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静宁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4日在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静宁县县长 王 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有效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全县“4556”发展思路,聚力抓项目、促招商、兴产业、夯基础、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促发展,“静宁实力”更加凸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加强经济监测调度,内挖潜力、外引活力、集聚动力,全县经济呈现加固向好、速效兼取的良好态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增长8.1%,一产增加值45.6亿元、增长7.1%,二产增加值16.2亿元、增长9.8%,三产增加值48.5亿元、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56.9亿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616元和11719元,增长8%和10.5%。连续两季度荣获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奖”。 一年来,我们着力争项目扩投资,“静宁支撑”更加坚实。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全面落实项目工作“4+2”管理、“五张清单”调度、“红黄蓝”预警、“红黑榜”晾晒等制度办法,争取各类资金55.2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28项481.1亿元,较去年净增48项6.3亿元,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强支撑。X096线甘沟至四河公路建成通车,G566线闫庙至静宁段开工建设,新建改造桥梁4座,群众出行条件有效改善。城区净水厂全面建成,甘渭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土牛水库等6座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治理河堤31.58公里,水利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建成5G基站216处,城乡通讯基础进一步夯实。大抓招商引资,纵深推进“归雁工程”,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机制,新设省外招商联络站6处,赴上海、山东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15场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1项,引进中国华能、中国医药2家“世界500强”企业,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51.91亿元、增长35.23%,“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速显效。 一年来,我们着力兴产业调结构,“静宁动能”更加强劲。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实施产业链项目152项169.39亿元,加快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程。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苹果)、全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县。成功举办中国苹果第二届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静宁苹果价格指数发布中心上线运行,科创馆开馆运营。全面加强果园管理,克服低温干旱自然灾害,苹果产量达到106.8万吨、实现产值70.48亿元,较去年稳中略升,稳住了农业底盘。“静宁苹果”品牌通过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品牌价值达到161.3亿元。锡航农业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成投产,改扩建养牛小区10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8.7万头、出栏7.5万头。界石铺、司桥等蔬菜基地扩量提标,新建日光温室68座、塑料大棚1000座,种植蔬菜9.5万亩、产量13.5万吨。工业经济育新赋能。抢抓“强工业”行动强劲东风,出台支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编制完成园区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区三园三辐射”的园区发展格局,明确了强工业、强园区的政策导向。建成标准化厂房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6户,新开续建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烧鸡大饼集中加工区等工业项目21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专精特新”企业8户,预计完成产值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15%,园区桥头堡和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巩固,工业企业入驻率创历史新高。消费场景多元拓展。精彩承办全国乡村定向系列赛、首届全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成功举办界石铺纪念馆展陈馆开馆暨首届乡村旅游推介大会,35°苹果谷、仙鹤谷获批“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开发红色文化、苹果文化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2.7%。创新消费场景,开展多层次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117万元,培育壮大电商企业113家,电商交易额4.48亿元,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省级流通服务示范县。平凉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在我县挂牌成立,进出口总额达到2.2亿元、增长17%,占全市的90%以上。 一年来,我们着力强功能提品质,“静宁形象”更加鲜亮。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建管理念,用心用情实施城建重点项目69项,完成投资27.64亿元。城市更新全面提质。建成南环东路等城市主干道3条1.4公里,改造背街小巷、商业街区等“一街九巷”2.57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1栋583户,打通了“主动脉”、畅通了“微循环”,居民生活出行更加干净便捷。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成纪文化广场建成投用,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体育馆、南河绿地运动健身长廊加快建设,群众生活品质全面提升。新建停车位2011个、安装充电桩250个,敷设维修供热管网8.9公里,改造燃气管网37公里,新开续建商品房72万平方米,城市服务功能持续完善。城市管理全面提标。坚持除旧、治乱、疏堵相结合,持续开展拆违拆临、城区管线、交通秩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拆除违建6.7万平方米,线缆入地9公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2.2万起,整治规范商户2600家,79个“三无”小区实现托管服务,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县城面貌逐步改观。乡村建设全面提档。硬化村组道路121公里、巷道38万平方米,实施村道安防工程50公里,乡村道路更加通畅。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4户,自来水入户改造5821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630盏,改造户厕9700座,打造清洁村庄238个,抓建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3个,威戎镇威戎村被命名为省级“和美乡村”。我县荣获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和财政支农重点工作激励奖励县。 一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增福祉,“静宁温度”更加暖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全年民生支出45.2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7%,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就业政策有力有效。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多措并举扩大就业供给,建成市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7个,落实各类补助资金1690万元,发放创业贷款693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268人,输转城乡劳动力9.62万人,创劳务收入29.66亿元,“静宁果农”荣获“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社会事业升温提质。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第四幼儿园、新城小学教学楼建成投用,新建改造校舍4.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园位2070个。“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首站落地我县,静宁四中被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新城小学、甘沟中心小学被认定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学校。