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铜川市印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9日在铜川市印台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区长 马海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打造“四个百亿”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四区”目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以开展“主题教育”提振精气神,以开展“三个年”活动集聚正能量,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和7.7%。 (一)注重稳中求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这一年,我们主动应变局开新局,把加快经济恢复作为主要任务,抓项目、稳增长,抓纾困、稳预期,发展势头整体良好,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组建稳增长工作专班,主动承接省市一揽子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双包一解”“我为企业办实事”等活动,协调解决企业产供销难题30余个,提供融资担保2400余万元,减税降费8200余万元,培育“五上”企业12家。区经贸局获评全省工业稳增长工作先进单位。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争取政府投资项目42个、到位资金5.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33亿元。全面推行“6+3”产业链“链长制”,签约合同项目80个,省际亿元项目到位资金52.28亿元、增长93.56%。 (二)注重量质并举,发展动能加速转换。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抓机遇、抢赛道,强创新、增势能,产业能级加速提升,结构调整更加有效。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稳步推进,八方智果果蔬汁加工和大匠农科液蛋生产线建成投用,“印台平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我区被评为“中国苹果产业实力县域”和省级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市首家无非洲猪瘟小区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验收,饲料生猪产业链在全国帮扶产业推进会上观摩交流,生态和牛繁育基地加快推进,区兽医实验室通过省级续展考核并交付使用,我区获评全省畜禽肉类全产业链典型县。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通过实地验收。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加快推进,金裕泰600万吨煤炭仓储物流基地主体建成。绿色铸造产业园数字展馆建成开放。年产10万吨再生铝加工、时硕精密金属部件生产等项目投产运营,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航天一院702所、天徊液体火箭研试基地一期建成投产,210所、西安军械修理厂等项目抓紧推进,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成势。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一期建成,玉华驿公寓式酒店建成投用,陈炉不夜炉山居被评定为全国乙级旅游民宿,全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91%和119%。区数字经济双创园实现产值2.63亿元、上缴利税750余万元,圆满承办第二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 (三)注重区域协调,城乡品质持续改善。这一年,我们坚持以城带乡抓统筹,把推进共建共享作为根本取向,建城市、美乡村,补短板、优环境,城乡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三里洞甘泉巷仿古商业街建成,宋塔棚改项目一期主体完工,一马路“白改黑”和市政管网改造全面完成,新增城市景观灯、路灯500余套,改造老旧小区20个、惠及居民646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排名全市第一并获省政府激励通报,助力全市顺利通过国文国卫现场评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完成户厕改造1226户,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388个、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处。育寨村、周陵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我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五连升”,三里洞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矿山生态修复90余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00亩,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石林景区被列为全省自然教育基地,全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我区成功举办。 (四)注重扩面提标,服务保障不断加强。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本质要求,下基层、解民忧,增支出、强保障,服务供给不断优化,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3.5万亩,耕地面积稳定在17万亩以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到位。崖尧村、周陵村作为观摩点接受全省乡村建设现场观摩,红土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区零工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搭建就业双向对接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49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67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551个,新增城镇就业1313人。“两个创建”达标有序推进,7所学校通过省级达标认定,方泉小学综合楼全面竣工,城关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三里洞中心幼儿园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完工,鑫光社区被评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建成市区级文化小院13个,陈炉镇被认定为全市唯一的省级非遗特色示范镇。 (五)注重防治结合,基层治理持续深化。这一年,我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管控风险作为发展底线,抓排查、除隐患,优治理、保稳定,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紧盯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压紧安全生产“四方责任”,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陈炉镇上街社区、金锁关镇石头坡社区获评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守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线,市场秩序平稳有序。全面推行“531”立体网格治理模式,王小成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网格化治理+四个一服务”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双碑村获评全省议事协商创新试验点。创建省级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12家,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入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中省交办重复信访积案全部销号,我区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12345”便民热线按时接收率、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排名全市前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治安严打专项整治,区公安分局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局”,我区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平安区,被授予“平安银鼎”。 (六)注重改革创新,自身建设更加严实。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关键抓手,学思想、转作风,抓改革、优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能更加彰显。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推进国资国企、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国资国企管理更趋规范化、制度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上线运行15个“一件事一次办”,推出160个“一件事”套餐服务,2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崖尧村、周陵村分别获评全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缩综合办公经费5%,多渠道筹集资金,用“小财政”撑起“大民生”。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48件代表建议、74件委员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依法依规公开政府信息1094条,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民族、宗教、外事、审计、统计、气象、供销、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各位代表!