,可比增长3.65%。林业产值1.22亿元,可比增长15.29%。牧业产值15.79亿元,可比增长5.38%。渔业产值2.19亿元,可比增长4.8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54亿元,可比增长7.81%。 粮食生产 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78万亩,增长0.11%,全年粮食总产量57.52万吨,增长1.75%。 林牧业森林 抚育面积10950公顷。全县肉类总产量4.79万吨,禽蛋产量5.68万吨。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14.47万头、21.48万只、742.15万只,生猪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24.26万头和1545.78万只。全县奶牛存栏达0.05万头,牛奶产量0.19万吨。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 2023年,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45.88亿元,可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8%。 用电量 全社会用电量1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其中工业用电量8.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 建筑业 全县30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32亿元,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分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3%。 房地产 全县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面积5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39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6%。其中:新开工面积56.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 五、服务业 服务业 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增长21.6%。 交通运输业 2023年,全年累计客运量996万人次,同比增长91%。全年累计货运量1728万吨,同比增长61%;货物周转量22.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全县境内国道1条,省道3条,全长162.5公里。 邮政电信业 2023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415.4万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971万元。年末拥有固定话机21120部,移动电话559658部;年末全县宽带用户193388户,比年初增加4116户。 六、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2亿元,同比增长12%。 对外贸易 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6.02亿元。其中:进口总额0.79亿元;出口总额15.23亿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2349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 2023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6.69亿元,比去年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乡镇)完成50.81亿元。其中涉及民生的支出合计38.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为75%。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1.12亿元,比年初增加45.3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9.14亿元,比年初增加46.47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1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9.63亿元。 八、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人口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7.67万人,城镇人口29.38万人,城镇化率为50.95%。 居民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49元,增长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0元,增长6.4%。 养老服务 设立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心。全县共建有养老机构22处,养老床位4164张。城乡低保对象10585户、14432人。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58.4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11.94万人。 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 科技 2023年,企业和个人共获得专利授权448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各1个;全县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达到76个。 教育 2023年,全县高中学校10所,在校生20086人;中职学校3所,在校生5694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67所,在校生86877人;幼儿园138所,在校幼儿1640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1人。 文化 创新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00场次,完成送戏下乡610场。建成牡丹书房2处,配发图书2万余册。全市“5.18”博物馆日、文化自然遗产日、文博传拓技艺培训、文博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等相继在我县举办。县博物馆被评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获评“菏泽市科普教育基地”“菏泽市首批儿童友好实践基地”。 体育 全年开展各类内容丰富的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4场,农村(社区)运动会43场,带动近3万人次参与。举办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人员220余名。 十、卫生 2023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0个(含县疾控中心1处,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1处,三级医疗机构1处,二级医疗机构6处,一级医疗机构24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7处),拥有病床床位3656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453人。 十一、城市建设 2023年,建城区面积19.8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193.89公里,道路面积397.4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267.3公里,生活垃圾清运量5.1万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27%、绿地率3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23平方米。 注:(1)本文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标数据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不含农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