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普惠托育中心、亚定点医院传染病住院楼等项目进展顺利,县医院跻身全国500强县级医院,县乡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强化。老年养护院建成主体,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7处,多层次养老网络加快形成。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养老医保等政策提标扩面,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88亿元,民生底线更加牢固。3个“1对1”等“结对关爱·爱心静宁”工程创新举措,让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更有保障,爱心充盈成纪大地。 一年来,我们着力治污染筑屏障,“静宁底色”更加厚重。坚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治污、增绿齐头并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生态环保项目38项9.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28.57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及退化林修复4.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360公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省级评审。污染防治纵深推进。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92.9%,葫芦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以问题整改扎实推动生态环境全面向好,办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问题16件,举全县之力开展砂石资源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列支真金白银完成仁大河、甘沟河、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完成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成功案例。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100兆瓦光伏发电、麻峡建筑石料绿色开采等项目开工建设,葫芦河流域综合治理及苹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EOD)项目成为全市首个纳入国家库的生态环保项目。全县12个单位荣获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称号,为节约型社会建设作出了示范。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改革优环境,“静宁活力”更加彰显。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解决了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改革动能加速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广“甘快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9.95%。创新推行“一图四单”项目审批机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1.33亿元,新增经营主体3456户,促进“个转企”105家,甘肃德美地缘集团荣获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百名行长访千企”行动成效显著,发放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13.61亿元,有效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连续两年荣获平凉市长金融奖。行政效能显著提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扎实推进各类突出问题整改,政府执行力、落实力不断提升。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44件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一年来,我们着力守底线保安全,“静宁基础”更加稳固。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07.19万亩,总产量27.25万吨,实现了“双不减”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综合应用“一键报贫”“四圈管理”等动态监测机制,精准落实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2470户10552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风险消除率68.35%。“六子联动”的新时代静宁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新华社《高管信息》刊发推广。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高标准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民爆行业火灾爆炸事故综合演练,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向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初评。主动创稳扎实有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涉众型违法犯罪,成功侦破尘封23年的命案积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关派出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界石铺司法所获评全省“枫桥式司法所”。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实现“三连冠”,陇原红果品公司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带动就业光荣榜。 同时,统计调查、档案史志、机关事务、工青妇、工商联、红十字、残联、科协、慈善等工作成效显著。税务、供电、通信、金融等驻静单位与全县人民携手共进,争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困难远超预期,成绩实属不易。我们深感,倾注心血最多、取得成效最好的是:在三年疫情转入经济复苏的关键一年,全县经济运行提速进位,主要指标全年稳居全市前列;争取中省资金再创新高,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面对财政资金十分紧缺的现状,始终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重拳打击和整治各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守牢了绿水青山的安全底线;高规格多层次举办重大节会和赛事活动,苹果产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行业领域斩获多项荣誉,彰显了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静宁风采。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指路领航,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务实苦干!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倾情帮扶我县的天津武清区、中投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静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安不忘危,兴不忘忧。越是形势向好、发展提速,我们越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层次不高,质量韧性不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条偏短偏散,传统产业转型较慢,新兴产业体量较小,工业强县任务艰巨。三是财政底子较为薄弱,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愈加突出,地方债务化解持续承压。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质量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社会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五是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专业素养、精神状态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预期仍然较多。但随着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和国内国际市场深刻变革,逆周期和跨周期宏观调控持续加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等一系列利好加持,要素市场、能源产业、文旅消费等领域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静宁正处于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的潜能释放期、加速发展的跃升突破期,具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坚实基础和澎湃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锚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松劲,就一定能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精彩现实。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全县“4556”发展思路为统揽,把牢“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聚焦“两集群两基地”目标,全力拼经济、强支撑、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聚力打造全省中东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10%,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市调控目标之内。