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兴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宝兴建设总任务,坚持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一手抓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复杂形势,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宝兴开局起步的艰巨使命,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县城功能疏解、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等多线作战的严峻考验,县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一区三地引领、红色新城示范、四化同步推进”总抓手,大力实施“十大提升行动”“五大攻坚行动”,唱好“双城记”、铸就“双地标”、建好“双高地”、打造“双百亿”,全力以赴“拼重建、拼经济、拼项目、拼环境”,细化梳理100项具体任务,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赶超、突飞猛进,呈现出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这一年,最让人振奋的是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我们锚定目标、全力拼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大关、增长6.9%,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9.9%,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迅猛,稳居全市第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5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争取到位中省项目资金、专项债券资金21.52亿元,总量再创新高。总投资351.42亿元的10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2%。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这一年,最催人奋进的是灾后恢复重建蝶变新生。我们细化任务、聚力攻坚,灾后恢复重建提速推进,总投资14.04亿元的36个重建项目完工24个、完成投资10.66亿元,投资完成率75.93%,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城功能疏解迅速有力,县城功能疏解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完成穆坪镇建成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337户1221名受威胁群众分类疏解,30个单位1104人疏解至灵关办公。总投资15.33亿元的23个先期实施项目全面开工、完工8个、完成投资6.49亿元,投资完成率42.37%;总投资35.65亿元的21个发展提升类项目开工5个、完成投资2.75亿元。宝兴新县城正加速成型,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夙愿、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正逐步变为现实。 这一年,最令人欣喜的是绿色转型发展成果丰硕。我们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实施“生态共富”工程,启动生态“三场”、森林“四库”建设,探索实施“三金”模式,“生态银行”成功入选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案例。总投资9.57亿元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总投资18.5亿元的1869世界熊猫源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林业碳汇开发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获得“四川省林草碳汇工作试点”认定;全国首个省级碳汇司法实践基地落户宝兴,碳汇司法案件入选全国法院典型案例、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成功举办2023四川森林生态产品发展座谈会,被授予“中国森林粮库名县”称号;参与编制《生态产品分类指引》,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分类团体标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国家、省级层面推广,走出了一条具有宝兴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宝兴山水正从“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变。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过去一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坚持耦合联动,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有机农业特色彰显。“三个十万”产业链不断完善,硗碛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水海子、熊猫田园、大圆包等一批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有机山药、中药材、藏香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实现“三量”齐增,实现农业总产值8.45亿元,同比增长4.1%。硗碛藏族乡(藏香猪)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认证“二品一标”3个,宝兴藤椒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宝兴枇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妙心正红”有机茶系列产品首次获得英国星级美食大奖、日本世界绿茶大赛金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量稳定在2.37万吨以上,生猪出栏5.6万头,超额完成市下目标任务。绿色工业加速集聚。持续培育汉白玉绿色建材百亿产业集群,完成19家低效企业腾退拆迁,园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合创、成可石材项目建成投运,年产200万吨的盈磊绿色建材项目建成投产,签约保利集团开展矿山整合优化,推动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汉白玉综合产值实现70亿元。持续壮大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百亿产业集群,新引进铜光铜业铜拉丝项目,合裕铝业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启动建设;牵手中再生公司合作共建西部金属城项目进展顺利,服务保障君禾、瑞欣等龙头企业满产达产,君禾铜业连续三年荣登四川民营企业100强,飞地经济产值突破160亿元。工业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排名全市第1。现代服务业恢复提升。以文旅融合助推服务业上档升级,完成硗碛藏寨·神木垒、邓池沟景区提升改造,丛林滑道、熊猫乐园等消费新场景应运而生,沐云乡宿·熊猫缘起等精品民宿成为游客“新宠”,避暑游、红色游、研学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2%。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成功举办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雅安·夹金山第十二届红叶节等会节活动,组织开展“迎大运 看熊猫”成渝文旅推介会,发放各类消费券3万余张,带动消费3000余万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获评2023中国最美县域,“到宝兴·氧身心”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我们坚持厚植本底,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纵深推进。持续完善“园地一体化”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实施国家公园保护类项目2个,稳妥有序退出小水电13座。在全省率先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邓池沟熊猫新村入口社区项目全面完成,完成投资2.3亿元。“宝兴穆坪”被纳入全国十个重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按时序完成整改。矿山生态修复加速推进,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修复面积3754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2.68万亩。成功举办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保护与科学教育”宝兴主题日活动。绿美生态家底成色更足。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地表水和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被评为全市林长制工作先进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中国天然氧吧”复核成功,获评巴蜀气候康养地,被授予“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合作。