时光见证了前行的步伐,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足迹。回顾过去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重大考验,我们知重负重求突破、立足长远谋发展、稳扎稳打抓落实,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了诸多困难挑战,解决了一些难题、办成了一些实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坚强领导、统筹指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矢志不渝、担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印台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印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子迈的还不大,铸造环保、军民融合、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支撑不够,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不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不少压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采取更加务实有力的措施加快予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全市“六大战略”,育强四大关键引擎、做实五项重点任务、抓好五个提升计划,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印台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人以上,粮食产量达到4.5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2%左右。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个基调取向落到实处,盯住薄弱点、找准发力点、聚焦关键点,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搏精神谋求新突破,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争取更好结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在谋项目、招项目、推项目上花大心思、下真功夫,把大抓项目、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氛围营造起来,谋深抓实“6+3”产业链“链长制”,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更加精准地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不断提升重点产业发展能级。 (二)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谋划实施好助农兴农、上学就医的大事要事,又解决好物业管理、车辆停放等群众身边的烦心琐事,切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让印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可感可及。 (三)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全面排查摸清底子,精准处置消除隐患,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辩证思维,全力守好“环保”、“耕保”、“安保”“社保”、“文保”等红线,切实用高水平安全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 三、2024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扩投资稳增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行动 全领域抓好项目策划。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省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等战略机遇,聚焦产业跃升、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对标发展需求和民生短板,超前谋划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按照园区、景区、城区、镇区分类建立项目储备库。扎实做好储备项目前期工作,主动跟进对接,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全年争取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和省级专项等资金12亿元以上。 全链条抓好招商引智。聚焦“6+3”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围绕省属国企投资倍增计划,紧盯国企子公司投资意向,用投行思维梳理项目清单,搭建合作平台,盘活闲置资产,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紧盯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调动各类资源要素,深入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 全要素抓好服务保障。紧盯111个区级重点项目,加强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组织开展项目建设“擂台赛”,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和“红黄绿”挂牌督办机制,全年新入统项目7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以上。继续推行稳增长专班定期研判、“双包一解”等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亲商暖企一线工作解难题”活动,建立健全新入规企业、新增产能项目、培育重点企业和帮扶减产企业4个包抓清单,“一对一”跟踪做好服务保障,全年新增“五上”企业16家以上。 (二)聚焦激活力提效益,深入开展改革创新赋能行动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建成秦创原印台创新驱动平台,用好“三项改革”政策机遇,加强与高校院所、省市部门对接联系,加快试验平台和应用场景基地建设,促进成果落地转化5个以上。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体系,落实好高科技企业研发收入税收扣除等优惠政策,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释放人才公寓引才留才效应,扎实开展“人才新政20条进高校”活动,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10人以上。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帮扶,创建省市级科技示范镇村2个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提前介入企业项目建设过程,减少企业违规成本,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加快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改革,将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建立健全区属国企法人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梳理产业培育、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融资需求清单,用好“政企通”服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省“陕耀全球”百团千企拓市场抓订单活动,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促苹果、陶瓷、“铜麦”、青砧苗木等特色产品走出国门,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及西安周边军民融合、食品加工等产业外溢机遇,精心组团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组团开展外出参观考察10场次以上,举办数字经济、军民融合、现代农业等专题推介活动3场次以上,引进链主型企业和关键环节企业6家以上。 (三)聚焦育龙头创品牌,深入开展农业延链提质行动 推动农业园区提档升级。以省级农高区创建为牵引,围绕做优做强“五大要素”,深入推进园区大建设农业大发展,不断完善各类园区科技支撑和基础配套。发挥农产品加工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八方智果二期工程投产达效,加快引进肉品精深加工、 “铜麦”面粉加工等企业入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壮大特色种养产业、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为目标,稳妥有序盘活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合理布局配套项目,推动农业园区集约高效发展。 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苹果“三园”建设,打造标准园1万亩以上、示范园5000亩以上、精品园4000亩以上,创建市级示范园4个。建成苹果优质品种母本园,打造全省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苹果新优品种研发工作站建设,健全苹果新品营销体系,加强冷链储运能力,推动“卖苹果”向卖品种、卖品质转变,争创中国苹果产业发展优质区。投用崖尧、金华山两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建成生态和牛繁育基地一期、策划开工二期项目,引导规模养殖场增饲补栏,力争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5000头和200万羽以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年生产菌菜2300吨以上,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加快把“土特产”升级为增收致富大产业。 推动智慧农业提速赋能。以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为目标,加强与陕科大、西农大等高校合作,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加快实施旱作种子融合产业示范园、西北纯血和牛繁育推广基地和城乡水网联通配套项目,力争在“铜麦”新品种选育、和牛胚胎移植、渭北旱塬节水灌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数据信息集成协同,培育“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智慧养殖”等数字化产业应用场景3个以上。