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84|回复: 0

[陕西] 2024年潼关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7-29 14: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潼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1日在潼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潼关县人民政府县长    左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3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三个年”活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陕西,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全县干部群众备受激励和鼓舞,深感温暖与荣光,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动能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4.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84元、16981元,增长5.0%和7.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5亿元、增长15.5%,财政支出达到19.18亿元、增长11.3%。

    ——抢机遇、引项目,投资拉动成效显著。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落实项目建设“四个一批”机制,9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47个竣工投产。全年策划储备项目211个,总投资295.69亿元。实施专项债券项目10个,发行资金4.22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双包一解”活动,全口径减税降费1.7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135户,2家工业企业升规纳统。成功举办潼关黄金产业(深圳)招商推介大会、潼关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潼关乡贤大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实现3.5亿元,同比增长243.8%。

    ——抓转型、增效益,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加快建设“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黄金产业转型加速推进,汇能有色项目低品位原料库建成投用,祥顺公司3000吨选厂主提升系统试运行。全年黄金产量6834千克,实现产值32.95亿元。潼交中心完成有色金属交易量24万吨,交易额45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国能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聚泰储能电站系统装备制造、金国电子新能源电池梯次化利用、中陕核氧化钼生产线扩能等项目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新区大道建成通车,新建标准化厂房11.5万平方米,厦门建发供应链成功落户。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达67.19%,聚泰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项知识产权专利抵押融资获得贷款8000万元。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8亿元。古城景区完成精品酒店、温泉宫等改造提升,游客集散中心建成投用。成功举办2023年第四届陕西潼关黄河生态旅游文化节,3条“一日游”线路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桐峪镇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潼关软籽石榴”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品牌价值达到2.54亿元,获评中国“肉夹馍特色美食地标城市”,潼关肉夹馍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

    ——塑品质、促融合,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县委党校(迁建)投入使用,祥和广场城市综合体即将建成。县城智慧停车场、民生公园停车场投入运营,新增停车位1100余个、充电桩85个。新建改造雨、污管网7公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4个,天然气新入户3680户。完成潼港引线入城口、尚贤大道北段等绿化提升,新增街头绿地广场6处。深入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和平路、桃林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弱电入地20余公里。建成潼关县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5G+千兆光网”建设。引黄上塬项目完成一级泵站、输水管道建设和鱼化屯水库扩容改造,签订全省首家跨行业水权交易200万立方米。秦东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有序推进,北水关、海事处等5个停车场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完成太要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提升、桐峪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G522潼关段全线贯通。城区公共交通实现100%纯电动化。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23个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三级物流配送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成功创建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兴产业、强基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全县粮食总产稳中有升。优化提升软籽石榴5000亩,建成1个省级、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7502元,增长15.7%。投入财政衔接资金6602万元,实施项目134个。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达到5个,“百万强村”达到2个。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成标准化垃圾转运站9座,配齐了镇村收集转运车辆。改建农村户厕2700套。成功创建省级“厕所革命”后期管护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秦东镇荣获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非遗特色示范镇,太要镇秦王寨社区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桐峪镇上善村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东晓社区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

    ——守青山、护绿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1+8+4”秦岭保护规划体系,东桐峪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西潼峪黑峪生态修复等项目完工,秦岭矿山安防系统建成投用。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天网2023”、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银子沟、铁炉沟等问题整改。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实施列斜沟、太峪河、双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黄河南岸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立大气污染治理指挥部,专班推进23个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4天。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策划包装项目17个,落地实施11个。率先在全市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北水关义务植树活动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3万亩。荣获省级“林长制激励县”表彰。

    ——补短板、惠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投入15.9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2%。添景苑大坝改造提升、民生大桥竣工通车,体育场、民生公园建成开放,岳渎中学、第二人民医院、应急物资储备库、两馆一中心、殡葬服务中心等一批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即将投用。新建零工市场1家、零工驿站2家,城镇新增就业2106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群众追讨薪资840余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稳步提升。发放各类困难群体救助资金2400余万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持续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发放优待金及各类补贴206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面达到95%以上。深入推进医联体机制,县医院胸痛中心被授予“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复审。尚德幼儿园、秦东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4.39%。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300余场次。秦腔革命现代戏《黄河湾纪事》荣获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表演奖”。桐峪镇成功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桐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潼关年鉴(2022)》获评全国一等年鉴。乡村医生刘永生荣获全国“最美医生”。

    ——守底线、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积极偿还中小企业欠款,政府债务绿色可控。稳妥处置县医院职工社保养老、县剧团改制遗留问题、城投公司债务纠纷等风险隐患,解决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1408户。加强县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自建房、消防等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成功应对14轮强降雨,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安全监管,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人防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在全市率先完成中省交办3批55件重复信访积案办理。优化提升县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入列全市唯一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连续五年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县镇村三级及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罗刚同志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圆满完成两会“中亚峰会”等重大节会安保任务,荣获省级“平安铜鼎”称号。

