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达州市通川区政府工作报告 在达州市通川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区长 覃永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有疫情后的阵痛、平静下的波澜,更有寻常里的坚守、风雨中的奋斗。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从容应对风险与挑战,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1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亿元、增长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7.1%。全区经济总量跻身西部百强区第72位、川东北主城区第2位。 一年来,我们知难克难、知重负重,稳市场、促增长,经济发展在曲折中向好、风浪中向前 面对三年疫情所带来的创伤,以及疫情掩盖下的结构性、长期性矛盾,我们始终专注发展定力,聚焦供需稳市场,围绕恢复抓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我们扩投资,促消费。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69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6.4亿元、增长11%。谋划储备国家重大项目3048个,总投资突破万亿元、增长30%。“四个一批”[1]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开门红”考核获全省激励奖。争取排水防涝国债资金5.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打造“罗浮 f 星光里”“达城记忆”消费新场景,“乐享新生活f消费来通川”系列活动拉动消费13.6亿元。旅游业强劲复苏,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超过疫前水平。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成功创建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 我们抓产业,兴企业。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深入实施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计划,“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成势见效,工业总产值达到375亿元。大力发展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固源医疗、康强生物、哈工三维等28家企业竣工投产,宏隆二期、爱生生命、鑫食代等65家企业加快建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位居全市第三。实施梯次培育计划,打造强企方阵,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3家。壮大区属国企实力,国资经营公司再获2A授信评级。民营经济快速复苏,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成为了经济恢复的主力军。 我们强招引,促合作。深入开展“开放突破年”活动,打好“园区基金”组合拳,组织参加进博会、西博会、东亚食品展览会,签约引进泰德康科技、北京爱智尚等项目107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成功举办全市首场招商引资“比拼拉练”活动,与汤臣倍健、国药天津等“三类500强”牵手谋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融入大市场、参与大分工,上百种“通川智造”产品在香港、广州、杭州等地展销。借力达州“三向班列”[3],进出口贸易达6.1亿元,实现三年翻两番。 从发展态势看,主导产业加速成型,链主企业加快成长,产业链条持续拉长。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挑起了大梁,工业多作了贡献,农业稳住了基本盘。从市场主体看,单位数达1.8万家、个体户超6万户,总量、增幅全市“双第一”。经济向好的力量在增加、活力在迸发! 一年来,我们以融促荣、以和为美,抓更新、争示范,城乡面貌在推陈中出新、增色中增韵 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们围绕“城市提品、资本下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服务优质均衡,让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美丽交相辉映。 我们抓更新,提品质。突出“地上治乱、地下除患”,实施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姚家大院等5个片区危旧房改造有力推进,天和苑等6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城市更新蹚出新路,“以旧换新”[4]模式全国率先,经验做法得到省市肯定和推介。环凤大道二期、神剑大道、滨江大道等城市干道建成通车。市民中心建成投用,“公园城邦”、柳家坝安置房实现交付,首批市民入住开启了柳家坝新区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争示范,促振兴。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着力打造“千万工程”通川样板,凤凰山示范片和北斗、金龙等示范点精彩呈现,乡村振兴“回头看”省级免检。生猪出栏36万头,粮食总产18.6万吨、实现“十一连丰”。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千万元。北部场镇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投用,入选全省乡村水务示范县。锚定“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力冲刺交通大会战,江虎路、江黄路、凤凰山幸福美丽乡村路建成通车,双鱼湖环湖路和S303、S204改线工程全线贯通,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我们优环境,塑底蕴。启动“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重拳整治“两河”[5]流域污染。加强扬尘治理,落实“五烧”[6]管控,新造林1.5万余亩,优良天数、PM2.5浓度改善幅度走在全省前列。深化“肥药双减”,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扎实推进“美丽河湖”创建,莲花湖通过省级评审。创文工作常态开展,通过中央文明办初测。“元九”登高火热重启,非遗“灯影”登上世界大运会国宴,“一县一歌”《通九州f纳百川》火爆出圈。 看城市,既有车水马龙,又有人间烟火。看乡村,既有炊烟袅袅,又有产业遍布。看人文,既有清新扑面,又有厚重之感。城乡面貌、城市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好通川、选择通川、留在通川! 一年来,我们倾力而为、量力而行,惠民生、保安全,幸福生活在安宁中可感、安定中可及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找答案,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直接惠及全区人民。 我们除隐患,防风险。始终把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建成投用区应急指挥中心,成功应对8轮强降雨和2轮洪涝灾害。排查整治城镇燃气、自建房、交通运输等领域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压紧压实森林防灭火责任,火警、火情实现“双零”目标。扎实开展“迎大运 f 保安全f防灾害”专项行动,大运会期间实现事故零发生、风险零外溢。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建成智慧监管平台,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稳就业,优服务。举办招聘活动24场,开发公益性岗位2600余个,新增城镇就业7435人。深入开展“两欠”工作,根治农民工欠薪、企业欠款1.3亿元。扎实抓好优医优教,中科职校加快建设,七小龙山学校、博文路幼儿园建成招生,新增学位2010个;达高中成功创建“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部“双名计划”[7]名校长工作室落户通川;区中医院莲湖院区、区人民医院医技大楼全面投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省级评审。