培育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新模式,建成投用江苏题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确保畜牧业全链闭环、绿色循环。 (四)聚焦建园区育集群,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行动 传统产业抓快转型升级。依托陈炉石灰石矿产资源,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合作,规划建设钙基材料研究院,推进年产10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落地建设,带动资源利用向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链条化迈进。推动煤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金裕达210万吨煤炭洗选以及乔子梁、崔家沟、玉华煤矿技改提升、灾害防治等项目。 优势产业抓好循环增效。把铸造环保作为工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建成年产15万吨铝固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加紧与陕有色合作洽谈,加快盘活老铝厂后厂区闲置资源,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落地年产5万吨氟化钙制品及10万吨萤石球生产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做大做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循环产业。加快实施年产3万吨高端汽车模具生产线、年产10万吨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线、年产1.2万件耐高温合金铸件加工项目,带动加工制造上下游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 新兴产业抓紧培育成型。持续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强同西工大、航天科工等高校院所合作,规划建设军创科技园,确保天徊液体火箭动力系统研试基地二期、西安军修所航天保障基地、210所规模化能力建设等“军转民、民参军”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工华能200兆瓦、国电投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争取中核共享储能、深圳电子壳膜加工等项目落地,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深入推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加快完成创建规划修改、环评报告审批,紧盯园区产值、税收等硬性指标挂图作战,力争三年内完成创建任务。 (五)聚焦挖潜能强供给,深入开展三产扩规提标行动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围绕满足教育、医疗等群体消费需求,积极盘活闲置底商资源,落地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和四星级酒店项目,推动新桥、三里洞、姜女祠等特色商圈提档升级。持续深化消费增长三年行动,继续发放电子消费券,积极开展“秦乐购”消费活动,联合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新业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改造商贸中心2个、乡村连锁便利店20家以上。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工程,用好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推广直播营销、线上购物等电商服务,力促电商交易额突破3亿元。 打造有内涵的景区。深度挖掘本土生态文化资源,统筹推进“一宫一镇一园一林”四个核心景区建设运维。启动玉华宫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打造集冰雪体验、避暑康养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陈炉古镇要围绕“三个世界之最”,谋划实施大师工坊、雕花技艺等文化主题项目,建成精品陶瓷展示中心和云观山居特色民宿,打造耀瓷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开放运营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地心穿越之旅”体验项目,加快推进金锁关石林景区温泉康养项目,努力让景区内容更丰富、特色更鲜明、配套更完善。 发掘有底蕴的文化。大力开展文化产业“六大工程”,加快推出一批富有印台特色的文创产品,年内培育规上文化企业2家以上,力促规上文化企业收入增长8%以上。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成金锁关关址抢险加固工程,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节庆活动及百姓大舞台、非遗进校园等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100场次以上,努力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聚焦展新颜促宜居,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共建行动 稳步提升城市品质。以“大提升、微治理,拉框架、优功能”为抓手,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完成重兴公园海绵化提标和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成投用宋塔棚改一期项目、加力推进二期工程,实施15个小区燃气管网改造,开工建设智慧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0个以上,完成二马路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和支巷道污水管网提标改造三期工程,全面解决雨污混流问题。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管理,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便民市场、背街小巷改造,打造特色街区和城市更新示范片区。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推进彰显印台特色的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建改造农村户厕500座以上,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突破90%。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打造更多“五小”设施。加快实施陈炉镇气化工程,建成投用何家坊至王益、周家河至陈家山公路,创建省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3个以上。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以上。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30个以上。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施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三年行动,强化“两业”帮扶,拓宽增收渠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精细化实施“五源共治”,力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市考要求。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强化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金锁关片区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全面推广应用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平台,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推深做实林长制,完成营造林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以区环保产业园被纳入全省低碳近零碳试点为契机,坚持“稳煤、提铝、扩新”,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七)聚焦补短板增福祉,深入开展民生保障增效行动 抓就业促创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场次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1500个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00人次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培育认定社区工厂3家,总量保持在23家以上、吸纳就业人数稳定在400人以上。积极打造省级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争创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单位。 抓教育提质量。紧扣全市打造“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目标,继续推进“优教印台、学在北关”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投用方泉小学综合楼,整合原市五中现有资源,加快解决城关、频阳两所小学大班额和部室面积不足等问题;聚焦幼儿园图书配备不足、园长及教师持证上岗不达标等问题,深入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完成城关幼儿园改扩建一期项目,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抓供给优服务。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盘活利用区妇幼保健院和原市妇幼保健院闲置资源,加快引进中药材加工、中医康养等企业。