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兴县政府工作报告
新兴县县长 赖鉴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承压而上、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扎实推动新兴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拼搏进取,在争先进位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聚焦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①深谋实干、事争一流,工作成效得到省委充分肯定,新兴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六祖镇被列为典型镇,云吟村等16条村被列为典型村。市委也赋予了新兴“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新使命新任务。新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迎来了历史新机遇。 我们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在承压应战中实现了稳进提质。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5亿元,进出口总额37.53亿元。我县继续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400强,连续5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被评为2023年度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经济综合发展力在全省各县(市)中分别位列第7位、第11位。 我们以深厚的为民情怀践行宗旨,在惠企利民中增进了民生福祉。全年民生类支出39.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十二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出台了县“制造业16条”等针对性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93亿元。199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万元,同比(下同)增长4.5%。 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项目引建成果丰硕。深入实施“项目引建年”行动。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11个招商引资联络处,聘请招商顾问32名。新增招商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超150亿元,龙泉阁康旅度假村、翔顺缤纷汇、粤航科技等一批计划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建设。省、市、县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凤铝铝业、广湛高铁新兴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粤西中心冷链、县食品集团、德驰电器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主导产业蓄势提能。新成工业园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增长9.4%。中国(云浮)RCEP产业合作大会在我县顺利召开。办好了新兴香荔产业发展大会、首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稔村濑粉产业发展大会、竹笋产业发展大会暨预制菜产业展览会、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等特色产业活动。我县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新城镇位列2023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镇第44位、全市第1位,太平镇、簕竹镇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温氏股份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兴贡柑”获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文旅市场火热,全县接待游客411.46万人次,增长31.19%;社会旅游总收入31.56亿元,增长35.57%。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新增市场主体4845户,实有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增长7.3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家。温氏股份上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109位。新合铝业、万事泰、凌丰家品3家企业上榜广东制造业500强。翔顺建设集团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入选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工程总承包)百强榜单。南牧装备入选工信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新豪轩门窗被评为“广东知名品牌”。筠诚和瑞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审议通过。悦天下生态度假区创建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位列省乡村休闲景区第1位。象窝禅意茶旅农业主题公园位列省农业公园第1位。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优环境,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激发。服务保障力明显提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调整下放11项县级行政管理权限、901项县级行政执法权,新增“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60件,6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超过4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跨省办理、省内通办、湾区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办率位居全市首位,开办企业网办率走在全省前列。创新驱动力明显提升。广东云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完成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三年启动建设期目标任务。温氏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入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新建成省级博士工作站2家、市工程中心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7.74%,居全市首位。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②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12项产品获评为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全县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1.7亿元,增长2066%。要素支撑力明显提升。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8.72亿元。完成土地征收3584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39%。引进各领域紧缺人才309名,位居全市首位。引导4500多名能人回乡建设。“预制菜产业人才项目”入选省级人才项目。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强建管,高质量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国土规划不断优化。《新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六祖镇入选全省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试点名单,首批8个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不断提质。东街、开泰街、中山路、环城东路南段、环城中路东段、解放路南段等商业街区,以及镇东苑等4个老旧小区完成升级改造。茅园社区创建为绿色社区。二环路西侧口袋公园建成使用。平康体育公园、越王湖北入口广场、金台山健身步道等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二期)扩容工程建成运营。完成黄岗立交桥危桥改造、联群大桥改建等工程。广湛高铁新兴段、江罗高速东成互通立交连接线扩建工程、云浮—新兴天然气管道等项目有序推进。镇村颜值不断提升。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村40个、美丽宜居村173个。天堂镇、太平镇被评为省美丽圩镇示范样板,六祖镇、水台镇通过省卫生乡镇评审,太平镇河村被评为省美丽庭院示范村。4个村成为市打造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样板首批试点,存量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基本完成。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严管护,高质量发展底色持续擦亮。污染防治质效更优。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扎实推进。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73.4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得到省的肯定,成功承办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水塘河道清淤任务加快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幸福河湖·共同缔造”企业认养管护行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认养、多元参与”河流治理新格局,签约认养企业达11家。全年地表水市考核断面(陈舍)水质均值达到Ⅲ类,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机制,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绿美新兴成色更足。