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53|回复: 0

[重庆] 2024年重庆市铜梁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7-5 2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重庆市铜梁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6日在重庆市铜梁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区长  万  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团结和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全面落实市委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突出大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数字化发展、实体和惠民服务,强化改革探索和开放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生态环保和安全稳定、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努力发挥在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铜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进增效,产业发展更有亮度。海辰储能首批量产电池下线,引领全市储能产业发展布局,创造了百亿级工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铜梁速度”,新型储能成为最具铜梁辨识度的特色优势产业。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落地建设,新增市级“双百”企业6家,国家蔬菜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大会在铜召开,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周末到铜梁”享誉巴蜀,成功纳入全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铜梁龙足球队夺冠升甲、荣膺足协杯黑马奖,球迷经济、节会经济蓬勃兴盛,“夜经济”不断升温、“烟火气”更加浓厚。
    一年来,我们坚持除险清患,安全保障更有力度。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27.3%,刑事发案数下降25.1%,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件,存在安全隐患的210栋经营性自建房全部整改销号。完成7个项目2808套住房“保交楼”任务,24件十余年未化解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解决,信访总量较2019年下降40.3%。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损失金额数分别下降21%、19%。政府债务平稳可控。连续五年无非法集资新发案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经验做法获国务院专刊推广。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求变,攻坚突破更有深度。城乡融合改革纵深推进,“巴岳农庄”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入选全市经济领域第一批改革典型案例,试点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增长127%,首宗5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交易。社会治理改革重点突破,“巴川共坊”社区治理和“铜心小院”院落微治理经验全市交流推广,“家医有约”“电力荷储智管”等“一件事”特色应用初见成效,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专项领域改革多点发力,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高新区入列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人才、文旅、供销、妇联等改革经验获评全国行业系统先进典型案例。
    一年来,我们坚持惠民有感,民生答卷更有温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新建农村联网公路50.6公里、硬化泥结石路98公里,实验中学人行天桥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3050个,老旧楼房加装电梯105部。市民生活更有品质,改造老旧小区28万平方米,开放共享绿地5万平方米,新建“劳动者港湾”3个、新型阅读空间4个、体育场地31万平方米,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综合医院。“一老一小”更多关爱,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7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400户,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提升至3.19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080个,教室新增空调928台,实施护眼灯改造1.2万盏。
    这一年,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在多重挑战中承压前行,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奋进,在复杂矛盾中主动求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运行在合理区间。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共建促发展,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序时推进,城轨快线璧铜线全面铺轨,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确定线型并在铜设站,铜安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渝遂复线高速主线路基全部完成。同心桥水库下闸蓄水,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启动设备安装,川气东送二线工程开工建设。区域联动持续深化。成功创建第二批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涪江流域科创走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惠及32家在铜企业。与四川平昌等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成功承办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消费与发展论坛。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品牌,共建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5条。开展涪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合演练,与7个毗邻市区县合作实现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生鲜农产品首次自营出口到东南亚国家,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分别增长50.6%、39.3%。进出口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功创建中国(重庆)自贸区铜梁联动创新区。铜梁龙舞代表重庆赴马来西亚、保加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组团参加进博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展会17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5个,协议引资661亿元,到位资金204亿元,海辰储能、厚生隔膜项目入选全市“重大项目投资榜”“招大引强榜”。
    二是优结构促转型,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工业投资增长1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2+4”产业集群加快构建。10平方公里新型储能产业园初具规模,金汇能负极材料、科达负极材料等9个产业配套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建成北环路光储充检换一体站等应用场景24个。新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13个,传统汽配企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配转型率58.3%。新型储能、汽车转向制动产业集群获评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智改数转”稳步推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52个。庆兰实业、新美鱼铝业、茂茂驱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零突破”。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13个。制造业企业“上云”10家,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新三板创新层和OTC挂牌6家。发展要素保障有力。高新区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大庙企业服务中心主体完工。供应工业用地3041亩,盘活低效产业用地340亩、闲置厂房33万平方米,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设担保公司1家、基金3支、项目银团3个,引导金融机构投放实体经济贷款203.4亿元。
