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0|回复: 0

[湖北] 2024年兴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372
    发表于 2024-6-15 18: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兴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2日在兴山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  长   吴  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战略全局,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向难求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六创六争”建设取得新突破。

      ——经济运行更加稳健。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8.4亿元,税占比83.6%。进出口总额25亿元;飞地税收1.7亿元。政府债务风险降为绿色安全等级。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8.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3.6亿元和224.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072家,增长18.7%;新增“四上”企业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兴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06亿元、利润14亿元、上交税费22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连续九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成功收购海外第一家生产基地印尼艾莫克公司。全年接待游客853.7万人次,综合收入55.7亿元,分别增长31.8%、38.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房地产业持续回暖。

      ——项目推进更加高效。坚持集中集约,推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全口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5亿元;新签约外贸项目21个、外资项目2个,FDI到资150万美元。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争取各级转移支付资金16.2亿元、债券资金5亿元、三峡后续资金2.1亿元、无偿对口支援资金3415万元。兴山化工园成功创建全省首家D类化工园区。招引落地美联地产、天乾食品、兴振科技、湖北江盛等重大项目。仙侣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一期8万吨产品投产下线,昭君文化艺术中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南阳镇保障性租赁住房、创业孵化中心、城投佳苑、大礼溪标准化厂房等项目主体完工,树空坪一期、道阳坪二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孙家沟仓储物流园一期、城东商城、高家坪水库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沿江高铁宜兴联络线完成隧道工程66%,十宜高速指挥部和项目部落户兴山。在全市三季度投资和项目拉练中位居同类县第一。

      ——乡村振兴更加坚实。实施万元增收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4676个,发放小额信贷2955万元,培训高素质农民2733人次。建成精品果园1000亩、定植油茶1000亩,完成核桃高接换优1000亩,培育生态养殖示范村21个、特色产业专业村45个,建成昭君白茶等农业加工厂37个、中药材苗木基地4个。高质量承办全省烟区产业综合体观摩会。圆满承办全省精品果园建设现场观摩及晚熟柑橘鉴评活动,兴山柑橘获4金6银,昭君白茶获第六届世界之茶国际比赛美食文凭奖。制定高标准农田十年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整治撂荒地5500亩。新改建冷藏保鲜设施12座,供销集采集配中心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开业运营,水月寺、昭君集贸中心建成投用,电商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家庭农场122家、农民合作社57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四月青、憨农院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功启用“昭君及图”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沃丰农业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成立柑橘专家工作站,晚熟柑橘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建兴村公司20家,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893万元。在全市三季度强县工程(乡村振兴)拉练中位居同类县第一。榛子乡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县级公共配送中心投入运营,邮路汽车化实现全覆盖。

      ——改革创新更加深入。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六停五不”执法模式等10项改革事项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持续开展县级领导领衔培育“四上”企业和“双千”帮扶活动,退税1.3亿元,发放支农支小贷款26.1亿元。耕地保护成效突出、新增债券资金使用率较高、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3个事项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兴发集团成功入选全国“双百企业”,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第四届湖北改革奖。三峡实验室在全省实验室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9.4万亩,流转率突破40%。建立“林长+三员”管理模式,森林保险、松材线虫病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纳入省级试点。组建县级应急专家库,建设应急救援队伍17支、应急物资储备库12个,挂牌运行乡镇消防站8个,县乡联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多措并举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土地批而未供处置率位居全省前三、新增土地供应总量及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能,纯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实现“零突破”。