扎实推进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六大行动”③,一体推进植绿护绿扩绿。完成斗六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88万亩、裸露山体和边坡复绿51处。建成森林乡村4个、绿美红色乡村2个、森林步道19.4公里、“四小园”1800多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国道、省道等关键节点森林景观带完成优化提升。“两山”转化行动更实。雨洞矿山生态修复和车岗盆古坑矿山开发利用项目有序推进,龙山温泉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验收。禅文化旅游滨水经济带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2500多万元。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山”④发展百强县。 五是坚持发展为民办实事,高质量发展底板持续稳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年开展“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5700多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9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9%,控制在3.5%内。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核中,我县4项指标首次全获A级评价且所有项目得分均排第1。教育、医疗、文体供给增量提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启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凤凰小学扩建二期等5个项目基本完工,新增学位6160个。县域医共体完成优化重组,在全市率先成立医疗卫生发展专项基金。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县第三人民医院即将投用。县内住院率超90%。我县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位列全省第14位、粤西地区第1位。县文化馆上榜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叶季壮故居入选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天露山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科普教育基地。成功举办了“520”万人徒步、2023新兴马拉松、狮子武术邀请赛等文体活动。民生兜底保障精准有力。县救助管理站、县儿童福利院、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社会保障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城乡低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5户。开展“双百工程”⑤社会工作个案服务69个,联系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达17万人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纵深推进平安新兴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了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意识形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城镇燃气、校园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我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34.62%,无发生较大或以上生产安全事故。“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⑥基本成型。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7.71%,群众满意率达98.24%,均为近年最高水平。 六是坚持依法履职转作风,高质量发展保障持续强化。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主题教育同加强政府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项目引建、绿美新兴生态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等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县政府领导班子牵头26个课题开展“深调研”,对正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深化推行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⑦,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八个一”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1000多件。深入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73件、政协提案70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学法、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超3000件。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实施作风建设“五大工程”⑧和“壮苗工程”,一体推进“三不腐”,干部作风能力明显提升,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提升。 此外,温氏股份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翔顺集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河头镇团委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城西社区荣获省最美巾帼志愿服务社区。统计、审计、民宗、档案、史志、气象、老干、科协、文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双拥、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实现“一年开新局”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砥砺奋进。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之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县加快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给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经济发展稳进提质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总量偏小,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产业竞争力不够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改革创新发展还有许多难点堵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仍有不少短板弱项;生态建设、耕地保护、民生发展、保安全护稳定等任务依然繁重,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云浮建市30周年,也是县委深入实施“135”发展战略,巩固“一年开新局”成果、夯实“三年上台阶”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力争创“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关键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兴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创先的新使命任务、奋进的新方位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坚决以“走在前、作示范”的精气神,凝心聚力加油干,奋力推动新兴创先争优、跨越发展。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定力勇毅前行。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辨时与势、统筹稳与进、把握立与破,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新兴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入落实中央“五个必须”重要要求,保持政治清醒坚定,以过硬的战斗力执行力落实力,久久为功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图景。二是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振活力加速奋进。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改革方式破解发展堵点,以科技创新提速动能转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广大干部、企业、群众敢闯敢试、善作善成,加快化解积压矛盾、放大存量优势、催生增量动能,奋力推动新兴在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合力同心共创。要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护民安,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守牢平安稳定底线,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体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赢取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攻坚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落实“聚焦百千万、体现新变化、取得新成效”要求,用好用活全省创先类典型县这块“最大的招牌”,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突出抓好“四大工程”⑨,一体提升县镇村“面子”和“里子”。 增强城乡规划协同性。