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城镇职工养老金实现“19连涨”。全国首创四级医保服务体系,相关做法全省推广。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建成投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加快建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88套,让更多低收入群体圆梦安居。 我们强治理,护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西城司法所成功创建“全省枫桥式司法所”,复兴镇人民调委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力以赴“保交楼”“保交付”,稳住了市场,提振了信心。扎实开展“治重化积”专项行动,信访实现“三升一降”[8],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严格审核重大经济事项,加强债务化解和金融监管,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禁毒防艾、反诈反邪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数说安全,全年实现较大以上安全事故“零发生”,平安通川给人以满满的安全感。事说感受,充分的就业、优质的医疗、品质的教育,让人身在通川、如在成渝。评说家园,通川安宁和谐,是幸福宜居的首选! 一年来,我们抓实抓早、落实落小,想在先、干在前,政府作为在实践中淬炼、实干中展现 面对外部冲突加剧、疫情疤痕效应、产业负重转型、财政收支矛盾等多重挑战,我们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实干出实绩。 我们学思想,正观念。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践行“四下基层”[9],一体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和突出问题整改,切实改进和提升政府工作。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杜绝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行为,坚决不搞“新形象工程”。落实“32”[10]经济工作统筹方法,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决杜绝贪大求洋、盲目蛮干的做法。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3%,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低调奢华的作派。 我们破屏障,增活力。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放宽市场准入,清理禁设条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共渡难关,创新开展“三送一解”活动[11],落实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最大限度助企纾困。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兑现企业奖补资金9600万元,重信践诺的政府形象,增强了企业投资通川、兴业通川的信心。 我们转作风,提效能。深入践行“13711”工作法[12],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效率革命,革除繁文缛节、消除“打滑空转”、落实精文简会,让干部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发展。创新“0011”集成化服务[13],深化“四零”行动[14],网上可办事项达98%,办理提速87%以上。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作风上,务本务实成主流,尽职尽责是追求。落实上,坚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不反复不折腾。步伐上,始终朝着区委指引的方向前进。政府运行更高效,政府工作更规范! 同时,我们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各方一起战斗。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消防、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供销、保密、档案、地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侨联、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镌刻不凡,奋斗定格记忆。过去一年,大家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用真抓实干推进工作、用真情实意回馈事业,迈过了疫情转段后的第一道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回顾2023,是奋斗的你我,成就了奋进的通川。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全区干部群众、驻区部队、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通川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前进路上无坦途,有风有雨是常态。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通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一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恢复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二是主导产业短板较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支撑不足。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四是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安全生产任务繁重,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是改革攻坚力度还需加大,行政效能、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改善。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委发出了“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动员令,区委吹响了“勇担当、铸辉煌、增荣光”冲锋号,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纵深推进“三城三地三片区”[15]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五项比拼”[16]、坚决打好“五大战役”[17]、奋力争当“五个先锋”[18],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去年底推出万亿国债的基础上,今年还将下达3.9万亿地方专项债,加快释放资金和项目到基层。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土地、债务等约束趋紧,一些短板弱项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总体看,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通川既是“双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的桥头堡,又是国家“一圈一轴、两翼三带”[19]发展规划的主战场,面临多个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一往无前,也要居安思危、心存忧患,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和战略主动。 ——要夯实“稳”的基础。