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高质量推动项目突破,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优质项目增量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储备力。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争取实施一批产业发展、交通水利方面打基础、补短板的传统项目,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方面战略性强、牵引性大的新兴项目,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确保全年项目库动态保持在500亿元以上。增强支撑带动力。优化完善重大项目“4+2”工作机制,加速推进100兆瓦光伏发电等52个续建项目,快开快建威曹公路等154个新建项目,配合做好“宁电入湘”等过境工程,积极开辟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新赛道,力争建设静宁至秦安高速公路,实施重点项目359项51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3.2亿元,保持项目投资高位增长。加大招引驱动力。坚定“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信心,加快释放“归雁工程”平台效应,精准绘制招商图谱,严格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着力招引投资强度大、亩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力。落实“五张清单”和“三个一”服务机制,大力推行“一图四单”项目审批流程,专班推进重大项目生成落地。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全面落实项目“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制度,加快构建“财政+金融”模式,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 (二)高标准抓好三农工作,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定不移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守底线、兴产业、强治理,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实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放大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劳务协作效应,不断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多管齐下发展现代农业。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大力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撂荒地治理,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7万吨以上。提质增效做优静宁苹果产业,抢抓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和全省“陇东南百万亩苹果示范带”建设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苹果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坚持“三品”齐抓、“三化”并进,新建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改造老果园2万亩,标准化管理80万亩,建设精品示范园20个。推动新华·中国(静宁)苹果价格指数常态化发布,迈出苹果强县建设新步伐。扩群增量做大红牛产业,接续推进平凉红牛“万千百十”工程,实施威戎嘉育养牛基地等重点产业链项目10项,建成万头养牛强镇2个、标准化养牛示范村12个、养牛小区10个,牛饲养量突破20万头,争创国家级平凉红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一步提升红牛产业发展层次。稳产保供做精蔬菜产业,建设界石铺、八里现代蔬菜产业园等6个项目,新建日光温室135座,幼园套种瓜菜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培育形成群众增收新路子。多点发力建设和美乡村。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三点三线、三区三类”区域类别,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创建和美乡村20个。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五治八改”工程,维修养护农村公路140公里,改造抗震农房145户、户厕7000座,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加强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访即办等务实管用治理方式,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乡风更文明、乡村更和美。 (三)高站位实施工业强县,壮大县域经济新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强工业”行动,锲而不舍建园区、聚集群、强龙头,加快提升工业整体实力。打造园区“升级版”。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持续推进“七通一平”,建成园区道路4条2.1公里,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增标准化厂房5.5万平方米,提升园区承载力。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加快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和僵尸企业“腾笼换鸟”,积极与天津武清区共建“飞地园区”,谋划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提升园区竞争力,产值突破17亿元,全省排名提升3个位次。完善集群“产业链”。树牢链式发展思维,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链提质。建设恒达胶印彩印智能包装、高端印刷包装等项目,推进纸箱包装产业提速增效。加快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麻峡石料厂绿色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促进绿色建材及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开工建设微生物菌剂生产线、汽车线束扩建等项目,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筑牢企业“顶梁柱”。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计划,技改提升兴安民爆自动化生产线,力争恒达集团“新三板”挂牌,推动大企业做优做强。实施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新增各类经营主体4000户、“四上”企业5户以上,推动中小企业突破发展。大力推进“强科技”行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专精特新”企业2户,以科技创新抢占发展高地。 (四)高层次优化商贸体系,深挖消费扩容新潜力。坚定不移扩内需促消费,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商贸物流体系,激发县域消费活力。全链条构建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实施静宁苹果产地集散中心、西城区农产品市场等商贸流通项目14项22.36亿元,改造提升甘沟等3个乡镇集市,持续拓展京东物流保供大仓、电商集配中心服务范围,进一步优化城乡消费环境。规范管理商业步行街、餐饮街区,建成建兴新时代商业综合体,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助力实体门店引流,全面提升消费能级。深层次释放消费潜力。聚焦新能源汽车、餐饮商贸、家居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适时采取发放消费券、企业让利等方式,多项发力促进消费增长。用好公积金、组合贷等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存量商品房销售,带动上下游产业拓展消费空间。依托平凉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平台载体,强化外贸服务,全力拓展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市场,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2.6亿元、增长12%。多元化育新消费业态。全力推动文旅消费,开发乡村休闲游、自驾近郊游等旅游资源,力争35°苹果谷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赛事经济等新业态,支持发展直播带货、智慧商店、网络促销等电商消费,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以上。创新拓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消费场景,推动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2%以上。 (五)高品质统筹城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面貌。坚定不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持续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品质。更高标准规划城市。紧扣“一心五区、六点七廊”空间总体格局,完善城市风貌等专项规划,按需编制村庄规划,形成统分结合、互相支撑、协同一致的规划体系,并严格规划管理,坚决杜绝私搭乱建、少批多建、变相违建、未批先建等乱象,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更优品质建设城市。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62项100.7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6.94亿元。