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咸阳市秦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0日在咸阳市秦都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杜靠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三个年”活动部署,围绕“四个区”总体目标,突出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年生产总值达到463.45亿元、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86亿元、同口径增长17%,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千方百计蓄动能,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表彰招商先进,激励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项目75个,到位资金127.36亿元,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区,百佳年代荣获重大项目奖。围绕政策走向、资金投向,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申报专项债和中省预算内项目67个,争取资金17.12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园豆马村拆迁顺利推进,西电咸阳智慧产业园开工建设,输配电、汽车零部件、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达到243亿元。汽车产业园规划获批,新增用地面积2300亩,绿化提升、道路环境改造启动实施,全年销售汽车5.3万辆。落实“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协调办理土地手续24宗2680亩,华拓新材料等35个项目建成投产,14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5.89亿元,重点项目“晒比评”观摩两次荣获全市第一。 (二)综合施策稳增长,发展动能更为强劲。发挥秦创原(秦都)创新促进中心作用,举办科技路演系列活动10场次,入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5家,落地转化项目32个,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到23.55%。扎实开展“三送一解”助企纾困行动,为隆基光伏等企业落实扶持资金4600万元,为彩虹光伏玻璃等14户企业协调贷款授信6.4亿元,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实施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1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33.31亿元、增长5.6%。邀请智纲智库团队为全区商圈规划、步行街改造把脉定向,温德姆、喜来登等五星级酒店签约落户;盒马鲜生、宝德海宇酒店开业运营,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户。“秦乐购”活动拉动消费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7.79亿元、增长5.4%。仙喜辣木茯茶搭乘“一带一路”快车走出国门。 (三)靶向攻坚优生态,发展底色更趋清亮。出台《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落实“月研判、周调度”机制,投入2.2亿元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开展企、煤、车、尘、燃、臭氧6个方面14项专项行动,PM2.5等6项主要指标同比大幅改善。变监管为服务,成立全省首支扬尘治理服务队,开展市政项目、薄弱工地无偿抑尘服务;变检查为帮助,为262个居民小区配备新能源湿扫车,提升居民小区清扫保洁质效。严格落实“75311”工作机制,深化与周边区域联防联控,空气质量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五,优良天数达到216天、净增32天。巩固清洁能源取暖成果,拨付清洁取暖运行补贴2.65万户1590万元,“水暖炕”经验在全市推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渭河秦都段水质达到二类标准,位列全市第一。加强土壤和地下水保护,划定水源地保护区22个,全区无污染地块。环境投诉案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四)建管并举提品质,发展平台更显广阔。主动衔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承接推进“七个一体化”工作,渭阳路改造、西兴高速改扩建加快推进,牛家村、两寺渡村等区域拆迁全面完成,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西安—咸阳一体化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融合迈进。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政府购买环卫一体化服务,推行柔性执法和“721”工作法,允许适度店外经营,打造高标准示范路段20条。深化落实《物业行业“红黑榜”管理办法》,“三无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国润翠湖等小区被评为全省“美好家园”示范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创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50个,跻身全省“五强”示范区。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更有质感。投资13.15亿元实施教育项目58个,彩虹第三学校等6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9480个。组建7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乡村中小学及幼儿园17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职教中心两次获得国赛一等奖。加快健康秦都建设,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78支,完成54个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创建市级示范中医馆9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成文化示范社区30个,区图书馆晋级国家公共图书二级馆,秦腔历史剧《刘古愚》荣获“文华奖”。出台《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贴息3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贷款3000万元,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区域对口帮扶工作荣获全市“四连优”。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工资体系,新建社区阵地11个,划分网格1187个,“公益+市场”社区治理新模式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吴家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等14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标杆型单位,抗美援朝老战士采访纪实在央视七套播出,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 (六)防范风险保稳定,发展基石更其稳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粮食产量达到4.5万吨,入选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连续3年获评全市A级等次。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商标注册达到1.3万件,专利授权突破9000件,质量工作考核实现“七连优”,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专班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23件,超额完成“保交楼”任务,有力维护了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养老领域和电信网络诈骗;银杏老人院非法集资案件顺利审结,得到省检察院充分肯定,入选省高院2023年度十大亮点工作。开展“云剑2023”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及时消除自建房、城镇燃气等领域安全隐患,荣获全省重大专项活动安保维稳先进单位。“八五”普法深入开展,依法治区走深走实,省级“六好司法所”占比达到50%,古渡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调委会。 (七)用心用情惠民生,发展成果更好共享。多措并举促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补贴7000余万元,城镇新增就业9758人,全体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840元、48860元,增长5.5%、5.4%。加快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改造老旧小区52个,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2个,中宏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渭北社区、金泰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得到省商务厅充分肯定。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高效规范处置,建成宜居宜业村13个。加快通村联网路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10.5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提标发放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兜底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可感可及。 (八)改进作风提效能,发展氛围更且浓厚。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实施“六个重点一线”工程,引导干部在征地拆迁、大气污染防治等急难险重一线锻炼本领、增长才干。深化“放管服”改革,试点下放行政执法权31项,“容缺受理”事项增至33项,14件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新增市场主体9600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清廉政府建设,“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动统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全面推行民生事项人大代表票决制。384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一年来,供销、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我区荣获全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区、平安建设先进区、智慧教育示范区、信访工作先进区,全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区、节能“双控”指标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新动能引领支撑作用亟待加强;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成果较为脆弱,民生供给还不够优质均衡;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还需持续加力。