    三是提质量促效能,内需消费加速释放。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强化重点项目调度,有序推进重点项目199个,完成年度投资480亿元、增长30%。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80个项目开工建设,淮远独立储能电站等70个项目建成投用。建立“三百项目库”,储备项目352个。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及债券资金80亿元。民间投资增长13%。商贸业态持续繁荣。吾悦广场焕新开业,铜梁记忆民俗美食文化街正式营业。引进铜梁首店6家,新增重庆老字号4家。举办房交会、汽摩展、美食文化节、川渝商品联展等线上线下活动40余场次,拉动消费15.6亿元。龙城天街商圈成功创建市级步行街,足球啤酒狂欢节获评不夜重庆生活节十大夜间特色活动。文旅市场提质升级。安居古城文庙县衙开放迎客,湖广会馆入选重庆市演艺新空间。成功举办铜梁龙马拉松、中华龙狮大赛、“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新发展旅游民宿9家、主题营地8个,开发文创单品18个。获评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奖项3个、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2个,4个景点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入选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全年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1950万人次、126亿元。
    四是抓提升促融合,城乡发展协调共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升级打造民主路等老街8条,改造城市危旧房141户。建成马家湾游客服务中心。改造雨污管网8.3公里,乡恋路等14条道路建成投用。规范设置临时摊位980个,打造便民夜市2个,提档升级场镇农贸市场11个。提质公园广场4个,整治违法建筑3.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处置耕地存量“非粮化”4.8万亩,粮食产量36万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1.7亿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9%。建成设施蔬菜科技园1000亩,入选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5家,创建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场1家,建成投用“铜梁黑鸡”原种场。升级改造干线公路23公里,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60公里、危房111户、户厕2000户,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大庙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侣俸镇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西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完成6条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实施巴川河沿线水体治理8.5公里,改造新东城污水处理厂,搬迁环保问题企业10家,整治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企业73家。淮远河综合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正面典型案例。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41.1公顷,新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7100亩,双碾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
    五是谋创新促变革,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数字重庆建设有力有序。聚焦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推广应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提速建设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全覆盖建成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基层智治体系基本形成实战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渝快政”“渝快办”。新建5G基站306个,新铺设光纤1000公里,实现光纤网络城区全覆盖、农村“村村通”。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落实“双倍增”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累计达224家、1185家。新培育市级创新平台18个、区级10个,引进各类人才1357名。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首批技术攻关项目。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5亿元,技术成果交易额4.5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2.45%,科技竞争力指数排全市第12位,上升位次居全市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落实常态化“三服务”机制,“一窗综办”持续深化,承接政务服务事项1572项、“一件事一次办”60个。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政务服务体验员,发挥党政亲商恳谈会、企业服务直通车、大数据监督平台、企业服务专员等作用,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实际问题573个,帮办代办服务1300余次。经营主体新增8557户、总量突破7万户。
    六是惠民生增福祉,高品质生活持续提升。区级25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兑现。社会保障不断强化。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7%、95%以上。率先在全市开展“救助通”全区试点。新建敬老院4所。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9套,公租房配租率达97%以上。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持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交互式“班班通”配备率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级研学营地、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区中医院顺利通过“三甲”中医医院周期性评审,新增市级卫生镇7个。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龙灯龙舞委员会在铜成立,全国首届“铜梁龙·中华汉字书写大会”在京启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场次以上。完成藕塘湾体育场综合改造,成功举办第六届区运动会,铜梁体育健儿斩获市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金牌33枚、创历史最好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火灾起数下降58.7%。学校、医院、养老机构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改造城镇燃气管线974公里,加装燃气安全报警装置9.6万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6%,“一标三实”入户采集率100%。建成公安战训基地、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打击跨境赌博技战法获全国专版刊发。
    一年来,我们坚持“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铜梁抓落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政府系统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主题教育10件民生事项全面完成。配合完成市委第三轮巡视,积极推进审计、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7件、政协提案29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达99.5%、100%。