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16|回复: 0

[四川] 2024年壤塘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31
  • 签到天数: 84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586
    发表于 2024-7-12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壤塘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7日在壤塘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罗先全

    2023年工作回顾

    践行新思想 实现“开门红”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阿坝各族群众庆祝建州70周年的喜庆之年,是壤塘发展历程上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和县委“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发展战略,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往直前,圆满实现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坚持创新发展,经济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强化统筹,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运行回暖升温、稳中有进,财税金融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33亿元、10.58亿元,存贷比为64.79%,较2022年增长14.35%。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15万元,同比增长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678万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2万元,增长38.3%,增速全州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增速居全州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68万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

    投资拉动持续发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突出项目支撑作用,全年实施项目138个21.8亿元。建立完善《壤塘县“骏马项目”“蜗牛项目”项目推进目标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壤塘县重点项目推进及固定资产投资通报管理办法》,评选“骏马项目”18个、“蜗牛项目”21个。G317线地灾治理等34个项目加快建设,吾伊隧道工程顺利贯通,阿坝第三机场气象监测周期完成。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清洁能源开发突破进展,经信工业稳步提升。促进在建水电企业投产达效、落地运营,推动宗上电站、明达电站转型升级、蓄势赋能。绰斯甲、上寨等2家水电站建设稳步推进,蒲西“光伏+N”650MW光伏项目前期提速。依托成阿工业园区引进成都能翔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沥青拌合站及商混搅拌站建成投产,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升规入统迈出坚实步伐。

    文旅产业蓄势迸发。坚持“文化+”“旅游+”,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中精力打造非遗文化高地,顺利举办全州非遗现场会、壤巴拉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稳步推动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棒托石刻公园等运营管理,46个传习所、23个“飞地”基地竞相发展。加快建设“G317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打造壤古温泉小镇,完成章腊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动名镇名村创建和基础设施补短,着力推动腾都驿站、章光特色民宿和露营基地提档升级。做精“大美317·慢游壤巴拉”旅游品牌,考察开发香拉东吉景区,促成国家地理杂志组合专题宣传壤塘。实施壤塘县博物馆等11个文化旅游项目,多个文创精品受邀出席巴黎卢浮宫第28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览。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4个州级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旅游收入40786.8万元。

    现代农业扩面提质。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着力“建基地、办工厂、创园区、塑品牌”,坚决守好“三农”基本盘。守住4.05万亩耕地保有量和2.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底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8820.9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种植双低油菜3164亩、蔬菜2900亩、青稞1.9万亩、马铃薯9000亩、黑木耳22.5万余棒,养殖中蜂6680箱。种植优良牧草8477亩,新建家庭牧场149户,出栏牦牛3.9万头。“三大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南木达农业产业园区初具雏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58个,实现农业总产值7.5亿元,云端、巴莱牧场品牌建设初显效益。

    二、坚持有效衔接,乡村全面振兴纵深推进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汇聚更大力量、采取更实举措,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力。

    脱贫成果不断巩固。落实“四个不摘”,构建县乡村三级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力度不减。117户817名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205元、增长16.9%。5702名脱贫女性得到“加油木兰”公益项目支助,实现了“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高效拟定托底性帮扶5年规划,4张清单、1个平台、10项需求的年度任务精准拟定。交通帮扶捷报频传,客货邮融合体系案例荣获“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乡村发展稳步推进。紧盯“农牧立县”战略,实施衔接资金项目58个1.9亿元,乡村产业体系稳步构建。探索种植赤芍、羌活等林下作物403亩,道地药材规模种植初见成效。加强饲草种植、有机肥料加工、家庭牧场、标准养殖场、牛羊屠宰、冷链物流建设,畜产品产业链建链、延链取得长足进步。牦牛标准化养殖突破2000头,牦牛存栏19.8万头,畜产品供给侧结构进一步调顺调优。