重点改革蹄疾步稳。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引入第三方国企管理公司规范指导,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县属国有企业焕发新活力,资产规模达39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2%。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推动“三社”融合试点,建成供销基层组织5个、为农服务中心1个。护航企业发展“法保姆”模式,被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采用推广。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6”条措施,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各类专项激励资金300余万元,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140万元,兑现招商引资激励资金3.78亿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探索“一号响应+全程协办”远程协助服务,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3.49%,“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633件,群众好评率达100%。开放合作拓展新局。积极融入川渝地区人力资源区域合作,与重庆市璧山区、江津区签订合作协议,助推两地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柔性引智,开展“智兴天府专家行”活动,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化与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权威机构合作,探索打造科研保护、自然教育、产业培育“宝兴模式”;圆满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教育联盟联席会议,推动红色教育事业协同发展。举办厦门石材展招商推介会等6次,引进到位市外资金67.21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棚户区改造全面完工,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投入试运,成为大熊猫主题文旅新地标;打造红军广场水舞灯光秀、3D Mapping秀等新晋网红打卡点,开启“月光经济”,点亮城市“夜生活”,“熊猫古城”更有内涵、更富质感。安居工程顺利封顶,灵关“三十米”大街焕然一新,城市更新(一期)、河心岛综合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红色新城”雏形初显、展露新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6个乡村振兴项目全面完成;实施“精准防贫综合保险”行动,脱贫人口年均纯收入达1.51万元,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170万元,村均收益30万元。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深入实施“四个全域”行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9%,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7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4个,邓池沟村被命名为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咎落村入选天府旅游名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邛芦荥高速、大宝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新华隧道、火地槽隧道项目进展顺利,灵关滨河长征大道加快建设。夹金山隧道项目提前一年实现平导洞贯通,完成投资7.22亿元。燃气管网更新改造项目有序推进,蜂攀线电网基建项目、污水管网病害治理工程启动建设。新建防洪堤12.8公里,综合治理河道27.78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5公里,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44处,惠及群众8300余人。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县各项民生支出1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总投资11.07亿元的51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5项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全面完成。发放城乡特困人员供养金、低保金等补助救助资金1457.15万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438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33.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024人,失业再就业276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文献山、钟灵幼儿园开园招生,灵关幼儿园新建项目主体完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宝兴综合高中、灵关中心校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完成第二轮“县管校聘”,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均衡。灵关镇“护学”公交专线顺利运行。宝兴中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县幼儿园成功创建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卫生事业优质发展。县域医疗次中心、县中医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蜂桶寨乡卫生院基本建成。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6个,“车载流动医院”便民服务优化升级。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分别成功创建“二甲”“二乙”,医保支付进入“刷脸”时代。启动省级健康县创建,灵关镇、大溪乡、硗碛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现场评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中心加快推进,图书馆改造完工投用。成功举办全省第四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第十二届全民运动会、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会活动;宝兴“村超”、灵关“村BA”火爆出圈。上九节、牦牛节、枇杷节等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受到《共富经》《走遍中国》等30余家中省媒体广泛关注。创作推出《最忆夹金山》《荞麦花开》等优秀文艺作品10个。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入选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完成《突进夹金山》《P计划》等电影取景拍摄。 我们坚持守牢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落实县安办实战化运行,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安雅·百日安全攻坚等专项行动,严防死守抓好森林防灭火,首创研发森林火险预警感知决策服务系统被全省推广,连续两年生产安全、森林火灾事故“零发生”。防灾底线牢牢守住。持续推进“三大应急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提级响应,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和“三凡三必”要求,汛期安全避险转移群众8.7万人次,实现安全度汛“零伤亡”。成功应对“7·11”山洪泥石流灾害,被水利部作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反邪教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前列、公安社会评价连续五年全市第1。延伸拓展“双区融治”“云端调解”等基层治理新模式,烟溪口村、民治村分别创成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效。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扎实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企业账款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工和企业权益。严打非法金融、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安保维稳任务。深入践行“浦江经验”,成功入围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名单。 一年来,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不断加强。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复创成功。