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10|回复: 0

[广西] 2024年贵港市覃塘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7-3 1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贵港市覃塘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2日在贵港市覃塘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吴华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工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投资全年完成37.2亿元,总量排全市第一。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49家,连续三年排全广西第一。绿色化工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2%,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以绿色化工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设施农业加速集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设施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三分之一。全年共签约现代农业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67.7亿元,引进设施农业项目总投资额排全市第一。总投资12亿元的雪榕食用菌项目跑出3月签约、5月开工、10月投产、12月出口的重大项目建设“贵港加速度”。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突出,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民生福祉加速增进。实施教育项目154个,建成覃塘三中第二校区、翰林小学,翰林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920个。全区69057名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吃上营养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以上,创建率及达标率位居全市第一。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1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77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3元,增长6.1%。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坚持一二三产协同发力,工业强区和农业强区双轮驱动,制定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等措施,持续完善经济运行研判、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作包抓等机制,全力稳住了基本盘、托起了发展盘。农业增产增效。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恢复耕地3.0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8.4万亩,总产量达20.8万吨,粮食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长。甘蔗种植面积超22万亩,总产量超144万吨,增长12.7%。生猪出栏50.7万头,增长4.1%,连续12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樟木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生猪)。蛋鸡年末存栏183万羽,鸡蛋产量1.5万吨,增长156.3%。覃塘区百万富硒蛋鸡产业示范区、覃塘区甜美甘蔗产业示范区获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覃塘毛尖茶入选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覃塘新材料科技园通过自治区复核认定。五鑫木业、海维特化工等59个工业项目开工,苏博特新材料、茵诺圣医药等21个工业项目竣工。新增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5个,新增认定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覃塘区绿色家居产业集群获评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覃塘产业园获认定为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排全市第一,3家建筑业企业晋升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服务业扩量提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5亿元,同比增长2.8%。新增入库服务业企业10家。入选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名单。荷美覃塘 湖美四季景区、叁袋茶原宿乡村旅游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九凌湖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荷美覃塘获评“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超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9%;旅游消费46.1亿元,同比增长89.9%。

    (二)汇聚合力抓项目、促投资。滚动推进“四个一批”项目,中能建风光储能源基地、西外环高速等89个续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华润高端钙基新材料、立威化工等39个新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桂福林化工、保达木业等29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启动平龙灌区改造、荷美新区水厂等68个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19个,获得资金4.47亿元。大抓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24个,总投资20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制造业项目76个,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137.9亿元,占比68%,引进济南品脉数控、广州安岩仁医药等6家专精特新企业。全年供应工业用地2307亩(含石卡园),获得用地批复3669亩。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马上办”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100%,覃塘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广西政务服务五星级大厅”。全面启动设施农用地潜力调查,形成“地等项目”的良好局面,有力破解了设施农业“用地难”问题。颁发广西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探索“保险+信贷”农业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设施农业“融资难”问题。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发放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9.1万宗。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8572万元。投放“桂惠贷”31.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899户,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5717.2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获得自治区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持续扩大对外贸易,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15.3%。

    (四)坚持不懈促融合、提品质。坚持规划引领,完成41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11条,推进荷美新区雨水箱涵、覃塘镇污水处理厂技改消缺及配套管网、城区劣质管网改造等工程。壮美公路国道209线(蒙公至东龙段)、贵港西外环高速连接线竣工通车,覃石一级路(城区至西外环连接线段)达到通车条件。全区乡镇通公交率达到60%,实现了镇乡有干线、村村通客车,获命名“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新建自然村(组)道路94公里、安防工程87.4公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10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宜居宜业共同富裕和美乡村示范村(屯)建设。积极打造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特色镇、村,覃塘街道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姚山村、六务村、龙凤村、新岭村、方竹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龙马村获评“2023年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

    (五)毫不放松重保护、抓整改。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7.5%,比上一年提高4.1个百分点。常态化抓好河湖“清四乱”工作,黄练河(黄练镇山谢村—三里镇九岸村)获评2023年度广西幸福河湖。加强水环境保护,高效推进平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和五里镇林村屯大井塘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川山村、平寨村等24个村的环境整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国第25位。完成自治区绿色矿山创建1座、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39.33公顷。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完成植树造林1.9万亩,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林地收储3.1万亩。