    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坚持以“三家园”工程为统揽,实施项目29个1.05亿元,美丽乡村焕发生机。大力建设阳培、明达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人居环境、产业培育、乡风文明一体推进。重点建设等吾克基、尕多等6个抓点示范村,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三家园”建设成效正在显现,石里乡中大石沟村、尕多乡瑟谷村获评全州首届最美“三家园”。全力建设雪木达、布康木达等6个重点帮扶村,主要短板弱项对标补齐,上壤塘乡雪木达村、岗木达镇阳培村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完成“户改厕”376户、庭院建设1167户,实现28个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覆盖率54.9%,“三大革命”持续深化。

    乡村治理持续优化。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乡村治理成效突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规范“四议两公开”制度和村规民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塑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勤俭节约时代新风。以文化振兴为灵魂,持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并运行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点63个。持续推进“八五”普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治安环境全面净化。加强重点人员管控,有序推进林政、路政、市政、“三山一界”管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信访“三率”100%目标。

    三、坚持融合发展,城乡面貌取得实质改善

    围绕“强基础、优服务、抓重建、提品质”,加强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把比较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

    基础设施有力改善。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创建已验收公示,交通帮扶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新建农村四好公路29公里,新增道路安防设施50.7公里,改建二级客运站1个,交通设施持续改善。新改建南木达、中壤塘镇河堤1490米、河堤护岸1000米,实施饮水、灌溉项目14个,河道行洪能力有效提升。建设通信基站23个,2个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灾后重建成效明显。紧扣灾后重建规划,强化投资拉动,高效实施项目,全力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尽快恢复。累计完成投资13440.3万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等领域24个项目,完工21个、完工率87.5%。做实农房保障,农房重建144户并全部入住,完成维修加固930户。13个地质灾害项目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311万元。“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成效明显。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以民生、环保、节能、经济为宗旨,用高品质服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升级改造,投入8650万元,实施取水口改造、供暖技术升级、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提升保障水平,安装智能水表3617只,新增供暖变压器2台,新建供暖管道5000余米,新增供暖面积8万余平方米,供暖效果显著提升。关注住房安全,实施政法小区、老县委楼、税务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县城农贸市场改造并投入使用,河边美食街提升改造项目崭新亮相,城市烟火气息更加浓厚。

    四、坚持保治并举,生态文明建设强劲有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域生态底色更靓。纵深推进“美丽壤塘”建设,持续加强生态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做实“三区三线”划定,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送审,固化环评前置条件。“七大保护”行动整体发力,栽植云杉大苗1.2万株,推进防洪治理工程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4个,完成人工种草0.5万亩、退化草原改良3.2万亩,鼠虫害防治各5万亩、普查和监测草原437万亩。“一增一减”成效更加明显,土壤环境、空气质量、出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达标。

    生态修复成色更足。综合开展“七大治理”工程,林草综合覆盖度进一步提升,人草畜矛盾逐步缓解。强化全域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草原“两化三害”等项目18个。科学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治理尕古玛沟3000米。坚持生态、生产、生活并重,规范排污口9个、清退矿业权4宗,实施南木达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4个。坚持“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完成中央、省州74个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91.89%。

    生态机制构建更实。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4.6%,完成州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共同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国家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围绕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安全抓示范创建。严格“三线一单”刚性约束,强化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及环保监管。积极探索“两山”转化途径,稳步推进森林碳汇核算评估工作,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

    五、坚持开放发展,改革招商取得阶段成果

    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以开放聚势,发展动力活力在破旧立新、开放包容中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以招商涵养项目“源头活水”,以扩大开放增加合作空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编制完善克久温泉小镇、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等12个招商引资项目,提升项目储备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赴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开展推介展销20次,邀请北京首旅集团、浙江万里扬集团等企业来壤洽谈项目10次。与华电(四川)、浙江易轩学锦等7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与金鼎轩、眉州东坡等3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绰斯甲水电站等招商引资项目共到位省内外资金4亿元,成功引进壤塘县城乡固废无公害处理等项目。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营造公平有序、安全放心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先照后证”和“多证合一”改革,新登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256户。开展“政策暖心”活动,持续推进“个转企”17个、“企升规”3个,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开展摸排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清理拖欠账款问题172条、涉及金额9905万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12笔186万元。开展“助商惠民·乐购壤塘”100万元消费券发放活动,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高标准推进“五经普”。强化工作保障,推进清查任务顺利完成,启动正式登记工作。成立“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普查队伍并开展培训。完成普查区划分、建筑物标绘、单位清查等工作,单位和个体户核查率均达到100%,单位、个体户清查数较“四经普”分别增长53.6%、56.5%。开展形式多样的“五经普”宣传,启动“五经普”正式登记程序。