      ——城乡环境更加优良。围绕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加快城镇集中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吸引力。S287公路改建工程、香溪河大桥建成投用。昭君镇、峡口镇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完成8个乡镇人口梯度转移安置小区选址,水月寺镇马儿坝项目顺利推进。袁家岭、水厂、邹家岭、沙沟4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加装电梯22部,新增停车场6个、停车位843个。完成竹苑小区、滨河小区、兴发小区等3个试点小区物业品质提升。组织开展首届“和美民居”评选活动,建成省级和美乡村4个。昭君村、高岚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榛子乡、昭君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持续巩固“清违治乱”成果,拆违5991平方米。升级改造城区“五有”垃圾分类棚亭10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厕所革命、农房风貌水平提升被纳入全省强县工程试点,改厕277座,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100%。成功举办泛神农架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研讨会,挂牌鄂西片区建筑产业工人和乡村建设工匠技能培训基地。古夫镇获评省级森林城镇。万朝山保护区入选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香溪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省市前列,连续三年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19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亿元。大班额清零成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教联体实现全覆盖。第二实验小学顺利开工,完成实验中学改扩建,龙珠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360个。县养老院、昭君镇养老服务综合体竣工验收,提档升级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个,完成适老化改造330户。发放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资金7718万元,残疾人补贴366.8万元。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543套,新增分配入住327户。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三沿五区”散坟整治基本完成。殡仪服务、农村集中供水等价费管理更加规范透明。疾控中心大楼投入使用,挂牌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打造省市重点专科品牌16个,建成中医阁18个,新增托育机构2家、托位104个,县域就诊率达92%,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评估位居全省第八。乡村医生管理体制改革、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门诊共济改革成效显著,减轻参保群众就医负担2940万元,医保综合指数考核位居全省同类县第六。县乡村、互助区、老年家庭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5分钟便捷服务养老圈”经验在全国推介。高水平承办2023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昭君出塞和亲路相关城市联席会议等节赛活动。朝天吼水域漂流大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朝天吼景区获评湖北省夜间消费聚集区,高岚国防教育基地入选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中国天然氧吧”通过国家复核。云栖谷、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3A景区创建通过市级初评。县图书馆、档案馆新馆、桂苑便民市场建成投用。获评全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民族团结示范县、城市传播力十佳区县。县域文明指数、食品安全满意度跃升至全省第八。

      ——政府建设更加有为。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发力纠治“四风”,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持续向好。全面落实省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助力宜昌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扎实开展“共同缔造”、“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7个。96个村(社区)完成便民服务大厅客厅式改造。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委员提案69件,满意率100%。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改革,持续开展“雷火2023”“昆仑”等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0起,连续两年现行命案“零发生”,平安兴山、法治兴山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地灾治理、矿山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连续54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应对“8·7”古夫咸水特大暴雨灾害,实现“零伤亡”。阳泉村“3·21”崩塌避险入选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国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表现突出单位。此外,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联系更加紧密,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征兵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国防动员机构改革,统计、审计、保密、供销、物价、消防、气象、老促会、粮食安全、档案史志、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兴山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需增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数量偏少、活力不足;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地灾防治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少数干部破冰提能不够,进取意识、能力本领还需增强。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拿出硬招,逐项破解,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不负全县人民的期盼!

      二、2024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六创六争”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放眼大局,随着各项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叠加效果、累积效果和延后效果进一步释放,经济进入恢复上升期,市场信心必将有力提振。立足兴山,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六创六争”建设乘势快上,兴山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将会更加凸显,特别是省委、省政府要求,神农架文旅康养功能要向周边区域疏解,发展机遇极其难得。我们要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大干快干,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根据县委十五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四化同步和城镇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六创六争”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泛神农架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贡献兴山力量。

      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总量突破1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粮油产量任务,单位GDP能耗降低3.2%左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有效投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多措并举抓招引。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围绕碳硅新材料、文旅康养、农业产业化等重点领域,紧盯华中、华南2大重点区域,扎实开展驻点招商、专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在招大引强上持续突破,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53亿元。持续跟踪服务美联地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综合开发、兴振科技年产3万吨有机硅新材料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鼓励各乡镇跨区域合作,开展“飞地”招商。加强政策、资金、项目对上争取,力争全年到位各级财政转移资金16.5亿元,债券资金3亿元,对口支援资金3000万元以上。

      全力以赴快推进。围绕争创全省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用好“四个重大”推进机制,推行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抓实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三库”转化,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思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入库12个,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6个以上。

      千方百计保要素。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加快整治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力争全年新增建设用地600亩以上,处理闲置低效土地300亩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健全项目融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优化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人才七引”政策落实质效,加强工匠学院建设,招引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持续强化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让企业放心发展。