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1月29日,李强总理亲临考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政治关怀和宝贵的发展机遇,全区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激发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省、市要求和区委十八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全力稳预期提信心、促改革聚活力、惠民生增福祉、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秦都实践,奋力打造市域发展引领区、创新升级先行区、一体融合示范区、党建赋能样板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秦都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左右。 确定以上目标,考虑区情与实际、兼顾当前与长远、统筹需要与可能,注重提振信心、引导预期。只要我们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全面激发“进”的动能,着力提升“立”的质效,稳妥把好“破”的节奏,就一定能勇立潮头、奋楫笃行,以“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与担当,推动秦都转型发展、释放潜能、发轫远航。 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聚焦项目建设扩体量、提质量,筑牢稳定增长压舱石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在“强龙头、补链条、促集群”上下功夫,力促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精准编制招商图谱、量身打造招商方案,强化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行“筑巢引凤、拎包入驻”模式,从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找资源,从西安—咸阳一体化和东部产业转移中找项目,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到位资金达到140亿元。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实施重点项目140个,总投资1126.8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96亿元以上。精心策划包装项目,争取专项债、中省预算内资金,打造新的投资增长点。开发项目数智管理平台,健全项目建设全流程代办机制,有效破解电力、土地等瓶颈制约,确保中南高科等73个新建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三立电气等35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着力建好两个园区。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扩建,推进汉陵一路等13条道路和5条地下管廊建设,完成高压线迁改,建成姜家变电站,多措并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汽车产业园规划落地,推进道路改造、绿化提升等基础工程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商直播等新兴产业,做优汽车服务后市场,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聚焦产业发展挖潜能、增动能,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富有秦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落实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主动融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推动资源、金融、“三项改革”政策入园入企,支持正泰电气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与西安交大等高校对接,常态化开展科技路演,支持圣亚机电等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年转化科研成果30项以上。主动衔接“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入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10户以上,培育泾渭茯茶、蓝博机械等一批上市“后备军”。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技术、能耗、排放为牵引,推进工艺提升、设备更新,全年实施隆基光伏等技改项目15个,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以赋能、赋智、赋值为导向,搭建数字经济孵化基地,组建数字专家工作站,支持法士特扩产扩能,引导盛翼机械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提质、降本、增效为方向,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正泰电气串式逆变器和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商贸发展活力。抢抓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机遇,大力引进高端商业综合体、知名品牌旗舰店,加快推进王府井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协调发展。围绕珠泉金街、龙湖商业街等区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消费,打造福园巷子、汇通夜市“升级版”,推动商贸服务业与秦文化夜游项目系统联动、整体提升。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支持和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鼓励异地客商在秦注册,设立连锁店、区域首店,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户以上。 打造最优投资环境。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助企纾困帮扶机制,在园区设立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化服务。加强政银企对接交流,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打响“墙内事帮办,墙外事包办”的营商服务品牌。实施为企业办实事工程,变找我办为上门办,变不好办为想法办,变尽快办为马上办,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完善政策兑现全流程闭环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审即享。 三、聚焦三农领域固底板、锻长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三农”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加大“三农”领域投入力度,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守好粮食安全红线。夯实各级田长责任,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产量达到4.5万吨。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力度,引导工商资本赋能农业产业,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户、家庭农场5个以上。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广高质高效绿色集成技术,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返乡创业,精准培育家政服务、设施蔬菜等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鼓励各村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培育集体经济亮点示范村5个以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收益更多的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整治“三堆六乱”,推动生物质转化利用,实现新能源公共充电桩“村村全覆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村联网路27公里以上,推动供水、天然气等管网向农村延伸。科学推进乡村美化亮化,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5年内实现美丽宜居乡村振兴示范村全覆盖。 四、聚焦城市提质增魅力、焕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 城市建管水平代表着城市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幸福生活。我们将精雕细琢提品质,精耕细作抓治理,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幸福之城。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渭阳路、玉泉西路提升改造,保障地铁11号线秦都段、彩虹一路跨渭河大桥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通达能力。实施建民路、惠民路雨污分流工程,推进彩虹绿地、纺织西路消防救援站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启动茂苑安置小区建设,推进泉北小区等5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积极融入一体共建。落实《支持西安—咸阳共管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渭河南城更新,提升双照区域建管水平,推进西咸大道、五陵塬旅游路等道路提升改造,把共管区打造成示范区。服务支持新区新城发展,配合抓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工作,推动中心城区与高新区、经开区、沣西新城等片区协同联动,提升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水平,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温度。 精心抓好城市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理顺环卫一体化第三方管理机制,推动城管执法、环境卫生等管理权限向街办下沉,全面实行重点路段“三扫两保一冲洗”。常态长效规范市容秩序、交通停车、私搭乱建、毁绿占绿等行为,营造绿色干净、清爽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开展物业服务企业“综合评价”,探索推进物业末位淘汰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五、聚焦生态优先绘底色、添亮色,夯实持续发展硬支撑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全力改善大气质量。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大力治企、坚决减煤、从严控车、精细抑尘、全域禁燃,力争全年PM2.5浓度不超过46微克,空气质量改善率持续提升。