    (六)用心用力办实事、解难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高质量完成10类37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9%。整合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9亿元,实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搬迁后续扶持等项目130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2205元,同比增长10.7%。连续五年在自治区扶贫成效(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中获综合评价“好”的等次。新增城乡就业人数9715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补助资金1244万元。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人数3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享受待遇132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孤儿、养老待遇等救助补助资金及生活保障金2.7亿元。建成覃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市实现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00%全覆盖,免疫规划位居全市前列。持续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患者住院次均总费用下降8.3%,医保支付次均费用提高1.8%,个人负担费用下降10.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园覆盖率达96.7%,完成20个小学教学点优化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广西前列,教育教学成绩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区直三所高中均获贵港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先进集体、覃塘街道第三初级中学获认定“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覃塘高中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黄练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覃塘街道龙凤村获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持续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20套。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颁证696宗。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全年举办文艺演出700多场,惠及群众38万余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体育赛事600多场次,惠及群众25万余人。

    (七)坚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覃塘”“法治覃塘”建设,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自治区20条实施意见、贵港市50条硬措施,持续推进覃塘区安全生产“三个一”工作机制,强化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整治,有力有序防范各类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多措并举筑牢禁毒防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走私等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安全稳定动态考核指标均排全市第一。牢牢守住“三保”底线,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以“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一年来,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宗教、侨务、督查绩效、统计、应急、市场监管、审计、后勤服务、地方志、档案等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侨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计生协会和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尽心尽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安、法院、检察院、税务、交警、消防、生态环境等单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加快打造。国防动员体系更加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民国防教育、征兵工作、民兵建设、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一年来,我们突出严、实、效开展主题教育,在理论武装、精神洗礼、实践检验、思想解放、作风转变等方面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夙夜在公、履职尽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持续压减。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100件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时办结,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多重困难相互交织、多重挑战集中显现,我们事不畏难、行不避艰,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常规的勇气,知难而进、负重前行,实施了一批批优质项目,破解了一个个发展难题,办成了一件件民生实事,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态势积极向好,覃塘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路引航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市直驻覃塘区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覃塘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覃塘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受投资下滑、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不达预期,部分经济指标负增长;支柱产业数量不多、体量不大、链条不长;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民间投资信心不强;财政收支存在矛盾,政府性投资收紧,统筹债务化解和保障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人居环境仍有短板,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各类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防风险、保安全还须下大功夫;一些干部执行力、落实力不够,对新的经济形势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思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做到事不避难、攻坚克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引领性,全力推动矛盾问题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纵观大势、审视现实,覃塘发展进入困难挑战和战略机遇并存的重要窗口期。从困难挑战看,今年我区面临的形势将比去年更加严峻,受国家投融资政策变化影响,大项目数量减少,项目支撑弱,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依然艰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统筹发展和安全存在两难甚至多难问题。从战略机遇看,随着平陆运河加快推进,自治区一系列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政策叠加、要素聚集、优势放大效应不断凸显,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及区委五届七次全会更是明确了今后发展的目标任务,覃塘发展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我们将紧跟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步伐,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不为一时困难所阻挠,不因一时波动而动摇,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一步一个脚印把年度部署变为实绩实效,在推进覃塘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区委五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恢复提质加速。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立足覃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若干体现覃塘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主攻新型工业。牢固树立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工业强区建设。做强“大产业”。重点培育木业板材家居、绿色化工、水泥建材、粮油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做优新能源、金属制品、饰面纸三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柏秀家居、迈柏家居等项目建设,推动木业板材家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产业向定制家居产业等社会终端消费迈进;持续推进单板行业规范化建设;持续巩固建筑模板行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推动凯伦新材料、和利涂料等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史丹利复合肥、安岩仁医药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绿色化工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加快华润高端钙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推动台泥转型升级,做大钙基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华品10万吨魔芋加工、壮美食品3万吨梅菜扣肉、海大40万吨饲料等项目加快建设,统筹谋划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存储和消费,做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培育“大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新增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新增年营收超亿元工业企业20家以上。坚持招大引强,力争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落户2个以上。建设“大平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实施产业园区内项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加快推进新材料科技园扩园工作,持续优化园区“八个一”配套,加快推进新材料科技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供热等园区基础及配套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