    六、坚持以民为本,民生福祉取得持续提升

    认真践行为民宗旨,倾力倾情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以赴兑现民生承诺,抓民生促和谐,全县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抓落实,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紧盯民生、教育、医疗重点领域全面发力,落实资金9324万元,按时序进度全面完成24件民生实事。坚持履职为民,承接县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交办的2023年壤塘县六新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及卧圈种草、州外务工稳岗补贴、教育帮扶—雨露计划等4个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精心组织、细化责任、严格监管,已全面办理并提交本次全会票决。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33%、95.2%,落实民政专项资金1216.52万元。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坚持“两花”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教育政策,多措并举提高质量。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落实“三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民生政策,惠及学生11103人。投入资金5300余万元实施教育项目7个,教育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新进专任教师131人,完成国培、省培1791人次,师资力量稳步增强。与浙江、绵阳13所校(园)建立“校对校”“组团式”帮扶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小升初一类模式班级总分获得全州第一,中考一、二类模式700分以上共18人,二类模式全州前八我县有4人,高考55人参考,录取本科8人、专科40人,取得了建县以来最佳成绩。

    健康服务持续改进。坚持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依托医疗“组团式”帮扶和对口支援力量,建成“五大中心”和健康体检中心。投资1010万元,建成上寨医疗次中心和中壤塘高原氧舱。实施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培养专业技术人员20人,开展新技术21项。关心重点对象,规范管理慢病1301人,免费体检65岁以上老年人2261人,规范管理肺结核病患者33人,包虫病筛查17869人。关爱特殊人群,完成“两癌”筛查930人,免费接种HPV疫苗455人,免费筛查儿童先心病1413人、治疗12人,免费住院分娩278人。

    就业创业持续加强。狠抓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个关键,开辟就业新路径、创新就业新机制、优化就业新环境。以“高原星光计划”“春风行动”“就业援助”专场招聘等搭建外出就业渠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958人。紧盯群众就业,发放稳岗就业补贴285人92.4万元。紧盯青年创业,创业担保贷款230万元,创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七、坚持底线思维,助推行政效能提档升级

    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为民情怀,深化改革创新,转作风提效能,多维度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会前学纪学法、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及法律顾问等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机关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协商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63件、政协委员提案38件,满意率达100%。深入推进全县依法治县,公共法律服务和阳光司法援助迈入新阶段,法治政府形象有力塑造。

    强化政务服务。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指尖”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扩面增效,实现县乡村三级9896项事项认领编辑发布和平台入驻。在全州率先开展政府采购项目跨州远程异地评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推广互联网“政务+”,95.92%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受理业务19379件,按时办结率100%。将39家一级预算单位和12家二级预算单位纳入委托代理记账中心,进行政府会计集中委托代理记账,服务型政府有力打造。

    深化作风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格落实县政府工作规则,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412.9万元,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政府采购、财政评审等工作,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完成审计项目22个,审计和调查单位88个/次,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功能。以落实“全州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为契机,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巡视巡察、生态环境、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严实作风进一步锻造。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确定调研课题13个,查找问题8方面,统筹推进主题教育问题整改和“新形象工程”专项排查整治,政府系统的宗旨意识、干部作风、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双拥共建、审计、统计、广播电视、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2024年工作安排

    展现新作为 诠释“铁担当”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阿坝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州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安排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紧紧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和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现代化新阿坝建设战略部署,聚焦总书记“三个牢牢把握”和“四个发力”总体要求,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帮扶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战略部署和“一城三副”全域发展格局、系统践行“产城融合、文旅融合、村景融合、交旅融合、产业融合”路径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全面发力。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沉心静气、守正创新,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阿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为阿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以绝对忠诚之心、实干担当之志更好诠释和践行“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保障现代化新壤塘建设始终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行稳致远。