着力稳投资、稳市场、稳就业、稳预期,唱响经济发展光明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多作贡献、工业持续赶超、服务业领航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精准防风险除隐患保底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要激发“进”的动能。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推动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共同发力。主动顺应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智改数转”[20]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多拉快跑。布局谋划新赛道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更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注重“立”的实效。加强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避免出现空档期。城乡融合立空间,推进南北区域协同,拓展产业布局空间。改革开放立支撑,引进培育一批创新主体、科创平台、领军企业。营商环境立口碑,以“环境之优”激“发展之变”。 ——要增强“破”的勇气。打破思想藩篱、制度禁锢、路径依赖,推动思想之变、动能之变、作风之变。坚持高质量发展,向低质企业、低端产能、低效用地说不。致力高效率运转,向体制障碍、机制约束、要素瓶颈说不。主动走出“舒适区”,向消极应付、敷衍塞责、躺平摆烂说不。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复苏”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坚持优供给、扩需求、促消费,拉动经济全面复苏。 扩大有效需求。树牢“投入首位”意识,紧盯国家政策投向,加强交通、水利、科创、民生等领域项目申报争取,确保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扎实推进“四个一批”项目,推动魏兴第二污水处理厂等49个重大项目竣工投用、达万快速通川段等56个项目开工建设,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持续提升罗浮广场、仁和新城等商圈品质,支持福森国际多元发展,力促一新广场、蓝润置地建成运营,着力打造一批“十亿商圈”“百亿市场”。扎实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积极推进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力争社消零和服务业增加值双双突破300亿元。 强化供给保障。加大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让生产要素“动起来”、经济发展“热起来”。做好筹资工作,抓好向上争取,做大基金收入,有序推进项目融资,为通川经济建设提供财力保障。探索设立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基金,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服务,引导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探索产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供应等方式,加强土地储备整理和低效用地腾退,实现“即时可供、供即能用”。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实施“引厂入校、送教入企”计划,携手文理学院、达职院等高校开展定向培养,为产业发展装上“人才引擎”。 畅通供需循环。大力发展公铁物流、集群冷链,加快建成好一新环城物流中心,全力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联通物流末端配送站点,整合农村客运、快递配送、货运物流三大体系,让更多农特产品抱团出川、走向全国。深度参与达州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借力“三向班列”,加强与重庆、成都、舟山、防城港等物流中心城市合作,打通原材料、产成品国内国际物流通道,推动进出口贸易再创新高。积极搭建工业企业产供销对接平台,全面梳理《通川区工业产品产销对接清单》,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二、坚持新旧动能并驾齐驱,以“赛道抢跑”实现“产业抢先”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拉锯战。坚持为新动能去“烦恼”,为旧动能卸“包袱”,推动新动能“生根发芽”、旧动能“老树开花”。 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通川传统产业占比超80%,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对于传统产业,只要有市场需求、只要有生产能力、只要有就业吸纳,我们都支持其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宏隆二期、禾丰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支持千洪食品、山椒生物等企业延链发展,做实“农头工尾”大文章。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5家以上。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落实生产性服务业五年倍增计划,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0%以上。 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创新驱动、韧链强群,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培育新材料产业,支持安徽中耐、通纤新材拓展市场,力促湖北新阳特种纤维入驻建设。开辟氢能源新赛道,支持至正长信开展“废水制氢”技术攻关,推动北京聚智合众签约落地。发展低空经济,推动三精兴航规模化生产,力促成都迪威弗开工建设。壮大数字经济,依托马踏洞川东大数据中心,建好复兴5G数智市场、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发挥好万达开数字云创基地作用,提升中心广场、罗浮广场等众创空间,推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直播经济实现新突破。 提升园区能级。编制完善园区规划,审定出台“三定”方案,配优配强管理团队,推动管理规范化高效化,雄心三年再造一个通川经开区。实施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计划,全力建设“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新入驻企业30家、新投产企业20家以上。聚焦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开展头雁培育、技改升级、专精领航“三大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争取热电联产项目落地,确保魏兴大道、朱仙大道建成通车,扩大园区规模至13平方公里。加快中科职校建设,实施“产业工人安居工程”。推动行政审批进园区,设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办事不出园。 三、坚持外引内育统筹联动,以“实体经济”构筑“实力支撑” 无实体,不实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引进增量,招大引强。深入落实每月外出招商制度机制,借力商协会、支联会资源优势,发挥北京中关村飞地孵化中心作用,深度对接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签约总额超500亿元。深化“基金园区”招商,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力促皇氏乳业、微至航空、九州通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借力达州“一区一枢纽一中心”[21]建设,加快培育十亿级企业、百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 做大存量,扶优育强。实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专项行动,支持宏隆肉类、固源医疗“挂牌上市”,支持地奥天府、自强中药扩大产能,加快鹤龄制剂、泰德康投产达效。