    抢攻设施农业。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持续推进“十百千”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产业集群。瞄准全国行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标杆企业,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打造若干具有较大规模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场景。加快爱咯乐350万羽蛋鸡、爱哒乐200万羽蛋鸡、雪榕生物19.5万吨食用菌、贵隆菌业3万吨食用菌等项目满产达产,打造广西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广西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好耕地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保障2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发展空间。推广生猪家禽立体化设施养殖、肉牛肉羊集约化设施养殖,果蔬(食用菌)工厂化种养,提高空间利用率。加快广西贵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覃塘区农村产业融合富硒食品示范园建设。持续加强政策供给。统筹资金5000万元以上,加大农业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推进设施农业用地及农业生产设施不动产权颁证,持续探索设施农业“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助”投贷联动模式。

    攻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京东智能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使覃塘物畅其流、货通全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动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提质扩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完善九凌湖、荷美覃塘等重点景区,加快建设一批集旅游、观光、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营地。力争全年新增入库服务业企业12家以上。

    产业强则覃塘强,产业兴则覃塘兴。我们要紧紧咬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放,推动各方面工作向产业聚焦、各方面精力向产业集中、各方面资源向产业倾斜,奋力走出一条具有覃塘特色的强产业之路。

    (二)聚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厚植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惠企政策智能推送、“免申即享”,坚持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基本政务服务、融合增值服务,以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开展便民办税行动,优化税务服务,力争年内为诚信纳税中小微企业提供“银税互动”贷款10亿元以上。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区城投集团从融资型平台转变为产业发展型平台。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宅基地审批、超面积有偿使用、有序退出等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聚焦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CEP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开放承诺与规则,年内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增长16%以上。抓住国家把广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加强与大湾区产业互补,拓展大湾区板材、建材、原料药、农产品等市场。抢抓平陆运河加快建设机遇,以港口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临港产业,推动精细化工与沿海地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临港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交通网络与平陆运河高效衔接,加强港口、公路、铁路等规划建设,推进黎湛铁路覃塘火车站公铁联运枢纽建设,构建“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通覃塘对接平陆运河的快速通道。

    强化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队企业培育行动,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实施质量强区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力争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以上,申报创新平台3家以上,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

    (三)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狠抓重点领域投资扩容提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强化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速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释放内需潜能。聚焦重点产业集群,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引进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不低于50%,新引进“三类500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我们既要重视引进新项目,也鼓励和支持现有项目增资扩产。持续实施“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各类要素保障,健全项目协调推动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竣工投产达产。加快用地报批供应工作,力争全年供应工业用地3000亩(含石卡园)以上。力争全年新入库项目100个以上。紧扣国家、自治区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储备更多有效益的项目,尽早转化为有效益的投资。谋划新能源、工业、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储备申报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县域特色产业项目。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广大人民群众能放心消费、便利消费。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升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现粮食均衡增产。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整改恢复流失耕地3万亩以上,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0.9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62.74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21万吨以上。大力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建设2个集水稻育插秧、烘干、仓储、大米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优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全年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产业帮扶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就业帮扶实效,支持帮扶车间发展,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加大以工代赈力度,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2.1万人以上。持续发展荷莲、毛尖茶、富硒稻、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巩固和发展糖料蔗产业,持续扩大糖料蔗种植面积,推广分步式机收模式,探索推广甘蔗套种魔芋模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宜居宜业共同富裕和美乡村示范村(屯)建设,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平安乡村建设,促进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宜居宜业共同富裕和美乡村新格局。以盘活利用闲置资源为突破口,着力把盘活闲置资源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相结合,针对废旧院落、闲置土地等闲置资源进行整治,通过整合、租赁、建设等形式美化村庄环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发展道路,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绘就大美覃塘崭新画卷。

    深化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工业环境、农业面源污染、流域水环境、城区黑臭水体等问题整治。做好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工作,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开展矿山及尾矿库周边土壤及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抓实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加快推进平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强化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年植树造林1万亩以上。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收储2万亩,营造林建设3万亩。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零容忍”态度遏制耕地“非农化”。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持续开展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做大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乡(镇)村创建。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民生项目一项接着一项干,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奋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覃塘城区与贵港主城区同城化发展,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加快推进背街小巷、城区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劣质管网、城市内涝等改造提升工程,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一老一幼”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推动西外环高速全面竣工通车,柳覃高速全面开工,加快推进西外环五里互通至国道209线,实施农村公路“三项工程”结转、新建项目300个以上,新建、提档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积极探索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思路,突出产业、文化、资源优势特色,整合资金和项目建设一批主业突出、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的工业强镇、农业产业强镇、文旅强镇。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落实落细就业创业补贴等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稳就业促增收。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落地建设,逐步完善城市社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探索“中心+站点”模式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发展康养产业、银发经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建成五里一中、黄练一中综合楼等一批教育项目,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扎实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创建覃塘区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以上。实行特色办学,推动高中特色发展再上新台阶。实施强师惠师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水平。聚焦“双减”政策落实,推进“五育并举”,强化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持续实施校车服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全面提升教育保障能力。