    二是始终坚持发展定向。始终把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聚焦“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城三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挖掘发展潜力、释放前进动能,用发展的办法应对风险挑战、破解困难问题,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壤塘聚势赋能。

    三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解决好制约发展的关键性、掣肘性问题作为工作靶向,针对生态、经济、民生、安全等领域突出问题,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四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始终以“叩石垦壤”的志气开拓创新,深入研判壤塘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变革,挖掘创新对生产力增长的新能动作用,让创新成为发展最硬核实力,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发展与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五是始终坚持责任落实。始终把“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的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上,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关键点,全力推进落地落实,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召,党中央、省委、州委、县委有部署,政府就有执行、有落实、有成效。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作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循环,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坚定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走好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抓好示范创建。注重典型性、示范性、带动性,统筹抓好生态管控、生态建设、生态制度等示范创新。聚焦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前瞻谋划、提前准备、对标整改,编制完善“美丽壤塘”建设规划纲要,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评估报告工作。大力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建设,精心打造高原生态宜居样板。做好生态管护改革,继续安排2150万元资金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县域发展绿色转型。

    抓细一体保护。注重生态系统性、平衡性、和谐性,持续深化“七大保护”行动。全面保持加强南莫且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非法盗采泥炭资源破坏生态行为。坚持生态、生产、生活并重,加快推进壤塘县垃圾压缩中转站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和壤塘县蒲西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力争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扎实推进南木达镇、中壤塘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制镇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6%,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化“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实施人工种草3万亩和草原改良5.5万亩,扎实推进天然林管护、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达33%以上、野生动植物保护率保持在95%以上。

    抓牢系统治理。注重生态针对性、协同性、有效性,扎实推进“七大治理”工程,系统推进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长江上游十年禁渔等制度,下功夫把生态治理好、把环境建设好。实施人工草地改良2.9万亩,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应对气候变化。集中攻坚以尕古玛沟等为代表的水土流失“治伤”行动,以上杜柯金木达金矿等为代表的“治疤”行动。深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力做好各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推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治理,统筹做好第三轮央督准备。

    二、锚定城乡统筹、建管并重,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立足“三县”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一城三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矢志不移加强县城建设。坚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互进,重塑空间结构,丰富发展业态,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县城。高起点谋划,紧扣国家现行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启动新一轮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谋划县城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岗木达、供暖末端等项目建设,完善市政功能配套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岗木达、吾伊、上杜柯,发展种养殖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创新管理理念、手段和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好壤塘客运站改扩建、县城集中供水建设等项目及7.9万m2道路绿地维护改造,加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维修,做好“三场”运行监管,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持续深化农牧融合发展。坚持把农牧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南木达镇副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实现农牧产品深加工增值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培育宗科云上碉房合作社、蒲西卡龙沟养殖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力争扩大规模,增加养殖效益。围绕加工产业发展,构建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区域一体化格局,实施牦牛肉加工厂项目,基本形成全链条加工业,带动一产发展。力争实现年屠宰牛羊5000头以上,冷藏牛肉750吨。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带头、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创建壤塘蔬菜新品牌,加快推进蔬菜种植园区。以南木达镇为中心,辐射带动茸木达乡、尕多乡打造多元民族文化体验带,高原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牧草种植基地、商贸物流示范园。

    全力促进文旅产业升级。全方位释放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动能,驰而不息推动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喊响“文化原乡·福地壤塘”城市形象口号,擦亮“悬天净土·壤巴拉”区域公共品牌,抓实农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文化+”“交通+”“旅游+”等产业。以壤巴拉非遗产业园、格玛热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为主要载体,不断提升规模化、规范化、公司化运营水平。创建省级非遗工坊1个,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认定,在北京北海公园、北京展览馆等4个点位举办非遗展,持续推广“阿如藏藏药浴”等非遗文创产品。健全完善旅游产品及基础配套设施,加速推进壤巴拉文化博物馆综合体、玛拉雅文化发展中心建设。投资4040万元实施文旅项目7个,加快建设中壤塘镇文旅特色小镇,全面提升中壤塘4A级文化旅游景区品质与内涵。以中壤塘镇为中心辐射带动上壤塘乡、尕多乡,逐步建成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力争2024年实现接待旅游人次6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10%。