加大技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实施技改项目10个,企业技改投入增长10%以上。平等对待新旧市场主体,出台培育引导政策,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入统”,确保新增“四上”企业[22]40户、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鼓励企业加强人才交流、技术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配套,深化上下游链接,促进耦合式发展。 优化环境,助企兴商。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四最”[23]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全过程“效率革命”,大力推行“全周期”服务,力争审批时限缩短、项目建设提速30%以上。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一次办全覆盖,叫响“通通办”服务品牌。深化招投标领域治理,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整治拖欠企业账款行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做好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保障,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服务。完善企业“红黑榜”管理,营造诚信守约的市场环境。 四、坚持城乡建设一体推进,以“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发展” 城与乡,不是对立,而是统一。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缩小城乡差异,实现互促共进。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坚定“大干三年、焕新通川”,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加快完成“10103”[24]改造任务。大力推进城市“三微”工程[25],建设一批主题广场,打造一批共享空间,新建停车位1000个、共享充电桩2000个,完成二马路、牌楼等5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快柳家坝、马踏洞等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商业等功能配套,进一步提升宜居品质。统筹治污与治水,加快城镇雨污管网和排水防涝项目建设,还河湖一泓清水,让城市不再“看海”。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总产18.6万吨以上、生猪出栏37万头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进“一环三支五网”[26]幸福美丽乡村路建设,创建全省交通强县。健全“83”产业体系[27],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3个,推动蒲家蓝莓园晋级升星、北山粮油园创建省级园区。用好用活“千万工程”[28]经验,加快推进“两线十五点”[29]示范打造,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分类培育一批中心镇、特色镇,推动碑庙、蒲家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支持罗江、磐石积极创建省级特色小城镇,实现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质化运行,促进城乡各类要素平等交换。探索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推进“一村一项目”建设,打通城市资本下乡通道。统筹推进农民进城和人才下乡,完善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底色”提升“发展成色” 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 系统“减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加强扬尘治理,落实“五烧”管控,达标排放工业“三废”[30],确保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扎实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重拳治理“两河”流域污染,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Ⅲ类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动莲花湖争创全省美丽河湖。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化“肥药双减”,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模式,切实防范土壤环境风险。突出抓好省督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备考中央环保督察。 科学“降碳”。坚持“双碳”[31]引领,全力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化冶金、电力、建材、交通等重点领域降碳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能耗“双控”迈向碳排放“双控”。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32]盲目上马,提高新进园区企业“含绿量”,推动哈创园建设零碳产业园。健全固体废物分类回收体系,加快首炬二期建设,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塑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深度“扩绿”。全面落实林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活动,筑牢森林安全防线。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加快复兴、双龙等示范片打造,加大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升森林“四库”[33]功能和效益。强化林业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毁林、占地、开采等行为。积极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保障林业资源安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植树造林、岸线植绿,让绿色处处映入眼帘。 六、坚持政府群众双向奔赴,以“政府有为”增进“群众有感”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将民生实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服务惠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支持创新创业,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教育补短提质”行动,加快推进铁路中学扩建、四小迁建和二小大寨子校区、莲花湖红星小学建设,新增学位4860个。深化“健康通川”行动,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积极争创省级健康示范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整合用好养老服务资源,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做到“老”有所养、“小”有所护。 文化润民心。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凝聚力。切实担当创文主责,扎实开展文明劝导、结对联创,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发挥好“四馆一站”[34]作用,创新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支持文化创意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依托神剑园、五高小等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挖掘、培塑一批非遗产品,厚植历史文化底蕴。 