      (二)聚力产业集约,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转型发展绿色工业。围绕建设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磷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迭代升级,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碳硅新材料“双百亿”园区。进一步发挥兴发集团“链主”优势,加快推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投产达效,谋划二期项目,加大刘草坡造地和技改归集,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全力推进梦之江、华岱、江盛和以恒有机硅新材料项目建设,力争三季度投产达效,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加快大礼溪、树空坪、罗家垭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做大光伏产业规模。扎实推进磷酸盐技改、辉绿岩深加工、瓦屋光电选矿、后坪磷矿选矿等项目。聚焦园区承载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提速推进园区环境补短板、大礼溪创业孵化园等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用。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支持三峡实验室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兴发宜都园区,加快磷酸铁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兴发宜昌园区,扎实推进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硅橡胶、有机硅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兴福电子年内上市。支持兴发集团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扩大行业国际影响力,冲刺“千亿兴发、世界一流”。

      特色发展现代商贸。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等多元化消费需求,稳步推进爱琴海商业综合体建设,高标准编制昭君美人城规划,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打造特色餐饮、文娱体育、中医保健等特色街区,繁荣夜间经济。提速推进雁栖水岸二期、爱琴海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改善型住房需求,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强“1+7+N”县域商贸体系建设,打造城乡供销供应链平台,加快深渡河物流集散中心、孙家沟仓储物流园三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投用。加快推进高桥集镇商住一体化项目,力争黄粮、南阳集贸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年内完工,推动农村消费提质。

      创新发展文旅康养。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康养消费中心,积极抢抓神农架木鱼片区旅游功能疏解机遇,紧扣山上避暑康养、山下旅游观光定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统筹推进昭君原野大峡谷、昭君文化艺术中心、职业实训基地、昭君国际滑雪场、紫龙山林旅康养和九连塘商旅小镇二期等项目,谋划启动昭君原野体育中心、马拉松跑道、榛子乡体育馆、航空康养示范区等项目,力争清风岭室外体育场、昭君原野健康步道、儿童乐园年内建成投用,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高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昭君村5A景区创建,新建和扩建国防教育基地二期、古汉民俗街、昭君浣纱等项目,争取昭君村顺利通过景观价值评审。提速推进桃花岭生态产业园、仙侣山、云栖谷、望妃水榭和云雾坪高山避暑康养综合体项目。积极谋划兴神观光小火车、南阳800亩旅游度假区项目,力争早日落地。高水平筹办昭君文化旅游节、朝天吼国际漂流大赛等节赛活动,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支持8个乡镇推动岩上茶居、水月时光等乡村网红打卡点提档升级,新增民宿20家、农家乐40家。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9亿元。

      (三)聚力乡村振兴,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巩固脱贫成果。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以工代赈、就业培训力度,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保持主要帮扶措施、财政投入总体稳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衔接资金9000万元,区域协作和定点帮扶资金1000万元以上。建好衔接资金项目库,实现项目储备120个以上,投资总额2亿元以上。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参与衔接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扎实做好金融帮扶工作,新增小额信贷500户以上,发放信贷资金2000万元以上,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激发乡村活力。围绕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大做强“柑茶菜烟畜果”六大主导产业。加快黄粮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年内完成沃丰、憨农院、四月青、红岩垭等加工企业入园落户。力争新增农业加工厂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进规企业2家,确保农业加工产值增长10%。扎实推进天乾生猪核心育种祖代场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提速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宜昌众赢、湖北濠月、土老憨柑橘产销、国药中联、宜茶集团、海亮集团、奇草集等项目。做好亚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6月开工建设。发展壮大兴村公司,实现兴村公司组建全覆盖,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5个,50万元以上10个。成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新增“三品一标”2个。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品质提升,实现快递进村全品牌覆盖,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渠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稳定粮油面积和产量,新建高标准农田1.57万亩,扎实推进撂荒地和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守牢22.8万亩耕地、17.2万亩基本农田红线。保质保量完成3500吨地方储备粮储备任务,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

