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鸡市凤翔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0日在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区长 彭世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多重性压力持续交织的严峻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二五五”思路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荣获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区。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实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含留抵退税3078万元)、增长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 一、践行新理念,提质量、扩总量,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有力 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系统谋划、统筹联动、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工业经济提级扩能。创新驱动促转型。坚持“五年一大改、三年一小改、年年有技改”,关中工具智慧化改造等28个工业技改项目全部投产,新增产能15亿元。创建国家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1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9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户、专精特新企业4户、省级瞪羚企业1户、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4户、省级智能工厂1家,红旗民爆、橘子实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1.9亿元,同比增长16.7%。延链固群聚势能。西凤酒7万吨制曲、柳林酒5万吨基酒、华山论剑1万吨基酒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中小白酒生产企业6户,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跻身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西凤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区白酒产业实现税收16.2亿元,同比增长21.3%。宝化科技投产运行,裕隆气体甲醇尾气综合利用、恒兴石化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基本建成,贵金属催化剂项目有序推进。新能源电动车西北生产基地达产达效,兰泵铸件铸造项目即将投产。强化支撑优服务。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工业升级。《西凤酒城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凤翔高新区连续两年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白酒产业强势崛起,能源化工延链补链,高端制造破题突围,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 现代农业提质扩规。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推行田长制,净增耕地1.1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3万亩,产量达到29.4万吨,实现“二十连丰”,入选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区。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苹果“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改良品种2000亩,提升肥力2万亩,优果率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果业总产值达到15.8亿元。省级红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成功,长青大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成投用,28个劳务合作社挂牌运营。集体经济加速崛起。“农担公司担保、专业银行贷款、政府财政贴息、保险公司兜底”金融支农凤翔模式效应凸显,发放贷款1830万元,规模经营突破12万亩,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上年翻番,达到1.4亿元,收益100万元以上的村16个,50万元以上的村60个,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千亿凤翔百万村”蹄疾步稳、前景可期。 商贸三产提效扩容。文旅融合全面推进。30个文旅商体融合项目顺利实施,泥塑体验园等13个项目提前建成,“移风社”及秦腔保护等项目扎实推进。木版年画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艺术典型案例,荣获全省非遗特色示范区。东湖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西凤酒工业旅游跻身国家示范行列,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3亿元。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首届“雍州夜市”美食文化节盛大举行,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腊驴肉、豆花泡馍等42种农特产品数据库正式建立,“电商+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活动成效显著,电商交易额突破21亿元。净增限上企业16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城乡融合提档扩面。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立足副中心城市定位,着力做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个一”工程进展顺利,“三边一口”改造等47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成投用,福海路小区等2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科创新城等20个城建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完成城市体检,创新“四城同创”工作机制,城市“四治”行动成效显著。镇村建设亮点纷呈。区级村庄布局规划、8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42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16个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全部竣工,改造户厕5118座,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47%。城关镇再次跻身西部“百强镇”,柳林镇入围全省特色小镇,横水镇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陈村镇成功创建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田家庄镇大塬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交通体系日臻完善。《立体交通发展规划》完成初稿,宝鸡凤翔机场征地工作基本结束,关环高速、G244改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西府大道改造全面完成,渭北环线、桶三路、洛西路三条农村公路竣工通车,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民生福祉提标扩量。全年民生支出达到26.9亿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4%。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成3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900个。职教中心迁建等项目顺利推进,优化调整中小学10所,改建新增农村寄宿制初中5所,义务教育“双减”成效持续巩固,教育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区医院成功纳入三级综合医院管理,彪角、田家庄卫生院被认定为全省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医共体完成远程诊疗4507例。慢性病门诊用药保障实现全覆盖,医保基金支出规模达3.1亿元,药品集中采购为群众减负4753.6万元。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次,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更加坚实。区老年公寓即将封顶,30所农村幸福院完成改造,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投用,南环路社区被命名为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建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个。