    同时,人民武装、老龄、统计、供销、电力、气象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出了新贡献,民族宗教、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迸发,为民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5件、县政协委员提案53件,办结12345热线工单4500余件。15项升级版“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同步办理,政务服务“潼小二”、“枫桥+清单式”税务管家等创新模式高效便捷、惠企利民。全面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走过的路程值得铭记,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和驻潼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潼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收支矛盾突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公共服务还有差距;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本质安全水平还需提高;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仍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拖延,拿出有力举措,全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202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全面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加快构建“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潼关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左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我县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还有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亟待化解,发展压力依然不轻,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我们要按照县委十八届七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系统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抓住主要矛盾、破解瓶颈制约、补齐基础短板、守牢安全底线、干好民生实事,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争取更好结果。具体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攻坚突破

    稳固传统工业支撑力。持续推进黄金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打造全省黄金产业发展聚集示范区。稳步推进矿业权合并,加快中深部整装勘查及成果转化。以汇能为链主企业,加快多元素金精矿综合回收利用、贵金属精炼加工等项目建设,力促尾矿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实施,发展黄金产业“园中园”。依托潼交中心,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百亿级精矿粉贸易集散地。积极发展“黄金+”,引进金银饰品创意设计、加工展销企业入驻,全力打造“潼金”品牌,重塑“华夏金城”。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完成国能4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实施国能潼关新能源共享储能基地、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打造风能、光能、储能一体化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聚泰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系统装备制造生产线、金国电子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项目10月底建成运营,中陕核氧化钼生产节能增效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努力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增强文旅产业吸引力。加快古城核心区建设,实施水坡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丰富优化业态布局,实现潼关古城山上山下贯通发展。积极培育“旅游+”,启动古城景区开放式服务区规划设计。依托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深入挖掘“山水关城金”旅游元素,用好“潼小兵”文化IP,提高潼关文创辨识度,提升潼关旅游美誉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网络大咖宣传作用,策划“黄河生态旅游文化节”“石榴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促进潼关特色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

    有效激发消费驱动力。紧盯业态聚集,优化提升消费供给,改造提升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镇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2个。围绕强基赋能,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业态融合,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银发经济,壮大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型消费,大力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力争新培育限上企业4家。

    二、聚焦有效投资,在积蓄发展动能上攻坚突破

    全力以赴干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健全“一对一项目管家”制度,用足用活“并联+容缺+承诺+帮办”政策,3月底前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全部办结、开工率达到50%以上。全力加快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50亿元。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和投资走向,加大向上沟通对接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储备投资额稳定在300亿元以上。

    精准招引蓄后劲。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精心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强化“链主”企业作用,力争在招“大”、引“新”、补“链”上实现新突破。树牢“全员招商”理念,发挥本地企业、异地商会、在外乡贤等力量作用,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全年开展外出招商20次以上。做实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常态储备项目70个以上,年度签约12个以上,其中亿元6个以上。

    汇聚资金强保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争取更多中省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项目落户潼关。全面准确摸清家底,绘制国有资产一览图,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打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卫战”。发挥政府融资工作协调专班作用,壮大城投公司、城乡公司规模,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协同发力,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壮大园区扩平台。开展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修编,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升级改造、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增强园区集聚力、承载力、吸附力。启动潼关肉夹馍产业园一期建设,引进产品包装、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关联业态,促进肉夹馍产业全链条锻造、全业态培育、集约化发展。

    三、聚焦绿色发展,在推动生态文明上攻坚突破

    打好秦岭黄河保卫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好秦岭黄河卫士。持续巩固秦岭“五乱”治理成效,落实常态长效保护机制,加快矿山安防体系二期、矿渣综合利用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开启“智慧护山”新模式。坚持“四水四定”,严控地下水开采,完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创建。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打造更加美丽的黄渭河生态廊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基层网格,抓好露天焚烧、扬尘管控和散煤治理等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双桥河、潼河等重点河道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常态化开展预警监测,确保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发挥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生态治理、尾矿库区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实施,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打好绿色发展总体战。精准把握“生态功能县”分类定位,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县”创建,建成省级生态环境示范村4个,完成营造林2万亩,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压实“林长制”责任,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湿地、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资源保护。落实“双碳”行动,积极开展全县林草碳汇清查摸底、盘活交易,探索生态资源变资产的可行路径。持续推动创建节约型机关,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四、聚焦城乡品质,在加快融合发展上攻坚突破

