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59|回复: 0

[陕西] 2024年周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7-26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周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4日在周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周至县人民政府县长 段军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至实践的破题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五个扎实”[1]“五项要求”[2]“四个着力”[3]等重要要求,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抓好“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紧盯“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聚焦抓发展、惠民生、守底线,干了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工作,促进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质效实现新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聚焦“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夯实重点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4],优化包装重点项目203个,总投资7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9.3亿元,总投资额、年度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64个前期项目加快筹备,139个在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53.5亿元。坚持精准招商,举办招商推介活动11场,签订奥特莱斯、高端精密智造等项目33个,签约额157.6亿元。重点项目文勘、环评、供地等手续办理全面提速,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在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我县获评“2023年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入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7亿元,增长9.9%;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

    (二)坚持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续写新篇章。持续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消除致贫风险494户1649人。投入资金3.56亿元,实施涉农整合项目184个。苏陕协作实施项目35个,帮销农产品1.03亿元。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5]全面推进,整改纠错村集体经济合同7178份。建成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中心20个,确权扶贫资产2158个15.95亿元。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获国家乡村振兴局充分肯定,“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6]被央媒等广泛推介。实施电网建设项目118个,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3200户,建成5G基站196个,农村生活更加便利。新建污水处理站6个,完成农房抗震改造4259户、户改厕2600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7]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村庄2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6个。骆峪镇骆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我县获评“乡村振兴发展典范县”。

    (三)坚持质效并进,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建成粮食“千亩方”2个,获评“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大力推进猕猴桃“九大提升工程”[8],成立全省首家猕猴桃产销联盟,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开工建设,入选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周至猕猴桃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荣获“2023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入围2023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认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新增家庭农场12家,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500人次。我县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马召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楼观镇周一村、青化镇二庙村分别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9]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徐军海荣获“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四)坚持“两园融合”,生态工业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理顺与高新区合作共建集贤产业园体制机制,推进园区封闭管理,完成园区供地2318亩,办理失地农民保险1456人,服务和保障园区发展更加有力。集贤产业园入园企业达130家,比亚迪乘用车零部件、智能终端等项目建成投产,总产值达260亿元,带动2万余名周至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尚龙大道一期、智能路基本建成,2条高压线迁移完工,三期完成土地征迁819亩,建成企业孵化中心、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9家,投产运营12家,完成投资7亿元,入选全市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10],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五)坚持融合创新,旅游商贸开创新局面。广泛开展“源来周至·多来多福”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30条、文创产品6类,秦岭国家植物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厚畛子镇入选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建成喜鹊咖啡屋、乡村会客厅、竹海驿等乡村游热门打卡地,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沙河水街荣列“微信‘五一’花钱榜”全国第二、陕西第一,我县获评“2023最佳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名县”“2023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名县”。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4.2%、74.8%。烟火青城、中安新天地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建设,提升镇级商贸中心26个、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311家,成功申报“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二手房交易面积增长50%。开展汽车、家电下乡等主题促销活动,举办农特产品展销16次,电商交易额突破60.9亿元,同比增长16.9%。

    (六)坚持深化改革,投资环境展现新面貌。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成功推出“八办”政务服务新版本[11],3275项服务事项实现快捷办理。在全市率先实施电子政务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252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新增市场主体3796家,我县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综合排名首位,“周到办”政务服务案例获评“全国第四届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模式创新提升优秀案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全口径财政预算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金周国投”揭牌运营,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有序推进。切实抓好专利保护工作。清欠小微企业账款153.5万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挖掘市场资源,年内新增“五上”企业[12]25户。新增外贸企业2户,进出口总额5548.4万元,同比增长60.2%。