      改善乡村面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厕所革命、农房风貌水平提升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3项省市强县工程试点,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和美乡村项目2个。深入推进农村供水补短板攻坚行动,加快推进黄粮坪中型灌区、峡口段农村水源、农村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仙侣水厂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两河口、万佛山水库、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古夫河响水河段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启动三峡库区柑橘灌区、黄家河、野马洞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农村骨干路网建设,实施县乡道改造11公里,提档升级13公里,连通工程30公里。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路长制。

      (四)聚力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减程序、降成本、压时限、提服务上下功夫,巩固“一窗通办”改革成果,做实首席服务员制度,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广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深化评定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领域“评定分离”,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扎实推进“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活动,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打造“古昭南”城市公共交通大循环,创建全省全域公交示范县。优化完善PPP和建养一体化项目考核办法,确保项目规范运营。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产权市场规范化建设。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中心,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稳慎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力争纳入省级试点。深入推进供销综合改革,建强县域供应链服务网络。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公司,提升供水管护水平。积极推进燃气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国营企业参股分营。持续巩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扎实开展市场主体提质增量行动,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梯次培育体系,力争新增市场主体3000家以上,净增“四上”企业30家,其中规上工业5家、限上商贸业17家、规上服务业3家、资质建筑企业5家,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五)聚力城镇集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提优功能品质。围绕争创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城镇集中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一中心、四组团”城乡发展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速推进古夫镇棚户区改造、兴发大道、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一期、驾考中心、昭君镇保障性租赁住房、文星阁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力争垃圾焚烧发电、五环路、南阳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年内竣工投用。改造老旧小区2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部以上。加快激流回旋项目前期工作,确保10月顺利开工。启动城东户外体育场、“五桥四环”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滨河运动公园整体风貌,加快后河运动公园及生态绿岸建设。扎实开展“清违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加快寒溪口、邓家坝、朝阳等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擦亮小城镇”成果,推动“双集中”向乡集镇延伸,支持8个乡镇各展所长、竞相发展。统筹推进人口梯度转移和避险搬迁,鼓励农村人口向古昭南“大县城”、乡集镇、中心村集聚。

      提升交通能级。围绕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实施“539N”交通发展规划,完善内畅外联交通体系。全力推进沿江高铁宜兴联络线、十宜高速兴山段、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香溪河航道提升等级二期项目,推动G347古夫至界牌垭、S252界牌垭至温家垭二期、S252黄粮绕镇公路、G347古夫至南阳一级公路年内开工建设。谋划启动古昭快速联接线前期工作。提档升级示范线路180公里,加快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支持水月寺镇创建省级示范乡镇。

      提高管理水平。围绕建设区域性智慧科创产业中心,扎实推进科创产业园、数智兴山、智慧水利感知体系、智慧消防物联网等项目建设,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快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等9大应用场景建设,加强CIM空间数据和“一标三实”数据治理,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农业生产、地灾防治等领域应用,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聚力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建设,实施县域高中振兴工程,力争第二实验小学主体工程年内完工。稳步提高幼儿园临聘教师工资待遇,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公平普惠县。围绕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开展“3234”攻坚行动,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新增省市级重点专科6个以上。持续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老年大学提档升级,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挖掘和弘扬昭君文化,大力实施昭君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持续开展送书、送戏下乡和全民阅读活动,加强昭君创意产品研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强化文化遗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推动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举办足球、篮球、羽毛球、健步走、广场舞等赛事活动,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活动覆盖面与参与度,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保障重点群众就业,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以上。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支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稳步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抚工作。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快公益性公墓、农村集中安葬点和乡镇殡仪服务站建设。新增乡镇养老综合体1个,提档升级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个。

      (七)聚力风险防范,优化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省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系统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水共治,严格负面清单、正面清单管控。加强香溪河等7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公路沿线地灾防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重大风险隐患、国道和10类重点路段风险隐患整治,启动G209公路沿线地灾风险隐患治理,5月底前完成S252界牌垭至古家淌边坡治理,12月底前完成全县公路沿线地灾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周家院子崩塌、古夫中学滑坡、仙侣岩滑坡等14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加快秀龙村安置点不稳定斜坡、潘家槽居民点高切坡、回龙寺山洪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力争古夫河、南阳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年内完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风险大排查大整治,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县应急指挥中心、青龙罩雾山雷达监测站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快高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创建省级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