    稳步推进能源绿色发展。坚持把“清洁能源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推动上寨(蒲西)副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将上寨(蒲西)打造成清洁能源和农特产品加工中心。稳步推进绰斯甲水电站建设,加快推进壤塘县测风工作,投资6000万元持续实施4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投资15亿元的蒲西乡“光伏+N”650MW光伏项目一期进场建设,加快宗科乡“光伏+N”800MW光伏项目前期,积极推动“空气压缩储能+”和100万kW抽水储能项目建设。以蒲西乡为中心辐射带动石里乡、宗科乡等,支持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木耳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冷水鱼、牦牛、中蜂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坚定不移孕育“两大希望”,把握矿产赋能、森林碳汇工作主动权,管好用好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到2027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增加地区税收收入1.37亿元蓄势赋能。

    三、锚定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始终把激活创新“第一动力”作为抓牢县域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招的核心指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质量强县战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助企纾困,严格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窗口改革,加强“指尖”便民服务系统推广应用。深化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壮大农技队伍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加强财政预算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推进乡村改革创新。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并行制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扎实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明晰产权关系,盘活资源资产。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引领工程,稳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群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和农牧民收益。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做足“借船出海”“借鸡生蛋”文章,主动承接浙江、绵阳产业转移,加强与意向投资企业跟踪对接。围绕农牧产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方面,精准包装产业项目。坚持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靶向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提质招商引资。探索设立“月通报、季考核”点评推进机制、“夺红旗”争先激励机制、“扁平化”落地保障机制,凝聚全链条招商的强大合力。借助托底帮扶政策,以更大优惠、更好服务,引进国企子公司注册落户壤塘。深化与眉州东坡、北京首旅等集团合作,力争在县城品质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外出招商推介20次以上,预计引资金额2.3亿元。

    四、锚定项目牵引、投资拉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超前谋划,全力推进,以高质量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县域经济稳健增长。

    提速项目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大不放小,突出项目“引擎”。抢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等政策机遇窗口期,围绕“三县”战略主导产业、民生事业领域,对标国土空间规划,精准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动态储备项目64个、储备额度3.09亿元以上。跑省进厅、跑部进京,积极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积极争取南木达园区二期冷链、中壤塘非遗创业园工坊附属配套等项目年内落地。建立完善“四督四保”要求和“四个一”推进机制,强化县级领导领衔包保重大项目制度,继续实行“骏马项目”“蜗牛项目”考评机制,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新建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早建成。严把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用地、行洪、水保、施工许可等要素保障。全力完成2个省州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教育、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等6大类123个项目。 

    提标基础设施。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城乡供水、垃圾处理、道路、电力等设施的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推进多规合一。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网的联通,引导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支持城市公交向所有乡镇延伸。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持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引导电信、移动、铁塔等运营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建养一体化”模式,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责任,促进基础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提高保障水平。创新驱动项目工作全流程管理,同谋划、储备、争取、建设、运维相衔接,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盘活国有资产和存量资金,加大资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用好用活金融政策,让更多金融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实施新一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重点项目有地用、能落地。

    提升消费潜力。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国资公司改革,继续扩大国有资产规模,开展工程承包、特色农产品、特产网上促销、网络分销及批发等。深化中央定点帮扶、东西对口协作、绵阳对口援建,落实8690万元帮扶资金,拓展区域合作。实施“壤巴拉”系列产品“走出去”战略,借力西博会、熊猫消费节、川货电商节、“绵品出川”等优势平台,广泛推介壤塘产品。在绵阳建设壤塘非遗文化及农副产品线下体验店,开展消费帮扶,让农牧特产、非遗产品进都市、进商超、进高校。

    五、锚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稳固高质量发展底板

    把握“三农”工作重心,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夯实高质量发展底部基础。

    抓好监测帮扶。重点瞄准日常监测、集中排查和精准帮扶“三个关键”,形成首尾衔接、环环相扣的“闭环”监测帮扶机制。用好427名监测网格员,健全部门联络会商机制,加强风险线索排查。紧盯“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兜底保障等重点领域,落实好衔接政策和帮扶措施,切实提高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及时化解各类返贫致贫风险,确保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漏测失帮”,提升帮扶工作满意度。