治理正民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深化基层治理“五治融合”[35],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开展物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广片区大物业、小区带楼院,让物业更规范、治理更有效。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抓好国防动员、扫黑除恶、禁毒防艾、反诈反邪等工作,培塑向上向善社会风气。树牢“大安全、大应急”理念,持续深化交通、消防、建筑、危化、食药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人民政府为人民。我们要时刻牢记政府二字前面有人民,自觉做到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为人民,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大兴勤政之风。坚持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定下的事马上办,事不过夜、案不积卷,将勤奋早起根植于心。坚持早出政策、快抓落实,看准的事抓紧干,不犹豫、不观望、不等待,将快谋快动践之于行。坚持领命出征、扛旗争胜,以勤勉之为铸就大区辉煌,以一域之力增添大市荣光。 力行实干之举。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坚决不上于发展无益、于群众无感的项目。坚持担当担责、履职尽责,扎根岗位作奉献,苦练本领挑重担,把事情一件件做好,把事业一项项干成。坚持直面矛盾、不惧挑战,弘扬斗争精神,崇尚真抓实干,敢于向问题开刀,勇于为发展开路。 严守法治之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强化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复议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依法用权、依规办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坚持事项办理一次性做对、问题整改一次性到位。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常修为政之德。坚持人民至上,树牢宗旨意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制度约束,习惯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财力用在要紧处。紧盯项目领域,完善资金监管,严防“跑冒滴漏”。严守纪律规矩,强化自省自律,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坚决履约践诺,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2023年,我们克难奋进、披荆斩棘;2024年,我们战鼓催征、勇毅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的闯劲、破浪前行的拼劲、志在必得的韧劲,干好每一天、打好每一仗,为“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四个一批”:建成投运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推动前期一批。 [2]“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医药器械及大健康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公铁物流及配套服务产业集群。 [3]“三向班列”:东向: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中老铁路达州货运列车;西向:中欧班列达州专列。 [4]“以旧换新”:按照“居民自筹、政府支持、合理补助”的原则,对符合改造规定的危旧房,由房屋产权人委托具备开发建设资质的国有企业采取原址(就近)重建或异地集中新建。 [5]“两河”:魏家河、双龙河。 [6]“五烧”:烧秸秆、烧垃圾、烧纸钱、熏腊肉、放鞭炮。 [7]“双名计划”: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 [8]“三升一降”: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上升,信访总量下降。 [9]“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10]“32”:公共预算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市场化筹资“三笔资金”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件要事”。 [11]“三送一解”活动:“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解难题”联企帮扶活动。 [12]“13711”工作法:1天内研究安排,3天内反馈情况,一般性问题7天内解决,重大问题、复杂问题1月内落实解决,确有困难的,1月内提出解决方案。 [13]“0011”集成化服务:政务服务“零成本”“零见面”“企业开办一小时”“一件事一次办”。 [14]“四零”行动:“零距离”“零跑路”“零材料”“零差错”行动。 [15]“三城三地三片区”:三城: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三地:通达开放前沿地,城郊旅游目的地,幸福宜居首选地;三片区:都市商贸物流集聚片区,环凤产城一体发展片区,北部农旅融合发展片区。 [16]“五项比拼”:创建大比拼、项目大比拼、动能大比拼、招引大比拼、服务大比拼。 [17]“五大战役”:首创即成收官战、扩大投资攻坚战、工业迭代升级战、开放合作主动战、环境优化突破战。 [18]“五个先锋”:讲政治的忠诚先锋、创一流的扛旗先锋、抓落实的效率先锋、善破难的担当先锋、敢斗争的廉洁先锋。 [19]“一圈一轴、两翼三带”:一圈:成都都市圈;一轴:成渝城镇主轴;两翼:川南城镇组群,南广城镇组群和达州都市区;三带: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经济带,成遂南达经济带,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 [20]“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1]“一区一枢纽一中心”: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22]“四上”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 [23]“四最”: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 [24]“10103”:10个以旧换新、10个维修加固、3个原模式改造项目。 [25]“三微”工程: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工程。 [26]“一环三支五网”:一环:全域产城融合环线;三支:磐石犀牛山农旅产业组团支线,梓桐红色旅游组团支线,江陵巴河古码头文化组团支线;五网:凤凰山—神剑园片区路网,云门天寨—千口岭森林公园片区路网,碑庙农耕文化—北山诗歌文化片区路网,金石—双龙—安云高速互通片区路网,双龙(龙滩—檬双—新村)高速互通片区路网。 [27]“83”产业体系:粮油、水果、蔬菜、花卉、畜禽、水产、中药材、茶叶8大乡村特色产业,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 [28]“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9]“两线十五点”:南线:凤北—东岳—罗江凤凰山片区示范线;北线:金石—双龙—碑庙—北山—梓桐示范线;十五点:磐石金龙村、谭家沟村,罗江北斗村、金凤村,双龙石庙子村、尚寺村,金石高兴村、月岩村,安云三层村,碑庙石笋村,北山铁佛村,江陵集山村,蒲家画眉村,梓桐宝泉村,青宁化马村。 [30]工业“三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 [31]“双碳”:碳达峰、碳中和。 [32]“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33]森林“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 [34]“四馆一站”: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委综合文化站。 [35]“五治融合”: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