    (七)坚持绿色发展,和美周至绘出新画卷。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5个,完成投资5400万元。建成“数字秦岭1+N多级网络”,试点推进“国有林场+珍贵树种+林业碳汇”模式,启动国家储备林工程,义务植树90万株。扎实开展秦岭区域建设项目、建筑物拉网式排查整治,查办秦岭“五乱”[13]问题线索847起。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落实减煤、控车、抑尘、禁燃措施,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42天,PM2.5为44微克/立方米,全面完成市考任务。引汉济渭黄池沟配水枢纽建成运营,完成黑河两岸砂坑修复治理14处,实施水毁修复工程3处,建成镇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2个,整改河湖“四乱”[14]问题41处,国考、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创建节水型校园、小区、机关12个,集贤镇政府被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节约型机关”。切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马鞍桥金矿尾矿库完成闭库,扎实整改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治疑似农村非法建住宅图斑547处,土地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八)坚持扩容提质,城乡品质实现新跃升。“三区三线”[15]成果获批运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审批。新建供热管网5.7公里、燃气管道20公里,城河生态停车场基本建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建成口袋公园2个,新增城市绿地2万平方米、停车位595个、公交线路4条。鄠周眉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108国道沿线环境提升工程、杨哑路及96条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16]全国示范县。建成县建筑垃圾末端处置中心,改造完成县城垃圾集中投放点分类设施47个,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9个。深入开展“大清扫、大清洗、大擦洗”活动,8000余个城市家具实现常态化保洁。实施哑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尚村市级跟踪指导培育镇项目41个,镇级承载力不断增强。改造提升环山路两侧村庄民居663户,新增美丽庭院示范户863户。

    (九)坚持民生优先,惠民利民交出新答卷。10件惠民实事项目完成投资4.67亿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荣获省级、市级“2023年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县”。新建、改扩建小学2所,新增学位1350个,32个校舍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西京职业高中建成投用,3所中学获评“省级艺术示范学校”。文化馆、图书馆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城市书房2个。开展“秦岭·秦人·秦声—2023陕西省首届乡村戏曲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260场,举办10千米精英赛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余场,县图书馆获批国家一级馆,集贤镇获评省级非遗特色示范镇。县医院传染病综合楼建成投用,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完成投资6800万元,县公卫中心开工建设,健康周至建设17项专项行动[17]高效落实,国卫复审工作扎实推进,高标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评估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新建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个、“周到老饭桌”64个。县殡仪馆、县老年养护中心项目稳步实施,3所公办敬老院获评“四星级敬老院”。田根全荣登“中国好人榜”。入围“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全国试点县。医保服务管理成效显著,被省政府通报表彰。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2.4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390人。“保交楼”和延期交房任务完成销号,城中公租房开工建设。

    (十)坚持守牢底线,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严格落实“田长制”,严防耕地保护“五个一票否决”[18]。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治重大隐患67处,夯实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全县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完成17.09万栋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任务。科学运用防汛减灾四项机制[19],有效应对9轮强降雨过程。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燃气安全等应急演练,应急处突能力大幅提升。县级领导带头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毫不放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全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狠抓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抓好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吸贩毒、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显著,交通事故总数同比下降28.8%。综合施策推进信访维稳工作,调解矛盾纠纷3431件,赵杰峰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我县连续4年荣获市级“平安区县”,被授予全省“平安铜鼎”。

    同时,我们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173件,办复率均达100%。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严惩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五经普”[20]工作扎实推进,审计、人武、气象、供销、邮政、电信、保险、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真切关怀、深情厚爱,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各位代表及全县干部群众的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回望2023年,面对稳增长、促振兴、优生态多重发展重任,防风险、护耕地、保安全系列大战大考,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始终冲锋在攻城拔寨的前沿阵地;广大人民群众握指成拳、众志成城,携手汇聚起克难攻坚的强大合力。同志们负重前行,主动应变,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及所有关心支持周至发展的各位代表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有差距,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仍然存在。风险防控有压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压力较大,经济下行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需要高度警惕。民生改善有欠账,教育、医疗、文化、城乡基础设施等还存在短板弱项,城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距离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干部作风有不足,一些干部抓发展的紧迫感不强、依法履职能力不强、破解难题本领不高、改革创新力度不大、服务群众意识不足,干部能力作风仍需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过程管控,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历史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华章,在接续奋斗中绘就。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至实践的突破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应变局开新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发展环境动荡不安,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一系列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市场信心加速恢复,经济状况整体好转是确定性共识、大概率事件。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步履稳健走好“上坡路”,激流勇进开好“顶风船”。我们要扛牢使命担当,把定位变地位。市委专题研究推动周至县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这是如山的厚望、无形的鞭策,我们正处于追赶超越的黄金窗口期,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做敢闯的精气神,紧盯政策补短板、筑牢底板锻长板,在全市“秦岭生态保护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站头排、走前列。我们要奋楫破浪前行,化优势为胜势。随着西安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持续推进,我县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放大比较优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按照县委“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引领发展,持续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实现周至发展从总量扩大向质量提升、从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不断塑造新优势、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市委全会及县委十八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扣“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目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和西安大都市“后花园”,加快建设有生态、有产业、有文化、有生活的和美周至,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至实践取得新气象、新成效。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