增设3个城镇社区。发放创业贷款794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53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5万人。发放低保等补助资金1.3亿元,惠及群众7.6万人。 二、全力守底线,防风险、除隐患,高质量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紧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以防促治、综合施策、一体推进,以安全稳定护航全局发展。 安全生产管控有力。以应急能力提升年、安全生产执法年、灾害防治巩固年为统揽,聚焦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累计排查2515次,消除隐患1292处。智慧林业“生态云”建成投用,长青工业园应急指挥中心通过省级验收,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荣获省级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风险防范扎实有效。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抢抓政策机遇,有效化解凤鸣小区、凤泉花园等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扎实开展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有效维护村集体资产安全。聚力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盘活各类资产资金,清偿中小民营企业无分歧账款1.38亿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强化地方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重大风险隐患化解有力。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成效明显,规上企业非电力煤炭消费量低于市控指标,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空气综合指数和优良天数全市平原县区第一。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基本达标。《全域一体化供水规划》编制完成。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新造防护林1万亩,修复退化林5.2万亩,雍城湖湿地公园被命名为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生态之城、美丽凤翔”建设取得新成效。 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有效遏制电信诈骗,“铁脚板+大数据”社区警务凤翔模式全市推广。信访受理率、答复率均达100%,中省交办信访积案“见底清零”。“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镇司法所全部创建为省级新时代“六好司法所”。532家餐饮单位纳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监管,“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三、持续促改革,增活力、优环境,高质量发展支撑坚实稳固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大抓改革、大抓项目、大抓服务,以有力抓手助推全局发展。 改革创新多点突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选准“小切口”,解好“大命题”。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不断理顺体制机制。聚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首次列支5000万元土地收储资金保障项目用地,收储土地4800余亩,供应“标准地”1420亩,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76个承诺事项“立等即办”,26个行业“一证准营”。高效完成省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任务。 项目支撑不断夯实。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牵引,创新实施“十大工程”,推行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总投资73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9亿元的34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53.3亿元,超年度任务32个百分点。聚焦“中央倡导、政策支持、凤翔急需、群众期盼”,谋划项目1147个,储备项目732个。开展外出招商活动46次,招引项目188个。争取中省市资金31.7亿元,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抓手,创新“4569”工作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入选全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秀案例。高效落实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8名。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应急转贷资金6.1亿元。创新建立“一包五帮”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00余个,争取补助资金4600万元,退税3.7亿元。 作风保障日益强化。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0件、政协委员提案109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着力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严管公共资源交易,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压减“三公”经费14.9%。 统计、兵役、民宗、气象、侨务、供销、档案、电力、通讯、邮政、金融、保险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2023年,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这一年,我们以敢谋促敢为,主动适应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明思路、优路径、强统筹,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这一年,我们以实干增实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鼓作气抓到底,一以贯之干到底,实施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底气更加充足!这一年,我们以民生聚民心,始终满怀为民真情,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彰显!这一年,我们以先行争先锋,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多项试点成果、经验做法在省市推广,贡献了凤翔智慧,展现了凤翔担当,树立了凤翔形象,高质量发展成色更加亮丽!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高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离退休老干部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凤部队官兵、公安民(辅)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客观审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产业迭代升级较慢,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风险防范化解仍需加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到位,推动工作的方式方法亟需改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正值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把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贯穿始终。对标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区情认识,立足新发展格局找准自身定位,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有意识”转变为“下意识”,强化目标意识,优化工作举措,赶超进位、率先突破。必须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薄弱环节,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转职能、提效能,依法全面履职。必须把守牢底线贯穿始终。树牢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守好“安保”“环保”“耕保”“文保”等底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风险,在防范风险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系统谋划贯穿始终。