    抓好社会帮扶。借力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定点帮扶单位和央企、省属国企及各类商会民企,落实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全面抓好“防返贫、育产业、补短板、强支持、守底线”工作。深化东西部协作、绵阳援建、省直定点帮扶和教育、卫生、科技组团式帮扶,借助帮扶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协调年度帮扶项目,制定落实帮扶计划。实施“百名电工培训计划”,深化“温心守护”“高原星光计划”行动,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抓好就业增收。聚焦“两高一低”目标,分类采取产业、就业、创业等帮扶支持和兜底保障政策,统筹抓好收入统计、监测等工作,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幅度不低于2023年。加强劳务组织输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措施,坚决稳住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落实防返贫防致贫专项资金,有效促进稳定就业。培育和规范发展家庭牧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承包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抓好产业发展。抓实“4个园区、6个加工厂、7个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牦牛标准化养殖和人工种草,做大牦牛、中蜂、食用菌、青稞、中药材等农产品,做强以唐卡、藏陶、藏香、藏药浴为主体的文旅产品。持续完善旅游新旧六要素,紧扣非遗产业园、壤古温泉、G317文旅产业廊道、美丽乡村建设等,做优高原特色风情体验式牧场、主题酒店、民俗餐厅等旅游产品供给。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5%。

    抓好乡村建设。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和有效衔接,推动全县乡村“五大振兴”。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10929万元重点打造3个抓点示范村、4个示范村、7个重点帮扶村建设。聚焦“土特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强化补齐乡村基础短板,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实施农村“户改厕”1028户,巩固提升城乡生产、生态和人居环境。继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黑榜等作用,深入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扎实推广“道德积分超市”,构建乡风文明新体系。

    六、锚定民生改善、守牢底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稳定安全为民生发展护航,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夯实教育民生之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探索“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选拔评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持续实施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优化校点布局和教育资源,计划投入1.96亿元新建第二寄宿制小学,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推进“五育”并举,完善“校对校”“组团式”帮扶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筑牢健康民生之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打造“1+3+N”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系统推进县医院能力提升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中壤塘镇卫生院、南木达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母婴安全、重大传染疾病、地方病的监测和防控。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医技人才,构建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铸造文化民生之魂。整合利用闲置公共设施,全面提速壤塘博物馆展陈文化项目、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继续做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传统民居、红色文化、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大力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乡村文化团体。举办“壤巴拉节”,开展“阿坝畅坝·和美乡村”主题文体活动,实施送文化、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高山露营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汽摩、越野赛等运动基地,举办环香拉东吉越野跑、赛马会等系列生态文体旅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保障社保民生之依。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救助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救助政策向低收入人口延伸、单项救助向综合救助转型。抓好退役军人安置保障和优抚工作,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深入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六大行动”,持续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保机制。  

    七、锚定党的领导、依法行政,提供高质量发展保障

    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满意政府。

    锻造绝对忠诚之魂。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拓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锤炼,铸牢对党、对事业、对人民忠诚之魂,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州委工作安排、县委具体要求,团结一致向前进。

    履行依法行政之责。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依法行政,恪守法治思维,健全责权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守议事决策规则,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公正文明执法。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大力转化“1+8”示范试点成果,全力推广“法治账图”运用。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定,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铁肩担当勇作为。

    凝聚创新实干之力。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铸牢创新担当、现代产业、借力借势、开放合作、红线底线“五种思维”。认真落实县委提出的“六化工作法”,确保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决策部署不变形、不偏向、不跑调。坚持目标导向,精心安排部署,严格逗硬督导,加强绩效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勠力同心兴伟业。

    永葆清正廉洁之本。始终以严的基调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府工作队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筑牢财政资金、项目建设、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防线,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严格预算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树牢正确政绩观,严防严治“新形象工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进一步控制并压缩各项支出,公开“三公”经费,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严格管理监督,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