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及非急需项目压减3.2亿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指数居全市前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6项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迈出新步伐,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港澳台工作不断加强,统计、档案、保密、史志、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老年体育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现代化新铜梁建设的每一点进步、龙乡大地的每一处变化都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铜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武装民兵和消防救援人员,向全区离退休老同志、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朋友,向所有参与铜梁建设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新冠疫情转段后经济恢复缓慢、社会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对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部分指标未能达到预期,部分建设任务未能达到序时进度,全区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发展质效还需改善;主导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够大,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较弱,数字化改革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开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还有差距,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领域短板较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环境还需持续改善;政府系统少数干部思想观念、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新铜梁建设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尽心竭力加以解决,有信心有决心不辜负全区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二、2024年工作建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铜梁的重要之年,也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做好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在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先行区,奋力打造成渝中部产业新高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强化党建统领、问题导向、整体智治,持续聚焦“四地”建设目标,坚持既定工作思路不折腾、不动摇,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大抓发展、持续强化民生保障,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落细落实“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以交通和产业为先导,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争当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
    推进通道互联互通。主动服务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等互联互通项目。提速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城轨快线璧铜线、渝遂复线高速,力争开工建设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渝遂高速扩能二期,开展千吨级涪江航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交通区位优势。投用太平水厂,建成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川气东送二线工程,夯实承接成渝地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基础。
    深化区域协作共享。加快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川渝科技成果对接,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和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共享,支持建设川渝重点实验室。共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加快建设铜遂人才共育园等川渝共建项目。健全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联治、公共服务共享。全面落实“川渝通办”清单,推进川渝两地远程异地评标,建立户籍、养老、交通、医疗、社保、就业等社会民生事项互认合作机制。深度融入“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强化与巫山县对口协同,推进产业协作、人才交流。
    持续做大开放经济。开放是第一出路,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能级。推动新型储能、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品出口,鼓励原材料、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力争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均增长10%以上。加快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持续开展贸易便利化试点。常态化开展外资企业“三送一访”活动,落实外资企业惠企制度。组团参加西洽会、智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对外交流活动。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家,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0%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以上。
    (二)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升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工业投资增长14%。
    壮大“2+4”产业集群。锚定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全面建成海辰储能一期项目,加快打造西南地区单体产能最大储能电池工厂。加快建成投产厚生隔膜、兴恒铝箔、金汇能负极材料、科达负极材料等项目,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工建设储能产业园综合能源项目,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园标准厂房、园区道路、变电站等设施建设。优化新型储能产业支持政策,鼓励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建设储能应用场景。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产业,围绕建设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主动扛起“顶梁柱”责任担当,加快发展动力电池、电转向、电制动等产业。用好整零协同平台,拓展长安汽车、赛力斯、比亚迪等整车企业配套产品业务量。开工建设茂茂驱动新能源离合器项目,建成投产益安新能源汽车制动盘、华振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率达65%以上。完善电动摩托车产业链供应链,建成爱玛西南制造基地二期,整车年产量达到160万辆。培优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特色产业,加快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持续育龙头、优生态、创品牌,建成投产鹿享家二期、百钰顺智能制造、仕兴鸿数控机床、灏睿复合材料、香即福冷链加工等项目,特色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推动更多产业迈向国家级、更多企业进入国家队。全力提升科创平台运行质效,加快建设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气凝胶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硅基负极材料研究院。加压推进“三个倍增”行动计划,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企业13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双新”产业产值增长15%。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探索制造业“技术创新首席专家”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行“创新积分贷”。实施产业数字化增效、数字产业化提质行动,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个,制造业企业“上云”10家。新增有研发活动单位10家,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强化“一把手”招商,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驻点招商,靶向招引链长链主企业。以高新区为主战场,紧盯新型储能、光伏、新能源汽摩配套等产业方向,大力引进光伏电池片及组件、液流电池、电池回收等项目,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工业协议引资520亿元以上。围绕盘活存量资源抓招商,滚动清理闲置厂房、土地等资源,搭建闲置资源招商平台,盘活低效产业用地300亩、闲置厂房25万平方米。狠抓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招商,着力提升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能级。力争全年协议引资66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
    各位代表!制造业是立区之本,是稳增长的基本盘。我们将坚定不移聚焦制造业,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全面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能级迈进!