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工作扎实开展,基本单位清理全面完成。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有效推进,老龄、关心下一代工作、统计、审计、机关事务、供销、档案、保密、地方志、外事侨务和港澳台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勤勉履职,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聚焦产业发展、正反面案例等开展调查研究,建好用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个。同步建章立制,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工作质效提升年行动,持续深化“阳光政务”,强化县委常委会议定、县委主要领导批办事项跟踪办理,以工作闭环提升执行力、确保见行见效。举办夹金山大讲堂等培训班65期,积极参加周三干部夜校,累计参训4700余人次,干部“拼重建、拼经济、拼项目、拼环境”的能力本领不断提升。法治建设走深走实。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方阵。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9件、政协委员提案63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位列全省、全市第一方阵。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压减部门工作经费预算10%。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防范惩治统计造假,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同志们: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绘就;出彩的华章,在矢志奋斗中赓续。取得这些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党外人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宝兴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体量仍然弱小,发展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任务艰巨,样板打造还需持续用力;民生领域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政府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加倍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解决。 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宝兴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必将进一步推动宝兴现代化建设迈出更有力的步伐;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加快构建“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推动宝兴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结合宝兴实际,明确加快构建“双城引领、两翼并进、双区突破、生态共富”县域发展新格局,回答了事关宝兴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推动宝兴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安排上来,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宝兴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四个发力”为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安排,坚决扛起市委赋予宝兴“一园一区引领、两城三地共建、四化同步推进、全域协同共兴”的重大使命,加快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宝兴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工作中,我们将把加快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作为宝兴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用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 一是坚决把“双城引领”作为关键支撑,做强经济发展主轴。 抢抓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机遇,增强灵关红色新城、穆坪熊猫古城的辐射带动、引领集聚功能,做强县域经济发展主轴。同步发展大溪重要协作配套区,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供需对接高效配置,实现互补共赢、协同发展,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二是坚决把“两翼并进”作为重要抓手,夯实经济发展底座。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进一步明晰东、西河片区重点发展翼主攻方向,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在业态融合、产业培育、样板示范等方面下功夫,打造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特色功能板块,加速推动“两翼”同频共振、提质增效,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是坚决把“双区突破”作为强力驱动,强化经济发展引擎。 坚持工业“挑大梁”,持续推动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建成集汉白玉精细加工、科研环保、精品展销、对外贸易于一体的“中国汉白玉产业园区”;扎实推进经开区宝兴工业园区提质扩容,建成后劲足、吸附强的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两大园区“突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增强工业反哺农业效应。 四是坚决把“生态共富”作为有效路径,推动全域协同共兴。 以“生态共富”工程为抓手,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协同共富机制,着力引导各乡(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相互赋能、形成合力,聚焦县委赋予的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共富路径、实化目标举措,推动全域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高效分工、发展共兴的生动局面。 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为确保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拼项目、稳投资,铸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着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精准对接国省市重大规划、重大战略和政策投向,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常态化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保持在1800亿元以上。设立项目管理专项经费3000万元,严格“红黑榜”通报和定期拉练调度,做到赏优罚劣,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省市县重大项目80个以上,完成投资超40亿元。推动总投资2.47亿元的保障性租赁用房等一批项目全面完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深入实施两大会战。坚决打好跑项争资大会战,持续落实“县领导包厅跑处”“科级领导包局跑科”机制,争取中省资金、增发国债和专项债券12亿元以上。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大会战,制定出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措施,聚焦产业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分专题开展“一把手”外出招商活动,突出有机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文旅等3大产业链,一手引进“链主”企业,一手导入上下游企业,引进到位市外资金70亿元以上,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着力推动消费回升。大力发展假日、假期、会节“三大经济”,常态化赴重庆、成都地区举办推介活动,落实县财政资金200万元,围绕景区、住宿、餐饮等行业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以“会节活动不断档、宣传促销不打烊”放大消费效应。突出消费载体支撑,加快布局打造宝兴特色美食、文化娱乐、夜间经济等综合消费场景。持续培育壮大消费市场主体,培育规上限上经营主体5家以上。 (二)全力以赴战重建、抓疏解,打造幸福美好新家园。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样板”“典范”。 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圆满收官。