    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关键是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聚力稳增长、促发展,推动经济扩量提质

    发展是最大的实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推进经济发展质量、速度、效益相协调,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突出抓项目扩投资。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加快244个总投资807.3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投资额突破120亿元。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储备政府专项债、一般债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0个以上,构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聚力续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服务、投产项目抓达效,加快鄠周眉高速公路、沙河特色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泥峪河水库等项目落地。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依法统全统准经济发展成效。

    二是突出招大商提质量。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互支撑、叠加发力,实施精准招商,围绕延链强链补链、城市能级提升、社会民生需求等,包装项目、推介项目。加强与招商大使、驻外陕西商会等对接,统筹线上、线下招商渠道,深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以链补链,积极引进西电、西航等市内外迁企业。全年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10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实际引资突破10亿元,签约金额突破50亿元。

    三是突出抓要素优保障。持续深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推进机制,确保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复工率60%,二季度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0%,三季度新建项目全面开工。编制实施年度土地征收储备供应计划,落实土地规划、征收、储备、供应一体化管理要求,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建立重点项目“红黄旗”考核制度,健全项目“周调度、月研判、季观摩、年考评”机制,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二)聚力抓改革、促开放,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定不移吃“改革饭”、打“开放牌”、走“创新路”,为高质量发展破难题、增活力、添动力。

    一是深挖创新驱动潜力。抢抓我市“双中心”[21]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机遇,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技术转移中心、太周创新园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多链融合、协同发展,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坚持挖潜力、借外力、增活力,发挥我县猕猴桃科研优势,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周至模式”,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资源,打造杨凌国家农高区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壮大金周国投融资平台,更好发挥平台作用。推行“标准地+承诺制”[22]“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推进低效用地、批而未供、存量用地挖潜增效。深化“三变”改革[23],建立县级城乡要素融合平台,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环保、交通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小切口”释放“大红利”。

    三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坚持企业视角、需求导向,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造“办事便利、成本最低、法治优良”的营商环境。加快12345市民热线平台优化升级,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政企座谈会等,擦亮“周到办”政务服务品牌。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市场主体成长培育计划,新登记市场主体不少于4000家。

    四是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全线启动鄠周眉高速公路建设,年内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路基基本贯通。抢抓西安都市圈建设机遇,推进兴平至周至高速公路、西安至周至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纳入省市计划盘子,启动乾周高速、310国道县城至青化段改线项目建设,加快杨哑路、108国道渭河至环山路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107省道提标改造等项目建设,开通西安-周至旅游公交专线,打通对外开放主动脉。

    (三)聚力扬优势、创特色,打造乡村振兴高地

    农业是乡村之根、民生之本。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做示范。

    一是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持续推进产业帮扶、稳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落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牢防返贫工作底线。深化太仓、周至协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管,发挥扶贫资产效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创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0个,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60%以上。

    二是壮大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巩固猕猴桃全国领先地位,大力实施猕猴桃“九大提升工程”,新增高标准示范园60个。深化与中远海运、英华资产、西安农投等合作,加快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发猕猴桃精深加工、植物萃取等产品,发展研学旅游,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力争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推进苗木花卉产业调整,加快精品化、园艺化、高端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带动蔬菜产业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打造大西安粮食、蔬菜、水果保供基地和重要物流集散地,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三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4个。持续优化“一纽带五片区”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建设美丽村庄示范片区3个、美丽村庄2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治理率分别达95%、100%。加快推进环山路两侧民房改造,带动“乡贤返乡、耕读还乡、诗意在乡”,争创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样板县。

    四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服务组织+农户”粮食生产全程托管服务模式,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扎实落实“田长制”,完成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做好撂荒地整治利用和残次林果及老旧果园退出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

    (四)聚力延链条、强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区域竞争本质上是产业竞争。坚持走产业强县之路,立足周至现有基础和产业特色,加快打造更具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