    (三)聚焦释放内需潜力,着力稳投资促消费强保障。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强化重大项目投资。树立大抓项目导向,做深前期工作,加强精准调度,进一步释放工业投资潜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投资支撑力,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构建多点支撑投资格局,全力保障投资合理增长。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07个,计划投资407亿元。开工建设天齐锂电新材料等114个项目,加快推进国创医药智能研发生产基地等93个续建项目。做细做实高铁铜梁站片区开发等6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持续开展“两久”项目处置。加大对民间投资的增信支持和要素保障,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民间投资增长12%以上。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培育建设,实施提振消费行动计划,打造辐射成渝地区的特色消费聚集区。稳定大宗消费,细化落实汽车、家电、家居、建材、住房等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消费,鼓励家政、托育、养老等消费,提档升级老城商业,建设淮远河夜间经济聚集区。拓展新型消费,构建龙城天街商圈全新消费场景,壮大首店经济、楼宇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模式。促进农村消费,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加快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新建村级寄递物流网点50个以上,争创市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区。发展直播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龙乡英才”集聚、培育、激励、暖心工程,鼓励支持柔性引智、柔性引才,全力打造渝西人才集聚地。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用好1亿元人才资金池,授权“重点支持企业”自主认定人才70名。探索建立高端科技人才“特岗特薪”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池”。编制“人才地图”,力争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300名以上。引进金融机构2家,产业发展母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实现投资10亿元以上。推动银团助力重点产业发展,投放贷款25亿元以上。引导金融机构投放贷款200亿元以上,存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顶格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更好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供应各类建设用地4500亩。
    (四)聚焦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改革是第一抓手,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积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铜梁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深入推进数字化变革。全面融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框架布局,加快打造数字化底座,建设区镇两级数据仓。建成投用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推进各级各部门工作流程再造、工作体系重塑,提升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聚焦惠企便民,加快谋划建设一批“一件事”应用场景,推动一批典型应用上线运行,打造更多具有铜梁辨识度和全市影响力的实践案例。启动建设电子政务网络“一网两线”,有序迁移政务私有云,压减云网费用10%。加快建设“双千兆”宽带城市,新增光纤1000公里,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90%以上。
    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限时落实攻坚任务,有效处置改革风险,通过改革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坚持把国企“止损治亏”放在首位,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一企一策”推动治亏扭亏;推进国企“瘦身健体”,全力压减企业数量、管理层级和债务成本。打赢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战,高质量推进园区整合,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压减机构数量,实施亩均效益示范引领行动,深化“标准地”改革,加强土地合同履约监管。打赢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战,构建权责利明确的政企关系,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100%集中统一监管。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落实调剂使用、经营盘活、转让变现“三个一批”要求,健全资产盘活机制,让国有资产用起来、活起来。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严格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如既往重视民营企业,一站到底服务民营企业,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迭代升级惠企系列政策措施,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限上商贸单位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推动3家拟上市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多措并举促进建筑业健康良性发展,支持建筑业企业资质晋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开展“龙头引领”行动,选树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营造更加优质营商环境。始终把支持企业发展的事放在第一位,高标准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和简化审批,推动“一窗综办”向镇街拓展,深化上门、延时、帮办代办服务,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涉企行政行为,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定期召开党政亲商恳谈会,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完善“三官一律”、企业服务专员等机制,“一企一档”“一企一策”推动企业问题诉求快速响应、闭环落实。
    各位代表!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营商环境要竞争力,加快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速释放民营经济发展动能,让经济发展信心更强、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五)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宜居度,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美好、更舒心。