紧盯“一年全开工抓质效、两年全完成展形象”目标,深入推进重建质效提升行动,用好“组团推进、分线作战、点长负责”项目推进机制和“五位一体”底线保障机制,确保8月底前全面完成36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年底前完成24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加快打造践行重建新路推动发展振兴的样板。 推进县城功能疏解提标提速。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提升”目标,围绕“三疏解一拓展一完善”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23个先期实施项目完工22个,完成投资13.6亿元以上;21个发展提升类项目新开工6个,完成投资6.35亿元以上,有序推进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加快打造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县城避险功能疏解的样板。 (三)全力以赴强产业、聚集群,实现绿色工业新突破。强化主导产业引领,加快推动“双区突破”,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做强经济发展主引擎。 培育汉白玉绿色建材产业。加快推进汉白玉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矿权延期,推动保利集团在矿山整合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编制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加快总投资3.99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亩,提高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焦优质碳酸钙、高端板材、精品雕塑三个“破百万”,完成总投资5.35亿元的汉白玉绿色建材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引进优质企业1—2家,汉白玉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 壮大铜铝循环利用产业。深化与经开区、周边飞地园区在项目招商、项目落地、指标及税收分成等方面的合作,打破区域壁垒和界限,探索推动“产园共建”。启动西部金属城项目建设,完成合裕二期、求实铝业项目建成、投产入规。不断完善铜铝循环产业链条,依托君禾、瑞欣等“链主型”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引进1—2家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配套发展,铜铝循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四)全力以赴创品牌、提质效,放大现代农业新优势。打好农业“有机牌”,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抓实粮食生产。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探索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建设“粮经统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绿色高产示范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2万亩、产量达到2.4万吨,确保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5.3万头以上,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争培育国家级合作社1家,省级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 培优有机农业。坚持全域有机发展之路,做精做强有机牦牛和藏香猪、有机中药材、有机果蔬“三个十万”有机产业链,创建省市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2个,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强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加快发展“宝字号”“宝山珍”特色农产品,新认证“二品一标”4个、名特优新产品2个,各类品牌达45个。积极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 深化市场供给。紧扣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精品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提高优质农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深化“数商兴农”,支持发展直采直供、冷链配送、社区拼购和助农直播间、移动菜篮子等新模式,不断开辟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全力以赴建高地、拓市场,挖掘生态文旅新潜能。用好用活“大熊猫”“夹金山”世界级文旅品牌,打造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建设“大熊猫文化溯源地”。加快构建“一城一村两道三馆全域”整体布局,高标准推进1869世界熊猫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熊猫老家”国际生态旅游线路,示范建设大熊猫生态旅游廊道,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大熊猫旅游休闲度假区、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区。抓好“大熊猫原生态产品”“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开发大熊猫文创产品10种以上。主动融入省市大熊猫文旅品牌宣传推广战略,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提升“熊猫老家、多彩宝兴”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溯源目的地。 建设“红色教育示范高地”。加速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雪山草地起点示范段,完成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核心展示区等一批红色教育、红色旅游项目,加快咎落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擦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雪山草地门户”招牌。统筹谋划雅安夹金山分院体制改革后的红色教育“后半篇文章”,加强与阿坝、甘孜等分院互动交流,联动打造红色研学线路,联合开发长征主题精品课程,举办红色文化论坛和系列活动,打响“夹金山”红色教育品牌,打造全国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繁荣发展文旅产业。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积极推进夹金山5A景区创建,全面提升现有景区品质,丰富完善景区业态和产品。全面推行“旅游+”模式,大力实施“四个一批”行动,提升大熊猫文化溯源之旅、红色文化传承之旅、生态氧身氧心之旅三大精品旅游路线,拓展春花、夏凉、秋叶、冬雪四季旅游精品路线,打响熊猫文化主题、嘉绒藏族风情、红色文化体验三大民宿品牌,新增旅游民宿10家,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配合做好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筹备,统筹办好红叶节、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等重大会节活动。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全力以赴补短板、共振兴,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坚持“双城引领”“两翼并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加快推动“双城”提质。加快建设红色新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改造提升青羌古街、新场石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全力推进灵关客运中心、城市公园、滨河长征大道(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县城空间格局,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着力将灵关镇建成“三生”协调的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做优熊猫古城,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门户战略,高效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文旅基础设施,布局打造一批红色教育、生态旅游重要节点,将穆坪镇建成集红色教育、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城镇。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夹金山隧道、新华隧道、火地槽隧道等工程建设,推动大宝高速、邛芦荥高速、国道351线扩容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加速推进硗碛藏族乡—蜂桶寨乡东河片区、陇东镇—五龙乡西河片区重点发展翼提质增效,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层治理高效协同,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支持夹金山村等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加快推动引大济岷工程宝兴段建设,抓好河道疏浚、防洪堤建设和山洪沟治理。