    一是提升工业硬实力。举全县之力服务保障集贤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推进园区封闭管理,力争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抢抓主城区非核心功能外迁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园区三期819亩土地供应,建设尚龙大道二期、智能一路、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推进大秦环保、恒达福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推进“两园融合”发展,规划实施集贤产业园和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联通快速通道,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鼓励企业技改扩能、达产增效,用好企业入库纳统奖励办法,新增“五上”企业20家。

    二是强化文旅驱动力。深化与曲江新区、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合作,推进集贤、楼观板块景区景点协同发展。支持沙河水街烟火青城、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创新文旅国潮新IP。加快实施旅游设施提升、智慧旅游等项目,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弱项。挖掘道文化、周文化、二曲文化等资源,推出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盘活优质文旅资源,做优相关配套服务,丰富周边产品供给,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擦亮“源来周至·多来多福”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60%以上。

    三是打造消费集聚力。升级水街商圈,加快中安新天地、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烟火气”新地标和“夜经济”聚集区,新建镇级商贸中心5个、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20个,创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广泛开展汽车、家电等进农村促销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能。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集散和冷链物流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大力发展“电商+合作社+农户”产销模式,支持电商加快发展,培育电商企业20家,线上销售额突破65亿元。加强外贸企业培育,新增外贸企业2户。

    (五)聚力优生态、作示范,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之以恒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让绿色成为周至最动人的色彩。

    一是守好秦岭绿水青山。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负面清单”,义务植树90万株,实施天然林生态保护修复143万亩。加快“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秦岭生态环境。深化“林长+”监管模式,用好“智慧秦岭”监管平台,抓好动态排查整治,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挖掘林地、林下资源潜力,有序发展生态休闲、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新业态,以发展强保护,守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

    二是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努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强化大气污染源头管控,加快实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监测监管项目,重点抓好散煤、扬尘、秸秆焚烧等治理,确保我县空气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支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实施西骆峪、仰天河等小型水库提升改造和小河流全段综合治理,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确保国考、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持续开展清洁田园行动、绿盾行动,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严格落实“双碳”[24]“双控”[25]目标要求,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倡导绿色生活,提倡绿色出行,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固废再利用,无废机关达标率100%,让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六)聚力强功能、提品质,加速城乡融合步伐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把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一是更加注重规划布局。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修编,优化县城功能分区,统筹公共设施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品质建设。强化“三区三线”刚性管控,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铁腕整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二是更加注重功能提升。紧扣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县城板块功能定位,按照片区开发、老城更新、新城提质的思路,投资15亿元实施城建项目42个,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县城道路、排水等项目建设,完善集中供热、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及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县城东大门、北环路东段、环城东路扩宽等建设,打通农商街东段、工业路西段等断头路,提高县城道路通达性。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纸厂片区整体开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2个,建成口袋公园2个,新增绿地2万平方米。坚持“房住不炒”,统筹抓好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城中城改造,强化商品房预售监管,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有序盘活存量资源,促进城市优质资产变现和公共服务提质提效,以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

    三是更加注重城镇建设。坚持“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结合哑柏、楼观、集贤、尚村等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和特色小镇。聚焦区域中心镇建设,完善镇区水、电、气、暖、讯等基础设施,强化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活镇域商业市场,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突出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功能,打造服务型社区阵地。

    四是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整合基层综治、公安、环保、城管等网络资源,探索“全科网格、多网合一”试点,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认真开展城市体检,加强公共服务、绿化保洁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市容治脏、交通治堵、马路治乱工作,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创建一批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七)聚力惠民生、增福祉,提高人民幸福品质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至上,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用心办好10件惠民实事,努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集聚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6所。加快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年内创建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一级园2所。引进名校合作办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深化健康周至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治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加快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县公卫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马召、哑柏、终南等区域卫生服务次中心建设,实施公有制标准化村卫生室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医卫知识宣传,不断提升防未病成效。优质高效完成国家卫生县复审任务。

    三是优化公共文体服务。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及产业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镇街、文化风景廊道。加快推进体育场及全民健身中心、县剧院改造等项目建设,升级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办好第二届“秦岭·秦人·秦声乡村戏曲大舞台”活动和第三届周至摄影及短视频大赛,持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活动,策划“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不断丰富文化体育产品供给。