    强化城市规划统筹。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城市重点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实施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设城镇国土空间实景三维模型,建成投用城区及安居镇、侣俸镇精细化实景地图。做好城市设计,推进商业文化中心、城市轴线、特色步道等城市重要标志性功能体系规划建设。启动“小县大城”试点建设,探索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新路径。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保障建设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质龙城天街商圈,建设特色街区,完善专业市场。建成西门片区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推进老城区、晏渡桥片区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小北海首开区综合开发一期等项目建设。推进科创新城金辉大道、金山大道一期等道路建设,打通金砂西路、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断头路,改造整治龙兴大道、金龙大道、龙腾大道等道路。新改建城区雨污管网10公里,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个、城市危旧房113户,新建货运停车场3座。推进正街社区现代社区试点。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提质城市综合管理。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实施街头绿地提质、山城花境打造等项目,建设口袋公园,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创建市级生态园林城市。提档升级市政环卫设施,实施淮远河桥病害整治,建成投用厨余垃圾处理厂,新改建公共厕所5座、垃圾清洁收运设施5座,改造节能路灯400盏。实施垃圾分类先锋创建行动,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200个。推进场镇功能补短板,打造安全干净“小而美”场镇。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常态化开展“马路巡查”,持续落实“五长制”“门前三包”,打造“多勤联动”城市管理品牌。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努力实现“一网管全城”。
    (六)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落实“四千行动”,有力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
    守牢“两个确保”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5.5万吨以上。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耕地“非粮化”处置1.5万亩、恢复补足3000亩以上,持续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90%,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质增效特色农业。做大做强“一主两辅”特色产业。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推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实体化运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铜梁黑鸡”标准化示范园、林下标准化养殖基地,出栏黑鸡500万只以上。共建渝西优质生猪保障基地,出栏量稳定在50万头以上。建成兔管家综合示范园。启动建设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进综合畜禽屠宰中心建设,全面投产莲藕加工项目,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巴岳农庄”扩面至20镇60村,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村镇。提升“龙乡水土生”公用品牌影响力,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编制完成镇国土空间规划及130个实用性村庄规划,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姜水路等干线公路4条、公路危桥6座,硬化泥结石路80公里,完成同心桥水厂前期工作,新建农村供水管网300公里,实施镇村燃气管道改造7万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户厕1000户、危房124户,安装太阳能路灯500盏以上,实施行政村环境整治20个以上。建设巴蜀美丽庭院600户,创建市级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域推广乡村治理“数字积分制”“清单制”,争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七)聚焦美丽铜梁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跃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迭代升级“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打造更好环境更优生态。
    深化污染综合防治。实施穆家河等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启动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主要河流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网格化严控交通、工业、扬尘、生活和噪音污染,扎实开展冬春季颗粒物、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攻坚行动,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18天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深化限塑减废协同治理,加快太平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创建“无废城市细胞”15个,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做好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第二轮市级生态环保例行督察准备。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化“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专项行动。实施安居琵琶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成绿色矿山2个,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35公顷,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任务全面清零。持续深化河长制,创建琼江川渝跨界示范河流,推动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开展增殖放流,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林长制改革试点,加快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质量提升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4500亩。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开展低碳发展区域合作,增加林业等生态系统碳汇,落实碳排放交易制度。引导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建筑,培育绿色工厂2个。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和产能建设,完成西南水泥绿色搬迁技改,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换电站建设,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
    (八)聚焦打造文旅胜地,全力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化传承利用,加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打造新型阅读空间,投用文化馆龙城天街分馆。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推进文化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培养文化文艺人才。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高标准策划实施龙文化主题活动,倾力打造精品龙舞节目。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力争竞赛成绩在市七运会上取得新突破。完善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足球后备人才增至1500名以上。