实施道路提升工程,改造人民巷等城区道路4条3.5公里,建成西岭大桥,让城市道路更加通畅。实施功能提升工程,建成体育馆,维修西岭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加快城市排洪防涝等项目建设,敷设雨污管网1.3公里,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安居提升工程,新开续建令牌天悦等商品房74万平方米,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建设一批停车位、公厕,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实施小城镇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威戎集中供热、界石铺地热开发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等特色小镇。更大力度管理城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坚持精细管理和文明提升内外兼修,全方位健全市政维护、智慧管理、物业服务、环卫保洁等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拆违拆临、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合理设置一批临时摊位,增加城市“烟火气”“人情味”,使城市既有“高颜值”、又有“好气质”。 (六)高要求推进污染防治,拓宽绿色发展新路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之路,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促进全面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造林绿化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3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4.71平方公里。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全面落实封山禁牧、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从严查处毁坏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力争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全面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打好控煤、抑尘、减排、禁烧组合拳,确保空气优良天数稳中有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葫芦河流域综合治理及苹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EOD)项目落地,加强河流水质环境监管,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区域土壤环境总体稳定。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巩固非法堆砂采砂专项整治成果,全力提升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等各类问题整改成效。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争取林业碳汇交易有新突破。严格实施生态环保准入清单,严控“两高”项目,积极推进100兆瓦风电项目落地实施,大力发展中医中药、绿色建材等绿色生态产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水能耗下降3.1%。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创建,让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 (七)高效率加快改革步伐,释放经营主体新活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巩固提升“一窗办”“一网办”“免证办”“承诺办”等改革成效,推动审批事项“三减一优”,最大限度简化环节、优化流程,提高“一站式”审批服务效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严控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持续巩固林地、宅基地、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成果,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探索更多税费惠企新模式,让经营主体更有获得感。深化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制度,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全力开展金融支撑行动,探索多元融资手段,推动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要素集聚融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八)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群众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成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新建改建校舍2.98万平方米。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合作共建,实施灵芝卫生院整体搬迁,大力传承中医药事业,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健康县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满足群众文体生活需求。让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措施,拓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空间,输转城乡劳动力9万人。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200张。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静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让爱心举措精准可及、微光成炬。让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着力构建“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加强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大金融领域监管,保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养。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大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4年,我们将尽心竭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1.建成第五幼儿园,新建德顺小学综合楼,改扩建部分农村学校运动场,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2.新开城市公交线路2条,新增新能源电动公交车20辆,更新巡游出租车50辆,上线智慧交通,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3.改造老旧小区19栋7.17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44户,着力提升居民宜居质量。4.实施城区集中供热老化管网更新工程,新建改造换热站84座、二级供热管网15公里,着力满足群众供暖需求。5.新建改造段家庄等桥梁7座,着力畅通城乡安全交通网络。6.硬化村组道路150公里、巷道30万平方米、晾晒场10万平方米,砂化产业路18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0盏,着力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7.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配套供水管网175公里,入户改造1500户,着力优化提升供水保障能力。8.建成普惠托育中心,为全县5.91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着力满足“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需求。9.为3000名城镇低收入和农村妇女免费开展“两癌”检查,对符合条件的“两癌”患者实施专项救助,着力提高妇女健康水平。1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着力稳定就业基本盘。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任重千钧,惟有实干。县政府将时刻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大力提升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质量,确保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恪守依法行政的思维底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政府工作沿着法治轨道高效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树立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争第一、创唯一”的气魄,紧盯高目标,跑出加速度,力争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进位次、争荣誉、创品牌。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破解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氛围。不断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加强行政审批、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行政监察和财会、审计监督,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稳日子”、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