    加快城市更新行动。突出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尚贤大道中段人行道提升、老电影院停车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区燃气管道更新铺设、供水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进度,做好系列“小而美”项目,实现更多“大民生”改善。实施四知街东排水口、北环路排水防涝管网、尚德路北段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内涝防治体系,着力提升城市水、电、气供应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实施和平路等主次干道改造提升,加快黄金首饰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启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潼关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严格管理和宣传教育并重,规范农贸市场、夜市摊位,引导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划行归市。持续推进弱电线路规整,做好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日常管护,落实经营门店门前“五包”责任,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聚焦出店经营、侵占盲道、乱停乱放等陋习乱象,扎实开展城区道路秩序专项整治,启动公共停车位收费,疏堵结合、综合施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持续推进秦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收尾工作,实施北水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力打造秦东文化旅游名镇。积极推进桐峪镇镇区道路改造提升、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增强镇区综合承载能力。依托独立工矿区项目建设,对沿山工矿型城镇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让老镇区焕发新颜值。

    补齐城乡基础短板。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全面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四大体系,实施县乡道路改扩建23公里,打造美丽农村公路20公里。各位代表,2024年将是我县项目建设的收获之年,我们将铆足干劲、大干快进,推动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项目全面完工,3月底前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6月底前“两馆一中心”项目投入使用,9月底前县游泳馆竣工开放,10月底前引黄上塬项目全线竣工、全面投用,让黄河之水流进潼关县城、惠泽潼关人民!

    五、聚焦乡村振兴,在打造示范样板上攻坚突破

    提优特色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压实各级“田长”责任,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果树苗木上山上坡,新栽和优化软籽石榴面积5000亩。启动实施软籽石榴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软籽石榴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引进深加工企业,延伸中药材产业链。规范提升规模化养殖,力争生猪存栏达到11万头。发挥供销联社为农服务作用,积极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1家。

    提质和美乡村。突出“千万工程”重点引领,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5个。统筹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1800套户厕改造,实施8个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10个垃圾中转站实体化运营。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持续开展农村“五边四荒”专项整治。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用好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提高农民收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深化“123+N”防返贫监测模式,不断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落实各项益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六、聚焦改革创新,在释放发展活力上攻坚突破

    强化开放创新赋能。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布局,积极融入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对接协作,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资金、技术及人才转移。支持聚泰拓展业务、延伸链条、抢占市场,打造总部经济。鼓励盛潼餐饮等企业出征出海,加快国外商标注册和质量体系认证,发展供应链、建设海外仓,以国际市场赋能企业发展。积极融入“秦创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支持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等技术创新企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更多事项“一网一门一次”办理。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推进“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产业聚集。全面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执法权向镇街下放,不断优化提升基层执法效能。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围绕更优质服务,深化企业服务绿卡制度,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切实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围绕更公平执法,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围绕强有力监督,发挥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办理机制作用,鼓励支持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揭短挑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塑造潼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七、聚焦守牢底线,在维护社会稳定上攻坚突破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严守政府债务红线,妥善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严格兜牢“三保”底线,全力做好企业账款清欠工作。深入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持续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建筑施工和消防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化诉源访源治理,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大团结良好局面,积极争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潼关、法治潼关。

    八、聚焦民生福祉,在增进普惠共享上攻坚突破

    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发挥好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作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提升行动,促进重点群体顺利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切实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一体推进助残、救孤、优抚等社会福利事业。建成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提升镇村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家门口”服务。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桐峪镇中心幼儿园3月份建成投用,岳渎中学6月底投入使用,原潼关中学9月份完成改造。持续开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完成职教中心“双达标”任务,打造县域特色职教专业品牌。

    推进健康潼关建设。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医院太要分院6月底建成投用。支持妇计中心争创二级甲等医院。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提高镇级卫生院服务能力,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做好非遗传承,加大文物保护,完成潼关西门瓮城遗址抢险加固,启动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保护修复。积极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讴歌新时代潼关发展显著成就,展示潼关人民昂扬奋进、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凝聚全县上下、社会各界共建幸福家园、美丽潼关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4年,我们将一如既往把人民群众的“心上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扎实干好“十件民生实事”。1、实施停车场建设,全县新增停车位500个以上、充电桩100个以上。2、加快燃气管道向城区周边、向背街小巷延伸,全年新增天然气入户1800户以上。3、实施城市内涝治理,新建四知街东排水口、北环路排水管网。4、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潼关中学整体搬迁,改造提升学校运动场2个。5、推进殡葬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建设城区公益性公墓,新增墓位2500个以上。6、实施民生大桥周边地质灾害防御工程。7、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建成潼关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8、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建设潼关县体育馆。9、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完成北水关绿化提升,建设生态示范村4个,新增街头绿地3-5处。10、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同赴潼村、同兴乡村”品牌。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水平。要强化政治引领,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县委工作安排,认真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持续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做好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提升工作效能,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法”,注重调查研究、提炼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引领,以真抓实干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持续精文减会,发管用的文、开务实的会,真正把有效的时间用到谋事发展上。要永葆清正廉洁,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防范“新形象工程”。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执行,该花的钱要花足,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

    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真抓实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潼关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