    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打造精品景区景点,推进安居古城景区提质、玄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建设巴岳天街、龙香精油小镇、家泽田园温泉等项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成果转化。推进文旅融合,常态化开展《追梦·铜梁龙》实景演出,办好龙灯艺术节、“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等活动。壮大赛事经济,举办中甲联赛主场比赛、铜梁龙马拉松等赛事,创建市级体育旅游试点城区。持续提升“周末到铜梁”品牌影响力,全年游客接待量增长10%,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8%。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主动承接“感知重庆”等城市传播品牌项目,推动全市重大文化活动在铜举办、国内外党政企团组来铜参访。发挥龙文化旅游联盟、涪江流域文化旅游发展联盟作用,深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持续推动铜梁龙文化走出去,发挥学校、文艺团体、民间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九)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援助和就业招聘,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7%、95%以上。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设“铜心援”慈善+救助综合体,推进低保等救助扩围增效。建设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维新敬老院,全面实施“四有五助”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新殡仪馆、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细化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精细化法治化。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开工建设金川小学、安居中小学,建成投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白龙小学、关溅小学,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20个、小学学位2000个。竣工投用铜梁二中扩建工程,加快建设铜梁中学淮远校区。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开展习字育人深度试点,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改革,巩固拓展“双减”成果,探索实施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培育计划。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优化医疗健康服务。有序实施健康中国铜梁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建市级卫生镇3个、卫生单位3个。以“美丽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加强“五大中心”能力建设和学科专科创建。持续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深化“区聘镇用”“镇聘村用”。加快区人民医院精准医疗中心、安居分院和区妇女儿童医院托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创建甲级卫生院2个。深化“三化一能”建设,打造全市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定点医疗机构示范点。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提高安全发展水平。打好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强化极端天气、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深入推进“巴川共坊”“铜心小院”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推进“雪亮工程”补点扩面和“雪亮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我们要坚持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今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经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后,区人民政府将强化责任意识,细化任务分解,精心组织实施,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检查,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项重点民生实事,把民生“痛点”作为施政“重点”,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任重千钧,唯有担当。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实干争先、用奋斗作答,恪尽政府之责、提升政府之效、彰显政府之能,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强化政治铸魂,始终做到忠诚坚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确保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贯到底。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第一议题”跟进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区委决定。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守牢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强化网络数据安全。持续深化肃清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强化法治意识,始终做到依法行政。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地方机构改革重点任务,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提升政务公开质效。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高质量开展全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齐心协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加强政务诚信,及时兑现各项便企利民优惠政策,真正做到“一诺千金”。
    (三)强化效能建设,始终做到务实重干。坚持把抓落实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提升服务效能,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让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按照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要求,强化争先创优、赛马比拼、跟踪督导,健全闭环式工作机制,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推动落实。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增强“时刻坐不住、落实慢不得”的紧迫感,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落实一件销号一件。
    (四)强化底线思维,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稳日子”、群众的“好日子”。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全区政府系统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审慎用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各位代表!使命引领前行,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唯实争先、拼搏奋进,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先行区、奋力打造成渝中部产业新高地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三项重点任务: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文化、民生“八张报表”目标管理,巡视、审计、督查、生态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群众信访、平安稳定“八张问题清单”问题管控,常态化三服务、最佳实践激励推广案例和典型问题复盘、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争先创优赛马比拼“五项机制”结果导向。
    “双百”企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100家领军企业、100家高成长性企业。
    巴岳农庄:按照“基层组织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赋能、综合经营增效、整村推进共富”的思路,实施的强村富民综合改革。
    巴川共坊: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坚持“社区共建、公益共助、资源共享、治理共抓”工作理念,突出以“党建引领、自治强基、人居提质、法治保障”为工作抓手,以邻里为主体,以坊为空间,以服务为主线,合力打造具有独特铜梁韵味和辨识度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模式。
    铜心小院:以院落为基本治理单元,推进院落微治理,院子里的事院落议、院落定、院落管。
    家医有约:聚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件事,以家医“签约管理、履约管理、服务监管”为核心业务的数字应用。