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抓好老人、儿童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护救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区体育公园项目落地实施,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以上。运营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区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新增养老床位130张。做好“孤、寡、残、障”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八)聚焦防风险固底板,深入开展优化基层治理行动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聚焦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快打造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数字化监管平台,严格落实好“互联网+执法”“一会一卡一宣誓”等制度,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始终把煤矿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煤矿安全包保责任,筑牢“五条防线”,切实提高煤矿安全日常监管的精准性、全面性和协同性。 严密防范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紧盯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加强政府投资审核、绩效评估和审计监督,严禁超财力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全链条全流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践行“浦江经验”,深化“531”立体网格治理模式,推动高质量服务向村、社区“神经末梢”延伸。多形式开展宪法法律“九进”活动,实现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大力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优质高效办理初信初访,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加快公安智能化建设应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治安严打等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印台。 四、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把忠诚看齐融入事业,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把依法行政牢记心中,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五个提升”计划落地见效,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常怀忠诚之心从严治政。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常怀赤子之心为民执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经常带着问题沉到一线想办法谋出路、找答案定措施。树牢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扎实开展“新春入农户话发展”活动,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常怀公正之心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热点,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凝聚力。 常怀进取之心实干兴政。自觉做到谋定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做到“周调度”强部署、“四不两直”抓督查、“直插到底”看落实、“闭环管理”建机制,持续优化政府干事创业大环境。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文减会提高工作质效,切实为基层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常怀敬畏之心廉洁从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完善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和风险防控机制,更好发挥审计、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违纪违规行为。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教育引导公职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印台新篇章!
名词注释 1.“四个百亿”经济增长点:即工、农、旅、城“四个百亿”经济增长点。 2.“四区”目标:即工业转型创新区、现代农业高新区、文化旅游特色区、幸福康养宜居区。 3.“双包一解”:即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 4.“6+3”产业链:即6个主要产业链(铸造环保产业链、坩土骨料产业链、果业加工产业链、饲料生猪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链、煤炭能源产业链);3个重点产业链(数字经济、航天科技、光电子新兴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金融服务产业链)。 5.“两个创建”:即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6.“三品一特”:即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及消费品、特种设备。 7.“531立体网格治理模式”:即聚焦五项平安联创职能(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风险隐患联控、重点人员联管、便民服务联动)、构建三级网格联通体系(筑牢基础网格、夯实属地网格、强化行业网格)、搭建一体指挥联动平台(平安通数字治理平台)。 8.“四个一服务”:“一室”即“小成说事室”,解决群众烦心事;“一会”即乡风促进会,解决生活揪心事;“一所”即富民讲习所,解决生产增收忧心事;“一队”即平安守护队,解决安全防范担心事。 9. 全市“六大战略”:即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强基、区域融合和文化引领战略。 10.“四大关键引擎”:即强化创新赋能,抢占未来先机;集聚项目势能,扩大有效投资;培壮产业动能,提升经济实力;深挖消费潜能,繁荣商贸业态。 11.“五项重点任务”:推动城乡融合促共富、保障改善民生增福祉、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力、加强生态保护提颜值、筑牢安全屏障护稳定。 12.“五个提升计划”:在学思想、铸忠诚上深化提升;在强队伍、练本领上深化提升;在抓基层、固堡垒上深化提升;在转作风、治顽疾上深化提升;在严纪律、树清风上深化提升。 13.全省“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即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 14.秦创原“三项改革”:即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15.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即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的一项旨在解决政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中梳理解决一批各方面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问题。全国性10个共性堵点问题和重点行业领域100个堵点问题,以及各地区1000个具体堵点问题。二是集中优化推广一批高频“一网通办”服务。包括优化国家平台的10个方面公共支撑服务、优化部门平台的100项全国通办服务,以及优化各地平台的1000项高频办事服务。 16.“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所谓“包容”,就是对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新业态采取包容态度,只要它不触碰安全底线。所谓“审慎”有两层含义:一是当新业态刚出现还看不准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管死”,而要给它一个“观察期”;二是严守安全底线,对谋财害命、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不管是传统业态还是新业态都要采取严厉监管措施,坚决依法打击。 17.“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18.文化产业“六大工程”:即“市场主体培育、项目建设带动、数字发展战略、文旅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协调发展”六大工程。 19.“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20.“消薄培强”行动:即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县域内各村村集体经济均衡发展。“消薄”指消除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培强”指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21.“五源共治”:即深化实施工业源治理、扬尘源治理、移动源治理、VOCs源治理、生活源治理“五源共治”。 22.“一会一卡一宣誓”: 即通过班组班前安全会、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和班组员工集体安全宣誓,将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一班、每一岗,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23.煤矿安全“五条防线”:即煤矿现场安全防线、用电监测对比防线、视频监控异常对比防线、驻矿监督员巡查防线、煤检站运煤车辆流量监测防线。 24.“四个最严”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25.“枫桥经验”:即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26.“浦江经验”: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主要内容为“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