全面实施《新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按中等城市标准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围绕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全面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上位规划各项指标要求,充分衔接县、镇、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为县、镇、村一体高质量规划建设提供法定支持。 提振城乡经济源动力。坚持“大抓产业发展”鲜明导向,抢抓省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及顺德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的重大机遇,推动新成工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7”现代农业产业园、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强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新兴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优化镇域经济空间布局,按照“大项目入园、中项目入镇、小项目入村”的原则,探索“镇园联动”“镇村联动”等产业发展模式,谋划推动建设一批镇级工业园、镇域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110个镇域经济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的成果,加快推进110个自然村发展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在确保试点自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的基础上,谋划好新一批试点项目。 提升城乡环境美丽度。加快打造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深入实施县城“四提”补短板行动⑩,谋划实施城区旧城活化改造(三期)项目,推动“一河两岸”灯光提升项目建设,完成象岗山西路小区、大南路教师村小区改造任务,规划建设一批县城口袋公园。深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⑪,探索美丽圩镇管理模式,因镇施策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将六祖镇打造成“百千万工程”的“新兴样板”,推动新城镇跻身全国千强镇。深化乡村振兴“三带”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全力抓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回收处理“三件要事”。将16条典型村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基建均衡化。推动路、水、电、气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管。加紧谋划推进广湛高铁新兴南站综合智能交通枢纽、广湛高铁新兴南站至高恩高速通深中通道快速路、县城及水台空港经济区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快速通道、新兴接广佛肇云高速快速路、县三环路、太平(象窝)生态旅游公路、“太平—里洞—大江”旅游公路、惠能南路、文建路等项目;加快推进鼎盛大道、江罗高速东成互通立交连接线扩建、“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农村公路补短板等项目建设;争取年内打通明心路、荔园路(二环路至新州大道段),协调推动三茂铁路新兴货运站重新使用,打造内联外通高效融湾交通网。加快推进县全域集中供水工程、县水资源调配工程、县自来水厂及管网改造工程,谋划西江应急备用水源项目;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攻坚行动,做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⑫改造提升。加快建设良洞变电站、信息园变电站、思本变电站。推动云浮—新兴天然气管道项目在第一季度建成投用,优化铺设县城天然气管网。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深度对接全省冷链物流网络。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推动管护实效长效。 二、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奋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鲜明导向,加大力度实施“项目引建年”行动。 推动项目引建增量提效。紧盯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与大湾区城市深化产业共建,抓实谋划、签约、开工、在建、投产“五个一批”项目。推广“六大招商模式”⑬,发挥好招商引资联络处、招商顾问作用,聚焦金属智造、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亩均效益好的优质产业项目。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增发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谋划储备、实施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年内新引进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以上;实施县重点建设项目78个,计划总投资504.43亿元,年度完成投资88亿元以上。重点加快推进广湛高铁新兴段、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凤铝铝业、万洋众创城、番禺电缆(二期)、粤西中心冷链(二期)等项目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推动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6月底前动工、凤铝铝业年内投产,加快做好新兴平河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 推动产业平台扩容提质。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产业转移优先“承载地”,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在顺德区等地建设“反向飞地”。统筹推进新成工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7”现代农业产业园、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扩容提质,加快谋划RCEP产业园和水台空港经济区,布局国际商贸物流、展会、文化旅游等空港产业。重点深化新成工业园“一区多园”开发运营,推动园区整体纳入市承接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新兴片区)建设范围,加快完善省级高新区建设,规划建设“数字园区”,探索打造不锈钢原材料集采、物流统一平台,提升亩均投入和产出指标,力争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打造先进制造业标杆园区。 推动发展要素供给提速。落实领导联系服务重点项目机制、重点企业“一事一议”机制及部门、园区协同联动服务机制,完善项目引建服务链,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保障。利用市“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推进惠企政策系统集成、直达快享。通过EOD⑭、林业碳汇等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扩大社会融资。强化土地收储供给,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垦造水田等工作,全面摸排盘活“五未”土地⑮,多措并举“挣”取用地指标,落实“拿地即开工”“点状供地”等举措,力争收储土地1000亩以上、“挣”取用地指标1000亩以上,确保高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三、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走农业强县、工业兴县、文旅旺县的产业发展路径,用好“温氏集团”“金属智造”“禅文化”三大名片,谋划推进“新兴品牌”培育建设,大力培育“六大百亿产业集群”⑯,全力打造农业强县、智造强县、文旅强县。 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一产稳产提质。依托温氏股份和“1+7”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持续壮大县域畜禽养殖体量。大力发展温氏肉肠、预制菜、排米粉、淡水鱼、丝苗米、蔬菜、水果、凉果、竹笋、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力争年内新增认定一批“菜篮子”生产基地、“粤字号”农产品品牌。依托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温氏研究院等平台,做大做强畜禽、水产、柑橘等种业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每个镇打造1个“土特产”展销馆、办好1项特色产业活动,培育壮大新兴香荔、河头蜂蜜、太平蓝莓、簕竹竹笋、里洞花稔、大江豆制品、东成甲鱼等一批镇域特色产业。 突出制造业当家,推进二产升级增效。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县。深化落实县“制造业16条”等政策措施,纵深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⑰,拓展“湾区+新兴”产业共建模式,深入实施企业“培优扶强”工程、“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扎实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办好第二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推动外贸企业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拓RCEP成员国、中东等新兴外贸市场和国内市场。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年内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鼓励创建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筠诚和瑞年内实现上市,推动凌丰家品、通力定造、祥利科技加快上市步伐;推动12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 走好深融合路径,推进三产扩面提能。加快推进旅游“三创”⑱,大力发展以“文旅+”为重点的三产融合产业。