    电力荷储智管:通过聚合区域内光伏、储能、企业弹性负荷等电力资源,建设资源管理、运行监测、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4个多跨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方式管理电力荷储资源,服务工业经济发展,指导企业参与电力辅助市场,以更优方式完成电力负荷缺口响应。
    一件事:政务部门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企业基层、深化社会治理,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业务关联、需求高频的多个“单项事”,以数字化应用为载体,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后,整合为“一件事”。
    企业创新积分制:对科技型企业24项创新指标和成长性指标进行评价计分,并将积分结果运用于企业定量评价、科技金融产品、政策推送等科技创新精准服务的工作机制。
    川气东送二线: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川渝鄂段起自四川威远/泸县首站,终至湖北潜江压气站。铜梁境内全长约45公里,途经8个镇街,将实现川渝自产气与沿海LNG互联互通。
    “2+4”产业集群: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2大主导产业集群,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4大特色产业集群。
    OTC:场外交易市场。
    亩均论英雄: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的政策配置体系,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三百项目库:100个重大前期项目、10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在嘉陵江、乌江和涪江重庆段两岸第一层山脊线(或平缓地区江河两岸外1000米左右)范围内(面积约873万亩,涉及重庆28个区县),拟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营造林315万亩。
    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第一个“1”,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3”,市区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6”,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应用系统”;第二个“1”,基层智治体系。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通过集中部署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能力组件等要件,构建综合性、集成性的基础环境,为全市非涉密应用开发和运维提供统一支撑的集成运行平台。
    基层智治体系:全市统一的乡镇(街道)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包括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即乡镇(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大基层治理板块,村(社区)网格体系。
    “双倍增”行动计划: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在2022年基础上均实现倍增。
    三服务: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一窗综办: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
    一件事一次办:按照不同应用场景、业务情形,将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合理归集、优化流程,形成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
    企业服务直通车:收集并反馈企业在用工、融资、手续办理、用地和政策兑现等方面问题的互联网应用平台。
    大数据监督平台:设置惠企政策、政策兑现、亲清承诺、政策咨询、问题反映、检举举报等六个主要板块,积极回应企业的“急难愁盼”诉求、发挥纪检监察“利剑”作用。
    救助通: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事项的在线申请、远程经济核查授权,以及在册保障人员的定期动态复核。
    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餐饮单位后厨进行实时直播监管。
    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人口。
    十项行动: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勇当内陆省份改革探路先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等行动。
    四张清单: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清单。
    三送一访:送政策、送工具、送咨询,访企业。
    三个倍增: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2022年基础上均实现倍增。
    “双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两久:久供未建、久建未完。
    一网两线:一网即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两线即单链路的电子政务外网、视联网。
    标准地: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实现项目开工建设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
    城市重要标志性功能体系:具有显示度和标志性的城市重要功能区域组合,包括规划馆、商业文化中心、城市轴线、城市地标、特色步道、城市服务中心、高铁新城等七项。
    小县大城:以产业为基础,将分散的人口向城镇集聚,从而做大、做强、做优县域中心城市,迅速提高城镇化率。
    现代社区:构建以“渝快智治、渝见邻里、山水宜居、立体畅行、健康颐养、全龄教育、创新创业、多元活力、安全韧性”为重点场景的美好家园。
    青年发展型城市: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
    山城花境:花境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出现在地面、坡坎崖、屋顶等立体绿化中。山城花境是重庆“山城”系列特色品牌之一。
    五长制: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多勤联动:以公安、城管、交通为主体,多部门、多层级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行动。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四千行动: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
    万企兴万村: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统一的工作品牌。
    一主两辅: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一主即蔬菜,两辅即生猪、肉鸡。
    龙乡水土生:全区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
    数字积分制:包括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事务、示范带动等40项正向积分和11项负向积分的积分制评比标准,通过“龙乡智治服务”平台推广运用。
    清单制:包括权利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等6张清单82条事项,旨在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高乡村治理效率。
    九治: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
    无废城市细胞: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社会各类生产生活单元。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碳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四有五助:四有即每个村(社区)有一批互助养老点、一名养老服务专干定岗服务、一支服务队伍、一套帮扶激励制度,五助即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
    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医共体“三通”:医疗服务共同体实现“医通”“人通”“财通”。
    三化一能:政策优化、经办简化、宣传深化和信息化赋能。
    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以案四说: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