    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打好援企稳岗、增容扩岗、技能提升、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组合拳”,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扶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重点人口就业4.5万人。抓好根治欠薪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和未成年人保护工程,建设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5个。启动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积极做好残疾人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健全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统筹运用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手段,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八)聚力防风险、保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将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是系统化防范重大风险。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盯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宗教安全、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完善政府主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加强金融安全风险预警,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是全方位抓实安全生产。夯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抓好危化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气象、地震灾害防御等能力。狠抓安全监管预防性执法,强化信息化管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抽检和专项整治力度,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深层次推进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进77项行政执法权下放,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6]“浦江经验”[27],全力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稳妥化解房地产、非法集资等重点领域信访矛盾,有效解决信访积案,创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示范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吸贩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周至。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增强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平安建设能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统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加压奋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政治引领,忠诚干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政府系统理论武装,始终从政治角度看待问题,用政治责任推动工作,以政治效果评判工作,把对党忠诚落实到行动中。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矩干事。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决不允许行政权力任性妄为,亮出法治政府的鲜明底色。坚决维护制度权威,始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破解难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切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

    (三)坚持牢记宗旨,为民干事。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完善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机制,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盯群众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实打实解决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切身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四)坚持真抓实干,担当干事。坚持实事求是,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追求实实在在的投入、真真正正的增长。大力减文减会,摆脱繁琐事务,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发展。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的工作跟踪问效、一抓到底。强化目标管理,加强政务督查。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让奋斗者吃香,让实干者出彩。

    (五)坚持清廉自守,干净干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切非必要性财政支出,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充分发挥审计、效能问责等作用,刀刃向内从严整肃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使命如磐,唯有实践作答;重任在肩,当用实干开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牢记嘱托、不负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周至发展新篇章!

    名词解 释

    1.五个扎实: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出“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2.五项要求: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对新时代陕西工作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四个着力: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4.“四个一”工作机制:重点项目建设过程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推进机制。

    5.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梳理整治违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6.“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即:一纽带五片区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新模式。一纽带:周至依托关中环山旅游路为纽带。五片区:文化赋能田园经济综合体片区—楼观镇,多维驱动田园经济综合体片区—骆峪镇,村落康养田园经济综合体片区—马召镇,业态创新田园经济综合体片区—翠峰镇,特色文旅田园经济综合体片区—竹峪镇。

    7.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8.猕猴桃“九大提升工程”: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工程,品种技术与老园区改造提升工程,贮藏加工配套工程,土壤改良与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工程,电商发展与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工程,经营主体及“新农人”培育工程,防灾减灾救灾工程,产业协会协作管理工程,人才强基工程。

    9.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10.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即:孵化器、加速器、促进器,是陕西省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科技和人才成果落地和转化的重要载体。

    11.“八办”政务服务新版本:“集成办”“就近办”“网上办”“明白办”,高频事项“掌上办”,更多事项“便捷办”,工建审批“高效办”,企业诉求“一号办”。

    12.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3.秦岭“五乱”:秦岭范围内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违法违规行为。

    14.河湖“四乱”:河湖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

    15.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6.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

    17.健康周至建设17项专项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限酒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残疾预防健康行动、重点慢性病防治行动、传染病防控行动、地方病防控行动、健康细胞示范建设行动、健康保障完善行动。

    18.五个一票否决:(1)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规划下达的保护目标任务;(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规划下达的保护目标任务;(3)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4)未落实耕地进出平衡;(5)年度内本地区违法占用耕地问题突出的(县级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之和100亩以上,且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达15%以上,将纳入问责,出现违法占用耕地突出问题的一票否决。特别是违法占用耕地500亩、永久基本农田100亩以上中纪委问责;耕地100亩、永久基本农田50亩省纪委问责)。

    19.防汛减灾四项机制: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扁平化呼叫应答机制,以避险减灾为主要目的的“撤、封、控”管理体系,全过程全链条的责任落实体系,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

    20.五经普: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

    21.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2.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地”指土地出让时已经达到建设开工基本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承诺制”指对工业投资项目摘地前“事前审定、书面承诺”,摘地后“限时批复、拿地开工”。

    23.“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4.双碳:碳达峰、碳中和。

    25.双控: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26.枫桥经验: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27.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