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多层次统筹中找准发力点,在多目标达成中实现最优化。必须把高效落实贯穿始终。坚持“定了就干、干必干好”,以真抓的实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面打通工作落实中的卡点堵点,拉高标杆、敢做善为,让高质量发展成效惠及千家万户! 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二五五”思路目标,纵深推进“五大战略”,高标准建设“一区四城”,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扎实推动产业体系、城乡融合、“三农”工作、生态建设、开放水平、民生福祉大提升,加快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推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的凤翔实践。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创新驱动,锻造工业经济新优势 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升级产业链。聚力推进西凤酒10万吨基酒、柳林酒5万吨基酒、华山论剑1万吨基酒项目,启动现代包材产业园建设,抓好国粹凤香扩建、金凤酒业技改等项目,做强白酒产业。全力推动长青能化二期技改、中宝一矿手续审批,支持东岭冶炼、宝鸡二电技改转型,加快稀贵金属资源化利用、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建设进度,做优能源化工产业。着力谋划实施关中工具技改迁建、新能源电动车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做大高端制造产业。 激活创新链。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工程,年内新增规上企业6户、高新技术企业15户、专精特新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0户,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各2个,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转型。坚持“五年一大改、三年一小改、年年有技改”,实施总投资6.5亿元的20个技改项目,厚植发展新优势。 优化生态链。颁布实施《西凤酒城建设规划》,编制《西凤酒城控制性详规》。启动三尧路、双凤路等道路建设,实施西凤酒城供热管网、地下管廊、游客服务中心等工程。推进长青工业园区配套路网工程,启动智慧化园区建设。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谋划城东工业集中区,提升园区发展能级。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构建常态化、多形式、有实效的政银企对接机制,设立政务大厅金融服务专办窗口,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打造便利化、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生态。 二、产业引领,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锚定“11234”思路目标,强基础、抓产业、促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守住两条底线。严格落实田长制,规范土地流转,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实施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培育一体化农事服务主体,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3万亩、产量保持在29万吨以上,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强化防返贫监测预警,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实施115个衔接资金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实施苹果“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工程,完成品种改良3000亩、肥力提升3万亩,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产业,打造省级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实施红薯融合发展等产业化项目,种植红薯2.5万亩,推动“虢王红薯”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探索高粱统一供种模式,发展高粱3万亩,打造中国高粱第一镇。依托长青大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种植大葱2万亩,申报长青大葱“国家地理标志”。持续深化“区有总社、镇有分社、村有合作社”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推动20个村劳务合作社挂牌运营,全面提升群众务工的组织化程度。 壮大集体经济。紧扣“千亿凤翔百万村”目标,深化“农担公司担保、专业银行贷款、政府财政贴息、保险公司兜底”金融支农凤翔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开展“强村带弱村”行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鼓励村集体经济围绕粮食和特色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力争8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0万元、55%以上的村突破100万元。落实“两个办法”,强化“三资”管理,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拿租金、赚薪金、领股金”联农带农机制,将农户嵌入产业链,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三、融合发展,重构商贸三产新格局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多元业态,释放消费潜能,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彰显文化优势。策划举办秦雍文化研讨论坛等活动,加快大秦雍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实秦雍文化。实施东湖园林古建筑保护项目,开展东坡大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持续做响苏轼文化。加快推进西凤酒、柳林酒工业旅游开发,高标准举行凤香型白酒文化节系列活动,持续做足凤酒文化。实施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创建凤翔泥塑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保护传承秦腔、西府曲子等戏曲艺术,持续做靓民俗文化。 丰富文旅业态。编制《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高规格召开全域旅游招商引资大会,招引文旅行业头部企业,补齐文旅产业龙头引领缺失、发展要素不全等短板。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激活休闲旅游新热点。打造秦雍历史游、东湖文化游、凤酒工业游、西府民俗游等旅游品牌,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擦亮“丝路名埠·醉美凤翔”的旅游名片。 力促消费升级。统筹建设专业市场,着力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持续实施“雍州夜市”规范提质工程,举办美食节、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加强“秦韵凤翔”品牌管理,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培育消费新模式,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23亿元。 保障物流畅通。加快推进区级物流共配中心、镇级物流统配中心项目,建设红薯冷链仓储物流基地、重卡物流中心。持续提升长青铁路Ⅲ场、西凤现代物流园、金秋冷链物流园承载能力,谋划建设空港新城等项目,全力打造“东有空港新城、中有冷链物流、西有公铁联运”的物流产业新格局。 四、全域发力,塑造城乡融合新态势 紧扣“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文化定性、群众满意”总体思路,全力建城市、美乡村、强交通,加快融入主城区。 建设品质城市。聚力推进总投资4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9亿元的十大城建项目,加快实施东大街片区提升改造、生活垃圾转运站、城区雨污分流等项目,改造雍州家园等老旧小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停车场、口袋公园,完善应急避护、公共消防等功能,打造宜居、韧性、安全城市。扎实推进城市“四治”行动,全力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建设和美乡村。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凤酒名镇、苹果强镇、薯香小镇、非遗重镇建设,不断提升镇域综合承载力。