充分发挥“一区一策”团队作用,强化走航监测和实时数据分析,精准查找问题、靶向攻坚治理。加强建筑工地“红黄绿”牌管理,实施“一路一策”道路清扫保洁,从源头上减少扬尘污染。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申报环保绩效B级以上企业3家,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9天以上。空气质量仍是秦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我们一定要打好攻坚战,奋力争进位。 打造绿色生态空间。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黑臭水体整治,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涉水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新建生活污水集中治理设施3座,抓好地下水保护和自备井关闭,确保渭河秦都段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推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提升土壤污染管控和治理能力,确保全区无污染地块。深化林长制改革,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建成森林乡村3个。 践行低碳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要求,深入开展减碳降碳行动,启动汽车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零碳示范园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园全域型新能源充电桩布局,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 六、聚焦风险防范立红线、守底线,构建安全稳定大格局 安全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将持之以恒抓安全、防风险、保稳定,切实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织密织牢安全网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消防、建筑工地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启动建设应急体系项目,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针对安全生产季节性、气候性等特点,发挥街办应急管理和消防末梢作用,强化演练调度,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完善政府隐性债务常态化监测和化解机制,大力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扎实开展房地产领域风险排查化解,“一楼一策”处置问题楼盘,分批分次破解交房难题。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四个最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深化“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享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提升国防动员能力,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强力根治欠薪,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秦都。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妥善处置各类舆情。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让社会更和谐、群众更满意。 七、聚焦民生改善增温度、添厚度,织密幸福生活保障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加快区职教中心新校区、人民西路小学等23个校建项目建设,年内新增学位7770个,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以师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强化五育并举,巩固深化“双减”成果,推动教育校内提质、校外规范管理。加快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优质融合,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坚持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双统筹”,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春风送岗位”等活动,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面落实援企稳岗促就业各项政策,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万元以上。 统筹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快实施咸阳秦都医院、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建设,有效发挥“三个中心”作用,更好服务辖区群众。提升统计监督质效,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群众安全饮水。加强困境妇女、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服务,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 各位代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区政府紧贴群众对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需求,安排了七大类惠民实事,我们一定坚持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台账化落实,以实际行动兑现政府的庄严承诺!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筑牢政治忠诚之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用好主题教育实践成果,答好为民造福的时代之卷。 守住依法行政之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加快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推动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切实做好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升敢作善为之能。深化拓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坚决不唱高调、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力求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数据真实。坚决克服有难度的事不想干、有风险的事不敢干、没先例的事不愿干的不担当思想,对认准的事大胆干,对定下的事马上干,对接续的事坚定干。坚决做到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定,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开,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发,“只留痕不留绩”的事不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倡导正道直行之风。以严的主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关系群众的钱一分都不能少,铺张浪费的钱一分都不能花。 各位代表,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的精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敢作善为,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打造“四个区”,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秦都力量!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个年: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2、四个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3、三送一解: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解难题。 4、“75311”工作机制:实行7日精准预测预报、5日分析评估、提前3天管控调度、每1天全时段值守、1支队伍督导检查。 5、七个一体化:空间规划一体化、创新驱动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6、“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7、三无小区:无主管部门或自治组织、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的小区。 8、三岗十八级:“三岗”即社区正职、副职和其他人员;“十八级”是根据入职年限、职务年限,按每三年划分一档。 9、“公益+市场”社区治理模式:免费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壮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为辖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 10、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11、保交楼: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的工作任务,是稳民生的前提。 12、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3、三项改革:做实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破解“不敢转”;做实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破解“不想转”;做实横向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改革破解“缺钱转”。 14、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5、千万工程: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6、三堆六乱:“三堆”指农村房前屋后的柴草堆、垃圾堆、杂物堆;“六乱”指涉及村庄街巷的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扔乱吐等问题。 17、碳排放“双控”: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强度控制。 18、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19、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三个中心”:慢病康复中心、外科病治疗中心、职工健康管理中心。 21、家家幸福安康工程:2019年全国妇联推出的全国最美家庭创建活动,旨在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为美好生活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