推动现有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完善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推进象窝山生态园度假区申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因地制宜谋划打造“梅花谷”等景点,新培育一批文旅特色镇村、旅游风情小镇、精品路线、示范民宿,加强文旅产业推广,在大湾区城市群举办新兴文旅产业推介活动,持续擦亮“四大特色旅游品牌”⑲,打造大湾区“休闲康养地”。争创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支持大型商超、连锁企业集团在新兴设立营销子公司。谋划推进庙街商圈创建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推动新拓展广场、翔顺缤纷汇等新建商圈加快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升“夜经济”活跃度。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促消费”思路,精心办好各类产业活动、特色促消费活动,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费品牌。 四、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激发新兴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提升服务质效。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落实“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服务措施,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优化“一站式”服务,提升“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域通办”质量。推动县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并争创全市首个“标杆大厅”。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落实好“服务企业接待日”“领导联系服务”“一企一策”“首问负责”等制度,巩固提升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诚信新兴建设,加快创建广东省信用县,完善跨部门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深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放宽准入、非禁即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打不正当竞争行为,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公平竞争、蓬勃发展。 深化改革赋能。做好省、市下放权限承接及县级行政管理权限梳理下放工作。深化乡镇行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创新县镇财政管理、财税分配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镇探索设立镇级规范化、集约化国资平台。深化国企改革,梳理整合县属国企资源建立集团公司,完成4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加快新州公司融资发债步伐,推动国资“融资、投资、增值”。深化农村“三块地”⑳改革,推动农村“三资”㉑集聚发展和良性循环。 强化创新驱动。健全“党委政府搭台、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的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布局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确保县创新中心年内建成投用。支持温氏股份、凌丰、万事泰、新合铝业等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质量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培育壮大优质经营主体和特色品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 打造人才高地。全方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链条。以实施预制菜产业人才项目为示范引领,建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各类创业载体,精准引进更多科技人才、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力争年内引进各领域人才300人以上。落实“新州工匠”等政策措施,培育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深化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新时代农科人才工作示范县,依托“双百行动”㉒探索打造校企合作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落实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人才机制,试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着力解决人才创新创业、住房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问题。 五、深入推进绿美新兴建设,奋力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全面实施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现代化建设。 加大公共绿化供给。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确保全面完成斗六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护绿兴绿工作,高标准建设古树公园1个、森林乡村2个,完成1.83万亩林分优化、1.86万亩新造林抚育、1.04万亩森林抚育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落实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大力建设绿美乡村。探索实施林业认养管护模式,加快建设新州生态湿地公园、金台山森林公园“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开通网上捐种捐资平台,广泛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点绿”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升“四旁”“五边”绿化水平,加强“四小园”建设管理,持续做好裸露山体复绿工作,确保城区绿化率达40%以上、镇村绿化率达30%以上,稳步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目标。 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水源涵养林建设、矿山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工作,建设健康森林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加快廻龙河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和碧道建设,协同推进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保护和大气治理等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巩固重点领域固废污染治理成效,确保市考断面水质至少稳定保持在Ⅲ类、全年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落实“双碳”战略,严控新增“两高”项目,推进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加快循环化改造、清洁化生产、绿色化转型。积极推进县循环经济环保项目等重大生态经济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油茶、南药、经济林果等绿色生态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科学利用森林资源景观培育发展“森林+”旅游、康养新业态。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加快构建新兴特色生态文化传播体系,营造崇尚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 六、聚力推动民生品质提升,奋力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以落实“十二件民生实事”为抓手,一件一件抓实干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促进就业创业。落实落细稳岗就业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强政校企联动,精准对接服务企业用工需求,用好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新兴中药学校等教育阵地,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强化欠薪治理,保障工人工资及时足额支付。 推动教育提质。统筹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创建。办好新兴一中110周年校庆活动。加快启动环城中学学生宿舍楼、翔顺育才学校教学楼(续建)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增容提质。优化农村学校布局,着力办好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三所学校”,有序撤并农村“小散弱”教学点,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强化教学教研工作,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质增效。 优化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二期)、县中医院易地新建、县妇幼保健院扩建等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县疾控体系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扩面提质,实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名医工作室建设,发展壮大镇级医疗卫生队伍。完善妇幼健康、职业健康、老龄健康等领域的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增加医养结合服务和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加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厚植文明底蕴。