      持续抓好生态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工业废气、秸秆焚烧和扬尘等污染防治,确保大气环境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加快编制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规划。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稳步推进香溪河、良斗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香溪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谋划启动大礼溪岸线生态治理、后坪、桥沟水库除险加固、王家河水月寺集镇段治理、咸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统筹做好农业面源污染、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大生态环保监管执法力度,高标准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绿色小水电、绿色矿山创建成果。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围绕争创全国“双碳”先行示范区,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谋划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和GEP贷模式。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一期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深入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大力推广“水磨工作法”,优化农村治理单元。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兴山”“法治兴山”建设,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巩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成果,高质量完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任务。压实首接首办责任,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加强县属国有平台公司管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严格全链条监管,筑牢食品药品、校园、矿山、危化品、景区景点和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安全底线。

      三、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成事之要,实干当先。我们一定牢记为民宗旨,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推动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作为。

      一是牢记使命践忠诚。始终突出政治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服从县委统一领导,做到县委有安排、政府有行动、落实有力度。

      二是依法行政强履职。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攻坚克难、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能力,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高效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四看”原则和“产业项目收益率高于5%以上”要求,强化项目审批管理,抓实抓细民生项目,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是转变作风提效能。始终发扬斗争精神,完善部门良性互动、高效运转机制,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增强“八项本领”,持续提高“七种能力”,深化“四下基层”,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落实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快落地、见实效,让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和靓丽底色。

      四是廉洁为政筑防线。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压紧压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纵深推进审计全覆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财政零基预算和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用好有限资金促发展、惠民生。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加快实现“六创六争”目标,打造泛神农架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1.六创六争:即争创全省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双碳”先行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鄂西渝东和泛神农架区域交通物流集散中心、旅游康养消费中心、现代商贸服务中心、智慧科创产业中心、教育医疗文化中心和战略新兴产业中心。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即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3.“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4.四好农村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5.“1+7+N”县域商贸体系:以古夫镇为圆心,强化县域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建设孙家沟仓储物流园项目,在昭君镇、峡口镇、南阳镇、黄粮镇、水月寺镇、高桥乡、榛子乡等7个乡镇各建一个镇级电商、快递、物流中心,再以中心为支撑,联结N个村庄和农户,构筑县乡村商业服务网络。

      6.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8.五桥四环:指以朝阳桥、古夫一桥、古夫二桥、雁栖桥、柚子树桥中每相邻的2座桥为节点,建设4个环线步道。

      9.擦亮小城镇:即以推进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从规划设计、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七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让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

      10.“539N”交通发展规划:即三主三快三振兴,三站三疏九绕线:三大主通道:宜兴联络线、十宜高速兴山段、兴山通用机场;三条快速路:G347古夫至南阳一级路、S252界牌垭至温家垭二级路、G347古夫至高岚二级路;三条乡村振兴路:徐家湾至庙坪公路、马粮坪至花屋公路、古洞口至咸水公路;三个客运站场:古夫公铁换乘站、昭君客运站、榛子客运站;三条集疏运通道:高桥集镇至郑万高铁巴东北站公路、G347两河口至峡口港公路、S252至兴山通用机场接线公路;九条绕线公路:黄粮、高桥、平水、树空坪、百果园绕集镇公路,峡口右岸绕镇、峡口左岸绕港,朝天吼绕景区、古洞口绕坝隧道。

      11.DIP:即按病种分值付费。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医保部门基于病种分值和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不再以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支付。

      12.“3234”攻坚行动:即着力解决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4类疾病。

      13.“七进”活动:即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村、进军(警)营、进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

      14.EOD: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15.CIM:即城市信息模型。是指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

      16.一标三实: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

      17.水磨工作法:以水磨溪村为试点,探索出的党建引领村塆治理模式,即:将村民自治再下沉一级至屋场院落,搭建村“两委”—村民小组—屋场院落三级治理架构,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汇集治理微力量、开展民生微服务、推进院落微治理。

      18.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19.“四看”原则:即看群众能否增收受益,看乡村集体经济能否增长,看县乡产业、财力和市场主体实力能否得到增强,看是否符合“双集中”发展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