    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持续深化医共体改革,推动区域医防融合,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持续完善卫生健康领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覃塘区第二人民医院、覃塘区民族医院(二期)和覃塘区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统筹推进其他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营造全社会尊军崇军的浓厚氛围。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团体在服务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扎实推进青年友好型县区建设,服务保障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

    今年我们遴选了12件候选民生实事,提交本次会议审议,最终将确定实施10件民生实事。我们将坚决兑现承诺,加力加速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覃塘。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切实统筹发展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筑牢风险防范屏障。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未雨绸缪、抓早抓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政治风险,深化反颠覆、反渗透、反邪教、反恐怖和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政治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肃财经纪律,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深入推进“平安覃塘”建设,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突出禁毒工作预防教育和排查管控“两个重点”,强力推进命案预防治理,不断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果,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筑牢安全发展防线。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枕戈待旦的警觉,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三个一”工作机制,紧盯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排查彻底,把整治措施落实落细。通过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等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建设。统筹抓好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做好防汛抢险、森林防火、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强化诉源治理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赋能“红格善治工程”,深化“五治”融合机制在乡村治理、民生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发挥,全面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形成联防联控联治的乡村治理合力。健全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净网络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老百姓感受到和谐无处不在、平安就在身边。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使命、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以政治建设引领自身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以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牵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防范风险。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持续强化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坚持以真抓实干彰显担当作为。着力强化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意识,全面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全面推行“三落实一线办”,大兴务实之风,大抓调查研究,增强专业能力,切实当好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加强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制落实工作闭环,持续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践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条措施都落到实处。

    坚持以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大力践行诚信契约精神,全面兑现政府公共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以政府习惯过“紧日子”换取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迎难而上、笃定前行,为加快建设珠西经济带和平陆运河经济带工业港口新区,打造面向东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村一品: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2.双百双新:“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

    3.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4.四个一批:新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签约落地一批。

    5.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6.桂惠贷:是一项财政贴息政策,通过采取利差补贴的贴息方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优惠贷款。

    7.千万工程:“千万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实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目标是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被称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8.清四乱:指的是对江河水域、堤岸滩地、行洪区、堤防及护堤地等江河水域和江河两岸河道管理范围内危及行洪安全、影响河湖健康生命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9.DRG:指的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一个重要工具。

    10.“三个一”工作机制:每个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每个月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每个月通报一起典型执法案例。

    11.三保:指的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12.“四风”:指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4.“八个一”标准:指的是每个园区配套规划建设一所综合学校、一家综合医院(卫生院)、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租赁住房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开通一条公交线路,设立一个公安派出所(警务点)。

    15.十百千:肉牛年出栏10万头以上,生猪年出栏100万头以上,蛋鸡存栏 1000 万羽以上。

    16.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7.三类500强:指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

    18.独角兽: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市场中比较稀缺、甚至独此一家的企业。

    19.瞪羚:指的是创新水平高、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

    20.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1.河长制:指的是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而建立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根据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河长由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担任。

    22.林长制:指的是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其他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制度。

    23.田长制:指的是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根据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田长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

    24.三项工程:自然村(屯)道路通畅、提升工程、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25.“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6.五育并举: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28.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29.浦江经验: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30.红格善治工程:指的是以党建引领,科学精准划分网格,构建网上有格、格上有人、人在格中、事在格上、格事尽知、事在格了的管理体系。

    31.五治: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为一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32.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有效促进党的政策主张落地生根,有效提高科学决策质量水平,有效畅通民意诉求通道,有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是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创举,展现出无穷的思想魅力和强大的实践伟力。

    33.“三落实一线办”:覃塘区委五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行“三落实一线办”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用好“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平台,压实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推动干部一线走,难题一线解形成常态化,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