攻坚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力争今年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加快创建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教,推进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探索“阵地统一、活动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建设,打造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大力建设文化强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服务提质、活动创新,加快建设县工人文化宫,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加强禅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新时代阐释,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擦亮叶季壮故居、县委机关旧址、蕉山革命烈士陵园、合河水库等红色文化品牌。大力建设体育强县,加快建设平康体育公园,推进新体育馆、新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筹备建设,办好县运会、龙舟公开赛、羽毛球公开赛、“520”万人徒步、新兴马拉松、醒狮武术邀请赛等体育活动,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兜牢民生底线。推进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落实分层分类救助,持续实施“双百工程”,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力度,完成27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县救助管理站、县光荣院、县儿童福利院、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社会保障工程项目建设。 七、积极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奋力筑牢安全发展新屏障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新兴高质量发展。 加强重点风险防范化解。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十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教育领域、宗教领域、文化宣传领域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和敏感舆情闭环工作机制,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金融领域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逃废债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扎实做好“问题楼盘”化解工作,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房地产行业融资等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公共安全综合管理。巩固提升“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成果,统筹推进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快建设县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快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力推进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 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化平台、“四标四实”体系等建设。用好“微网格+积分制”激励机制,深化拓展群众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方法路径。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㉓“两组一岗”㉔建设,推进星级派出所创建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奋力提升廉洁勤政新形象 突出党建引领,旗帜鲜明永葆忠诚。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坚守法治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开展“五经普”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镇级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完善城乡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抓好“八五”普法,提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水平。 弘扬实干精神,打造担当善为队伍。牢固树立实干、实效、实绩鲜明导向,引导教育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入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和年轻干部“壮苗工程”,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用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让干部心无旁骛优服务、促发展。 拧紧严的发条,持续擦亮清廉底色。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盯“百千万工程”、项目引建、乡村振兴、绿美新兴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以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正时济,自当扬帆奋楫;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坚决以“走在前、作示范”的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奋楫争先,不断谱写新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云浮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注释 ①“百千万工程”:指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②“专精特新”企业: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指主营业务突出、专业能力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③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④“两山”: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⑤“双百工程”:指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该工程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以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指其他政法综治和社会力量。 ⑦“一线六民”工作法:指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常态化进网入格,深入一线开展听民意、察民情、汇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暖民心“六民行动”。 ⑧作风建设“五大工程”:即“治庸提能”工程、“治懒强责”工程、“治散聚力”工程、“治慢增效”工程、“治奢正气”工程。 ⑨“四大工程”:即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 ⑩县城“四提”补短板行动:即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⑪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即一个入口通道、一个美丽街道、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和一个绿美小公园。 ⑫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即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⑬“六大招商模式”:即“以会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以投促引”“以商招商”“线上招商”。 ⑭EOD: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⑮“五未”土地:即“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土地。 ⑯“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即现代农业、金属智造、文旅产业、排米粉、预制菜、凉果“六大百亿产业集群”。 ⑰“五大提升行动”:即“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 ⑱旅游“三创”: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水台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⑲“四大特色旅游品牌”:即“特色文化游、温泉养生游,生态休闲游,美丽乡村游”四大特色旅游品牌。 ⑳农村“三块地”:即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 ㉑农村“三资”:即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 ㉒“双百行动”:即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指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109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㉓“两队一室”:指对派出所警务组织架构进行重塑、再造,组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综合指挥室”。 ㉔“两组一岗”:指设立社区督务组、案件办理组和综合指挥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