以“千万工程”为牵引,高标准编制3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供水保障等15个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改造户厕3800座,完成5镇8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强化“1+10”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管理,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彰显西府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便捷路网。坚持“空间布路、需求开路、节点拓路”,强力推进交通强区“1249”工程,完成《立体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宝鸡凤翔机场、关环高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宝鸡北过境高速、G244改建项目。实施西灵路提升改造等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五、协同治理,实现生态保护新突破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上马。加快建设宝鸡二电煤场改造等项目,创建绿色工厂2家、引领性企业4户,稳妥推进企业“退城入园”。有序实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确保清洁运输比例稳定在80%以上。持续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大力推进居民小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有效解决绿色低碳生活供需矛盾。 强化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协同治理,力促关键指标实现“两降一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加快天龙、中耀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推进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技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统筹生态建设。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开展重点风险源专项治理。聚力推进全域一体化供水,实施冯家山引水工程,夯实高质量发展用水保障。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完成营造林2万亩以上,确保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复验。 六、共建共享,再攀民生保障新高度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惠民实事,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化。加快职教中心迁建项目进度,年内建成公寓楼、实训楼,建设“宝字头”职教院校。优化调整中小学6所,推进高新幼儿园、高新小学、竞存一中建设项目,创建市级一类幼儿园2所。实施西街中学图书综合楼等项目,争创省级高中新课程示范校。开展教师素能提升行动,强化“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动健康保障均等化。完成区医院3号住院楼建设,力争“三甲”医院创建成功。加快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创设村级卫生室“中医阁”,确保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复审顺利通过。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升级版”,健全区镇村三级疾病防控网络,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扩面提标,争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化。加快区老年公寓建设,强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规范管理,完成适老化家庭改造300户。积极实施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等项目,持续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完善“书香凤翔”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稳就业“十大行动”,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以上。坚持“以民生实事小支点、撬动群众大幸福”,保质保量完成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任务。 七、全面统筹,续写社会治理新篇章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破解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始终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本质安全提升年”活动,加大行政处罚、行刑衔接、联合惩戒执法力度,巩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提升重点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立足“大安全、大应急”,持续推进水库除险加固、河道防洪治理等项目,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积极解决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守牢政府债务安全底线。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完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涉众型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良好金融秩序。 提升平安建设效能。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扎实开展“法律九进”。加快矫正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整合发展。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兼举并用“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畅通群众诉求通道,积极排查化解矛盾隐患,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健全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织密织牢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凤翔”。 政府自身建设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体政府组成人员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1.政治引领,忠诚履职。严格落实政府党组“第一议题”制度,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当好贯彻中央决策、省市区委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2.尊崇法治,依法履职。持续深化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水平,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动政府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3.守正创新,高效履职。更好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持续深化“一包五帮”机制,建立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信息报送网络,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推进总投资69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1亿元的271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招引项目180个,到位资金增长8%以上。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推动政府工作质量提升、速度提升、效能提升。 4.筑牢防线,廉洁履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防控,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健全政府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严格审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和非刚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急需时。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勇立潮头破浪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勇担当,同心协力再起航,为加快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奋力推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的凤翔实践而团结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