提升农村供水保水能力,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构建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确保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7%以上。实施中省衔接资金项目16个,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争取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培育百万村4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 (七)全力以赴重保护、勇探索,展现绿水青山新气象。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生态优势,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样板示范。 接续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锚定建设“出色出彩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县”目标,积极争取国家公园补助项目资金,全力打造熊猫古城入口社区,争创省级入口社区示范社区和友好社区。加快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保护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稳妥推进小水电清理退出。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加强与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建设大熊猫重点实验室宝兴工作站。探索开展“特许经营”试点,持续推进“园地共建”,打造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自然科普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 示范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锚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地”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共富”工程,推进生态“三场”建设,探索“四券”改革,建设“生态农场”2万亩、“生态牧场”3万亩、“生态林场”8万亩,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地50个、“森林粮库”示范基地4个,争创省级林粮高质量发展县、“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试点推进县乡村三级“生态银行”合作经营模式,收储林场2万亩。建立GEP核算运用体系,积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碳普惠标准试点,推动区域碳汇交易提质扩面。 全力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屏障。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抓好生活污水治理、国家储备林等项目建设,系统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污染源管控,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出境断面、地表水和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八)全力以赴促改革、优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坚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提升开放合作质效,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宽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 突出重点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县属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教育系统“县管校聘”、医疗卫生系统“县管院聘”改革,提升教育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优化乡镇资源配置,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强化“三资”管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三社”融合发展,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生态共富产业发展。深化村级管理员“一员多用”改革,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加强对外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宝兴拓展区,深度参与成渝绿色建材集群产业链分工,发挥石材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与重庆港、四川港交流合作,探索打造汉白玉“陆水联运”新通道。加强与康定、小金等市县合作,抓好环夹金山文旅(经济)带建设,积极争取承办“中国生态经济区发展·环夹金山论坛”。持续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美术馆等高校(单位)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不断提升开放合作质效。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20+6”条措施、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行“阳光政务”,强化“一网通办”能力,确保网上可办率达99.8%以上,掌上可办事项达61项。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制定标准化服务清单,实施精准化服务监管,深入开展“容缺后补”“告知承诺”“全程帮办”等服务,持续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 做强市场主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强化助企纾困政策闭环管理,新增市场主体10%以上。实施“1512”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产业主导力强的领航企业,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及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规上企业5家以上,完成“个转企”10家以上。 (九)全力以赴办实事、增福祉,推动民生事业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深入落实稳就业扩就业十五条措施,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兜底困难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8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在1.4万人左右。深化与成都、重庆等地交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办好2024年民生实事,落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68%以上。狠抓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推进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便捷供给。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全面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压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主动融入川西教育中心建设,加快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推动灵关幼儿园、宝兴综合高中项目建成投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动融入川西医养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县,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完成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文体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承办、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文体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抓好统计专项治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持续做好双拥工作。深入推进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一如既往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统筹做好老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关事务、供销、档案保密、地方志、外事侨务和港澳台等工作。 (十)全力以赴守底线、保安全,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守牢安全红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矿山企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成果。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包保责任制,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处突和防灾减灾能力。 防范化解风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坚决兜住“三保”底线。稳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和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确保隐性债“只减不增”,严防新增欠款。强化金融监管,加大对非法集资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测预警,全力保障供应及价格稳定。 建设平安宝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持续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深入推进“智慧宝兴”“平安宝兴”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禁毒示范县、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权责明晰重法治。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开展“八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府院联动。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确保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学思践悟强本领。强化使命意识和斗争精神,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全县政府系统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驰而不息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懂产业、懂经济、懂项目、会招商、会攻坚、会服务”的干部队伍。坚持重点工作定期调度、盘点、问效,积极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项难题,确保每项政府决策反应迅速、落地落实,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清正廉洁守底线。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自觉接受纪律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决防范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加快建设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笃定信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设“熊猫老家、多彩宝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宝兴新篇章! 名词解释和说明 (1)一区三地引领、红色新城示范、四化同步推进:以“巩固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和建设“全国红色教育示范基地、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溯源目的地、全球汉白玉绿色建材基地”作为推动宝兴现代化建设的引领;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将灵关红色新城建设为安全宜居之城、活力宜业之城、生态宜游之城、和谐宜养之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宝兴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2)十大提升行动:重建质效提升行动、项目攻坚提升行动、红色新城提升行动、产业能级提升行动、文化旅游强县提升行动、城乡面貌提升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县城功能疏解提升行动、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转树作抓”巩固提升行动。 (3)五大攻坚行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群众避险搬迁攻坚行动、宝兴县“生命通道”建设攻坚行动、1869 世界熊猫源建设攻坚行动、矿山生态问题整改攻坚行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攻坚行动。 (4)双城记:熊猫古城、红色新城。 (5)双地标: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溯源目的地、全国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6)双高地:世界生态绿美高地、全国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7)双百亿:汉白玉绿色百亿产业园、铜铝循环百亿产业园。 (8)生态共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9)生态“三场”:生态农场、生态林场、生态牧场。 (10)森林“四库”:森林水库、森林钱库、森林粮库、森林碳库。 (11)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2)“园地一体化”机制:一体推进区域发展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把国家公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 (13)三社: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 (14)3D Mapping秀:通过3D全息投影,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在大型建筑或者楼体呈现动态表演。 (15)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出从浙江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16)四个全域:全域环境整治、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垃圾分类、全域厕所革命。 (17)三凡三必:凡接到预警必提级响应,凡接到预警必扩面转移,凡接到预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必在指挥部坐镇调度、联乡县级领导必驻守乡镇实地指挥转移避险。 (18)五个必须: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概括为“五个必须”,即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19)四个发力: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对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发力”,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 (20)一园一区引领、两城三地共建、四化同步推进、全域协同共兴:以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为引领,着力打造“熊猫古城、红色新城”,加快建成“大熊猫文化溯源地、红色教育示范高地、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地”,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全域协同、振兴发展。 (21)“五位一体”底线保障机制:质量、安全、生态、稳定、廉洁“五位一体”底线保障机制。 (22)三疏解一拓展一完善:安居功能、公共服务功能、行政功能疏解,拓展提升灵关经济功能,优化完善熊猫古城。 (23)三个“破百万”:优质碳酸钙突破百万吨、高端板材突破百万平方米、精品雕塑突破百万件。 (24)一城一村两道三馆全域:“一城”即熊猫古城,“一村”即邓池沟熊猫新村,“两道”即熊猫奇遇大道、熊猫溯源大道,“三馆”即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蜂桶寨自然博物馆、大熊猫起源馆,“全域”即环夹金山、东拉山片区。 (25)四个一批:实施一批文旅项目,开发一批旅居康养产品,打造一批文旅休闲街区、文商旅综合体,研发一批地方特色美食。 (26)四券:林券、熊猫碳券、地券、房券。 (27)GEP核算运用体系:GEP指生态产品总值(又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产生的惠益及惠益价值。GEP核算运用体系,包括构建GEP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GEP功能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 (28)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9)“四个一流”营商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一流的法治环境、一流的市场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 (30)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